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2020-12-16 瀟湘晨報

本期主播:付子晴

記得剛剛有微信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自己生活裡的大事小事,親朋好友走過路過都會閒聊幾句,彼此互動率都很高......

當時發朋友圈代表著一種時髦的生活態度,但隨著微信漸漸「職場化」,不少人都在微信裡添加了客戶、上司、同事、老師等特殊人物,發朋友圈似乎變得不那麼自由了。

從何時起,我們連自己的朋友圈都做不了主了?

1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底下有個評論說:「別說是優秀的人了,現在都忙著自我增值,哪還有空刷朋友圈、發些沒營養的朋友圈。」

這讓我想起我身邊一個朋友。

她最近當上了主管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她見過面了,那天在微信上問她:「朋友,你是消失了嗎?都小半年沒見你發動態了。」

到了當天晚上她才回復我:「不好意思啊,最近真的太忙了,又要處理公司的事還要參加線上的課程,忙完都大半夜了,真的沒空看手機。」

有人說,優秀的人都忙著越來越優秀,他們不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刷朋友圈上。朋友圈實在要發,也是一些關於公司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新聞,很少看到關於生活動態的內容。

我身邊的人參加工作後,也都開始不約而同地減少了微信朋友圈發送次數,職場人為什麼不那麼喜歡發朋友圈了?

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不想暴露不必要的個人信息

職場人都有自己的人設,一言一行代表著單位,代表職務與身份,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需要仔細考量。

2、沒時間發朋友圈

有時候忙起來,飯都吃不上,哪裡還顧得上發發朋友圈,感嘆下人生?

3、適度減少無用社交

不少職場人微信好友很多,但是能說得上話的很少。人脈固然重要,但是真正的人脈,並不是靠發朋友圈點讚之交來維繫的。

你若盛開花香自來。當社交開始做減法的時候,或許你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2

那麼朋友圈是不是發得越少越好?

其實不然。

朋友圈就像一本「公開日記本」,記錄我們生活點滴、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

常聽人說:「大家都是普通人,過的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什麼值得發朋友圈的?」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普通人,誰的生活裡都少不了一地雞毛,可是同樣的生活,有人過得索然寡味,也有人過得風生水起,無非是態度不同而已。

其實,發不發朋友圈,只是一種選擇。

但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的習慣中,看出他對待朋友和生活的態度。

朋友圈給了大家分享心得體會、分享生活的平臺,但同時,朋友圈也是我們的社交名片。

經營好自己的朋友圈不是說不要發、發的越少越好,而是適時記錄、分享有度,讓朋友圈成為生活的調味劑,社交的助力劑。

你現在還發朋友圈嗎?

Hi,職場人,最近過得好嗎?

職場是大部分人除了家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在這裡,你可能會收穫一幫志同道合的同事、一個發光發熱的平臺、一種充實並快樂的滋味......

當然,你可能也會有委屈、有迷惑,有付出與回報不對等的困惑,摸不到處理與同事、領導的關係的竅門......

每個人的職場都是一個小世界,每件事我都願意傾聽。

職場樹洞會持續為你分享職場那些事,也歡迎每位不知名的朋友向樹洞講述你的故事和困惑。

留言寫下你的故事,它可能會成為下期職場樹洞主題。

——職場樹洞

本期編輯:趙航 實習生 付子晴

【來源:工人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人不喜歡發朋友圈,因為太優秀了
    朋友圈不僅僅能了解到好朋友最近的生活狀態,還能記錄自己生活中的各種美好時刻。但是有些人發朋友圈就不這麼簡單了,有的可能是單純的為了炫耀經濟或者感情上的成就,有的更是別有用心。朋友圈各種生活狀態的展現,也跟我們現實社會一般複雜,猶如人生百態一般。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都不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害怕遇上槓精,害怕被人議論; 有人說,不發了,發了也沒有人懂; 很多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內心是想發的,但又因各種各樣的理由失去了表達的欲望。 朋友圈是雲上公共區域,也是大型人際修羅場。
  • 為什麼越愛發朋友圈的人,越優秀?
    無論我們怎樣迎合,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既然如此,發個朋友圈自說自話而已,又何必在意別人的評價呢?人啊,就要像我們部門那位愛發朋友圈的小姑娘一樣,不能活在別人的眼光中,要活在自己的節奏裡。」人生一世,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是一場災難。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在想什麼?「朋友圈裡沒有喜歡的人了」
    為什麼有些人突然不發朋友圈了?據我觀察,不發朋友圈的人理由不外乎以下幾點。1、朋友圈裡沒有喜歡的人單身的人,如果不發朋友圈,理由很可能是朋友圈裡沒有自己喜歡的人。沒有喜歡的人,就沒有自我暴露的必要了。因為把自己的心情現狀暴露給不相關的人看,沒什麼意思,他們的點讚評論甚至恭維都不能激起你興趣。如果在朋友圈裡有喜歡你,而你卻不喜歡的人,你發了朋友圈也只會引來可能引起誤會的互動,也是另一種麻煩。如果朋友圈裡有喜歡的人,那就不一樣了,你會恨不能天天發朋友圈,一點點自我暴露,以引發對方對你的興趣。
  • 為什麼有的人屁大點事都要發朋友圈或空間
    為什麼有的人屁大點兒的事兒都要發朋友圈或空間 缺少關愛,只是她/他是那麼認為的,所以想得到別人的關注,換句話說,就是刷存在感 十幾條朋友圈,屁大點事都要發說說的人是什麼心態 大事小事都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原因很現實
    有時為了發一篇滿意的圖文動態,圖片精修,文案反覆修改,都是為了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引人注目,滿足自己的存在感,有時甚至會得到一個贊而開心許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再也不是以前那些「乾淨」的朋友圈了,打開朋友圈一看,裡面大部分都是廣告,讓人看了一點也不舒服,沒有刷下去的欲望。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很少發朋友圈
    有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在體制內,他平時除了轉發一些文章比較少發朋友圈,有一次轉發一篇關於董明珠的文章,順便發表了一句評論:善待員工的企業和老闆才能留住優秀員工。發這麼個朋友圈我們看上去感覺沒什麼吧?沒想到過了半天刪除了。
  • 不愛發朋友圈的女生,都在想啥?
    索性越來越少發了。 ▼ 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我就喜歡特立獨行,默默的看你們在朋友圈作。 ▼ 朋友圈好看的人有很多,但有趣的靈魂太少。 沒什麼共同的精神話題!
  •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小編在下面為此進行了總結歸納,讓你熟知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1.內向害羞的人人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內向的人通常都不愛發朋友圈,因為他們不願意與更多的人分享他們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他們只想默默無聞生活。
  • 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朋友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呢?1、隨著年齡增大,越來越忙了。在年輕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去玩,心態也輕鬆。去的地方多,玩的方式多種多樣,心情好了,自然喜歡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喜悅。
  • 「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沒見過世面」
    微信朋友圈,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交體系。曾幾何時,每個人都在那裡分享快樂或悲傷,哪怕只是一件小事,都恨不得向所有朋友宣揚。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發朋友圈了……有人就曾說過:「如今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方式發給在乎的人了。」
  • 把朋友圈屏蔽或者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理?句句說到重點
    那為什麼有的人既不喜歡發朋友圈,也不喜歡刷別人的朋友圈呢?總結了以下幾點:一、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意義在他們眼裡,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行為,浪費時間和精力,屬於無效社交。平時工作很忙,家庭、生活、事業佔用了他們大部分時間,回到家只想給自己留一點私人時間,做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
  • 天天在朋友圈發「雞湯」的人,一般都混得不怎麼樣?
    天天在朋友圈發雞湯的人,大概分成兩種人。一種是混得好的人,一種是混得不怎麼樣的人。那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這兩種人的特點,並舉例說明為什麼會這樣?混得好的人喜歡在朋友圈發雞湯純粹是作為成功人士的感慨,順便起到讓下屬學習的作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榜樣的作用。
  • 發頭條微博和發微信朋友圈有啥區別?你為什麼不想要發朋友圈了
    用營銷方面來說頭條和微博是屬於廣域流量基於推薦算法的展現方式,所以就是憑藉內容的質量和內容的優秀程度決定推薦量、流量、點讚量和評論數量;而且通過頭條和微博的方式也可以賺取流量費用也可以推薦商品,電商帶貨等!當然也能累積粉絲,粉絲於都效應會更高,粉絲喜歡了推薦量也就會隨之增長!
  • 你們都錯了,不發朋友圈的人,只明說了這一點
    在網際網路發達,幾乎已經沒有隱私的今天,卻仍有許多人跟消失了一樣,如果不是清理殭屍粉,很可能這位朋友會在列表裡躺屍一輩子。有人好奇為什麼在這個人人可以成為網紅的時代,還有人不發朋友圈,曾經大家把不發圈的人分成了幾個類型。1、沒有新鮮事。2、不會用。3、精力有限,不看也不發。
  • 旅遊和發朋友圈有聯繫嗎?經常旅遊,卻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這個時代每天都在產生新鮮玩意兒,有些新鮮事物產生之後會代替一些老舊的事物。但是有一些老舊事物卻能夠在新鮮事物一直更迭的時代下存活下來,被應用的也非常的廣泛。關於年輕人的喜愛度,很多時候都是三分鐘熱度,火熱了一段時間後就會退出這個舞臺。
  • 透過朋友圈看清一個人的人品,真正優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朋友圈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每個人所走的路都是布滿荊棘的,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過得非常不容易,在肩膀上有著很多的壓力,需要承擔很多東西,甚至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過去有很多人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各種各樣的東西,甚至有些人會把朋友些當作一個心理出口一般,但現在越來越少的人發朋友圈,覺得在朋友圈發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在我們的朋友圈中會看到各種各樣的人,上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信息,但真正優秀的人是不會在朋友圈發這些東西的。
  • 心理學家:讓我們恭喜那些從來都不發朋友圈的人
    聯繫感情的時候,也一定要用微信朋友圈。人生在世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朋友,經常更新他們的朋友圈。另一部分的朋友似乎從未發過朋友圈,從未發過動態。從未發過朋友圈的人,其實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心理學上的「不發朋友圈」傾向於更高的自我價值感,它指的是在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然後社會或他人為作為人的存在所作的肯定的關係。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發生了什麼?
    文/毛毛蟲小姐你有多久沒有發朋友圈了?一天?一周?一個月?還是一年?那天忽然想起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你的動態了,我點擊你的頭像進入你的朋友圈裡,出現在眼前是兩條白線,它顯示著你最近沒有任何動態,而你上一條朋友圈發了什麼消息,我已經無從所知。我自己也是,朋友圈的權限從不設權限,到一年,三個月,再到一個月,上一次我把它改成了三天可見。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都不大愛發朋友圈?
    來源:金融八卦女/ 1 /在體制內,有這樣一種現象:一般人很少發朋友圈,領導更是幾乎不發。即使發,也是發一些官方已經證實的新聞,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這幾乎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紀律」了。級別越高的人,發朋友圈越少。男的,比女的發得少。即使發的話,男的曬運動的居多,女的曬娃的居多。發朋友圈頻繁的,可能會被上司和同事認為幼稚、不成熟、不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