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2020-12-16 Excel日常技巧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

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

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

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

以前,有聊不完的天,現在微信或QQ都開始變得冷清了。

記得以前,有事沒事都喜歡在QQ空間發動態,在QQ上找人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

以前覺得,如果沒有上QQ,就感覺渾身不舒服,總擔心朋友找不到我們。

每天睡覺之前,都習慣看朋友的空間動態。

偶爾還會去評論和點讚。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QQ也不聊天了,甚至空間動態也懶得看了。

後來,微信的到來,QQ更是冷寂了。

QQ變成了擺設。

以前覺得,QQ是無可替代的社交,後來發覺,並不是。

微信剛出來,大家也很喜歡分享朋友圈。

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在朋友圈曬一曬。

但如今,卻也開始和QQ一樣,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在朋友圈發動態了,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的視線。

以前有的時候,想了解一個朋友的最近狀況,直接去翻對方的朋友圈就可以。

但現在,再去翻看時,對方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有些則是設置三天可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朋友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呢?

1、隨著年齡增大,越來越忙了。

在年輕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去玩,心態也輕鬆。

去的地方多,玩的方式多種多樣,心情好了,自然喜歡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喜悅。

可隨著年齡增大,尤其是結婚後,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玩了。

每天都在忙碌,更沒有多少時間去玩,每天的日子忙碌而平淡,每天幾乎都是重複的過日子,沒有太大的變化。

自然的,也沒什麼可發了。

忙碌,讓大家已經沒有心思去考慮發朋友圈了。

上班忙了一天,回來還忙家務,照顧孩子,被孩子折騰得都精疲力盡了,哪還有心情發朋友圈。

2、思維越來越成熟了,發朋友圈開始思前想後了。

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敢發,心中有高興或不爽,都是馬上吐露為快。

至於別人瀏覽朋友圈的感受,也不會去在乎。

但到了一定年紀後,經歷得多了,人變得越來越成熟了。

思想成熟了,說話或做事,都會再三衡量,想發一個朋友圈,還會考慮再三,怕引起別人不適。

不想那麼的張揚了,又不想過於表露自己的現狀,不再想直接表達自己的心聲了。

偶爾發的朋友圈,都已經具有一定的修飾成分。

而且年紀越大,朋友圈裡面的人積累越多,各個圈子的人都有,有父母親戚的、有現在的同事、有以前的同事、有以前玩得好的朋友、有現在玩得好的朋友、

有領導上司、有各個層面的客戶等等。

圈子越來越多,發個動態,要考慮同事的感受,要考慮客戶的看法,要考慮朋友的想法等等。

想發個朋友圈,可能都要小心的分組、認真屏蔽,要字斟句酌,等做好這一切,已經什麼都不想發了。

多說多錯,想來想去,最終還是算了吧。

就像郭敬明說的:「我現在也基本不表達了,除非工作需要,節目讓我說什麼我會說,平時微博上基本都不太會說自己的事了。」

3、過得並不好。

在年輕的時候,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

因此,感覺地位的平等的,誰也不比誰差。

也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會相信自己後面的發展,不會比任何人差。

可到了後來,發現混得並不理想。

曾經的一些朋友,都已經有好幾套房了,有房有車,事業有成。

而再看看自己,還租房住,事業也沒有什麼大的成就,甚至連對象都還找不到。

這一對比,心中會有濃濃的落差。

因此,選擇隱藏自己。

誰都不願意透露出自己過得如何如何的不好,怕別人看低,而自己也越來越自卑。

其實同學聚會或者以前的圈子聚會,自己也不想露面了。

曾經同一個圈子,曾經起點差不多,但如今成就卻天差地別,無論以前關係多好,都不想輕易露面了,最好的方式,選擇消失,遠離人群,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4、過得太好的人,也喜歡隱藏自己。

有些人,生活一般的時候,都喜歡找朋友聚會,也喜歡拋頭露面。

但當生活越來越好,尤其事業有成後,就漸漸的消失在朋友圈了。

因為不隱藏自己,一旦過於顯露,很可能會有很多親戚、朋友過來借錢,而且借錢後,卻很難收回來,甚至被理所當然的要求幫忙等等。

人已經不在同一個層面了。

溝通、交流,也容易存在障礙。

人都喜歡和同層次的人交往。

這樣的人,他的消失,是因為有更高的圈子在等他。

混得越好的人,越容易消失在朋友圈,因為他本身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已經覺得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了。

相關焦點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的?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也是因為網絡的普及,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很多的日常生活都搬到了網絡上,行動支付、外賣、遊戲,甚至連社交都能依靠手機實現。打電話、發簡訊是以前手機的最主要功能,如今這兩個功能都能被社交軟體取代,而且還拓展出很多有趣的功能。
  • 為什麼很多人玩微信卻從來不發朋友圈?三個原因正式被確認!
    為什麼很多人玩微信卻從不發朋友圈,三個原因正式被確認!第一個原因:很多人並沒有把情緒外露的習慣,他們要麼就自己埋在心裡,要麼就是找其他的發洩方式來解決自己的不愉快,像是這一類人最是明白在朋友圈發布動態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你的快樂也不見得別人會因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相反可能很多人還見不得你好,而你的不開心對於那些人來說也只是笑話,要不然就是不痛不癢的安慰,沒有任何的感同身受,那麼既然是這樣的話,何必還要發朋友圈呢?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你們有沒發現這樣的一種現象,那些曾經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漸漸在朋友圈不見了,那些經常曬生活的人,漸漸不見了。不禁在想,為何那些曾經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漸漸不發朋友圈了呢?01 有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問答: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發了?很多網友回答說是,都很多人都不發了,曾經愛發朋友圈的人,漸漸消失了。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看看他們怎麼說
    相信使用過微信的朋友都知道,微信有一個朋友圈的功能,我們不僅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還可以翻看朋友的朋友圈,並和對方展開互動。在生活中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非常多,對於他們來說,朋友圈早已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要是長時間不讓他們發朋友圈的話,他們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 微信上,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男人,不是低調,多半是這3種人!
    當然了,刷朋友圈也幾乎成了我們日常的必備娛樂方式,甚至一天不看看朋友們的動態,自己都覺得不舒服。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可以記錄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各種分享,比如自己今天遇到什麼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無論是開心還是難過,都想要發到朋友圈。而喜歡發朋友圈的,大多都是女人,男人就很少發。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本期主播:付子晴記得剛剛有微信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自己生活裡的大事小事,親朋好友走過路過都會閒聊幾句,彼此互動率都很高......當時發朋友圈代表著一種時髦的生活態度,但隨著微信漸漸「職場化」,不少人都在微信裡添加了客戶、上司、同事、老師等特殊人物,發朋友圈似乎變得不那麼自由了。
  • 越來越厲害的人,從來不發「兩個」朋友圈
    在我再三追問下,他才告訴我,之所以能「鹹魚翻身」,竟然是靠現在越來越少人關注的朋友圈。我們都知道,現在朋友圈早已從一個私人領地變成了公共用地。原來我們都在朋友圈吐槽和炫耀,現在每天都在轉發各種產品和廣告。我身邊的很多人都關閉了朋友圈,或者隔上好幾天才會想起來翻一翻。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原因很現實
    真正的幸福不是朋友圈所定義的。微信裡,總有人喜歡發朋友圈,也有人很少發朋友圈,甚至有人從來不發朋友圈,這很正常。在朋友圈裡面,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點滴生活,記錄當下的心理狀態,還可以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有時為了發一篇滿意的圖文動態,圖片精修,文案反覆修改,都是為了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引人注目,滿足自己的存在感,有時甚至會得到一個贊而開心許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再也不是以前那些「乾淨」的朋友圈了,打開朋友圈一看,裡面大部分都是廣告,讓人看了一點也不舒服,沒有刷下去的欲望。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很準,別不信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很準,別不信在現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人人都已經離不開使用微信等社交網絡通訊工具軟體。而對於網絡上和別人交朋友,也是越來越家常便飯。可以說微信朋友圈就是一個新的社交方式的體現。
  • 把朋友圈屏蔽或者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理?句句說到重點
    當我們了解不到一個人的生活狀況時,對這個人就會莫名地產生一種不安全感,說簡單點,就是對這個人沒底。與這種人相反的是很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曬日常、秀恩愛、發自拍,每天更新很多條信息,在微信這個圈子裡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人通常樂觀、單純,喜歡被關注,喜歡打交道,與人互動。而每天刷朋友圈和發朋友圈就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 朋友圈廣告怎麼發吸引人
    這也就是我今日想跟大夥說的,微信朋友圈究竟應當怎麼發才可以吸引人?才可以讓他人不屏蔽掉大家?才可以讓他人不屏蔽掉大家的另外,還想要看大家的廣告宣傳?乃至看完了廣告宣傳,還想要積極選購。這一裡邊並不是不經意,是有必定的邏輯順序的,是能夠 拷貝的。這是一個微信朋友圈的交易量系統軟體,很多人沒講搞清楚這一交易量系統軟體。
  • 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有這些特點,看看有沒有你的影子
    而隨著各類社交軟體的出現,人和人也能通過手機進行溝通交流,有很多人也會通過微信的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很喜歡發布朋友圈,一天能發好多條,也有一些人他們很不喜歡發朋友圈,一年當中可能都發不了幾條動態,多數時候,我們通過翻閱一個人的朋友圈,也能知道對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 很少發朋友圈的人:是實在人還是兩面人?
    主張遠離者說,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是在掩飾自己的真實狀態,而主張羨慕或尊重者說,發朋友圈的人卻是不自信的表現。在這兩種觀點看來,不發朋友圈和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一種病態,這等於說所有人都是心理學上的病人,顯然這極其荒唐。由此看來,無論是主張遠離者還是主張羨慕者,都陷入到了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維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才是一種病態思維。
  • 微信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無趣,多半是這4類人
    微信的朋友圈是最容易展示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各種開心、愉悅、不滿的情緒都可以通過朋友圈去加以表現。但是我們也經常會發現有一種人,他們從來不發朋友圈,微信上也很少露面,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其實他們並不是無趣,多半是這4類人。喜歡高質量獨處的人日常的社交,其實已經夠我們宣洩自己的情緒,而回到家之後,只想安靜地過自己的生活,不想被別人打擾。
  • 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大多有這幾種心理
    他所說的倒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辦公室的同事都有著各不相同的習慣,有些人特別喜歡發朋友圈,每去一個地方都會記錄下來,每吃一頓美食,必定會上傳圖片,如果去哪裡旅遊,那更是會動態不斷。而有一些人則是截然相反的,他們從來不發朋友圈,即便是做了對他們而言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們也不會將其分享出來。
  •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交軟體開始迅速流行。很多人開始用社交軟體來發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說我們去哪裡玩,我們就會開始選擇照片來發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心情。小編在下面為此進行了總結歸納,讓你熟知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1.內向害羞的人人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內向的人通常都不愛發朋友圈,因為他們不願意與更多的人分享他們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他們只想默默無聞生活。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都不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害怕遇上槓精,害怕被人議論; 有人說,不發了,發了也沒有人懂; 很多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內心是想發的,但又因各種各樣的理由失去了表達的欲望。 朋友圈是雲上公共區域,也是大型人際修羅場。
  • 「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沒見過世面」
    微信朋友圈,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交體系。曾幾何時,每個人都在那裡分享快樂或悲傷,哪怕只是一件小事,都恨不得向所有朋友宣揚。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發朋友圈了……有人就曾說過:「如今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方式發給在乎的人了。」
  • 那些在朋友圈裡刷屏發廣告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自從微信朋友圈上線以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朋友圈記錄了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隨著被越來越多的關注,朋友圈也成為了很多商家宣傳品牌的必爭之地,微商以及各類廣告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關閉了朋友圈?有三大原因!
    在這個資訊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社交軟體,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在微信朋友圈、qq動態裡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談論自己的想法,這本來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然而,細心的同學可能發現有的人要麼從來不發或者很少發動態,有的甚至直接關閉了朋友圈。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