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美洲小國何以成功?打敗了美軍,150年來獨立自主

2020-12-14 李連利坐古談今

中美洲包括七個國家,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每個國家個頭兒都比較小,貝里斯2.3萬平方公裡、尼加拉瓜13萬平方公裡、薩爾瓦多2萬平方公裡、哥斯大黎加5萬平方公裡、巴拿馬7.5萬平方公裡、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各11萬平方公裡。

例如巴拿馬人均1.5萬美元、哥斯大黎加1.2萬美元。在拉美各國中,相對發展成功的就是哥斯大黎加。

中美洲各國各個都是小國

瓜地馬拉1658萬人,GDP為756億美元,人均4471美元,人口密度155人。

宏都拉斯911萬人,GDP為215億美元,人均2150美元,人口密度81人。

瓜地馬拉615萬人,GDP為138億美元,人均2222美元,人口密度51人。

薩爾瓦多635萬人,GDP為268億美元,人均3020美元,人口密度306人。

哥斯大黎加486萬人,GDP2017年為571億美元,人均GDP1.2萬美元,人口密度95人。

巴拿馬403萬人,GDP2017年為618億美元、人均GDP1.5萬美元,人口密度54人。

貝里斯37萬人,GDP為18億美元,人均4906美元,人口密度16人。

其中貝里斯和其他六國不太一樣,貝里斯之前被稱為「英屬宏都拉斯」。

由上面可知,巴拿馬比較富裕。但不要忘記:巴拿馬的財富主要靠什麼?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雖然長期為美國控制,巴拿馬1903年從哥倫比亞脫離靠的就是美軍支持。雖然美國控制但英國、法國等國也具有一定影響力。

在這些國家中,唯一依靠自身成功的就是哥斯大黎加

哥斯大黎加比較特殊,哥斯大黎加是中美洲唯一打敗過美國侵略軍的國家,而且長期左派執政。

哥斯大黎加1821年獨立後,先後加入墨西哥、中美洲聯邦,1848年成立了共和國。從1821年獨立後,美國資本就控制了哥斯大黎加。主要經濟形式是咖啡豆。在美國不斷入侵中,1855年—1857年哥斯大黎加獨裁者莫拉打敗了美國入侵者沃爾克。

由此,成為中美洲唯一一個打敗美國勢力的人。由此,美國只好以經濟滲透方式軟性進攻。同時,哥共的幫助也是其成功的關鍵。

1870到1931年,哥斯大黎加仍然受美國資本控制,但相對於中美洲其他國家,獨立性比較強。1931年,哥斯大黎加共產黨成立(1943年改為人民先鋒黨),開始領導種植園工人罷工事宜。

1940年到1949年,哥斯大黎加左翼黨派實行聯合,與國內的種植園主寡頭勢力進行爭奪權力。雖然最終種植園寡頭勢力獲得勝利,但因為左翼黨派制衡和國內民情。1951年10月以菲格雷斯·費雷爾為首的民族解放黨,從1953年到1978年執政。

執政期間,該黨對工業實行國有化、迫使美國資本代表性公司聯合果品公司補繳稅款,努力改變單一出口美國食品狀況,加大了對西歐、中美洲、南北美各國的出口。同時,加強與蘇聯、東歐等國家的聯繫,努力引入各種勢力制衡美國勢力。

1978年團結當領袖奧迪奧當選總統,雖然思想上更傾向於右傾,但在現實政策中。開始實行不左不右的中間化政策操作,一方面增加社會福利、抑制英美資本控制;一方面鼓勵私營企業發展。

2010年,哥斯大黎加首任總統蘿拉·欽奇利亞·米蘭達當選,她是民族解放黨黨員。

2018年5月,哥斯大黎加乃至整個拉美最年輕的總統卡洛斯·阿爾瓦拉多宣誓開始執行總統職務。

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何以成功

中美洲的這兩個高收入國家的成功有兩個原因:

第一:人口、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巴拿馬、哥斯大黎加的人口密度較為適中,而且地理位置比較好,不像宏都拉斯80%的領土都屬於高原。

第二:巴拿馬有國際力量制衡,美國不能為所欲為;哥斯大黎加則是一直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這一點非常重要,反美肯定失敗,在美國「一股獨大」下,近在咫尺的的中美洲各國根本沒有能力抵抗美國的噴嚏,因此,少惹為妙。所以,要保持距離。

因為與美國太近,就會成為其他貧窮的中美洲國家那樣,被美國資本控制,從而被掏空。必須要與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美國這個大黑洞,就將把你吞併。用你的資源擴大它的資源。

美國欠中美洲歷史債,主要就是對七國的不斷入侵,1903年開始成為關鍵時期,一年入侵中美洲一次

美國在「一戰」前後就完全控制了中美洲,不斷地對其進行武力幹涉:中美洲成為美國人的食品供給地,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從1847年到1880年代經濟殖民墨西哥並分裂了該國,該國自此一蹶不振。之後,美國繼續南下到了中美洲、加勒比海。

1806年,美國在茲·姆·派克指揮下,侵入墨西哥領土。

1822年,美軍乘「海豚」號軍艦在古巴登陸。

1824年,波特爾的部隊進攻法哈爾多(波多黎各)。

1836年,美軍侵入德克薩斯(墨西哥)。

1844年,美國吞併墨西哥的德克薩斯地區。

1846—1848年,對墨西哥發動戰爭,兼併墨西哥一半領土。

1853—1854年,美軍登陸尼加拉瓜。

1855年,北美奴隸主、海盜華爾克侵入尼加拉瓜,並宣布自己為尼加拉瓜總統。

1873—1882年,美軍多次侵入拉丁美洲各國。

1885年,美軍乘「加林拿」號軍艦在巴拿馬登陸(哥倫比亞)。

1894年,美國艦隊在海軍上將賓海姆指揮下鎮壓巴西起義者。

1894年,美軍乘「瑪布耳海德力號和「哥倫比亞」號軍艦在尼加拉瓜登陸幹涉。

到了1903年,美國開始把主導權從中美洲擴大到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也即,1895年到1899年,委內瑞拉第一次危機期間,英國初步把對委內瑞拉的主導權交給了美國。

1903年,美國不斷地入侵中美洲、加勒比海各國,保持著每年入侵1次中美洲各國的頻率。同時,幫助巴拿馬從委內瑞拉獨立。可以說,1903年是美國進入南美的關鍵時期,英國藉助「英屬宏都拉斯」(貝里斯)和「英屬蓋亞那」與美國進行抗衡。

美國以委內瑞拉為基礎與英國進行抗衡,最終英美各自的代理人爆發了戰爭,英國獲勝,美國在「一戰」前向南美進攻的步伐這才緩慢下來。

從1903年到1925年共入侵加墨西哥和勒比海諸國共計23次,平均一年一次入侵。

1989年美入侵巴拿馬將該國總司令諾列加逮入美國,去年病逝

1903年11月3日,美軍進攻哥倫比亞將巴拿馬獨立;

七次入侵宏都拉斯,時間分別為1903年、1907年、1911年、1912年、1919年、1924年、1925年。

三次入侵多米尼加,時間分別為1905年、1914年、1916年。1916年到1924年將多米尼加打造成殖民地。

三次入侵古巴,時間分別為1906年、1912年、1917年。1917年到1922年間將古巴打造成殖民地。1933年逼迫古巴總統辭職。

三次入侵尼加拉瓜,時間分別為1907年、1910年、1912年。

五次入侵巴拿馬,時間分別為1908年、1912年、1918年、1921年、1925年。

1914年美國入侵墨西哥和海地,海地在1914年到1933年成為美國的殖民地。

1920年,美國入侵瓜地馬拉。

可以說,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海各國都在美國的控制下,可以說美國駐某國大使打個噴嚏都能引發政壇動亂,特別是在中美洲七小國。

美國應該贖罪,為什麼南部鄰居生活大多都不好,你的原因是根本

許多人都說川普反非法移民是對的,非法、合法當然對於正常國家當然是第一要求,但對美國則不一樣。這世間除了法律之外還有一個「公道」二字。美國對於拉美國家特別是中美、加勒比海地區,歷史則是第一的。

中美、加勒比地區本來在西班牙落後殖民體系下,其根基就不好。三百年來沒有配置出全方位發展的農業體系,更何況工業體系。自1820年代,拉美各國逐漸獨立後,因為靠近美國受其控制,單一農業經濟更加單一,工業體系仍然在150年來沒有發展起來。

美國不是一般的國家,從1840年開始就是區域性列強,不斷地侵略墨西哥,1940年以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在這一百年來,美國在叢林世界裡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一,在拉丁美洲、亞洲、非洲不斷地殖民併入侵和經濟殖民許多國家,造成許多地區落後至今。

墨西哥不用說了,1820年代開始,美國南部奴隸主們就開始不斷侵佔墨西哥領土,最終,吞併墨西哥23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成了自己的了。自此以後,不斷地經濟殖民、軍事入侵和佔領、支持軍事獨裁和不斷地政變,直到「二戰」前才稍微好些。

可以說,墨西哥、大哥倫比亞這些國家都曾經有成功的可能,被美國或者打殘了或者使壞解體了。

對這些大國尚且如此,對中美洲的七個小矮人更是如此。

一個多半世紀以來,美國人用自己的政治、軍事、經濟完全控制七國。在此情況下,七小國成為美國人的食品供給地,美國人在享受利益的同時,卻對七國國內並沒有對工業、教育進行幫助,對該國的軍人幹政問題,也從來沒有進行過控制。

2010年美國人口調查結果,讓山姆心驚肉跳

這條路美國走了50年:從經濟到軍事再到話語權第一

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各有不同,少荃何以拼命做官

相關焦點

  • 在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的前夜,我碰巧去了一趟這個中美洲小國
    6月12日,巴拿馬這個在辛亥革命前就與滿清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的中美洲小國,宣布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依一個中國的原則,終止與臺灣的「外交」關係。我不會談自己不太了解的外交風雲,還是聊聊我比較擅長的自助旅行吧。其實,中國遊客早就可以憑有效且入境過美國的籤證,免籤進入巴拿馬。
  • 美軍最高將領:解放軍15年後趕上美軍,30年後打敗美軍,可能嗎?
    近日,馬克米利又發表言論表示:解放軍將在15年後趕上美軍,30年後打敗美軍,這可能嗎?圖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據環球時報12月9日轉載美媒《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公開發表聲明稱,經濟上逐漸強大的中國正投入海量資源提升軍事實力,解放軍已經大幅度縮小了與美軍的差距,並且已經具備在海陸空、太空戰、網絡戰強而有力軍事行動的能力,15年後中國軍力趕上美軍;30年後,中國軍隊將具備打敗美軍的實力。
  • 獨立自主不香嗎?波蘭軍人被美軍暴揍,「給自己找爹」初嘗惡果
    12月3日,波蘭媒體Dziennik Polityczny爆出一則猛料:駐波蘭美軍和波蘭軍人爆發嚴重衝突,不但導致多名波蘭軍人受傷,而且圖馬克2020(Tumak-2020)聯合軍事演習以美軍和波軍打群架而草草收場。
  • 中美洲旅遊小國-貝里斯
    貝里斯是個中美洲國家,也是之前瑪雅人的居住地。國家現在的官方語言主要是英語。貝里斯北部與墨西哥接壤,西部和南部與瓜地馬拉接壤。坐飛機從美國休斯敦到貝里斯大約需要2個半小時。貝里斯人口不足50萬,失業率和犯罪率都很高,貝里斯也有它的好處,這個國家面積小,所以很容易遊覽完這個國家的美麗風景。無論是開車、坐船、乘坐飛機都能很快到達想去的地方。在貝里斯的首都貝爾莫潘市,執法是很嚴格的,因為首都的交通法規很嚴格。深夜聚會噪音、騎摩託沒有頭盔、在公共場合飲酒都是會受到嚴厲處罰的。
  • 哥斯大黎加,中美洲小瑞士
    雖然很多地方號稱「小瑞士」,然而在中美洲,這個稱號屬於哥斯大黎加。
  • 索託卡諾空軍基地——美國幹預中美洲局勢的軍事樞紐
    2020年4月,美國陸軍第228航空團第1營特遣隊的一架UH-60「黑鷹」直升機,在宏都拉斯索託卡諾空軍基地進行機長評估飛行任務。順利通過的飛行員可以獲得機長職務,駕駛直升機、指揮機組成員獨立完成飛行任務。
  • 世界最難對付的三個小國,兩個已經被打敗了,有一個至今無人敢動
    最典型就是下面這三個國家,堪稱世界最難對付的三個小國,兩個已經被打敗了,有一個卻至今無人敢動。從強悍角度來說,小國強大的根本,那不僅僅體現在軍事層面,更加在於內部的團結,百姓的勤勞,以及國家的發展。而縱觀世界,有三個小國,堪稱最難對付。第一個就是日本。
  • 剛成立2年的中國空軍電子戰打敗美軍,敵軍陣地成一片火海
    作者:軍事帥哥這是一場發生在1951年的空襲作戰!在這場戰鬥中,剛成立才2年的中國空軍居然用電子戰打敗美軍,最後將敵人的陣地炸成一片火海,這場空襲戰鬥的具體經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951年11月的一天,中朝聯合空軍司令部經過研究做出了決定:派出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空襲大和島。這個大和島位於半島西海岸,是美軍偵察志願軍情報的重要據點。美軍和韓軍在大和島上駐紮了一支特工部隊,其對志願軍的無線電進行監聽。更可怕的是,敵人利用大和島上的雷達指揮空軍轟炸機,對丹東到平壤一帶的我軍交通線展開轟炸,此舉嚴重威脅我軍後方運輸線的安全。
  • 一個小國的生存之道:無法與大國硬拼,就要學會如何去斡旋
    2017年,美國就協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一些東歐國家在烏克蘭海域內展開了軍事演習,烏克蘭軍隊搭乘了美國的魚鷹戰機進行了海上突防訓練,想必大家都知道魚鷹戰機,這可是美軍的寶貝。可以滿載短滑行或者垂直起降,不過因為其構造比較特殊,高事故率也是不可避諱的問題。不過作為一種力量來秀一下肌肉還是十分ok的。烏克蘭也非常歡迎美國過來演習,不僅可以提高軍事實力。
  • 黨的全面抗戰: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
    另一方面,在共產黨內部,王明等人主張大規模的運動戰陣地戰,極力反對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針對種種反對意見,主席非常客觀的分析中日雙方的利弊,擺出了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的三點理由由。第一,中國既不是小國,又不像蘇聯,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這一個大而弱的國家被另一個小而強的國家所攻擊,但這個大而弱的國家卻處於進步的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敵人佔地甚廣的現象發生了,戰爭的長期性也就發生了,所以要持久抗戰。
  • 英法德都是世界級強國,為什麼還要美軍保護?
    為什麼歐洲還需要美國駐軍來保護呢?一、請神容易送神難。1895年左右,也就是甲午戰爭時期,美國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隨著國力的提升,美國已經不滿足於「門羅主義」獨霸美洲。而是要去亞歐非舊大陸謀求利益。
  • 到中美洲小瑞士,體驗純淨好生活
    雖然很多地方號稱「小瑞士」,然而在中美洲,這個稱號屬於哥斯大黎加。
  • 無懼超級大國的小國,為啥連軍隊都沒有?
    我們就從幾個案例來看看,這種高明的「小國哲那♂學」。 瑞士:中立國不是烏託邦 絕大多數人印象裡唯一的絕對中立國就是瑞士。從1515年結束領土擴張後,此後的幾百年內瑞士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政治糾紛和軍事衝突。1815年至今的200年內,瑞士一直是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絕對中立國。
  • 宣布永久中立的小國,差點造出100多枚核彈,美軍也找它購買武器
    說起瑞典,它留給大家的印象無外乎就是一個面積45萬平方公裡,人口不足1200萬的一個小國。然而,它確是小國大軍工的典型代表。比如著名的「火藥大王」諾貝爾就是瑞典人,還有軍迷們所熟知的「鷹獅」戰鬥機、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S型無炮塔主戰坦克、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世界上第一艘由碳纖維材料製成的全隱身戰艦——維斯比級隱形護衛艦,第一批採用AIP系統的常規潛艇等等,都是由瑞典製造。
  • 超強颶風襲擊中美洲 數十萬人聚集避難所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紐約時報》近日刊文指出,因受颶風影響,中美洲一些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有數十萬人擁擠在避難所,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極高。據《紐約時報》報導,颶風至少影響了500多萬人,其中150萬人為兒童,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等國都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表示:「今年遭遇嚴重的大西洋颶風季,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創紀錄的,最強颶風約塔已經是今年命名的第30個颶風了。」
  • 美軍曾送給伊朗1份「大禮」,可伊朗卻使用仿製武器?情何以堪?
    美軍曾送給伊朗1份「大禮」,可伊朗卻使用仿製武器?情何以堪?自伊朗核工程科學家被暗殺後,中東局勢驟然緊張。而在襲擊過程中,伊朗軍方還展示了無人機的隱身能力,大搖大擺地飛越了兩個美軍基地,並在此過程中對美軍進行了偵察,這是對美軍赤裸裸的羞辱。這兩架無人機被認為飛越了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領空,這可能是伊朗政府根據與伊拉克政府的協議所為,畢竟現在伊朗和伊拉克的關係不錯。不過,敘利亞是一個複雜的勢力範圍。
  • 人多裝備差,越軍如此評論解放軍,揚言要打敗150萬中國軍隊
    對越反擊戰:人多裝備差,越軍評論解放軍,揚言打敗150萬軍隊中國同越南之間有著非常深的淵源,從古代時期,中越兩國便是友好鄰邦。到了近現代時期,中越兩國聯繫更加密切。1975年,越共通過三大戰役,徹底粉碎了南越武裝力量,並於同年5月初完全解放了南方,取得了春季大捷的輝煌勝利。1976年,越南統一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截止到這個時候,越南在經歷30年戰火後,方才實現國家統一。
  • 這個離中國萬裡的東歐小國,也要「捍衛臺灣」?
    一個彈丸小國,新的執政聯盟才勝選沒幾天,就迫不及待地發聲要「捍衛臺灣爭取自由的人士」。 而它的人口還不及北京市朝陽區。 這個奇葩的國家就是立陶宛。
  • 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1949年10月後,軍委陸續把164師、166師和156師成建制移交給朝鮮政府。有了3個久經戰火考驗的陸軍師,最高統帥金日成對打敗韓國和美國自信滿滿。其二,蘇聯籍朝鮮人。蘇軍中的朝鮮族官兵數量不多,但他們可能參加過蘇德戰爭。回到祖國後,他們作為骨幹進入朝鮮人民軍的第105坦克旅。戰爭爆發後,105坦克旅一路南下,打得美軍和韓軍潰不成軍。第二,武器裝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