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2020-12-23 晴風情感

文 |晴風

圖 |網絡

不知道你們有沒發現這樣的一種現象,那些曾經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漸漸在朋友圈不見了,那些經常曬生活的人,漸漸不見了。

不禁在想,為何那些曾經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漸漸不發朋友圈了呢?

01 有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問答: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發了?

很多網友回答說是,都很多人都不發了,曾經愛發朋友圈的人,漸漸消失了。

其中一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朋友圈,她說以前朋友圈曬生活的,秀恩愛的,以及曬娃的人特別多,可是現在朋友圈除了買東西的就是分享文章的。

很少有人去分享自己的生活了,好像朋友圈變得更功利了。

其實,如今,很多人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以前他們會曬生活,曬吃喝玩樂,可是現在除了分享轉發就沒有了。

記得以前,每天打開朋友圈,就有無數的朋友動態,自己要翻很久,才能看完,可是現在卻不行了,每天有很多的動態,可是卻沒有幾個是自己真正想看到的。

因為這些動態不是分享文章,就是分享工作中的信息,或者是廣告,或者是賣產品。

這樣的朋友圈,會令人看得枯燥,甚至翻了幾頁,就不再去翻了。

因為我們知道,不管翻多少,都不會有朋友真實的生活了,看到的依然是這些。

02 不愛發朋友圈的背後,原來是這個原因

不禁疑惑,為何很多人不愛發朋友圈了呢?為何他們不喜歡分享了呢?

其實不愛發朋友圈的背後,是她們成熟了,他們看開了。

因為他們知道,分享改變不了什麼,生活還是一樣在繼續,重要的是現在分享的平臺多了,朋友圈不再是唯一了,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放棄朋友圈,去別的地方分享。

但是不管如何,更多的是成熟了,他們不願再把自己的生活剖析給別人看,而是學會了掩飾。

掩飾自己的失落,掩飾自己的不開心,掩飾自己的傷心,於是很多人會在朋友圈,僅自己可見。

他們會在朋友圈,只有自己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生活最真實的一面。

因為他們明白,這一面別人看到不會有任何關心,更多的是嘲笑,與其這樣,倒不如掩飾起來,讓自己看到自己的生活。

記得之前,我也很愛發朋友圈,不是秀恩愛就是曬生活,甚至有時候失戀了也會在朋友圈分享。

經常大半夜分享一些不傷心的話語。

後來有次,一個朋友說,你失戀了?我看你每天都很傷感。

那一刻突然感覺好丟人,其實自己就是心情不好,去分享排洩一下,卻不想其實在別人眼中並不是這樣。

重要的是,對我們來說,只要排洩了就好了,又何必讓大家都看到呢?

於是我現在每一個朋友圈都會分組,也會僅自己可見。

因為我明白,我在分享生活,別人看到的也許不是這樣,我在分享心情,別人看到的也許不是這樣,重要的,生活是過給自己的,別人看到也改變不了什麼。

03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明白,不管朋友圈分享得多麼幸福,真實的生活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不管朋友圈分享得多麼富裕,真實的生活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不管我們分享得多麼傷感,真實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重要的是我們分享了這些好的、不好的,都不能改變什麼,因為我們的生活依然不會改變,不會因為我們分享自己幸福,就會變得更幸福,也不會因為分享了自己有錢,就會真的變得很有錢,更不會因為分享了自己傷心,心情就會好起來。

所以很多時候,不管我們分享什麼,生活都會一如既往延續,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有些爭吵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慢慢我們變得不再去分享了,也變得越來越成熟了,因為你我們知道,分享什麼都改變不了。

記得之前,有一個朋友特別愛發朋友圈,每天都會發很多條,可是如今,半年都不發一條,之前和她聊天的時候問她,她說:「因為發了也不能改變什麼。」

她知道分享了朋友圈,依然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不管在朋友圈中,把自己營造得多麼幸福,把自己營造得多麼美麗,把自己營造得多麼有錢,依然要面臨現實的生活。

而現實的生活才是真的,朋友圈的一切都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又何必去浪費時間呢?

於是她不再分享朋友圈了,最多就是時間很長,來記錄一下真實的生活,時間很長,轉發一篇文章,時間很長去點讚。

發自己真實生活的很少很少了,特別是自己的真實情感的,會更少。

所以有時候並不是大家不愛發朋友圈了,而是我們明白,不管在朋友圈發什麼,都改變不了我們現實的生活。

不管朋友圈中的自己多麼耀眼,都要去面對現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04 一個成年後,越來越沉穩,什麼事都會憋在心裡,而不願向外說

重要的是,我們慢慢地成熟了,作為一個成年人,變得越來越沉穩,也不會將什麼都表現出來,漸漸學會了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漸漸不願再向外說了,不管是找朋友分享,還是分享朋友圈,我們都不願向外說了。

所以其實,如今很多人不愛發朋友圈,是因為變得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重視現實中,真實地生活了。

而非陷在虛假的朋友圈中。

所以,不發朋友圈,其實是一個人成長的一步,是一個人在成長路上必走的一步,更是一個人越來越成熟的表現。

倘若今天的你,已經很少去發朋友圈了,那麼恭喜你,說明你越來越成熟了,也說明你將會越來越重視真實的生活,這其實是一種好的表現。

-END-

作者簡介: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

相關焦點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的?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也是因為網絡的普及,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很多的日常生活都搬到了網絡上,行動支付、外賣、遊戲,甚至連社交都能依靠手機實現。打電話、發簡訊是以前手機的最主要功能,如今這兩個功能都能被社交軟體取代,而且還拓展出很多有趣的功能。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看看他們怎麼說
    相信使用過微信的朋友都知道,微信有一個朋友圈的功能,我們不僅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還可以翻看朋友的朋友圈,並和對方展開互動。在生活中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非常多,對於他們來說,朋友圈早已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要是長時間不讓他們發朋友圈的話,他們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 微信上,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男人,不是低調,多半是這3種人!
    當然了,刷朋友圈也幾乎成了我們日常的必備娛樂方式,甚至一天不看看朋友們的動態,自己都覺得不舒服。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可以記錄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各種分享,比如自己今天遇到什麼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無論是開心還是難過,都想要發到朋友圈。而喜歡發朋友圈的,大多都是女人,男人就很少發。
  • 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怎麼想的?心理學家:十分可怕
    我們每個人都有分享自己生活的欲望,而社交軟體的朋友圈功能正好滿足了我們的這種需求。當我們遇到什麼糗事時,會發到朋友圈供大家一樂,當我們處於人生的重要時刻,會想要在朋友圈記錄下來,當我們僅僅只是在某一刻產生了一些感慨,也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我們的感悟。可以說,點進一個人的朋友圈,他的性格就一目了然。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發生了什麼?
    那天忽然想起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你的動態了,我點擊你的頭像進入你的朋友圈裡,出現在眼前是兩條白線,它顯示著你最近沒有任何動態,而你上一條朋友圈發了什麼消息,我已經無從所知。我自己也是,朋友圈的權限從不設權限,到一年,三個月,再到一個月,上一次我把它改成了三天可見。
  • 從來不肯在「朋友圈」提及你的男人,是什麼意思?
    從來不肯在「朋友圈」提及你的男人,是什麼意思?01男人這樣的生物,一旦喜歡一個女人,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這是他的女朋友,讓全世界都知道他愛著她。因為他們通常對愛人有著強烈的佔有欲,在愛情裡積極而主動,充滿著極大的熱情。
  • 心理學家:讓我們恭喜那些從來都不發朋友圈的人
    聯繫感情的時候,也一定要用微信朋友圈。人生在世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朋友,經常更新他們的朋友圈。另一部分的朋友似乎從未發過朋友圈,從未發過動態。從未發過朋友圈的人,其實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心理學上的「不發朋友圈」傾向於更高的自我價值感,它指的是在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然後社會或他人為作為人的存在所作的肯定的關係。
  • 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大多有這幾種心理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你有沒有發現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從來不發朋友圈,他們特別神秘,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同事小王對大家說道。小王是屬於那種特別愛發朋友圈的人,他今年才23歲,剛從大學畢業不到一年,或許是因為對生活充滿嚮往和好奇感的緣故吧,他幾乎每隔一天就會發一次朋友圈。比如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工作和生活當中的一些有趣事,他覺得這是一件特別美滿的事情,所以他很難理解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在想什麼?「朋友圈裡沒有喜歡的人了」
    為什麼有些人突然不發朋友圈了?據我觀察,不發朋友圈的人理由不外乎以下幾點。1、朋友圈裡沒有喜歡的人單身的人,如果不發朋友圈,理由很可能是朋友圈裡沒有自己喜歡的人。沒有喜歡的人,就沒有自我暴露的必要了。因為把自己的心情現狀暴露給不相關的人看,沒什麼意思,他們的點讚評論甚至恭維都不能激起你興趣。如果在朋友圈裡有喜歡你,而你卻不喜歡的人,你發了朋友圈也只會引來可能引起誤會的互動,也是另一種麻煩。如果朋友圈裡有喜歡的人,那就不一樣了,你會恨不能天天發朋友圈,一點點自我暴露,以引發對方對你的興趣。
  • 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在朋友圈曬一曬。但如今,卻也開始和QQ一樣,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在朋友圈發動態了,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以前有的時候,想了解一個朋友的最近狀況,直接去翻對方的朋友圈就可以。但現在,再去翻看時,對方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很準,別不信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很準,別不信在現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人人都已經離不開使用微信等社交網絡通訊工具軟體。而對於網絡上和別人交朋友,也是越來越家常便飯。可以說微信朋友圈就是一個新的社交方式的體現。
  • 「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或許是因為我們常聽到類似的聲音:「一點破事,有什麼好發朋友圈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朋友圈就像一本「公開日記本」,記錄我們生活點滴、分享人生喜怒哀樂。每次看她的朋友圈,總會在字裡行間發現一些小驚喜,我都不自覺地被打動。常聽人說:「大家都是普通人,過的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什麼值得發朋友圈的?」我認為,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 越來越厲害的人,從來不發「兩個」朋友圈
    在我再三追問下,他才告訴我,之所以能「鹹魚翻身」,竟然是靠現在越來越少人關注的朋友圈。我們都知道,現在朋友圈早已從一個私人領地變成了公共用地。原來我們都在朋友圈吐槽和炫耀,現在每天都在轉發各種產品和廣告。我身邊的很多人都關閉了朋友圈,或者隔上好幾天才會想起來翻一翻。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大多過得比你好
    想起偶然翻看知乎,有人提問:那些很久沒有更新朋友圈的人,他們到底是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下面有一個點讚過萬的回覆:因為他們想要分享的,已經和身邊在乎的人分享過了。那些依舊勤於更新朋友圈的人,他們的生活不一定如我們看到的一般豐富精彩;那些在我們朋友圈裡「銷聲匿跡」的人,他們的生活也未必枯燥不值得分享。
  • 從來不在朋友圈曬娃的媽媽,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時代,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擁有自己的社交帳號,其中朋友圈就是應用得最廣的一個社交平臺。而在朋友圈中,大家也能輕易分辨各種身份的人,其中寶媽就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因為許多寶媽都非常熱衷於曬娃。
  • 很少發朋友圈的人:是實在人還是兩面人?
    朋友圈不再那麼喧鬧,自然與許多人不再發朋友圈相關。對於這種現象,有兩種極端而又對立的觀點,而且都打著心理學旗號。一種觀點是,對於那些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應該遠離或防備他們。因為在心理測試中,這些人的「掩飾性」得分較高。
  • 「我要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不發朋友圈的人不見得每個人都成熟,發朋友圈的人也不見得都稚嫩生活都無聊。相反的,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身邊那些依然活躍在朋友圈的人,往往都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他們的生活也往往過得更多姿多彩。正是因為,我們都活在充滿利益和勾心鬥角的社會中,所以我們說話變得小心翼翼,發朋友圈也要權衡半天,甚至要分組可見。而,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不同,他們的生活從來都敢於公開透明,他們有什麼就說什麼,讓人感覺到一種單純的美好。發小萌萌就是這樣一個女孩。
  • 那些從來不在朋友圈秀恩愛的女人,現實生活中其實是這樣的
    我見過很多人在朋友圈秀恩愛,節假日,紀念日,甚至日常生活,大把大把的狗糧也讓我們猝不及防。但每次遇到這樣秀恩愛的動態,我都會點個讚,因為能夠見證別人的幸福其實也是很快樂的。就如同節日一樣,它並不是為了轉帳和禮物而生,而是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愛與被愛,那些在朋友圈經常秀恩愛的人,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她們堅定地被愛著。
  • 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有這些特點,看看有沒有你的影子
    而隨著各類社交軟體的出現,人和人也能通過手機進行溝通交流,有很多人也會通過微信的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很喜歡發布朋友圈,一天能發好多條,也有一些人他們很不喜歡發朋友圈,一年當中可能都發不了幾條動態,多數時候,我們通過翻閱一個人的朋友圈,也能知道對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 微信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無趣,多半是這4類人
    微信的朋友圈是最容易展示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各種開心、愉悅、不滿的情緒都可以通過朋友圈去加以表現。但是我們也經常會發現有一種人,他們從來不發朋友圈,微信上也很少露面,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其實他們並不是無趣,多半是這4類人。喜歡高質量獨處的人日常的社交,其實已經夠我們宣洩自己的情緒,而回到家之後,只想安靜地過自己的生活,不想被別人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