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廉明、傳承——清明!一個不能忘懷的日子

2020-12-16 尚思修善學佛

清明,一個不能忘懷的日子

清明節被稱為「節」,是因為兩個意思,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是中國傳統的節日。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看來這種清明祭祀的傳統,在春秋戰國時候就有了,應該是孔子發展「周禮」的一部分。

人類是習慣於遺忘的,而有了清明,就能使人不斷重複對先祖、對英雄、對逝者進行哀思,追憶,然後自省,修正。

清明祭掃,不忘先輩

《論語》:「宰我(人名)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樂必崩。陽穀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斯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汝)安乎?』曰:『安』。曰:『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一捧白菊,無盡思念

意思是:父母逝去後,子女要守孝三年,宰我說三年太多了。孔子說,父母生養我們,三年我們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父母逝去以後我們難道不能用三年的愛來回報嗎?

現在的人對待祭祀更是沒有這方面的作為了,多虧還有清明在啊!才能讓我們在每年的這一天回憶起父母、先祖的好處,才能很好地保持孝道。

有人疑問,特別是外國人不理解,中國人每年在這一天孜孜不倦的去祭拜祖先,難道真的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

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

其實他們甚至一些中國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因為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他們沒有死去,只是換了一個地方,換了一種方式活在了我們心裡。清明祭掃是說明我們沒有忘記他們。

清明,也是一個讓我們回憶起一切的日子,讓我們幼時眺望未來,瞻仰先輩,憧憬美好;中年恪守道德,勤儉持家,上孝下承;老來發揚祖訓,傳授經驗,發揮餘光。它讓我們記得來處,記得祖輩,一代代傳承下去。

每一個活過的人,都會留下一點足跡,一點光亮。或許是一顆巨星,也或許是一把火炬,最起碼也是一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

點一盞心燈,緬懷先人

因此清明對我們來說:一是記得先輩的好;二是讓子孫,讓他人記得我們的好。這也是清明節祭祖的本義。

如今我們能在困境中重拾生活的勇氣,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來自於祖先的祝福。

清明也是提醒我們不能忘本

人的生命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會消亡的,所謂的「死」只是人肉體的損壞和腐朽,人的靈魂一定會變成另一種生命形式,因為只有這樣世界才不斷地循環往復。

有人說,人的一生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斷氣時,從生物學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人們來給他送葬,懷念他的一生,在社會上宣布他死了;第三次是最後一個還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了,那個時候,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點痕跡了,這才是真正的死去了。因此說,清明,便是一個直面死亡的日子。

教育後人,不忘本

農村的春節也是一個團聚的日子,在農村一起過春節的不但是鮮活的一家人,還有被請回家的「祖先」。

而清明則直接就是面對失去的「先人」,清明祭掃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來處」,因為只有這樣才是:不忘本。

今年的清明是一個更加特別的日子

疫情基本過去了,我們的生活也在逐漸恢復之中,看到世界上深受新冠肺炎其害的國家,我們暗自慶幸生在中國,我們應該知道:

懷念英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哪有什麼超級英雄,只是因為有人替我們扛起生命。

山河仍在,烈士不返。

他們把我們送到開滿鮮花的春天,

自己卻在冬季長眠。

清明,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我們靜靜默哀,

深深懷念!

英雄、英靈、英魂,

光輝永駐,燦爛人間。

他們的名字,總有人記得,

他們的故事時刻響在耳邊。

就在今天,

共和國的國旗降下一半。

在我們生命的最深處,

祭奠出最美的光環。

中國沒有忘記,

人民不會忘記,

直到永遠!

清明節,讓我們為逝去的親人,為共和國的英雄,點一盞心燈,獻一捧菊花,燃一炷心香,寄託無盡的哀思與懷念,送去無盡的祝願:祝一切安好,日月同輝,青山共眠,愛在人間。

相關焦點

  • 散文詩:四月除了好風好雨好花之外,還有一個叫做清明的日子
    《四月除了好風好雨好花之外,還有一個叫做清明的日子》時間不會喊疼,可人會。四月除了好風好雨好花之外,還有一個叫做清明的日子。故鄉的土,故鄉的樹,故鄉的水,一個故字便是一串長長的故事。不說爹娘那些年一犁一耙耕種的身影,也不說父母那些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只說我們漂泊在外的那些年,父母站在村口張望的眼神。
  • 雲中吟系列·清心
    清心,指心地恬靜,無思無慮、安寧澄靜而無雜念的心境。「清心」一詞在《辭海》有注釋,其釋為治療熱性病熱入心包的方法。其實,縱觀古代文獻,「清心」謂之「心地恬靜,無思無慮」之意由來已久,《後漢書·西域傳論》:「(釋)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且好仁惡殺,蠲敝崇善,所以賢達君子多愛其法焉。」
  • 清明,我在人間想你:致天堂的親人!
    2020的清明,為你們舉國哀悼,笛聲長鳴,半旗誌哀,人們不會忘記苦難中的掙扎,更會銘記那些為國為民拼了命的人。清明,本就是一個懷念的日子,一個不要忘記的日子。山河已無恙,逝者請安息。歲月本無情,人間更珍惜。
  • 課本裡的清明
    清明,既是自然節氣,又是民俗節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人們在這一天掃墓祭祖、踏青郊遊,在禮敬祖先與親近自然之中傳承民族文化、寄託個人情感。 課本裡的清明,是厚重的也是輕盈的,是感傷的也是歡快的。翻開課文,細細品讀,在這個春天的節日裡,我們沉思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涵,我們體味中華兒女敬畏生命的情感力量。
  • 散文 | 李明蔚:又到清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處幾清明。」這是北宋文豪蘇軾《東欄梨花》詩中的句子,觀察細緻,情景交融。他告訴我們,這溫馨美好的韶光固然令人陶醉,但人生幾何,切莫因為沉湎於此而忘記了珍惜時光。每年清明,面對自然界的季節輪迴,我們都應該多一些對生命價值的感悟,讓歲月芬芳,讓靈魂春色永駐。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
  • 清明至 青團香「辣媽」巧手做清明餜
    清明亦是一個節氣,此時萬物復甦,草長鶯飛,大地孕育著希望,是攜家人親友出門郊遊,享受自然的美好節日。近些日子,一些居民開始製作清明果,與家人共迎清明。清明的到來,也勾起了大家的回憶,有苦更有甜。「清明餜,又名青團,是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小區居民優珍姐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還是小區「辣媽群」的群主,平時喜歡製作各類美食並上傳朋友圈,每次都會被許多朋友點讚。清明節臨近,大家希望優珍姐能教小區居民製作清明餜,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加深大家對清明節的認識,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 清明,是祭奠生命的日子
    分享朋友圈哦Life is so beautiful清明,是祭奠生命的日子。這個節日,充滿了生與死的碰撞。陽春三月,正是最豔麗的季節,花開出了最美的樣子,勃勃的生機肆意流淌—— 一如3月31日犧牲的消防隊員們大多是二字頭的90後;最小的王佛軍只是00後,才18歲。
  • 庚子年清明,我們該如何祭奠?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又到了祭奠親人的日子。百善孝為先,祭奠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庚子年清明,我們拿什麼祭奠?如何祭奠?林業局發來信息告知大眾說天氣晴朗,嚴禁野外用火;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發信息說預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取消清明祭拜活動!
  • 描寫清明的優美句子 分享關於清明的優美段落
    描寫清明的優美句子 分享關於清明的優美段落時間:2020-04-04 1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清明的優美句子 分享關於清明的優美段落 清明節是緬懷故人的日子,是充滿悲傷之日,這一天連老天爺都與我們這些失去至親的人們一同哀傷,一起落下思親之淚!
  • 公正廉明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出自:清·許奉恩《裡乘》第六卷:「公正廉明,愛才如命。」近義詞有:清正廉明,反義詞有:貪贓枉法,公正廉明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統治者。公正廉明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公正廉明(gōng zhèng lián míng)成語釋義:公平正直,廉潔嚴明。成語出處:清·許奉恩《裡乘》第六卷:「公正廉明,愛才如命。」
  • 清明時節:每一次駐足,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清明時節,人們以各種方式寄託對逝者的哀思。在山西太原,通過「雲追思」網上祭掃通道,人們創建追思小屋,緬懷逝去的親人;在河南開封,大家在網絡平臺獻上鮮花、點亮蠟燭,追思革命先烈;在陝西西安,紀念園區代替市民「送上一枝花」,表達對逝者的告慰、對生者的撫慰……清明時節,我們在追思中喚起切切真情,賦予這個特別的日子以豐厚的意蘊。
  • 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到了悼念逝人的日子
    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其次我要悼念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是他用他的艱苦奮鬥,解放了中國,給我們後人開創了一個美好的時代,是他們那一輩的先烈為我們打下了穩穩的江山。真的是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 方城縣公安局:清明追思王青宇
    「今年,由於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祭奠方式改變了,但只要我們將他的精神繼續傳承發揚好,凝聚成為我們前行的力量,就是對他最好的緬懷和致敬。」方城縣公安局民警如是說。他們紛紛拿起紙筆,拿起手機,寫出自己的思念,緬懷自己的戰友王青宇,以遙寄哀思。
  • 家風「清明」,那些隱藏在家族裡的傳承是對祖先最好的緬懷
    △鄭氏族人清明祭祖。組圖 / 受訪者提供清明節,除了生死之外,生命以什麼樣的方式在延續?對一些人來說,延續方式是掃墓、寫文章、用家族留下的家訓家風來教育後人,更是傳承家族的精神。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弘揚好家風,成為清明節家族團聚的重頭戲。
  • 清明如何祭祖?清明祭祖儀式攻略
    2、一邊說一邊擺供品:一邊念叨xxx(譬如去世的奶奶)您好,今天我們來祭拜您,請您接受貢品,感恩您的保佑,將來請您繼續保佑晚輩。邊說邊擺供品。3、貢品擺法:在墳墓前平整處擺上:5個蘋果、5根香蕉、5個桔子、5塊餅乾、5個點心、把酒杯倒滿酒擺上(墳墓中埋葬一人的祖墳用一個酒杯、合葬兩人的用兩個酒杯)。簡易一些也可以:譬如3個、3份等。
  • 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有哪些?
    按照舊時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 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蓮須
    【蓮須的功效與作用】清心,益腎,澀精,止血。治夢遺滑洩,吐、衄、崩、帶,瀉痢。①《本草蒙筌》:"益腎,澀精,固髓。"②《綱目》:"清心通腎,固精氣,烏鬚髮,悅顏色,益血,止血崩、吐血。"③《本草通玄》:"治男子腎洩,女子崩帶。"④《會約醫鏡》:"除瀉痢。"
  • 讓赤練不能忘懷的四位男人,衛莊在榜,最後一位是他的丈夫!
    看過《秦時明月》的小夥伴都知道動漫中的很多組織,今天小編帶大家說一下流沙組織中被稱為」四天王「的赤練,能讓赤練不能忘懷的男人都有誰呢?小夥伴們知道幾位!赤練大家都知道赤練是一個無比惡毒的女人,是流沙組織的「四天王」之一,另三位是白鳳、蒼狼王、無雙鬼。
  • 重現《清明上河圖》,《我的世界》國建團隊用建築傳承文化經典
    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憑藉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與藝術價值驚豔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這幅長達近5.3米的巨型絹本畫作以極為細膩的筆觸生動描繪了古代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盛景,堪稱"宋代小百科全書"。
  • 清明.
    清明節 | 寒食節 清明最早只是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先祖的節日,據說與寒食節有關。 「寒食無煙火,花柳蒼蒼月欲來」,清明前一二日,人們禁菸火,只吃冷食,如寒食燕、清團、清明飯等等。清明節 | 上巳節「三月三日,清明之節」農曆三月初三,是古時一個重要節日。此時節,湖光山色尤為清豔,是一年中最適出遊踏青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