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職抓著權力不放,副職怎麼辦?廈門過來人教你,一招搞定

2021-01-18 網易

2020-05-19 07:07:11 來源: 常偉說娛樂

舉報

  在58同城有網友諮詢:我在高校下轄一科級部門當副職,部門管著200職工,正職老是抓著人財物權力不放,怎麼辦?

  

  高校一般都是副廳以上機構,下屬的學院、處室包括二級學院一律處級,科級部門基本上學院處室的二級部門,一個科級部門有200職工,不多見,除了後勤部門別無其他。

  不討論機構,單論正職這種人財物一把抓的行為,正常嗎?

  

  很正常。作為正職,分配人財物的管理權限是他的權力,這也是正職與副職的最大區別,有決斷權。聰明的正職,不會集所有大權於一身,因為他知道利益均享、風險共擔、「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權力太過於集中,不單自己累,得不到副職的支持,風險也大。

  所以往往他會把權力分出去一部分,比如把財和物分給相應的副職分管,小事由副職處理,大事自己把關,守住必要的底線。他只管人,只要把人的問題抓牢,把不同的人用到合適的崗位上去,利用人事問題調動、制衡下屬,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基本上難不倒哪裡去。樂得輕鬆,還容易管理。

  雙商高的正職,你看起來好像他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抓在手裡,都是放權給副職幹,很輕鬆,實際上大小事情副職都會主動向他匯報,什麼事都在他掌握之中。這是正職馭人的最高境界。

  

  可現實中也有不少正職習慣大事小事一把抓,出現這種局面一般有兩種情況:

  第一,這個正職剛到位,出於熟悉工作穩定局面需要,採用先收權再放權的方式過渡,一來容易掌握局面,二來也有利於樹威。等熟悉工作後,再逐步把一些權力放出去,籠絡一部分副職為己所用,同時也是給另外一部分不配合工作的人以警告,一舉多得,屢試不爽。

  第二,這個正職本身就比較霸道,視權如命,不喜歡他人染指,因而也不願意放權。這種領導在現實中不少見。我曾經初入職場,通過58同城進過一個小單位,副職連500塊錢的籤字權都沒有,要求必須報正職籤字,一眾副職因此一肚子不高興,背地裡把正職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過了不知多少遍,可再有意見能怎麼辦,人家是正職,單位的事他說了算,副職只能幹瞪眼。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作為副職不要有二心,安心配合好正職工作就行,有事沒事多匯報,久了自然就會有改變,慢慢正職會把權力分攤出來一部分給你。

  而如果是第二種,當自己倒黴,碰上看不開的主了,那就做好自己副職的本分,儘量少做事,同時不惹事,笑臉相迎爭取早日把他送走為妙。把權力看得重的領導,一般都是比較心狠手辣的,這樣的領導副職最好不要去挑戰他,給他不爽,否則極易招來報復,吃不了兜著走。

  總之記住一點,作為副職,千萬不要輕易和正職明面對著剛。合作兩利,鬥則兩敗。這個定律,任何時候都成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工作中副職拉幫結派,我是正職怎麼辦?掌握四個字,一切都不是事
    人在職場特別是在體制內,副職想跟正職鬥,十有八九沒有好下場,因為正職有太多方式和手段來對付副職,副職蹦噠的越高,結局往往越慘。無數事實已經證明這一點。那麼,副主任拉幫結派,作為正職應該怎麼處理?按照以下幾個步驟走,多半可以搞定。
  • 為何在機關事業單位做正職容易,做副職難?
    有的正職在具體工作中不會牽「牛鼻子」,抓不住主要矛盾,不善於區分責任,對副職不放心,也不敢放手,結果是該由分管副職辦的事情,都由自己一手操辦,以致包攬了大量的具體事務,造成大事辦不好,小事辦不完,該統的沒統住,該放的沒放開,費勁不小,效果不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正職忙,副職亂,機關沒法辦,群眾多埋怨」的情況。
  • 關於「正職」與「副職」的剖析,講透正職如何做人做事?
    大部分正職對副職的工作能力都要求特別高,工作中對執行情況要求也特別嚴格,是真心地培養副職,希望能把副職帶上更高的位置。大家看問題要看根本,在職場上,要看領導把單位裡的最好的福利分配給了誰,把工作執行權力分配給了誰,將來領導升職了,提拔的人是誰,都是副職,所以,領導是真心地在培養副職。
  • 正職與副職有哪些區別,懂了就是明白人
    副職工作積極、敢於負責是好事。只要是你這個單位的成績,誰出面並不重要,你是司處的主要領導,不論是誰負責抓的,也是在你的領導下,說你這個單位好,就等於說你好。 有了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出了問題,自己要敢於承擔。出現差錯,挨了批評,既要分清責任,又不能摘脫自己,著眼於吸取教訓、改進工作、增強團結。
  • 空降過來,怎樣避免被副職架空權力?聰明人都知道這3個重點
    這個這一任職,不出意外就在第一個月內被人來了個下馬威。之前這個位置出現空缺的時候,一直是二把手在負責所有的事務,大家都喜歡聽副職的了,對於這個空降的領導更是沒什麼好感。讓他的權力直接被架空了,又下不了臺了搞得很是沒面子。所以無論是在哪裡當領導,空降過去其實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面對這樣的情況,又有什麼樣的個辦法可以處理呢?
  • 單位三個領導,一個正職兩個副職,關係水深火熱,你該如何避開?
    我們單位之前也有一個老領導,原本和手下的兩個副職關係處的也還不錯,大家都以為老領導退了之後,剩下的這個正職一定會在兩個副職領導之間出現。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天降了另一位正職領導過來。由於這是空降,一時間單位很多人「聞風喪膽」,生怕這位新來的領導把這「三把火」燒到自己身上。
  • 怎樣扮演好基層副職「角色」,當好正職得力助手?
    今天,請大夥與公務員內參(ID:igongwuyuan)小編一起,看看當好正職得力助手的四大要領:當一個副職,應有這樣的思想品質:拉偏套使正勁,作機動補窟窿,多出力少出名,唱黑臉不爭功。任過職的幹部都能體會到,當一個好的正職很難,當一名合格的副職也不容易。
  • 一個部門兩位領導,正職與副職意見不同,該聽誰的指令?4點講透
    很多人在一個部門中可能都不止一位領導,有些有兩位或多位,職場就是戰場,鬥爭暗流湧動,很多時間部門副職與正職領導,在辦公室打架的新聞也不少見,那麼對你這個職場人來說,應該聽認認誰的話呢?01 為什么正職與副職之間,總是容易出現各種矛盾和摩擦第一,公司治理結構和權力制衡文化出了問題正職對部門負總責和第一責任,責權利應該對等,但是在企事業單位體系裡,副職屬於提級管理,並不歸正職管理,大的單位還要組建一個班子,副職一大堆
  • 體制內黨組織副職與正職平級的有哪些?這些單位副職還更有實權?
    為何有的單位黨內副職不僅與正職平級,手握實權還比正職更大呢?說實話,讀者所問看似自相矛盾,其實是體制內的客觀事實。首先,體制內所有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必定是這個單位的最高領導是沒錯的,按照黨領導一切的原則,黨組織負責人就是「班長」,其他副職和班子成員當然要接受「班長」的領導和指揮。
  • 副職的「逆向思維」:善於表達政治智慧,不能只當「泥塑的菩薩」
    文章來源:如椽巨筆公眾號近日,一位朋友告訴我,組織派他參加上級黨校培訓,培訓結束時要每個學員答一份試題:怎樣當好副職?大家的答案都驚人地一致:擺正位置不越位,幹好本職要到位,堅持原則不缺位,團結同級不搶位,云云。朋友問我:你善逆向思維,這答案對麼?我說,也對,也不全對。
  • 15年「常務」副職總結:當官當副,不當常務
    作為常務副職,首先要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完成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和正職交辦的各項任務,同時還要主動做好正職和其他副職顧及不過來的「邊緣性」工作,不讓正職為自己分管工作和具體事務操心;主動協助正職抓工作,遇事善於思考,善於發現新問題,找出新辦法,能夠自行解決的敢於拍板,並向正職匯報結果;不遇到難題向上推,不事無巨細向上報,不依賴正職拍板自己繞道走
  • 好不容易成為副職,但一把手排擠你,老油條下屬不服你,怎麼辦?
    好不容易成為副職,但一把手排擠你,老油條下屬不服你,怎麼辦?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好不容易成為一個副職領導。卻發現一把手領導排擠你,老油條下屬不服氣你,這個時候怎麼辦呢?真正聰明的人會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1、低調低調再低調。
  • 職場中,副職被提拔到正職,提拔前領導找自己談話時該說什麼?
    來自網友的提問中層副職提拔到正職,需要設計競聘方案、根據方案中自薦或者民主推薦等、通過考察資格、參加競聘、宣布結果、上報結果、公示、上任前談話。談話第一項:感謝1.感謝組織的培養任何人的成長雖然與自身的努力有關係,但是與組織的培養是分不開。組織提供了讓自己成長的環境,給自己進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組織代表的是一個集體,而不是某個人。
  • 副職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怎麼辦?牢記一句話,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人呢,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以為當個副職就很了不起,就高人一等,認為誰都要給自己三分薄面。帶著這種思維去處事,現實回敬的往往是失望。反過來,心態放平,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也許會更坦然。老領導當年幹副職經常說一句話,我當副職就是當好副手,領導認可我,願意交任務給我,我就多幹點,努力把工作幹好,領導不認可我,認為我不值得信賴,那麼我就少幹點,大不了站在旁邊看戲,我還樂得輕鬆。老領導番話,我認為值得好好參考揣摩。不管體制內外,身為副職,必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
  • 副職臨時性主持工作將單位原來的分工全部推翻 符合規定嗎?
    一、「臨時」的臨時主持工作舉個例子:正職臨時去省級部門開會一周,臨走前召開班子會,要求XX副職臨時主持工作。很明顯,正職的意思是這一周某個副職代替我行使公司單位的相關權利,但不是永久的,我回來授權就結束了。這個臨時主持工作就是「臨時」性質的,一般臨時主持工作時間從一天到半年不等(再長的小編沒有見過,不排除存在的可能性)。
  • 交警,一招就能補救,不扣分不罰款
    車輛的增加,我們的交規也越來越嚴格,很多很多的主人是不滿,但是為了避免交通事故,為所欲為的持有者的限制,我們的交規是越來越嚴格,當然很多老司機來說,他們也不知道現在的交規,另外,新秀的主人來說比他們現在的交規也不清楚,另一方面通行,在開車的過程中進入了怎麼辦?
  • 正職姓付、副職姓鄭,兩人同臺,這樣稱呼他們才不得罪領導
    不過,這個方法不適宜在對外場合使用,而且你必須要跟領導的關係比較熟絡才能使用。如果你跟領導的接觸很少,就有亂套近乎的嫌疑,反倒是會引起副作用。另外,對於副職是否需要帶上這個副字,個人建議必須要看情況。比如較為正式的場合,建議帶上副字,如果場合比較隨意,那可以去掉副字。
  • 廈門38位擬提任幹部任前公示
    現任廈門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廳務會成員,擬任市屬事業單位正職。  陳江波,男,漢族,安徽懷寧人(在江西鄱陽出生),1963年10月出生,1981年10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廈門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廳務會成員,擬任市委工作機關正職。  陳桂林,男,漢族,福建永春人,1965年2月出生,1988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工商管理碩士,高級記者。
  • 廈門25位擬提任幹部任前公示 名單+個人履歷一覽
    蘇清臻,女,漢族,福建廈門人,1970年4月出生,1992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現任廈門市政協副秘書長,擬任市政府組成部門正職。  李剛,男,漢族,雲南玉溪人,1970年11月出生,1995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哲學博士。現任廈門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廳務會成員,擬任市委工作機關常務副職。
  • 廈門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
    現任廈門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部務會成員,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兼),擬任市級群團組織正職。陳通汕,男,漢族,廣東大埔人,1969年11月出生,1992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現任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副書記,擬任市政府工作部門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