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區增江街的耆樂曲藝隊 用音樂演繹多彩的晚年 實現了老有所為

2021-01-11 增城視窗

2019年的國慶前夕,在1978電影小鎮B4劇場,廣州市增城區增江街鳳塔社區舉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晚會上,一群白髮蒼蒼的長者表演者分外惹人注目。大提琴、笛子、電子琴、二胡、秦琴等默契配合,配上民樂的唱法,一首《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贏得了在場熱烈的掌聲。與其他表演者不一樣的是,這支隊伍中,最年輕的隊員也已有62歲,最高的已經74歲。他們是由增江街河東社區、東湖社區長者組成的耆樂曲藝隊,他們用音樂演繹多彩的晚年生活,實現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曲藝隊讓大家有了「組織」

在廣州市增城區增江街,很多人都知道耆樂曲藝隊。這支活躍在社區內的曲藝隊,主要由退休老職工、閒賦在家的老年人以及部分藝術愛好者所組建而成。今年74歲的刁伯松,是耆樂曲藝隊的隊長,也是「技術顧問擔當」。刁伯松19歲學二胡,20多歲成為生產隊宣傳隊隊員。後來雖然不再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但他幾十年來陸續自學了小提琴、秦琴、高胡、笛子等樂器。

辛勤忙碌了幾十年的他,在退休之後感覺到生活索然無味,每天起來,心裡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退休之後,我覺得自己很孤單,人生失去了很多樂趣。」刁伯松說。2014年,刁伯鬆散步到增江街的一個停車場時,聽到了悠揚的二胡聲。打聽之後,才知道拉二胡的也是一位退休人員。這位叫陳仕流的老夥伴,同樣苦於「無組織」,平日裡自己只能一個人自娛自樂。

於此同時,今年正好70周歲的張秀美,退休後經常在河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彈電子琴和拉二胡。刁伯松和陳仕流也偶爾會到河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活動,一來二去間,大家都相互熟悉了。三個都喜歡音樂的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曲藝隊。擅長統籌組織的張秀美成為了曲藝隊的副隊長,也是「外聯部部長」。

曲藝隊讓大家「老有所樂」

曲藝隊成立後,又陸續吸引了更多喜歡音樂的人參加,比如喜歡吹笛子、拉二胡和唱歌的田廣興、喜歡拉二胡和彈奏秦琴的陳滿堂、主唱「男一號」王旭輝、大提琴手曾鋒、擅長二胡、電子琴、提胡的陳良、喜歡拉二胡的王金泉和大提琴、二胡的許小平等。因為隊員越來越多,河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不再滿足他們的需求。

經過社區的努力,2017年,曲藝隊有了新的「根據地」——增江街社工服務站,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耆樂曲藝隊」,寓意老有所樂。自從加入曲藝隊後,大家的生活都變得充實起來,每周一、三、五的下午14時30分至17時30分,是他們歡樂的練習時光。練習結束後,大家也經常一起相約喝茶,平時也會到各個地方與其他的音樂愛好者一起交流。

曲藝隊讓大家「老有所為」

隨著技術純熟,越多越多的人知道耆樂曲藝隊,開始有人邀請他們去表演,《最美的歌兒獻給媽媽》、《增城,可愛家鄉》、《梁祝》、《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郊試馬》等,都是耆樂曲藝隊的代表作。表演節目的水平雖然算不上專業,但內容通俗易懂,能使老百姓產生共鳴,大家都愛聽。讓大伙兒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7年的中秋節,耆樂曲藝隊被邀請去增城頤養院表演。

頤養院的長者們都很開心,使勁拍掌,拉著大家表演了一首又一首。本來說好表演一曲的耆樂曲藝隊,最後表演了6首歌才作罷。看到他們開心,我們也開心。看到他們那麼喜歡我們的表演,我們自己也很受感動,覺得自己還能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刁伯松說。現在,耆樂曲藝隊逢年過節,都會被邀請送戲入社區、圖書館、敬老院等。他們不僅在音樂中找到了友誼、樂趣、意義,還為社會傳播了正能量,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相關焦點

  • 2020廣州增城區石灘鎮沙頭小學田塘分教點招生地段範圍
    民辦荔城街城北路62號020-827214682廣州市增城區新誠小學民辦增城區增江街東橋東路7號>020-827218893廣州市增城區天恩雙語學校民辦增城區增江街增江大道南020-827519994廣州市增城區橫嶺學校
  • 曲藝文明文化,現代曲藝,戲曲音樂的研究
    小編覺得長期任教於武漢音樂學院,在作曲系多次開設曲藝、戲曲作曲課程,有豐富的教學、研究經驗,並有從事創作實踐的體會,所以論述得有一定理論深度。於林青在他的《曲藝音樂概論》一書第六章「曲藝唱腔的創作規律和方法」中
  • 生態增城,活力新區,增城區第一屆運動會圓滿落下帷幕
    11月29日晚9時,秉承「生態增城,活力新區」辦會理念的增城區第一屆運動會,閉幕式在增城區增城體育館完滿落下帷幕。最終該隊以77 :64獲勝,贏得增城區第一屆運動會成年男子籃球(鎮街組)比賽項目的冠軍。
  • 中國歷史文化,曲藝音樂,草創期
    本文乃作者小章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中國曲藝音樂研究非常棒,在中國的曲藝歷史中,漫長而又具有開創性。在20世紀的前50年中,曲藝音樂研究文稿雖然數量不多,但在草創期能有所收穫,實屬不易,起到了墾拓曲藝音樂現代學術研究處女地的作用。由於距今時間較久遠,經查,論文有10篇,論著有14本,可能還未收全,有遺珠之嫌。
  • 【活動】不用去貴州也能遊貴州 「多彩貴州街」等你來
  • 2021廣州增城區元旦打卡好去處推薦
    坐落於增城區正果鎮的番豐村內,「豐依竹食」農莊以這樣的樸素願景在辛勤忙碌著——他們希望用自然農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模式專門生產經營無汙染的有機蔬菜和禽畜,讓更多人吃上更健康、更天然、更好的飯菜。  餐廳的裝潢以竹為主,處處點題,與招牌呼應。此外,他們還因地制宜,利用自己農場種養的有機蔬菜與禽畜,打造成招牌竹筒菜式,不僅受到了食客的一致口也贏得了央視、南方衛視等主流媒體的大加讚賞。
  • 【關注】芒市這條主題街「多彩豔麗、暖意洋洋」!
    【關注】芒市這條主題街「多彩豔麗、暖意洋洋」!只見一群身著多彩豔麗民族服飾的「阿妹」、「小夥」圍著此次活動的主播興月和嘉賓芒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革安發,認真聆聽著發生在芒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街上的中緬胞波故事,共敘民族團結進步之情。
  • 再增大型商業體、三甲醫院、國家級名校……
    外出購物需求,只能到增江商業廣場或許增城萬達等地,而基於雁塔大橋的現在的情況,增江居民去往增城萬達,要不堵車、要不繞路,反正不太好受。此外,增江利好也是不少,就比如關於增江首個舊改項目的公示。舊城改造+商業崛起 發展進行時,增江的春天也將到來 前幾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分局公布了增江街東湖社區的舊改公示數據。涉及範圍512畝,村內戶籍1214戶,共4186人。
  • 兩岸藝術家「雲端」牽手 傳統曲藝正發力
    中國曲協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說:「面向未來,兩岸曲藝工作者應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一方面用更多優秀曲藝作品喚醒兩岸共有的文化記憶,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意識和尋根意識;另一方面要激發自身的內在動力和創新能力,用精彩的節目實現美與親情的傳播。」
  • 增城區永寧街:40天,鳳寧路從「斷頭路」變「四好公路」
    8月10日上午10時,增城區永寧街舉行鳳寧路全線通車儀式。這標誌著簡村鴨春嶺—鳳凰城社區—永順大道一線的「斷頭路」「坑窪路」成為歷史,實現與新新公路、永順大道、廣惠高速涵洞銜接,有效緩解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出行。鳳寧路按城市支路標準建設改造,起於簡村村鴨春嶺社與鳳凰城社區交接處,止於永順大道。
  • 老齡心理:「摩西老母效應」與「老有所為」
    但是,如果你感到生理的,心理的潛在能量還可以為社會作貢獻的話(亦即「老有所為」的問題),也是可以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提出,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只佔他全部能力的10%;而另一個心理學家奧託則估計,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只佔他全部能力的4%;一系列最新成果證明人類的潛在能力確實巨大。
  • 傍江東小學在這個少兒戲劇曲藝大賽上包攬多個一等獎
    ,12月19日,由石碁教育指導中心、石碁鎮戲劇曲藝協會主辦的2020石碁鎮(大龍)少年戲劇曲藝大賽在傍江東小學體育館舉行。曲藝演唱類選手用稚嫩清麗的嗓音唱出《鍘美案》《荔枝頌》《白龍關之逃亡》等戲曲名段;戲劇表演類的選手們上演了多部經典折子戲,年紀雖小,技藝卻高,唱念做打如行雲流水,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
  • 【曲藝大講堂】欄目第十五期:源於朝鮮族的曲藝文化——盤索裡
    而朝鮮族則不能完全用地域甚至疆域去劃分,今天我們所說的朝鮮族是包括東夷人,蒙古人和韓原住民在內的混合人種,而朝鮮半島最早的居民被稱為韓和穢。     早在在商、周之時,原來居住在遼東地區(今遼寧省東部和南部)的東夷人,開始遷徙到遼東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島)。
  • 紅豆發新枝,粵韻滿中堂,「中國曲藝之鄉」演繹新傳奇
    而中堂鎮思路和舉措也十分明確、務實,讓曲藝文化不斷傳承與發展,讓當地群眾享受更多文化大餐:注重曲藝人才培育、培養,組建曲藝創作隊伍和業餘曲藝表演團隊;加強曲藝基礎建設,建設標準化曲藝展演舞臺和粵韻館;鼓勵社會各方力量支持曲藝事業發展,加強曲藝文化培訓培養,在全社會營造曲藝氛圍;繼續做大做強「粵韻滿中堂」曲藝文化品牌;鎮村兩級給予曲藝發展各類資金支持……在中堂,
  • 增城區舉辦出租屋管理員和出租屋主培訓班
    近日,增城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舉辦「2020年出租屋管理員和大型出租屋主培訓班」,旨在提高出租屋管理員隊伍的業務素質,強化出租屋主(樓長)的責任意識,約530名出租屋主和出租屋管理員踴躍參加。一是結合實際,主分會場共同開展。
  • 湖裡區2020年「閩南曲藝說唱新思想鬥陣行」宣傳活動火熱開展 傳統...
    湖裡區委宣傳部積極挖掘基層優秀民間藝人,指導他們圍繞中心、立足生活、面向基層,創作了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的閩南曲藝作品。文藝工作者們深入「村改居」社區、走進徵遷指揮部,用節目開展「宣講」,助推徵地拆遷、島內大提升、重點項目建設、脫貧攻堅、愛心廈門建設、掃黑除惡、移風易俗等湖裡區中心工作的開展。
  • 廣東音樂曲藝節目在彩虹曲苑連演四天
    廣東音樂曲藝節目在彩虹曲苑連演四天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伍尚文 魏婷婷  2020-07-21 屆時,廣東音樂曲藝團的數位國家級、省市級的廣東音樂、粵曲傳承人將帶領一批青年演員,為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廣東音樂曲藝視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