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才捕手》播出並沒有收到多麼強烈的反響,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影響很深刻的影片。一名編輯發掘一名天才寫手,從而形成了一段強大而真實的友誼,以至於家人開始質疑他們之間的友情。而在現實生活中的,這樣的友情真的是少之又少。
《天才捕手》簡介:託馬斯·沃爾夫(Thomas Wolfe)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著名作家,也是上世紀最偉大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天使,望故鄉》(Look Homeward,Angel,1929)《時間與河流》(Of Time And River,1935)等。麥克斯·珀金斯(Max Perkins)則是著名的文學編輯,曾一手發掘過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他們兩人的友誼無形之中改變了他們不同的個性,也改變了他們不同的人生軌跡。
影片的最開始,編輯珀金斯看到了沃爾夫的《天使,望故鄉》,便認定了這個人是個天才,出版之後一舉成名。在此之前,沃爾夫收到了無數次退稿,但是畢竟都過去了,在得到珀金斯認可之後,他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起來,這就是大家所常見的千裡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珀金斯就是沃爾夫的伯樂。
在出版了第一部稿子之後,沃爾夫便著手第二部小說,影片著重展現的就是在這部影片的創作之中兩人因為相同的愛好而形成的友誼。沃爾夫的原稿非常長,草稿有五千多頁,裝了三大箱子,但是珀金斯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稿子必須刪減,於是兩個人一起整整9個月的時間生活在一起,每天為了改稿子而溝通、交流,即便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各種討論、爭吵,兩人從各自的角度進行無休止的辯論,也依然沒有動搖他們之間的友情,以至於引發了家人們的不滿。
也許這是友情的最高境界,兩個人因為相互的特長、才情而走到一起,完全是因為創作,一個是因為發現了天才而不想放棄,而另一個是因為遇到了伯樂更不想放棄,因為寫作、因為出版、因為一部精益求精的小說,兩個人就這樣達到了濃厚的友誼,這種友情真的是現實生活中是不可求的。
縱觀現在生活中的友情,有多少是因為才情、相同的愛好而走在一起的,男生打遊戲、喝酒朋友多多,工作上卻難得有這樣的友情,女生逛街、購物朋友多多,但是在興趣、特長上能夠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共同前進朋友也絕對是少數,這是現實使然,也證明了真正友情的難能可貴。
只是,隨著友情的發展變化,一切都有可能。在沃爾夫第二部小說出版之後,名氣越來越大,變得自大自傲,再也不是最初珀金斯遇到他時的樣子了。沃爾夫終究在現實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曾經的自我。雖然最後,他在旅行中患病去世,留下了一封給珀金斯的遺信,信中稱友情從未改變,但是事實真的不是如此,在現實利慾的洪流中,曾經因為才華而相互吸引的友情也被慢慢打擊,致使兩個人的友情出現了裂痕。如果影片中沃爾夫沒有去世,那麼兩個人能否再相處,真的是一個未知,能否再有交集也不一定,這是事實,不可否認。
其實,如果我們放下生活中的淺顯,從影片兩個人的友情交往中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兩個有共同才華的人相遇相知,他們給彼此帶來的成就感是不可替代的,他們在彼此的身上能夠看到自己的優點,能夠為了證明一個觀點而討論或爭吵,但目標最終只有一個,就是讓作品更加完美,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樣的感受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只是這種友情真的可遇不可求,我們也許曾經都有過這樣的感受,但卻很少有人能夠堅持維持這份友情。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的衝擊下,當曾經共同的才華變成前行路上的牽絆,友情便開始岌岌可危。比如影片中,友情已經影響到了家庭,已經深深地打擾了兩個家庭的生活,而其中有人不自知、不以為然,那麼友情的平衡遭受破壞是必然。
就衝這一點,這部影片也值得一看,雖然沒有大製作,沒有大場面,但卻是能夠深刻體現人文情懷、情感演變的片子,而且雖然格局有點小,但體現出來的友情卻非常偉大。而如果你的身邊正有這樣一位朋友,那麼請好好珍惜,好好平衡彼此之間的關係,友情之花或許可以長久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