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楠痴迷的「鑽石」「牛角」「手槍」到底是什麼戰術?深度解析(1)牛角戰術
本屆世界盃隨著西班牙奪冠落下帷幕,中國隊但是比賽結果都知道,只取得男籃世界盃24名,沒有取得奧運會直達名額,要通過外卡戰,再經歷落選賽,最後才能通往東京,現在可以說幾乎失去通往東京的資格,這也可能是33歲易建聯國家隊最後的大型賽事了。
雖然比賽不盡如人意,但是李楠指導的幾個籃球戰術卻深入人心,傳遍大江南北。每次暫停幾乎都能聽到李楠指導在布置戰術的時候提醒隊員:上線跑個牛角,別亂運球,跑個鑽石,上籃穩一點!這邊打個「手槍」,做好掩護。「牛角」「鑽石」「手槍」好像李楠指導僅會的幾個戰術,那這幾個戰術到底能不能起到效果?能不能贏得比賽呢?
首先介紹牛角戰術,牛角戰術又叫「V」字戰術,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戰術,只能說是一個基礎又有效的籃球戰術。持球人站在弧頂組織,兩個大個在45度,剩下兩人在兩側底角三分拉開空間,五人站位成V字。
其實這隻中國隊很適合這個戰術,但是打好會很難,想要執行好這個戰術需要幾個因素:
1. 大個能投射三分,拉開球員也要有三分能力。
2. 上線掩護的球員要做出高質量的掩護。
3. 持球隊員要有一定的突破能力,投射能力以及分球能力。
那接下來簡單介紹幾個打法:
一.首先1在弧頂持球4.5作為大個直接上線雙掩護,2.3兩底角拉開。這時候三個防守人,三個進攻方就會擠在弧頂,假設1走右側(4這邊為右側),4給1擋拆,5往上線提到三分線外,4擋拆完從中間順下,這時候就會出線以下幾種情況:
1. 防守1的人選擇繞前擋拆人,這時候1就會出線大範圍投籃空間,可以直接投籃。
2. 防守方在3擋拆後選擇換防,換防的大個如果撲上來就選擇突破上籃,3順下1可以傳給3錯位大打小。
3. 接上面,突破進去後如果底線球員協防,就將球傳給底側射手大空位投籃或者傳給內切的3。
4. 如果大個在罰球線伸手防突破,就會出現投籃空間,選擇投籃。
二.1在弧頂持球4.5為內線大個2.3兩翼拉開。5上提,1將球傳給5
1. 這時候1可以選擇繞過4,做無球掩護內切,5傳給1,上籃。
2. 1選擇給4做上下掩護,4迅速到弧頂,投籃或者拉開大打小。
3. 1在4掩護後給一邊的3做掩護,5傳球給3,空位投籃/突破。
4. 1在掩護後繞一圈給2作掩護,5傳球給2投籃/突破。
三.1弧頂持球,直接將球傳給一側大個,然後迅速跑到持球大個那邊,做一個手遞手,大個順勢給1一個掩護
1. 如果防守搶繞前,就選擇突破
2. 如果防守人選擇換防,就會出線掩護出很大空擋,選擇投籃
3. 大個球員順勢順下,就會出線大打小
這就是牛角戰術最基本的幾種戰術變化,那為什麼感覺總是打的不成功呢?
前面提到成功三要素,投籃,掩護,突破。真正的原因在於:
1. 掩護質量不高,周琦,大王掩護能讓防守方很容易就能擠過掩護去纏繞1,當1被貼住,那這個戰術就白布置了,又要從頭再來一次。
2. 投籃太差,差到很難讓防守方特地布置防外線投籃戰術,不會將防守擴的很大,投籃機會出來很多,把握不住,只能怪自己。
3. 沒有雙能衛,投,突能力缺乏。在這隻中國隊裡,只有郭艾倫,孫銘徽有突破能力,另外兩人周鵬和小丁也因傷退出,在郭艾倫狀態起伏突破乏力時,中國隊只會往裡打,球一往內線走,五人或者四人收縮籃下,籃下那點空間擠上六七個人,上籃難度之大可以想像。
牛角戰術確實是一個多變的戰術,對於一支隊伍的整體性要求很高,當年太陽依靠牛角戰術一騎絕塵,即使現在,也是NBA出場率很高的戰術,所以「牛角」這次這個「鍋」是不用背了。「牛角」可以作為中國隊發起戰術,這很好,但是每次都只有牛角,對於戰術層面,確實缺了點東西!
(看完可以點下我在看,然後寫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