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是佛山精武體育會發展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年,因為第一期新會所精武大殿在當年8月完工落成,從此精武會員們有了自己的永久會址,佛山精武體育會的會務因而蓬勃發展。時值2016年佛山精武體育會創立95周年,永久會址重修在即,梁師傅從諸多當年的歷史資料入手,力圖以拼接歷史碎片的方式還原當年的一些畫面,如能起到銘記歷史昭示未來之效,則心足矣。佛山精武體育自1921年創立,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共計28年,1935年恰巧為中間的時點,就以這一年為切入,說一說佛山精武會當年的人和事。第一篇讓梁師傅先從一個佛山的普通老人家說起吧。
2016年1月10日上午,佛山精武體育會在中山公園永久會址所在地舉行隆重的重修重建永久會址啟動儀式暨表彰頒獎演武大會。在邀請到會的嘉賓中,有一位老者被佛山精武體育會授予最高榮譽「精武終身成就獎」,他是現年90高齡的朱浩仁老先生。
精神矍鑠的朱浩仁前輩,還是喜歡住在幾十年的老房子
朱浩仁是元甲小學的老校友和精武老會員,生於1926年。1934年,8歲的他在長輩的帶動下參加了籌建佛山精武會永久會址的行動,捐款五元(當時精武會的成人會員全年會費是六元,童子和女會員的全年會費是四元)。在1936年精武大殿落成後的捐資名冊上,他是目前唯一能找到的健在親歷者,為此佛山精武會授予了這位老前輩榮譽會員(會員證號:3338)的稱號和「終身成就獎」。
朱浩仁所在的家族是名副其實的「精武家庭」,七叔朱奕樵是佛山精武會的會員,跟國操部副主任林君選是摯交。1939年,七叔把朱浩仁帶去林君選的家裡學書法。十一叔朱寶炫也是精武會會員。朱浩仁的母親是陳家的長女,舅舅陳維諄以及「和差比」兄弟陳維誥都是精武會會員(佛山人所稱「和差比」兄弟是指親兄弟各自所生兒子之間的兄弟關係)。而朱浩仁的外太公(外公之父)叫陳如嶽,這個陳如嶽可不得了,他是佛山最出名的酒莊「陳太吉酒莊」的第三代東家傳人,清朝光緒年間翰林學士,與康有為同是南海九江禮山草堂朱次琦先生的弟子。這陳如嶽無心仕途,辭官回鄉繼承祖業,於1895年釀造出佛山名酒「石灣玉冰燒」,而「石灣玉冰燒」如今是中國「豉香型」白酒的代表!除了陳如嶽,朱浩仁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遠房親戚,就是佛山精武體育會的理事長梁敦遠,算起來梁敦遠是朱浩仁二姨丈的叔公。
1934年梁敦遠為建造永久會址立石
朱浩仁前輩說,1933年佛山精武會發起籌建永久會址第一期會所的運動,他那時正在行仁裡金線街的元甲小學讀二年級。當年佛山精武會的會址在長興街,他是精武會的童子會員,全年的會費是四元。最初學習的武術是精武十二路潭腿,指導他的師傅是上海精武體育會派來的國操部主任李佩弦。1934年,南海縣政府在中山公園旁邊劃了一塊地給精武會建永久會址,精武會發動會員和社會各界為籌建新會址捐款。據捐款名冊上記載,梁敦遠帶頭捐五百元,舅舅陳維諄和陳維誥都捐了十元,朱浩仁和十一叔朱寶炫捐了五元錢,當然小學生朱浩仁的錢是長輩給的。對於能夠在1936年的捐款名冊上重新找到自己的名字,朱前輩說非常高興。在捐款名冊的前面,登載有朱浩仁七叔朱奕樵所撰寫的一篇習武建身強民救國的動員文章《願大家共負救亡責任》,朱浩仁說精武會的長輩們給自己的影響非常大,精武精神都是一代傳一代的。捐款名冊上黃線右邊是朱浩仁和他的親戚長輩的名字
朱浩仁在元甲小學畢業後,進入佛山一中。「我在佛山一中經歷了兩任校長,1938年佛山淪陷前的校長叫梁燦文,而我畢業時的校長是江良。」朱浩仁前輩記得清清楚楚。「日本鬼佔領佛山精武會後,大家就解散了,我還記得李佩弦當時有段時間去靠收玻璃瓶來賣錢。」
1942年中學畢業後,朱浩仁就到了舅舅家的「陳太吉酒莊」工作,擔任會計,在酒莊的佛山總部和廣州、香港、澳門分公司都先後呆過。解放後,他去到佛山市絲綢公司從事會計工作。1986年,朱浩仁退休,1987年返聘到南海會計諮詢服務所(後改名為南海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千禧年後,朱浩仁以其豐富的會計經驗在南海會計培訓學校給年輕人上課,在講臺上授課一直到2005年近八十歲才正式停下來,會計界的後輩都習慣稱他為「朱老師」,但連幾十年的街坊都不知道他是從精武會走出來的志士。兩代精武人在2016年喜相逢
現在,朱浩仁老師一家四世同堂,他生活簡樸,從容淡泊,過著寧靜幸福的生活。憑著小時候在佛山精武會練就的功底,90歲的他說話依然聲如洪鐘、中氣十足,精武精神在他身上,有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