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喪偶式育兒」,指的是在現代家庭中,爸爸只負責工作,而媽媽要負擔教育孩子的全部重任,這一現象令眾多寶媽苦不堪言。
「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寶媽哭訴揭示「渣爹」行為
樓上又傳來了寶媽的嘶喊聲,無一例外還是因為孩子的作業,這已經成為了他們家的生活日常。
每天晚上飯點一過,媽媽就開始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剛上一年級,還不會寫字、拼音也不熟,媽媽在一邊念題幹,孩子在一邊玩,每道題都要重複2遍以上才結束,聽著都累。
「我怎麼就生了你個豬腦子,這都第八遍了,還不會,天生你就不是上學那塊料,別在這氣我了」,伴隨著媽媽歇斯底裡的吼聲,孩子又哭了……
「你就不能管管嗎?天天就知道玩手機,打那個破遊戲,這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緊接著傳來了媽媽對孩子爸的控訴,從言語中能聽出這位媽媽已經抑制不住哭聲。
「好了好了,不就是寫個作業嗎,我天天累死累活還得幹這種事,拿來我看看」,本以為終於爸爸輔導作業了,那位寶媽能夠休息一會兒。
幾秒種後,又聽到了爸爸對孩子的罵聲,「我可管不了,快找你媽去」,短短幾分鐘就喪失了對孩子的耐心,名副其實的「渣爹」。
生了不養,養又沒耐心,這是「中國式渣爹」的標籤,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如此,媽媽生活得水深火熱,孩子教育舉步維艱,爸爸打遊戲開開心心。曾有網友針對「中國式渣爹」做了幾大分析,還編了一個排行榜。
幾大「中國式渣爹」排行榜,看看你家那位排在第幾呢?
第一名:暴躁爸爸
字面意思「脾氣暴躁的爸爸」,暴躁用在了老婆孩子身上就成了家暴。
「暴躁爸爸」除了不想參與孩子的學習教育,還會亂發脾氣,孩子不會寫作業對孩子打罵,埋怨妻子沒教好孩子,把工作上的壓力發洩在家裡,對孩子的心理、身體發育留下負面影響。
第二名:甩手爸爸
取義「甩手掌柜」,這類型的爸爸不會暴力對待家人,但是也不會管孩子。
每天工作後回家吃飯—玩手機—睡覺,三點一線的工作讓寶媽頭疼,生活的重擔、教育孩子的重任都壓在了媽媽肩上。
第三名:隱形爸爸
「隱形」顧名思義偶爾出現,這類型爸爸會在自己開心的時候出現,表達完自己的開心就隱身了。
在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但是總是跟媽媽唱反調,媽媽批評、爸爸維護,到頭來教不好孩子還怪媽媽。
三大「渣爹」行為,揭示家庭真相:害了娃又坑了媽
以上三種「渣爹」是真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三種家庭模式,無論哪一種都是媽媽在付出,而爸爸的行為則會對媽媽和孩子造成不同的傷害。
1)忽視了媽媽的付出,毀了家庭關係
夫妻中媽媽一味地對孩子付出,逐漸把愛轉移到孩子身上,怨氣轉移到丈夫身上。
日積月累怨氣爆發,巨大的壓力讓媽媽崩潰,家庭走向兩個極端,不可避免的走向離婚。
2)限制孩子的成長,影響孩子的性格
父親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男性的寬容促進孩子成長。
父愛的缺席讓孩子自卑,學會爸爸的暴力,對孩子的性格、婚姻觀、人生都產生負面影響。
PS: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