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貧困地區一輛不容錯過的「快車」,部分黨員幹部、駐村第一書記利用網際網路優勢走進直播間,現場試吃推介,嘗試以直播帶貨的形式打開了農產品銷路。
「咱們新疆和田的一級大棗非常棒,看到沒有看到沒有啊?我隨便拿一個,拿出來的是一個跟雞蛋一樣大的棗啊!」這幾天,阿日希鄉阿日希村的第一書記胡建平成為了一位臨時主播,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通過網絡平臺向網友推介阿日希村的特色農產品,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胡建平說:「我們村有3600畝核桃地,每年光我們村可以產出400噸核桃, 那麼這麼多的核桃到底要去向何處?怎麼樣走向市場?讓老百姓儘快的變現成了一個大難題。」第一書記胡建平駐村以來,以黨建為引領,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同時為了解決村民農產品銷售難題,在農民增收方面開拓思路,不斷進取,充分依託電商平臺和網絡直播等方式,全力推介並助銷農產品,讓農民足不出戶把自家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幫助他們增收致富。胡建平說:「時間方面不固定,因為是一名第一書記,工作比較多,比較雜,所以只能利用休息時間,或者深夜的時間直播帶貨,雖然辛苦,但是我覺得都值得,只要能幫老百姓帶出去一單貨,能幫老百姓把他們的農產品兌現,辛苦一點根本算不了什麼。」
雖然直播時間不長,但隨著粉絲量的增長,銷售量也在逐漸增長,幾乎每天都有訂單,第一書記胡建平已經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村民吾斯曼·買買提明說:「我有40畝地紅棗,收完紅棗後愁著怎麼賣出去,剛好這個時候,胡書記通過網上直播帶貨,一次性幫我賣出了400公斤紅棗,我非常感謝胡書記。」
在網絡直播期間胡建平向網友推介了新疆紙皮核桃、和田大棗、葡萄乾等11種農產品,並為了確保農產品質量,順暢供應,與新疆新川農產品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加快了物流速度。「今後,我打算繼續利用這個平臺熱度,將我們老百姓的農產品,走向全國各地走到老百姓的餐桌上,也能呼籲全國各地的帶貨達人帶貨,幫助咱們老百姓帶他們農產品,儘快達到一個扶貧助農,讓老百姓早日走向小康生活。」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公司派駐阿日希鄉阿日希村第一書記胡建平告訴記者。(于田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阿依圖爾隼、阿熱孜古力、依再提古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