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香港暴徒就是這樣串謀的!

2021-02-26 獅子山下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

線上Telegram與「連登成主要串聯工具,線下「勇武」分子破壞,「獨媒」洗白。編者的話: 「沒有大臺」,這是香港示威者一直掛在嘴邊的說法,意思是他們的行動沒有統一的策劃與指揮者。從打砸立法會、衝擊中聯辦,到圍堵機場、毆打內地遊客和記者、襲擊警察,香港暴徒「野貓式」的行動看似沒有章法。但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採訪與觀察發現,他們的活動有著極其嚴密的組織性。有港媒也提出,亂港勢力要「勇武」時便衝擊,要「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時就和平,幾乎操縱自如。所謂一切行動都是「市民自發」,正如他們手持棍棒、燃燒彈等武器卻硬說「手無寸鐵」一樣,假得不能再假。

25日,示威分子在香港荃灣設路障阻塞交通,他們的舉動明顯是受過訓練的,分工明確。崔萌攝

2016年12月19日,德國柏林發生震驚世界的卡車恐襲案,12人在這場襲擊中遇害。據「德國之聲」報導,製造這場慘劇的24歲突尼西亞男子阿米爾是受一名「伊斯蘭國」(IS)成員慫恿及指導發動襲擊的。他們兩人的聯絡平臺是Telegram。如今,這款通信軟體成為香港暴力分子主要的串聯工具。

「Scott Scout認證哨兵信息主頻道」是香港示威者的一個Telegram群組,成員數已超過14萬。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看到,該群組在介紹中稱,「成立目的是為提供客觀現場資訊及情報,以確保現場受阻訊息流通」,「本頻道不會慫恿做任何行動,一切行動交由現場手足全權決定」。但在任何一次暴力活動中,這一「哨兵」群組都有人向其他示威者通風報信,頻率是以分鐘為單位。警察每一次部署和行動都會被標註地點、配上現場圖片發到群組中。

在另一個「大消物」群組中,每次暴力示威前有人早早就公佈頭盔、藥水等物資的收集地點。當暴力分子準備撤退時,該群組又會發布供撤離的上車地點,信息細緻到「可接載人數」。

今年6月11日,香港警方曾拘捕一名22歲男子。他是Telegram一個大群組的管理員,涉嫌在群組裡串謀其他成員計劃衝擊立法會和阻塞主幹道,以「串謀公眾妨擾」罪名被捕。

總部設在柏林的Telegram是由來自俄羅斯的帕維爾·杜洛夫和他的哥哥尼克萊·杜洛夫在2013年創立的。Telegram主打「私密性」。據稱,當兩名用戶進行通信時,包含管理人員在內的第三方無法訪問他們的通信內容;當用戶進行私密聊天時,包含多媒體內容在內的消息可被設置為「自毀消息」,相關內容在一定時間內會自動銷毀。據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了解,Telegram群組聊天起初最多只能支持200名成員,但如今在香港,突破2萬人的群組並不罕見。此類大群組被稱為「公海」。

Telegram過多「毀屍滅跡」的功能增加了警方搜證難度,它也成為恐怖分子及罪惡的溫床。美國「中東媒體研究機構」曾稱:「這個App已經成為IS、IS支持者和其他恐怖分子的最佳選擇。」出於安全原因,俄羅斯、伊朗、印尼等世界上多個國家已經禁用Telegram。

在外界壓力下,Telegram於2018年8月修改隱私政策。如果執法調查單位能證明指定用戶是恐怖分子,該公司將配合法院提供IP、電話號碼等用戶信息。

除了Telegram,「連登」討論區(LIHKG)是香港暴力分子另一個網上聚集地。據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觀察,「連登」充斥謠言,內容十分情緒化,極度缺乏理性與常識。比如在25日荃灣遊行時,有人在上面發帖:「如果'畜龍'(對香港警方速龍小隊的侮辱稱謂)衝,大家不要怕,一齊keep住防線,齊上齊落,一齊往死裡打!」還有人聲稱:「收到風(從一個不確切的消息來源得到情報),'支持香港人的國家'已可以接受政治庇護,(大家)要準備好自己只是和平遊行的證據、工作和學歷證明等材料。」甚至有人在「連登」上發表長篇大論,鼓動「香港貨幣戰爭」。

反對派網友在「連登」上發布信息

「Telegram負責聯絡策劃,'連登'論壇負責煽動召集,臉書負責宣傳展示。」一名知情人士這樣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總結各個網絡平臺在暴力活動中扮演的角色。

線上的煽動和組織落到線下,就會呈現更多「規律」。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註意到,連日來,幾乎所有重要示威活動都安排在下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放暑假的年輕人一般很難在早上起床。暴力分子還十分注意「留力」——如果第二天有規模較大的遊行,在前一天的示威活動現場,往往會有人喊口號「XXX(日期),XX(地點)見」,以此勸說示威者早點散。

根據香港法律,組織遊行要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警方會評估當天現場的安全形勢來決定是否發放。一旦發放,示威者需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來活動。但自6月以來,「不反對通知書」在亂港分子眼中已形同廢紙,多數活動都會以暴力破壞行為收場。據記者觀察,激進示威者的策略大致為「白天平和,入夜後訴諸暴力」。有香港朋友提醒記者:「在反對派遊行的出發點一般不會發生衝突。但到了終點附近,天色漸暗,往往是暴力的開始。」

(8月25日示威活動中,有示威者向警察投擲了燃燒瓶。圖/路透)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近日得到一份沒有標明出處的PDF文檔,長達41頁的內容都在講解暴力示威的策略。文檔開頭稱:「2015年後,本來以為抗爭手冊已經沒有什麼大用途。但2019年又再重新出發,太多資訊沒有更新。(現在已經)更新了資料,希望這份手冊可以協助所有示威者。」這番話表明,該手冊的針對性極強,而且對於香港最近幾年發生的一些動盪,一直有「高人」在總結經驗。

這本神秘手冊內容之全面令記者吃驚,從「出門準備一部可以犧牲的電話」,到衝擊警察的陣型、撤退方式都有全面闡述。例如,文檔提到現場負責熄滅催淚彈的示威者「減煙隊」時,列出了「灌救法」「缺氧法」等多種作業方法,內容細緻到溶液的配比是多少。記者在示威現場看到「減煙隊」作業時的操作步驟與手冊裡介紹的高度相似。再比如,香港警方在25日荃灣示威中首次使用水砲車,但這本手冊上已清楚寫明如何用顏料糊住水砲車擋風玻璃。

(25日晚,警方水砲車行駛至荃灣楊屋道。攝/崔萌)

在遊行期間,一些示威者會在警察趕來前拆掉路邊的護欄紮成三角陣,或搬運一切可以拆卸的市政設施封堵道路。與警方對峙時,他們會撐起雨傘或遊泳浮板,並且不斷挑釁。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發現,幾乎每處示威現場都有一些蒙面人在不斷高聲呼喊,同時指揮圍攻引起其懷疑的路人。在己方力量佔優時,「勇武派」往往會更加囂張,他們會向警察投擲磚頭、鐵棍等物,甚至圍攻落單的警察。

示威者25日在牛頭角與警方發生衝突(崔萌/攝)

香港警隊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謝振中26日向媒體展示暴徒躲在一群記者身後扔磚塊雜物襲擊警方的照片。楊昇/攝

連美國《紐約時報》都認為,香港的示威者是有組織的。該報在最近一期名為「認識一下香港年輕示威者」的視頻節目中詳細披露了這些身著黑衣、其中一部分人還未成年的「抗爭者」是如何組織、集結以及在示威現場配合、衝擊的。一個名叫Ken的年輕人白天在雜貨舖工作,晚上瞞著父母,在網上購買頭盔、護目鏡等「裝備」。每當週末示威活動開始前,有類似於「地下機構」的組織者帶著他和一些同齡人去一家酒店,該酒店被稱為「安全屋」。這裡有示威前線的醫護人員以及組織方的人員代表。在「安全屋」召開的每次會議上,都會給每個參與前線「抗爭」的「勇武派」分配不同任務。Ken的任務包括向警署或者建制派議員辦公室扔擲雞蛋、石塊,以及實時監測附近警力部署情況。許多像Ken一樣的高中生將所謂的「抗爭」視為「真人版」電子遊戲。每當夜幕降臨,他們就有了新身份,由於缺乏判斷力,一些年輕人甚至以此為榮。

也有「勇武派」在一次次的暴力活動中迷失了自己。香港有線新聞臺最近在一期節目中採訪了一名年輕示威者。他稱,在工作日沒有示威時,他都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而現在,他「已經忘了當時走出來是為了什麼」。

「勇武派」看上去並不擔心攻擊警察會造成輿論上的被動,因為有「獨媒」(《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港獨」媒體)幫忙洗白善後。25日,一輛警車在沙咀道被暴力分子堵截襲擊,幾名警察遭眾多暴徒用長鐵枝等武器攻擊,在生命受到威脅且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一名警員掏槍向天射擊鳴槍示警。其間,一名「市民」跪在警察前要求不要開槍。在未脫離危險的情形下,這名已經受傷的鳴槍警員用腳將「市民」推開。於是,一些示威者在Telegram上大肆傳播被截取的視頻。「獨媒」將其作為「彈藥」,把焦點對準「警察舉槍」和「踹倒市民」,故意忽視警察當時被圍毆的兇險處境。

除了歪曲報導進行煽動炒作,大批「獨媒」在激進示威者破壞現場時還充當「情報員」。他們穿著印有「PRESS」的反光衣,身處大批記者中間,眼睛卻緊盯警察的部署以及內地媒體的動向。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曾在示威活動現場親眼見到一名記者在Telegram群組中為暴力分子通風報信。

記者註意到,在最近的示威中,有越來越多的暴力分子脫下黑衣混在人群中,偽裝成「無辜市民」。每當警方對非法示威活動實施清場時,這些所謂的「市民」就會站在圍觀的人群中,或上演悲情「保護示威者」,或大聲咒罵執勤警員,演繹出一部「激起民憤」的戲碼,製造外界對香港警隊的敵意。

示威者一直稱「沒有大臺」,即沒有統一的策劃組織者。真的是這樣嗎?

23日晚,示威者發起「香港之路」活動,組織方聲稱這是自發活動,參與者只通過社交網絡討論區和Telegram等方式討論行動步驟。Telegram上可以隱藏用戶的真實姓名和聯繫方式,因此參加者並不知曉彼此的身份。

但在「香港之路」活動開始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發現Telegram群組裡出現了谷歌表格,實時統計每個集合點到達多少人、缺多少人。

每當舉行新的集會,就有人在Telegram上成立新的「公海」群組,對特定活動進行協調指揮。23日晚,相關群組就在實時更新動態。當示威者在銅鑼灣商圈街道兩側成一列排開後,線上群組提示喊哪些口號。當有較多外國遊客經過時,群組管理員會提示將口號從粵語換成英語。

在線下,也有身穿西裝、戴著口罩的人在現場指揮,有人稱這些人看上去像是議員。他會隨時告訴示威者何時喊口號、何時打開手機電筒光、何時將手機舉過頭頂並揮手向路人致意。看似一場「無大臺」的活動,卻處處安排周密,線上線下配合嫻熟。

「我覺得'沒有大臺'不是真的。」香港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日前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他認為,示威者背後一定有人提供資源。他們表面看起來很分散,但其實組織性非常強,並且很懂得如何利用民眾的情緒、不理智的行為。「比如說一些人在示威現場做了令公眾無法接受的事後,第二天就會有一些年輕的男男女女出來道歉,說'對不起,我們昨天過分了'。但明天他們會接著做同樣的事,這就是他們的策略。」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也持同樣觀點。他整理了一些有關香港亂局的資料,其中一份資料是按日期排序對6月初到8月14日反對派煽動的暴力事件進行歸納。「一共42起,如果有人告訴你,這都是自發性行為,你信嗎?」何君堯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60多天裡有這麼多規模較大的遊行活動,「沒有總指揮,沒有人做統籌,沒辦法做到」。

何君堯22日向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展示三份文檔,內容涉及6月初至8月中旬反對派煽動策劃的一系列暴力示威事件以及幕後推動的各方亂港勢力。(圖源:視頻截圖  )

資深評論員郭中行7月在香港《文匯報》撰文稱,這些暴力活動「無大臺之名,卻有大臺之實」。他認為,這個大臺「不顯於眾」,反對派也有默契地進行隱藏,令市民都以為這場風波真的是自發的。「靠幾個討論區、幾個群組、幾個網主,就可以有策略、有資源、有設備,甚至連立法會地圖都有。沒有大臺這可能嗎?」這篇文章的標題點破了玄機:「沒有大臺,黎智英向誰'述職'?」據港媒報導,「禍港四人幫」之一、壹傳媒創辦者黎智英曾在7月赴美「述職」,與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等高級官員見面。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赴香港特派記者範凌志陳青青


(原文出自2019年8月27日環球時報)

(圖片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陳智思:與暴徒切割,香港才有未來
    對近兩週來連續發生的黑衣人「暴動」,陳智思認為暴徒們的所作所為顯然超出了「反修例」的最初訴求。他們喊的口號可能他們自己都不明白意味著什麼,不僅不切實際,而且完全失去理性。陳智思說香港警隊在製止暴亂的行動中體現了很強的專業性也展示了很大的克制。但社會上仍有人指責他們使用暴力。難道他們沒看見警察自衛或還擊,都是因為暴徒攻擊在先嗎?
  • 砸中資毀商鋪 香港黑衣暴徒的最後瘋狂
    在尖沙咀警署,更有一名黑衣暴徒在警署大閘外當眾撒尿。(畫面太辣眼睛,全仔就不放出來了。) 暴徒還在中國銀行內部縱火。中國銀行櫃員機也被大肆破壞。暴徒砸錯銀行,在外墻噴上對不起字眼便逃之夭夭。為了防止暴徒破壞,街上商鋪全部關閘。暴徒見到中資企業商鋪,便會破閘而入肆虐。中華書局鐵閘被強行拉起,暴徒破壞下店內一片狼藉。
  • 【暴徒害港】縱暴派立法會議員公開包庇暴徒罪行
    fb截圖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甘瑜)前日機場發生禁錮遊客和記者事件,暴徒對他們毆打、侮辱等「私刑」行為,以至欺凌患病長者和小童等,令全城憤怒。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逐一致電縱暴派議員,查詢他們是否認為暴徒暴行違法,及會否譴責有關行為,不過,「縱暴派」立法會議員或潛水扮盲不回應事件,或繼續以各種理由藉口為暴行狡辯,甚至聲稱有關暴徒只是行使「公民拘捕權」,是被欺凌者「挑動示威者情緒」云云。多名立法會建制派議員正告「縱暴派」,私刑不只是犯錯,更是犯罪。
  • 香港暴徒排隊自首!
    暴徒連日來佔據香港理工大學,堵塞紅磡隧道一帶,並與警方「激戰」。
  • 今早香港,暴徒瘋狂!
    今早,暴徒瘋狂驚擾香港市民。就在無數快遞車行駛在內地城市,為消費者送去「雙11」的網購商品時,香港卻由於示威者的大肆破壞而陷入交通癱瘓。11日,激進示威者發起「罷工、罷課、罷市」的「三罷」活動,從當日清晨開始在香港多個地區堵路並破壞公共運輸設施,令周一的「早高峰」陷入一片混亂和驚恐之中。
  • 看完這位英籍總警司 香港暴徒不羞恥嗎?
    最讓人痛心的是,他年僅13歲的女兒被學校的體育教練灌輸這樣的觀點:你爸爸在做令人惡心的事情,你應該為爸爸是個警察而感到傷心。2014年香港警隊處理非法「佔中」的行動中,莊定賢擔任警隊主要指揮官,在被暴徒襲擊頭部受傷流血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在前線奮戰,時任高級警司的他獲得「爆頭警司」綽號。
  • 香港暴徒內訌了,被批是欺善怕惡的烏合之眾
    香港暴徒過完生日就鬧內訌,給他們提供裝備的五金店都停工了。 香港暴徒內訌了。 由於持續造謠港鐵太子站「死人」,香港部分激進暴徒曾把太子站布置成靈堂還作勢「上香」,但有暴徒12日晚上搞完「祭奠」之後又扭頭在太子站給女暴徒過生日。這一「畫風突變」在激進分子內部引起分裂,有自稱慶生參與者的人跳出來「道歉」,就連給暴徒提供裝備的「國難五金」都聲稱停工。
  • 「小草」率先被控 串謀謀殺
    辯方昨並無為女被告提出保釋申請,亦放棄覆核保釋的權利。法庭將案押後至六月廿三日,以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包括驗屍、翻查電話紀錄及銀行戶口紀錄後再訊,期間她需繼續還押看管。膠袋包頭部 繩綁屍身女被告現被控一項串謀謀殺罪名,控罪指她於今年三月四日在荃灣灰窰角街二至六號DAN6九樓某單位,與曾祥欣、劉錫豪及張善恆串謀、同謀及議同謀殺男子張萬裡。
  • TVB被香港暴徒逼急了
    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有暴徒動輒毆打持不同意見者,部分報導事實的媒體也成為他們的眼中釘。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TVB)10月28日在其官網貼出公告,表示已於當天向香港高等法院原訟庭申請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士非法及故意襲擊無線電視記者及毀壞其財物。
  • 暴徒就是罪犯!香港前大法官:法庭要增加人手處理
    來源:海外網烈顯倫(視頻截圖)海外網11月6日電香港暴力風波持續近5個月,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表示,對香港現狀感到悲哀,形容「近期破壞社區的人是罪犯」,並認為法庭需要增加人手,以處理大量額外案件。
  • 香港暴徒宣布退出「抗爭」,香港數月動蕩迎來轉機!
    有兩件事,已經註定了港毒暴徒的窮途末路。其一是香港警隊的王者歸來,其二是中聯辦換帥。自去年11月香港警隊換帥之後,香港的局面立即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新任警務處長鄧炳強一上任,就徹底改變香港警隊的軟弱、退讓的風氣,以非常強硬的手段對付港毒暴徒。
  • 暴徒用弓箭攻擊清障香港市民!
    香港警方15日召開例行記者會,路政署助理署長(新界區)曹榮平一同出席。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曹榮平在記者會上提到,有承建商工人日前在工作期間看見有黑衣人向他們拉弓。香港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謝振中表示,警方強烈譴責暴徒用弓箭等攻擊清障市民。
  • 香港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香港一些精英與組織站在暴徒一邊,背後是心理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同意犯罪者行為,並參與犯罪
  • 香港五大紀律部隊密集發聲,暴徒的「末日」已然來臨!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去年香港陷入"修例風波",香港暴亂讓很多人痛心,香港地區的暴徒無非就是受人蠱惑,顛倒是非黑白,忘了祖國的根基。如今兩會已圓滿結束,在兩會中提到的很多決策和議案都很受歡迎,今年兩會的一項議程就是有關香港問題,有關香港的國家安全立法。香港發聲,支持國家安全立法去年香港暴徒破壞公共秩序、縱火和襲警讓我們觸目驚心,正是因為法律的不完善,才讓暴徒越發的猖狂。
  • 香港大律師公會「洋面孔」主席竟稱「暴徒有良好品格」?
    香港大律師公會「洋面孔」主席竟稱「暴徒有良好品格」,網友:他是不是瞎了?!【環球網報導】據香港《大公報》等港媒報導,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13日在2020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居然聲稱被捕暴徒「有良好品格」。對此,有香港法律界人士認為,戴啟思言論對暴徒行為處處包容及維護,可能會向暴徒及社會發放錯誤信息,令暴徒更為猖狂。
  • 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稱暴徒品格好 網友:是不是瞎
    原標題:香港大律師公會「洋面孔」主席竟稱「暴徒有良好品格」,網友:他是不是瞎了?!【環球網報導】據香港《大公報》等港媒報導,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13日在2020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居然聲稱被捕暴徒「有良好品格」。
  • 黑衣暴徒不明白自己只是一粒棋子
    近日,作家歐陽春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卜睿哲針對香港形勢的談話進行了解讀,認為黑衣暴徒走上了不歸路,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全文: 中國國慶當天,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會」舉辦座談會研討中國在全球日益彰顯的角色。在芸芸中國問題專家中,少年時在香港生活、後出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的卜睿哲,吸引了一眾香港及臺灣記者的關注。
  • 「勇武派」暴徒宣布全面退場!
    阿白稱,雖然不想承認,但除非再爆發極具爭議的議題或事件,否則香港將逐漸趨於平靜,暴力已沒有「機會」。是什麼讓暴徒走到窮途末路?網友推測「勇武」退場的原因就兩個字:沒錢。2019年12月,香港警隊將暴徒的資金來源中的「星火」7000萬基金凍結,直接掐斷了港毒暴徒的資金鍊。
  • 過去48小時,暴徒對香港做了什麼?
    過去48個小時,香港局勢再度升級。暴徒佔據香港理工大學,使用弓箭、汽油彈、鏹水彈等致命武器,向執法的警察進攻。
  • 香港暴徒發聲企圖博取同情 臺網友:罪有應得!
    來源:海外網香港警方裝甲車日前遭暴徒投擲燃燒彈擊中,全車著火。 (圖源:香港新聞網)海外網11月19日電連日來,暴徒持續佔領香港理工大學(簡稱「理大」),在校園內實施極端暴力行為,並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