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晴風
圖 |網絡
不知道你們有沒發現這樣的一種現象,那些曾經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漸漸在朋友圈不見了,那些經常曬生活的人,漸漸不見了。
不禁在想,為何那些曾經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漸漸不發朋友圈了呢?
01 有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問答: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發了?
很多網友回答說是,都很多人都不發了,曾經愛發朋友圈的人,漸漸消失了。
其中一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朋友圈,她說以前朋友圈曬生活的,秀恩愛的,以及曬娃的人特別多,可是現在朋友圈除了買東西的就是分享文章的。
很少有人去分享自己的生活了,好像朋友圈變得更功利了。
其實,如今,很多人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以前他們會曬生活,曬吃喝玩樂,可是現在除了分享轉發就沒有了。
記得以前,每天打開朋友圈,就有無數的朋友動態,自己要翻很久,才能看完,可是現在卻不行了,每天有很多的動態,可是卻沒有幾個是自己真正想看到的。
因為這些動態不是分享文章,就是分享工作中的信息,或者是廣告,或者是賣產品。
這樣的朋友圈,會令人看得枯燥,甚至翻了幾頁,就不再去翻了。
因為我們知道,不管翻多少,都不會有朋友真實的生活了,看到的依然是這些。
02 不愛發朋友圈的背後,原來是這個原因
不禁疑惑,為何很多人不愛發朋友圈了呢?為何他們不喜歡分享了呢?
其實不愛發朋友圈的背後,是她們成熟了,他們看開了。
因為他們知道,分享改變不了什麼,生活還是一樣在繼續,重要的是現在分享的平臺多了,朋友圈不再是唯一了,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放棄朋友圈,去別的地方分享。
但是不管如何,更多的是成熟了,他們不願再把自己的生活剖析給別人看,而是學會了掩飾。
掩飾自己的失落,掩飾自己的不開心,掩飾自己的傷心,於是很多人會在朋友圈,僅自己可見。
他們會在朋友圈,只有自己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生活最真實的一面。
因為他們明白,這一面別人看到不會有任何關心,更多的是嘲笑,與其這樣,倒不如掩飾起來,讓自己看到自己的生活。
記得之前,我也很愛發朋友圈,不是秀恩愛就是曬生活,甚至有時候失戀了也會在朋友圈分享。
經常大半夜分享一些不傷心的話語。
後來有次,一個朋友說,你失戀了?我看你每天都很傷感。
那一刻突然感覺好丟人,其實自己就是心情不好,去分享排洩一下,卻不想其實在別人眼中並不是這樣。
重要的是,對我們來說,只要排洩了就好了,又何必讓大家都看到呢?
於是我現在每一個朋友圈都會分組,也會僅自己可見。
因為我明白,我在分享生活,別人看到的也許不是這樣,我在分享心情,別人看到的也許不是這樣,重要的,生活是過給自己的,別人看到也改變不了什麼。
03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明白,不管朋友圈分享得多麼幸福,真實的生活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不管朋友圈分享得多麼富裕,真實的生活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不管我們分享得多麼傷感,真實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重要的是我們分享了這些好的、不好的,都不能改變什麼,因為我們的生活依然不會改變,不會因為我們分享自己幸福,就會變得更幸福,也不會因為分享了自己有錢,就會真的變得很有錢,更不會因為分享了自己傷心,心情就會好起來。
所以很多時候,不管我們分享什麼,生活都會一如既往延續,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有些爭吵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慢慢我們變得不再去分享了,也變得越來越成熟了,因為你我們知道,分享什麼都改變不了。
記得之前,有一個朋友特別愛發朋友圈,每天都會發很多條,可是如今,半年都不發一條,之前和她聊天的時候問她,她說:「因為發了也不能改變什麼。」
她知道分享了朋友圈,依然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不管在朋友圈中,把自己營造得多麼幸福,把自己營造得多麼美麗,把自己營造得多麼有錢,依然要面臨現實的生活。
而現實的生活才是真的,朋友圈的一切都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又何必去浪費時間呢?
於是她不再分享朋友圈了,最多就是時間很長,來記錄一下真實的生活,時間很長,轉發一篇文章,時間很長去點讚。
發自己真實生活的很少很少了,特別是自己的真實情感的,會更少。
所以有時候並不是大家不愛發朋友圈了,而是我們明白,不管在朋友圈發什麼,都改變不了我們現實的生活。
不管朋友圈中的自己多麼耀眼,都要去面對現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04 一個成年後,越來越沉穩,什麼事都會憋在心裡,而不願向外說
重要的是,我們慢慢地成熟了,作為一個成年人,變得越來越沉穩,也不會將什麼都表現出來,漸漸學會了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漸漸不願再向外說了,不管是找朋友分享,還是分享朋友圈,我們都不願向外說了。
所以其實,如今很多人不愛發朋友圈,是因為變得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重視現實中,真實地生活了。
而非陷在虛假的朋友圈中。
所以,不發朋友圈,其實是一個人成長的一步,是一個人在成長路上必走的一步,更是一個人越來越成熟的表現。
倘若今天的你,已經很少去發朋友圈了,那麼恭喜你,說明你越來越成熟了,也說明你將會越來越重視真實的生活,這其實是一種好的表現。
-END-
作者簡介: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