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解決群眾辦事堵點、難點問題,海陵區充分發揮政務服務集聚、集成、集約優勢,從以職能部門審批的「一個事項」為中心,轉向以企業和群眾辦理的「一件事」為中心,運行「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模式,讓群眾和企業真正享受改革紅利。根據審批層級,結合實際情況,目前我要辦飯店、我要開超市、我要開食品商貿企業、我要開美容店美髮店、我要開二類醫療器械店、我要開公共浴室、我要開旅館、我要開藥店、我要開單位食堂、我要開飲品店等100項事情可實行「一件事一次辦」。截至目前,全區「一件事一次辦」辦件量超過1800件。
一是設立「一件事」綜合受理窗口,打造「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便民服務新模式。「一件事」綜合受理窗口讓群眾和企業通過一個窗口,辦好「一件事」。窗口按照「一次排號、一窗受理、一表告知、分組作業、統一標準、信息共享、結果互認」的工作模式,通過流程集成和人員集成,實現了「一套申請材料、一個窗口受理、業務並行辦理、一窗出證」的一站式服務,優化了辦事流程。這種服務方式提升了群眾企業「一件事」辦理的實際體驗,提高了服務效能,增加了透明度和可預期性,真正做到線下「一門、一窗」。
二是精簡和優化「一件事」審批流程,審批效率明顯提高。自「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以來,「一件事」改革體現的不僅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級版,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時間、跑腿次數和所需材料大大減少,更是行政服務部門信息共享的加強、政務流程優化的提升。由綜合受理窗口統一把材料分送到幾個部門,由幾個部門聯合辦事,或者幾個部門一起辦事,像這樣的話就是同時審批,辦完之後統一把證照放到取件窗口,統一取件,大大加快了速度和效率。為此,制定了「並聯+串聯」審批標準,構建起22個「並聯+串聯」審批模型,推出食品行業、藥品醫療器械行業等多項特色「並+串」審批服務,不僅讓數據「多跑路」,更讓數據「快跑路」。
今年以來,海陵區實現辦理環節平均壓縮70%以上、辦理時間平均縮短80%以上,從每個部門每個環節「跑一次」向全流程全周期「跑一次」轉變,從企業群眾「跑腿」向部門和數據「跑路」轉變。
三是以全員「全科全能」培訓為契機,全力培養「一件事」綜合受理人員。為提升「一件事」涉改事項的辦件效率,海陵區行政審批局以「全能審批」為目標,開展全員「全科全能」培訓。在統一審批服務標準基礎上對全體人員實行標準化培訓,採取集中培訓和實戰上崗的方式,使全體工作人員從「單項運動員」向「全能運動員」轉變,有效提升了全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助力承接「一件事」受理審批的無縫銜接,經培訓後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勝任綜合受理窗口崗位,都可以指導群眾和企業辦成事。
四是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引領作用,讓辦事流程提質升級。在江蘇省政務服務網海陵旗艦店裡上線一批以「我要」打頭的主題集成服務,按照「一件事」維度進行全景歸集,讓群眾和企業在平臺上能一次性、全覆蓋、直接便捷地找到辦好「一件事」的辦事路徑和辦事信息。同時還在平臺上提供「一件事」線上辦理的總入口,集成了不同部門和事項的網上辦理連結,讓所有「一件事」事項「一網通辦」。同時,還開闢了24小時自助服務政務區,建立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的專用審批綠色高速通道,讓來辦事的企業、群眾切實體會到自助服務、全程網辦的高效便捷,避免了群眾往返跑腿多、排隊時間長等現象,真正做到線上「一網、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