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科技
⊙ 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在國際著名肝病學期刊發表文章
近日,以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孫劍和侯金林為通訊作者,美國Assembly bioscience公司黃琦和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周彬為共同第一作者的論著,在國際著名肝病學期刊「Hepatology」在線發表(影響因子14.97)。該研究受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助,與美國Assembly bioscience公司和匹茲堡大學三方合作完成。
研究團隊創新性的以B肝病毒耐藥位作為特徵性標記位點,對HBV cccDNA的半衰期展開研究,計算出cccDNA的半衰期在6個月左右,而過去的研究認為HBV cccDNA的半衰期為10~16年。
⊙ 湘雅二醫院:在國際期刊發表特發性肺纖維化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由湘雅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陳平教授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Yong Zhou教授共同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周子靖撰寫的研究論文「 Stiff matrix instigates type I collagen biogenesis by mammalian cleavage factor I complex-mediated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在國際權威期刊JCI insight (IF: 6.014 )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
該論文首次報導了增加的細胞外基質硬度通過調控CFIm68/CFIm25複合物介導的選擇性多聚腺苷酸化從而影響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的肺成纖維細胞COL1A1的表達,並進一步加重肺纖維化的發生發展。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領銜建立全球首個NK/T淋巴瘤分期系統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團隊牽頭,全球30個腫瘤中心共同參與,經過十餘年不懈努力,建立了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新分期系統,並邀請韓國及新加坡十多家醫院成功驗證了該分期系統。新的分期系統命名為:中國南方腫瘤臨床研究協會(CSWOG)和亞洲淋巴瘤協作組(ALSG)分期系統,簡稱CA分期。CA分期是全球第一個系統的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分期系統。
日前,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團隊牽頭,全球30個腫瘤中心共同參與,建立的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新分期系統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全球著名學術期刊《白血病》上。
新的分期系統命名為:中國南方腫瘤臨床研究協會(CSWOG)和亞洲淋巴瘤協作組(ALSG)分期系統,簡稱CA分期。CA分期是全球第一個系統的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分期系統。
文章通訊作者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林桐榆教授,共同第一作者是洪煌明博士,李曄雄教授,Soon-thye Lim教授,梁超勇博士和黃河副主任醫師。該研究確立了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標準分期方法,將改變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臨床實踐,有效指導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精準治療。
⊙ 浙大二院:專家研製出「通用熊貓血」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王本副教授和浙江大學化學系唐睿康教授聯合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顯示,通過修飾紅細胞表面,將供應充足的RhD陽性紅細胞批量轉換為RhD陰性紅細胞,無需RhD血型匹配即可進行應急輸血,不發生排異反應。這一方法有望高效地解決「熊貓血」血源短缺難題。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團隊在JAMA Cardiology發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心肌損傷發生率19.7%
3月25日,國際著名心臟病期刊《JAMA Cardiology》在線發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黃從新教授團隊研究的最新成果「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心肌損傷與死亡的關係(Association of Cardiac Injury With Mortalit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Wuhan, China)」。
該研究連續入選了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檢測了心肌酶譜的416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了心臟指標與預後的關係,發現心肌損傷比例達19.7%。此類患者多為高齡,常伴多種慢性疾病,病情進展較快,呼吸窘迫症候群、急性腎損傷以及凝血異常比例顯著高於非心肌損傷患者。
通過生存分析和多因素回歸模型,發現合併心肌損傷的患者院內死亡率高達51.2%,而非心肌損傷患者死亡率只有4.5%。心肌損傷的出現可能預示著新冠肺炎患者院內死亡風險增加3-4倍。
學科
⊙ 北京同仁醫院:過敏性結膜炎專科門診開診
自3月23日起,北京同仁醫院開設過敏性結膜炎專科門診。
⊙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兩個試點先行科室啟動運行
3月23日,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耳顯微外科、耳內鏡科2個試點先行科室啟動運行。
第六醫學中心貫徹落實解放軍總醫院黨委指示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中心工作,積極推進所屬心血管疾病、中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3個醫學部建設。中心黨委機關在醫學部人員隊伍、診區設置、收治流程、手術室使用、專科器械設備引進、信息化支持等方面籌劃準備,先後2次召開多方論證會,形成近期建設規劃和中長期發展目標,率先確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2個試點先行科室,順利推進試點科室隊伍組建培訓,梳理統計現有資源底數,捋順工作流程、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協調解決存在問題等。
⊙ 鄭大一附院:完成我國首例心臟移植並雙側肺葉移植手術
日前,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心外科、手術室、麻醉科、ECMO、ICU等多學科聯合努力下,一位年輕患者成功接受心臟移植聯合雙側肺葉移植手術,據悉,該手術為中國國內首例。
心臟移植聯合雙側肺葉移植手術由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院長,鄭大一附院心外科張新教授、胸外科趙高峰教授聯合主刀。
人事
⊙ 湘雅醫院:祁敏將赴新疆吐魯番市人民醫院任副院長
3月27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舉行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幹部人才歡送會。經過選拔,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祁敏副教授將奔赴新疆吐魯番市人民醫院擔任副院長,開展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在湖南省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下,全體援疆專家將於3月30日出發。
管理
⊙ 吉大一院:頒布醫院圖書館標準,填補國內空白
為規範吉林省醫院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分會的倡導下,由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圖書館組織起草的「醫院圖書館管理規範」,經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批准為吉林省地方標準,準編號為:DB22/T3106-2020,發布日期為2020年3月16日,實施日期為2020年3月30日。
本標準的頒布,填補了國內醫院圖書館標準的空白,也為進一步制定醫院圖書館相關國家標準提供了參考。
⊙ 廣東省人民醫院:2019年度省級科學技術獎評選創佳績
近日,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塵埃落定。由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教授領銜,郭蘭、馬歡等參與的「心身整合醫療臨床研究及應用」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院長餘學清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IgA腎病遺傳學發病機制及臨床關聯研究」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管理者說
⊙ 北大醫院院長劉新民:強基層最重要的是有人才
無論是非典,還是新冠肺炎,都在提示強基層的重要性,基層應當成為防疫的第一道防線。
強基層,最重要的是有人才,要有全科醫生。現在的體制和機制讓基層吸引不來有能力的人,最突出的問題是待遇和發展空間。比如有一塊磚,如果拿來蓋摩天大樓,那它享受的是萬眾矚目,而如果用它來蓋鄉間小平房,可能很少有人看它一眼。現在我們的醫生入職後培養也是如此,雖然是同學,但是在大醫院與在鄉鎮衛生院的發展前景相差甚遠。要想讓優秀人才留在基層,不僅要給他尊嚴,也要給他體面的生活。
課堂
⊙ 2020健康界峰會暨國際健康促進博覽會
http://hwt.cn-healthcare.com/index/480
招聘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2020年公開招聘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工作人員簡章
http://www.sph.com.cn/Html/News/Articles/16981.html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2020年度公開招聘公告
https://mp.weixin.qq.com/s/dF-JMM0k2Sxog-lwJfcTAA
⊙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燒傷外科醫生招聘啟事
http://www.jdyy.cn/index.php/index/news/id/13944.html
⊙ 解放軍總醫院:2020年上半年聘用專業技術人員招聘計劃
http://www.301hospital.mil.cn/web/showart/xxgg/6536.html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感管理科工作人員招聘啟事
http://www.rjh.com.cn/2018RJPortal/doc/2020/03/18/47789.shtml
(以上內容來自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歡迎各醫院投稿,投稿郵箱:yuezhaoyu@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