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個字的本義是指什麼?為什麼日本要用這個名字?

2020-12-17 覃仕勇講史

說起「日本」這兩個字的本義,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

「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

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

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大家可能要問了,咦?日本人為什麼要「熙熙攘攘、吵吵鬧鬧」?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日本」這個名字到底是誰給起的?

實際上,在古代,絕大多數生活在中國周邊的蠻夷小國,其國名都是由中國皇帝給起的。

而且,不能叫「起」,得稱為「賜」。

當時,凡得中國皇帝賜名者,無不感激涕零,山呼萬歲。

日本最早的名稱「倭奴國」,就是東漢光武帝給賞賜的,這一點,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

《後漢書》中清清楚楚地記載有光武帝賞賜給了前來朝貢的倭國使者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

而這枚金印現在就陳列在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在「倭奴國王」前面加一個「漢」字,就表明了「倭奴國」是漢帝國的一個藩籬小國。

得到了這枚天朝皇帝賞賜的金印,當時倭國上上下下歡天喜地,為成為漢帝國藩籬國而感到無限光榮。

現在的日本學者無法否認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金印的事實,但他們糾結於「倭奴」這兩個字。

中國古代造字,有形聲、指事、會意等六法。

這個「倭」字,是專門為日本人量身定做的,單人旁指「人」;「委」字是從「矮」字中拆移過來的。

不用說,「倭」,就是指矮小的人。

為此,現代日本人傷透了心,他們辯解說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說,「倭」,是因為日本使者說「我」字,被中國皇帝聽岔了,寫成了「倭」字;日本使者稱自己的國家為「我國」,中國皇帝又寫成了「倭國」……

好吧好吧,就算這些日本學者的解釋是對的,但是,該怎麼解釋「倭奴」中的「奴」字的意思呢?

並且,無論現在的日本學者怎麼辯,他們的老祖宗,在隋煬帝時代,就已經知道難為情了。他們不想再用「倭奴國」這個稱呼,在公元607年向隋煬帝朝貢時,讓貢使團的首領小野妹子給隋煬帝遞上一封奏書,奏書中出現了「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的說法,流露出了想改國名的心思。

但隋煬帝看了這封奏書,眼珠子差點掉下地板,他指著小野妹子的鼻子大罵,天子天子,乃是上天之子,普天之下,就只得一個!我已是天子,你倭奴小國國主也敢妄稱天子?記住,以後不許這樣!

小野妹子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補充一下,大家可不要望文生義,小野妹子並非女性妹子,他是個如假包換的男人。

日本人改「倭奴國」名稱為「日本」是在什麼時候呢?

唐人張守節在723年所撰《史記正義》裡提到:「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

即「日本」一名,是中國女皇帝武則天賞賜給他們的。

現存於西安,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銘也可以作為旁證。其上面赫然上寫有井真的國家「國號日本」。

就因為「日本」國名是中國皇帝賞賜的,現代有些日本學者非常不甘,有一段時間,他們吵得非常厲害,反對使用「日本」這個國名。理由就是自己國家的名字應該自己來取,讓中國人取太沒面子了。

但是,更換國名,茲事體大,最終吵了若干年也沒更換成。

不過,自從進入近代後,日本的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非常迅猛。

別的不說,單說諾貝爾大獎,日本在19年就拿了19個諾獎。

這,和日本對科技的投入是分不開的。

單說國民科普程度,日本就做得遠比其他國家做得好。

日本組織有大量專家編寫科普書,向廣大青少年科普科學知識。

其中,他們編寫有一套《圖解十萬個為什麼》,是用圖片的方式講解科學知識,深入淺出,趣味盎然,可以提高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培養孩子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這套書一共十五本,大開本彩圖印刷,裡面的許多內容跟初中裡的課程有很多重合之處,非常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生閱讀,既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的興趣閱讀作物,也是初中的孩子課外的拓展閱讀,對學習的幫助很大。原價是456,現在頭條的讀者只要158還包郵。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相關焦點

  •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日本這個國名是怎麼來的?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看官可能要問了,咦?
  • 為什麼日本女性的名字多用「子」結尾?
    中國人給女孩取名字通常使用文雅、有寓意的字,比如貞、淑、靜、琴等。現在日本人取名常常用結尾字來區別男女。男性的名字常常用彥、男、夫、雄等結尾,女性多用子、代、美、惠等結尾。其中,女性名字以「子」結尾的最常見。
  • 日本人不是也用漢字麼,為啥會給動漫角色起這麼奇怪的名字?
    特別是動漫角色們的名字,很多時候都會寫成中文,不過,讓人奇怪的是,雖然日本人也用漢字,但是一些動漫角色的名字卻超奇怪,中國人看了會忍不住笑出聲那種,讓人難以理解。這個角色是動畫版的原創角色,《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的原作輕小說裡是沒有的,難道在日語環境裡,春夢指的是春天的夢?不過加上前面一場這兩個字,總感覺官方是故意的。
  • 漢語中的一些詞語,為什麼這兩個字組合起來就代表了這個意思?都是...
    漢語經過千年沉澱,博大精深,古人造詞,肯定有他的含義在裡面,大部分詞語,都可以通過字面來理解其意思,而有一部分,雖然古人給我們造好了,告訴我們怎麼用,我們只知道用在哪裡,是什麼什麼意思,我們對這些詞語也是司空見慣,但並不知道為什麼是由這兩個字來組成這些詞語,為什麼這兩個字組合起來就可以用在這個地方來表達這個意思,今天我們就來扒一下那些無法一眼從字面來理解其原理的詞語
  • 日本為什麼要從「倭國」改名叫「日本」?
    日本,大家都非常熟悉。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馬臺一直就被我們當做是日本的別(古)稱。其實這裡面除了大和國以外,上述提及的幾個國家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日本為什麼從倭國改名叫做日本,為什麼主體民族被稱為大和民族,其實這些都跟中國的文化息息相關。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日本為什麼叫做日本這件事。
  • 兩個字好聽的女孩名字,好聽有內涵!
    查找字好聽的讀音,因為好聽的名字是由好聽的字組成的,所以單字的讀音好聽的女孩名字好聽的關鍵因素,這也是給女孩起兩個字名字最基本的取名原則。[秀智]根據好聽的讀音[xiù、zhì]挑選出好聽的「秀」和「智」兩個字。名字詳解:「秀」指秀麗、美麗的意思,襯託出女孩的清秀優雅,美麗脫俗的氣質;「智」指智慧之義,代表父母希望女孩做事能夠由自己獨到的見解。
  • 「KY」到底指什麼?為什麼日本人喜歡「讀空氣」
    Tokei醬又來科普啦~相信90後應該都對「KY」這個詞不陌生吧,它常常出現在各大平臺,聊天內容中。那你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嗎?今天就跟著tokei醬一起,把你的網速提提。通常是指經常做出不合時宜的行為,說出不合時宜的話,並且這種行為是下意識而不自知的人。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讀」空氣「呢?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是一個很「曖昧」的民族,他們很注重「和」這種思想,為了避免產生矛盾,他們在很多事情上不會直抒胸臆,尤其是在拒絕別人的時候。
  • 兩個字的男孩名字帶解釋寓意好
    五行閣精選分享兩個字的男寶寶名字。都是非常好聽、寓意好、獨特稀少、有詩意出處的好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有自己的寓意解釋以及出處。所謂的兩個字的名字,就是加上姓氏,以下的名字不包含姓氏。請結合自己的姓氏讀音來搭配一個寓意好的名字。【晟】——指旺盛、興盛、光明。
  • 本義又是什麼?
    本義又是什麼? 穿越時光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到漢字 會聯想到什麼呢 「卡」是一個會意字 表示不上不下 本義指夾在中間
  • 日本人的民族性,用兩個字就能概括!
    不僅如此,天智天皇繼位後與唐朝恢復邦交,派出遣唐使,把古當時的日本建成了一個微版的唐朝。雖然中國人對此可能很難理解,但日本面對強敵基本上都是這種做法。黑船來航時,日本人意識到了歐美的強大,全面地學習歐美,連建築風格都向歐美看齊;二戰之後,全方位地學習美國人,一切都向美國投去羨慕的目光!因此日本人的民族性,用兩個字就能概括,慕強!
  • 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相信對於愛追番的朋友,每個月都看一看,查一查有什麼自己想要看的就像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樣,而這些番劇毫無疑問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動漫大國日本,畢竟人家的產量就擺在那裡,有趣的是,雖然不是全部
  • 小孩起名取名:詩意古風的兩個字女孩名字
    一個人的名字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氣質,女孩都是優雅大方,非常講究美,所以在給她們起名的時候,可以起一個有詩意和古風韻味的名字,這樣能讓女孩更有氣質,突出書香氣息。下面和卜廣鑑老師一起來看看兩個字詩意古風的女孩名字。
  • 孫中山名字由來:為日本人所起 曾用日文名「中山樵」
    本文原標題:孫中山,一個被取、用的名字。    這個標題,讀者可能會認為不通、怪誕。事實上,確實有點不好理解,中國人,只要有些知識,誰不知道孫中山,怎麼還說什麼「一個被取、用的名字」?孫中山這個名字,誰取、誰用呀?取、用什麼呀?是的,這是個疑問,本文就是做這個釋疑的功夫。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這一國名是如何得來的,日本的全稱又是什麼
    一個國家國名的形成,是該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既要受到歷史傳統和民族構成的影響,也要受現代文明社會文化的薰陶,所以往往從一個國家的國名上,可以窺探出該國的政體性質。日本古稱「倭國」。我國漢代的史書稱日本人為「倭人」,唐代的史書稱為「倭奴」。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成為了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云:「四牡 周道倭遲。」《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
  • 為何日本船都要什麼什麼「丸」??
    丸"體現了獨特的日本風俗文化.實際上,在日本也有名稱末尾不加丸的船舶.如:豪華客輪"飛鳥"古代軍艦"大和""武藏",現在防衛廳的船舶以及南極科學考察船等屬於政府官船的名稱末尾一般不加"丸".那麼其他船舶名稱末尾為什麼有"丸"呢?是日本法律規定必須加"丸"字嗎?1990年,日本《船舶登記手續法》規定,日本所有的商船船名都要帶一個丸字。
  • 日本為什麼要從「倭國」改名叫「日本」?
    日本,在中國古代也被叫做倭國。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馬臺都是日本的古稱。但其實這裡邊除了大和以外,其他幾個國名並不是一個國家。  而為什麼日本會從倭國改名成日本?主體民族又為什麼叫做大和民族?隨著文化的逐漸交互,日本官員發現「倭」這個字在在中國人眼裡有點貶義!雖然在古漢語當中,倭字同「逶」同時表示是魏國的屬國。但是日本人覺得倭字不好聽!於是便取「日光照耀之地」「日出之國」之意,正式向唐朝政府申請使用「日本」二字為國號,並在武則天時期獲得了認可。  為什麼自己國家的名字還要徵求中國同意?
  • 日本的綠色信號燈為什麼叫「青色」?
    不過在日本,綠色的信號燈被稱為「青信號燈」,而外國人一般認為「青」代表藍色而非綠色。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日本的「綠燈」雖說略微有一些偏藍,但基本上看上去也是綠色的。那麼為什麼要把它稱為「青信號燈」呢?其實這來源於一個誤會。日本初次引入交通信號燈,要追溯到1930年。當時引進的第一臺交通信號燈設置在東京的日比谷,隨之制定的交通法規上也確實寫了「綠信號燈」。
  • 日本有一姓氏,說出名字之後,人們都以為是中國人
    日本有一姓氏,說出名字之後,人們都以為是中國人在華夏文化圈裡,日本可以說是一個異類,東亞的越南與韓國都受到中國姓氏文化的影響,都形成與中國類似的姓氏文化,例如我國阮姓以及李姓,在這兩個國家也有存在,李姓是我國的一大姓氏,在韓國也是,雖說阮姓在我國稱不上是大姓,但越南有一半以上人口姓阮
  • 日本高僧為何要在福建這個縣城「取經」?100年前,到底發生什麼?
    日本高僧為何要在福建這個縣城「取經」,100年前,到底發生了啥事 隨著國慶假期的到來,不少朋友可以已經打算好了要到哪裡旅遊參觀,好好的拍一寫美景發發朋友圈。我們中國地大物博,自然不缺這些美麗的景點。但是要說最好的拍攝點,自然避不開中國福建霞浦縣這個美麗地方了。
  • 學漢字:「勿忘在莒」這個成語具體的來歷,「莒」的本義是什麼?
    就是芹菜,那為啥又造出這個字呢?段注給的解釋是:「今說文各本於艾蔁二字之下又出芹字。訓楚葵也。從艸斤聲。此恐不知菦卽芹者妄用爾雅增之。」照他的意思,「芹」字是後人增加出來的,它原本就寫作「菦」。(莧菜)莧菜是一年生草本,莖 粗壯,綠色或紅色或三色,常分枝,幼時有毛或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