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3號護送「五姑娘」穿越「黑障」 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

2020-12-22 騰訊網

記者:高超、亓創、王雪巖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五姑娘」歸家的旅途中,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在印度洋深處,為「嫦五」保駕護航。

此次任務,遠望3號船是唯一的海上測控力量。任務中,該船需要完成返回器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嫦娥五號」返回時採用俗稱「打水漂」軌道的「地月自由返回軌道」著陸技術。返回器在遠離著陸區的位置再入大氣層,由於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不僅會因高速飛行與大氣摩擦進入黑障,而且在黑障區會在稠密大氣的阻滯下彈跳起來,被上層大氣「彈」回太空,隨後再次進入大氣層正常著陸。

採訪中遠望3號船總調度員張煒介紹:「為了高效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遠望3號船提前進入任務狀態,做好了充足準備。任務中遠望3號船S頻段統一測控設備在返回器進「黑障」前短暫的100秒窗口內第一時間發出調姿指令;光電經緯儀承擔了返回器光學跟蹤任務,直觀的提供了返回器飛行影像信息;單脈衝雷達主要負責返回器「黑障」區外測任務,為全區提供可靠的測量數據,是返回器進入大氣層接力測控的「第一棒」,也是整個測控支持系統中的重要環節。」

據了解,返回器在「黑障」中只能通過船載單脈衝雷達和光電經緯儀進行捕獲跟蹤,看似只有短暫的3分鐘,但測控的難度超乎想像。

針對複雜的測控流程,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總體技術室工程師王二建向記者解釋道:「光學跟蹤設備好比用肉眼通過望遠鏡尋找天空中高速飛行的流星,目標飛行特別快,捕獲難度很大。而船上搭載的單脈衝雷達搜索波束比較窄,加上返回器上無天地應答信號,雷達需利用等離子殼反射信號進行跟蹤,等離子殼表面非常不規則,反射信號起伏非常巨大,這些都給目標搜索捕獲及穩定跟蹤帶來了巨大挑戰,我們的科技人員,頂住了壓力,圓滿完成了所有步驟,為任務的圓滿成功做出了應有貢獻。」

據了解,遠望3號船完成此次任務後將返回母港,為迎接新年度任務挑戰積極做好準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遠望3號船護送「嫦娥」穿越黑障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高超、亓創)嫦娥五號返回器17日凌晨返回途中,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在印度洋深處為其保駕護航。這次任務中,遠望3號船是唯一的海上測控力量,需要完成返回器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
  • 靜待「五姑娘」回家!遠望3號船抵達印度洋任務海域做好充足準備
    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嫦娥五號」返回時採用俗稱「打水漂」軌道的「地月自由返回軌道」著陸技術。返回器在遠離著陸區的位置再入大氣層,由於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不僅會因高速飛行與大氣摩擦進入黑障,而且在黑障區會在稠密大氣的阻滯下彈跳起來,被上層大氣「彈」回太空,隨後再次進入大氣層正常著陸。遠望3號船需要完成返回器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
  • 「嫦娥」回家路上穿越「黑障」,不怕!它在印度洋上「護駕」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五姑娘」歸家的旅途中,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在印度洋深處,為「嫦五」保駕護航。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亞太6D通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中新網遠望5號船7月10日電 (高超 王煦之 亓創)中國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3號船、遠望6號船返回母港 圓滿完成任務
    來源:央視原標題:圓滿完成任務!遠望3號船、遠望6號船返回母港 昨天(12日)下午,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與遠望6號船相繼返回位於江蘇無錫的母港。在全體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兩船圓滿完成了2020年度試驗任務。
  • 遠望6號船首赴三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單向航程超1萬海裡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郭超凱 高超 倪棟梁)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7月13日上午,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首次奔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指定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是遠望號船歷史上首次單航程同時在三大洋執行任務。
  • 一艘火箭兩個幫 遠望5號6號船聯手護送「嫦娥五號」飛天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5號、6號船聯手開展海上測控,為火箭飛行、器箭分離等關鍵動作提供精準測控支持。遠望5號船遠望6號船兩艘測量船分別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火箭升空飛行約6分鐘後,遠望6號船作為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軌道器測控任務。
  • 天基測控與數據中繼團隊圓滿完成海射測控任務
    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採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火箭點火約86秒後,遠在太空靜候已久的「天鏈一號」02星及時準確捕獲到火箭狀態,並隨即建立運載火箭與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等用戶中心的返向數據中繼鏈路,實現遙測數據的實時傳輸,為火箭各級發動機點火、星箭分離等重要環節提供關鍵支撐,成功護送9顆衛星「出海升天」,進入預定軌道。
  • 大洋上的中國味兒:遠望6號船船員們海上過端午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d7cd98b3e1e485d82cf49c0841727b9
  • 遠望7號船鳴笛起航
    交匯點訊 6月28日上午9時許,隨著一聲嘹亮汽笛鳴響,遠望7號船在細雨中解纜起航,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赴太平洋預定海域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此次出航,是遠望7號船再次在疫情期間赴大洋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關注丨「天問一號」成功上天,遠望7號船及時跟蹤——海天傳捷報!
    火箭發射升空約30分鐘後,遠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及時發現目標,捕獲跟蹤穩定,數據獲取有效,圓滿完成火箭二級二次工作段、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為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提供重要支撐。遠望7號船航行在太平洋某海域。攝影/韓帥此次任務,是遠望7號船自2020年下半年出航以來完成的第一次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完成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海上運輸任務
    來源:新華社解放軍分社新華社海南文昌2月6日電(亓創)2月5日下午,隨著最後一個火箭產品貨櫃安全離開清瀾港碼頭前往文昌航天發射場,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圓滿完成了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的海上運輸任務。火箭產品安全吊裝下船1月26日,運輸船隊從天津港起航,經過7晝夜的海上航行,途經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等海域,於2月1日安全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到達後船隊隨即展開了火箭吊裝相關工作。
  • 遠望6號船時隔22個月再赴太平洋
    5月20日上午9時許,一聲汽笛響徹江畔,遠望6號船船員們在甲板上整齊站泊,集體唱響《我愛你中國》,表白星辰大海,祝福中國航天不斷攀登科技高峰。伴隨著激揚的歌聲,遠望6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 功勳測量船遠望一號退役 見證東方紅二號飛天
    沒想到第一次登上遠望一號就是為它送行的時刻。「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曾44次遠徵,足跡遍布三大洋逾44萬海裡,圓滿完成57次重大科研試驗任務,被稱作中國的『海上科學城』。」這樣的描述,見於艙內的船史陳列室。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屬於遠望一號的時代,一段屬於遠望一號的輝煌。為了這次送行,許多如遠望一號已完成航天遠洋測量使命的老遠望人都來了。
  • 「五姑娘」落地前都幹了啥?|嫦娥四號|地外天體|軌道|大氣層|月球|...
    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12月16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順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組合體上各系統狀態良好嫦娥「五姑娘」很快就要回家了有沒有很激動呢?而此前發射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嫦娥「五姑娘」此行幹了啥?
  • 一箭雙星 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將「武漢號」送入太空
    今天上午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為了致敬抗「疫」英雄,此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星被命名為行雲武漢號。
  • 「遠望」船員在海上過集體生日,幸福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亓創、李承霖在茫茫大洋上漂泊久了,遠望號測量船上的船員們會不會覺得孤單?其實,為了調劑枯燥至極的航行生活,每次出航,遠望號測量船都會精心組織一些集體活動來調試船員們的心情。
  • 遠望5號船上的「深夜食堂」
    而遠在印度洋海域,擔負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上,也有一個「深夜食堂」,每天晚上它都為夜班船員們提供著美味的食物和深夜的溫暖。 晚上9點,是遠望5號船夜餐主廚李進和助手王慶藍上班的時間,但他們每天都會提前半小時來到廚房,挑選準備當天夜餐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