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公眾號↑↑↑
有觀點,有態度
這是醫業觀察公眾號的第510期文章
作者:星哥
10月10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第29次審議會議結果,同意普門科技的首發上市申請。
首先要恭喜普門科技成功上會,之前星哥也簡單寫過一篇,趁著過會的熱度再簡單聊聊。
參考《普門科技招股書的幾個關鍵詞》
普門介紹
普門科技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研發驅動型的醫療器械企業,專注於治療與康復解決方案和體外診斷產品線的開發及技術創新,主營業務為治療與康復產品、體外診斷設備及配套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治療與康復產品線包括7大系列、50餘個型號產品,形成了專業化、系統化的治療與康復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醫院各臨床科室。公司體外診斷產品線基於電化學發光、免疫比濁、液相色譜、免疫螢光四大檢測平臺技術,自主開發了特色化、專業化的體外診斷設備與配套試劑產品線,能夠提供近50項臨床檢測項目,應用於各級醫院檢驗科及體檢中心。
媒體的標題
各家媒體的標題都是「第二家IVD企業科創板成功過會」,對於這個標題,星哥稍微有一些不同意見, 認為把IVD改成醫療器械企業其實更合適,原因如下圖所示:
2018年普門3.2億營收,其中治療與康復1.3億,IVD 1.9億。並且這三年該產品線的增速並不差,業務佔比從2016年的36.78%上升到40.57%。如果把普門定義為IVD企業,那麼這個營收佔比40%的治療與康復器械業務將置於何地呢?
普門的兩大產品線介紹:
話說大家都知道IVD行業的「儀器+試劑」模式真的是特別好使,但是普門的治療與康復器械業務的增速這幾年竟然接近IVD業務的增速,也是厲害。
IVD企業的估值與治療與康復器械企業的估值是肯定不一樣的。對於普門這樣的企業,應該是把兩塊業務分拆開來,各給一個估值,再加到一起。
當然普門也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星哥曾經對比過科創板幾家上會企業的運營數據,普門的研發人員佔比和研發投入遙遙領先。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把普門看成是IVD+治療與康復器械企業。
參考《平均人效差4倍?科創板IVD企業和兩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運營數據PK》
邁瑞系的崛起
翻了翻招股書,普門的高管基本出自邁瑞。邁瑞業內稱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黃埔軍校,但是梳理從邁瑞出來創業的公司, 目前做的好的似乎不太多,普門是其中的佼佼者。
箇中原因可能有二:
首先邁瑞真的是太犀利了,任何和邁瑞在主賽道競爭的國內企業應該是深有體會。
一方面邁瑞的綜合實力強。研發很給力,新品發布快,產品線豐富,渠道完善,成本控制好。經常是邁瑞進入一個新的產品領域之後,幾年之內把之前的領先國產品牌打壓下去。超聲影像和呼吸機產品是前車之鑑,而免疫化學發光產品的龍頭企業新產業也面臨來自邁瑞的很大壓力。
其次是邁瑞的經營思路。邁瑞的一位大股東曾經在接受《創業家》記者採訪的時候說過:「進入跟邁瑞相同領域的公司,都是沒有前途的公司。」邁瑞的市場戰略和這句話是非常一致的,高中低端市場全線布局,不給競爭對手任何機會。
例如在超聲影像方面,儘管黑白超的市場逐漸下降,利潤也不高,但是邁瑞從不放棄這塊市場,並且隔幾年還會出新品;
在血球儀方面,三分類血球儀的整體市場也是下滑的,市場容量和增速都不及五分類血球,但是邁瑞仍然牢牢的抓住這塊市場不放,也隔一段時間就出新型號;
在監護儀方面,既有四五千美元的產品,也有出貨價幾百美金的低端監護儀。
這種戰略布局當然是為了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狙擊國內競爭對手,讓他們在低端市場疲於奔命,難以完成有效的資源積累,從而很難往上撼動邁瑞的產糧區-中端市場。
如果做和邁瑞同類的產品,很難超越邁瑞。在普門的案例裡也是,治療與康復器械邁瑞是肯定沒有的,特定蛋白分析儀,HPLC糖化之前邁瑞也是沒有的(現在應該有了)。
其次我們還需要給這些「邁創」,「小邁」,「邁阿密」企業一點成長的時間。說不定日後就出來一大批上市公司,而普門只是個開頭而已。
資本的盛宴
翻了翻普門的招股書,股東陣容也很豪華。倚峰,松禾,同創偉業,軟銀,前海母基金,華泰,深創投......有意思的是很多是base在深圳的投資機構,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就這麼個意思吧。從2008年成立到2019年上市,11年時間,資本在其中功不可沒。此番上市,也真是皆大歡喜了。
恭喜普門科創板過會,「魚躍龍門」!
作者:星哥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醫業觀察立場無關。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歡迎聯繫小編,微信號 yiliaoguancha @今日話題
歡迎關注醫業觀察公眾號
歡迎掃碼關注生命科學觀察公眾號
小編交流,加微信請註明「名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