一部好電影可以讓人看完之後,不斷回味,不斷思考。它或者把觀眾深深吸引帶入其中,或者讓觀眾在現實世界裡感受著電影所帶來的點點滴滴。在1989年的奧斯卡上,有一部名為《雨人》的作品成為了當年的大贏家,該片一舉斬獲了包括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
不得不說,影片的成功極大得益於巴裡.萊溫森純熟的導演技巧,達斯汀.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的精湛演技。更主要的,是影片關注了一群最容易被社會忽視的邊緣人,即患有自閉症的「雨人」。
所謂「雨人」,是兒童自閉症的別稱,特指那些具有某種特殊才能,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該片講述了一個和年少時就和父親決裂了的年輕人,獨自闖天下經營一家汽車經銷公司。在父親去世後因為繼承遺產,所以意外發現自己還有一個身患自閉症患者的哥哥。
起初查理企圖騙他讓出遺產,可是接觸後發現這並非簡單,因為哥哥不是正常人。於是查理發現他的超強大腦,並利用他超乎尋常的記憶力在賭場上贏了一大筆錢。
但是就在這個過程中,僅僅短短7天的相處時間裡。竟讓年輕人最後放下了對財產的佔有欲而更加重視同哥哥的手足之情,不知不覺間完成了一場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多年以後,當我重溫這部影帝佳作之時,瞬間感慨萬千,那濃濃的手足之情,讓人難以回絕內心的聲音,半世父母恩,一世兄妹情,令人難以割捨。而那善良的「雨人」在現實生活中離我們並不遠。
01. 遇到「失散」多年的親哥,或許你的人生從此不一樣。
如果有人現在告訴獨生子的你,你還有個兄弟姐妹,你會作何感想?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一下子回答上來這個問題。小孩子恐怕大多會苦惱,抗拒,因為來自父母的愛可能就要被分割出去,這絕對不可以。
可能大一點的人,會感到驚訝,這絕對顛覆自己的人生,怎麼回事?當然,也可能會有人覺得很開心,畢竟,自己一個人很孤單。
跟那些小孩子一樣,查理得知自己還有個哥哥會繼承父親的三百萬美金遺產時,他的世界崩塌了。
更讓他覺得鬱悶的是,這個哥哥明明就是一個自閉症患者,這巨款對他來說完全沒用。可是,查理的人生可能因為哥哥的出現就此改變了。
是的,獨生子女的我們,向來習慣了全家人眾星捧月般的呵護。在自己僅有的人生認知裡,無論如何也體會不來兄弟姐妹的情誼。
這個人的出現,將會堂而皇之拿走源自父母那完整的愛,殊不知他也教會了你分享。
你可能和他搶奪玩具,卻不知道在危險時候他可以為你挺身而出,撐起成長路上的那片天。
我記得小時候,一次在跟小夥伴們玩耍時候,一個人推了我一把,我重重摔倒了。
就在我感覺渾身疼的要命的時候,那邊哥哥馬上衝過去騎著對方就是一頓暴打。雖然我們那會都不太大,可是他保護了我,這一幕我一直記得。
那個小夥伴的媽媽後來叫嚷著,「你們兄弟倆欺負人,這是要打死人嗎?」
我和哥哥往家走,他還看看我是不是很疼。兒時的回憶直到現在回想起來仿佛就在昨天。
兄長這份情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懷。
02. 「雨人」哥哥,帶你走進自閉症患者的世界,了解他們的人生。
導演的匠心獨運就在於他可以把原本一個爭奪遺產的兄弟反目的劇,演繹成一個沒有衝突,沒有暴力,沒有血腥場面的溫情救贖故事。
雨人就和絕大多數患有自閉症的人一樣,雷蒙缺乏基本的社交和生活自理能力。
正如那句話所言: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查理雖然生活中處處被自閉症困擾著,但是他卻有著超強的記憶力,無論是旅館裡的電話簿,還是賭場裡紙牌的花色,只要他看到過的,就全部都能記住。
達斯汀.霍夫曼幾乎完美的將這位患有自閉症的雷蒙形象呈現在了觀眾面前,也成功刻畫這個角色,他甚至和自閉症患者在一起生活了很久。
也許正因為這樣的敬業精神,使得他扮演的雷蒙無論從表情還是動作上都十分的令人信服和動容。
導演沒有試圖通過塑造一個令人憐憫的自閉症患者的形象來勾起觀眾的同情,雷蒙雖然缺少基本的生活能力,但是他卻一直在試圖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
雷蒙時時都在記著筆記,讀過的任何書他都能過目不忘,即使和大部分人都不同,他也從未放棄過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在我看來,導演其實是想透過這部影片來告訴世人,請不要帶著任何有色眼鏡去歧視那些少數邊緣人群。
我們只是看世界的角度有所不同,尊重和包容每一個不同的個體,承認每個人都有找尋自己人生價值的權利,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
03. 面對哥哥的善良,查理終於被感化,人性的光輝再次顯現,完成了自我救贖。
你會看到很多地方都在傳遞查理因為這個哥哥而慢慢改變。
他本來和父親就決裂了,直到老爺子去世也沒能把金錢留給他,這可是他急需的商業救命錢。
得知那個自閉症患者的哥哥,他更是怒不可遏。於是,他想著騙取監護人權,曲線救國拿到遺產。這時,女友認為他利慾薰心,對各個就是動機不純,而憤然離去。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追逐一些名與利,卻忽視了至親至愛的家人。試著想像一下,如果查理真的得到監護權,然後拿到錢之後呢?
而當他看到望著浴缸的滾滾熱水尖叫時候,他才猛然醒悟,原來自己童年時候,印象裡那個總是保護著小寶寶,與人的唱歌這一切竟然不是幻覺。那就是眼前這個自閉症的哥哥雷蒙。
一下子,查理明白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把他們全部的愛都給了查理自己。只為了他能夠健康成長,原本一家人的哥哥一直呆在了療養院。
雷蒙雖然有自閉症,可是他是那麼善良,對待弟弟容不得一點馬虎。就是這樣的純真情誼誰見了不頓生憐惜之情?
難怪父親在遺囑中對他寫到:「你的固執讓我失去了一個兒子,但我還是祝願你幸福。」
是的,查理終於被喚醒了,他的人性戰勝了自私。
這些天這些的經歷,仿佛已經讓雷蒙仿佛開始有了一些共情力,從來不能與人觸碰的他最後卻可以和查理靜靜地頭靠著頭,接受查理的親吻。
這一幕我印象尤為深刻,那是親情的升華體現。
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遲暮老人相擁而泣,諸如姐妹之類,因為生活的種種原因,這可能是她們彼此一生中最後的一次見面。
每每道此,我都會潸然淚下,人的一生很是短暫,這至親的手足之情卻難以割捨。電影更加表達了讓我們珍視手足情這一觀點。
「雨人」這類邊緣人社會的弱勢群體,卻給了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候所逐漸忽視的感情方面的溫暖,電影而是採用人們更能接受的方式暗暗給人們滲透這樣的精神。
電影半公路片的模式間以親情為紐帶,將這一情感在一個本為了遺產的弟弟和患有自閉症的哥哥間凝聚升華,細膩質樸源於人性本源的感動,觸人心弦。
很多人小時候也曾幻想著有一個兄長,他們會在對方的庇護下健康快樂得生長。當你老了,或許雙親早已不再,可是你還有兄弟姐妹可以擁抱,這血濃於水的手足之情,具有永恆的溫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