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給女孩取名字通常使用文雅、有寓意的字,比如貞、淑、靜、琴等。
現在日本人取名常常用結尾字來區別男女。男性的名字常常用彥、男、夫、雄等結尾,女性多用子、代、美、惠等結尾。其中,女性名字以「子」結尾的最常見。
幾乎全體中國人都知道,當代日本女子的名字,常常用「子」字來結尾的,但實際上,在日本古代,男子的名字的末尾也常用「子」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
在中國,我們有老子、孔子、莊子、孟子等等,但這些「子」大都用來表示名人,在姓氏後面加上子,表達對他們的尊敬。那日本是不是也是這樣子呢?
為什麼原來男女通用的「子」會逐漸地變成女性專用的了呢?
日語中「子」的發音是「ko」,這個字與日語中的很多音搭配都很好聽。原本「子」是指小孩子或者小東西,但是用在名字上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了。「子」是漢字「一」和「了」字組合而成的漢字。「一」代表最初,而「了」代表最後,用在名字中,就有一種健康成長、一生平安喜樂的意思。日本人有著這種想法和願景,因而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字多以「子」結尾。
在日本奈良時代以前,「子」用在男女所起的乳名中,表示的是一種愛稱。
還有一種說法是「子」是一種尊稱和美稱,多被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使用,比如當時在朝廷內有顯赫地位的重臣中臣鐮足就被稱為中臣鐮子。
但是,古代日本貴族男性的姓名之後往往帶著官職的稱號,而女性則往往沒有。
於是「子」逐漸稱為顯示貴族女子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男性則反而棄之不用了。
明治維新後建立的新政府雖然積極提倡西化,標榜「四民平等」,並且在1870年頒布允許原來無姓的平民可以帶姓的法令。
但是仍然對貴族的女性提倡和鼓勵在名字中用「子」字結尾,因此,當時上流社會的女性也幾乎全是帶「子」字的。
於是,現在大家可以經常見到很多日本妹子都是「子」結尾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