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文史論壇暨
中國南宋史及南宋都城臨安國際學術研討會
1138年,南宋定都臨安,杭州從州府一躍上升為國都,進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城市,這對杭州城市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進一步深化南宋歷史文化和杭州城市史研究,為杭州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提供歷史借鑒,值2018年南宋定都臨安880周年之際,杭州市政協將主辦2018年杭州文史論壇暨中國南宋史及南宋都城臨安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8年8月11-12日
杭州梅地亞酒店
主辦單位:
政協杭州市委員會
承辦單位: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
杭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會
杭州市上城區委區政府
杭州文史研究會
主題發言
黃寬重(臺灣長庚大學)
南宋史研究再開展
唐俊傑(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近十年南宋臨安城考古的發現與收穫
會議交流論文
1.黃純豔(雲南大學)《宋代的疆界形態與疆界意識》
2.田志光(河南大學)《政事堂與都堂:宋代宰輔理政場域之演變》
3.尤東進(杭州師範大學)《北宋禁軍兵力分佈研究——以仁宗朝為中心》
4.虞雲國(上海師範大學)《紹興體制與南宋史諸問題》
5.朱溢(復旦大學)《南宋大禮鹵簿制度及其實踐》
6.曹家齊(中山大學)《南宋「三省合一」體制下之中樞政務運行——以尚書省「批狀」行用為中心之考察》
7.徐吉軍(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論南宋都城臨安在中國都城史上的地位》
8.高楠(河北經貿大學)《南宋臨安聘財管窺——兼與北宋汴京聘財比較》
9.王徵宇(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杭州地區宋代歷史遺存調查報告》
10.譚景玉(山東大學)《「偏安大事重討論」:清人論南宋定都臨安》
11.李偉國(上海人民出版社)《紹興出土宋代墓誌初探》
12.葛金芳(首都師範大學)《從兩宋經濟結構變遷看海上絲路勃興之緣由》
13.張亦冰(中國人民大學)《簿書期會:北宋三司支撥、勾銷錢物研究——以京師為中心》
14.周曲洋(中山大學)《「結甲自實」與「打量畫圖」——鄉村基層組織與南宋紹興經界法推行的兩種路徑》
15.張錦鵬(雲南大學)《南宋「富民」涉訟案件類型與特點——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研究對象》
16.楊宇勳(臺灣中正大學)《休兵講好蘇民力:紹興和議後減免稅役的政策論述》
17.王申(中國人民大學)《以臨安為中心的南宋財賦調撥體系之成立》
18.高橋弘臣(日本愛媛大學)《關於向南宋臨安輸送上供米問題》
19.王楊梅(中國人民大學)《南宋初期轉運司的職能發揮與權力流向——以兩浙路為討論對象》
20.鐵愛花(蘇州大學)《生計流動:一種宋代女性行旅活動的歷史考察》
21.土肥祐子(日本東洋文庫)《南宋數學書所記南海貿易品——以<數書九章>之(均貨推本)為中心》
22.陳希豐(四川大學)《論南宋初年京湖戰區軍事格局的形成——兼談嶽家軍的防區及隱患》
23.李裕民(陝西師範大學)《破解驚天之秘:「莫須有」故事辨偽》
24.仝相卿(河南大學)《南宋韓侂胄父名諱獻疑》
25.小林晃(日本熊本大學)《南宋後期史彌遠專權的內情及其變貌》
26.朱文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宋蒙(元)戰事中的「諜者」》
27.馮國棟(浙江大學)《宋代譯經制度新考——以宋代三部經錄為中心》
28.周揚波(蘇州科技大學)《宋代蒙書概述》
29.姚永輝(杭州師範大學)《高宗紹興視學禮與南宋初期的政治文化》
30.魯西奇(武漢大學)《燕肅<海潮論>釋證稿》
31.顧宏義(華東師範大學)《朱陸之爭與朱熹陸九淵往來書信的佚缺》
32.姜勇(浙江工商大學)《<心史·大義略敘>所記史事準確性的分析》
33.李如鈞(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鄉賢入正史:宋末歐陽守道的生平與歿後評價》
34.石川重雄(日本東洋文庫)《宋代的聖節與佛教教團——以理宗朝之實例為主》
35.李輝(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宋金間臨濟宗的傳承與流動——以鄭州普照寶一系為例》
36.範立舟(杭州師範大學)《「吃菜事魔」與「傳習妖教」:南宋兩浙東路的一種世相》
37.王宇(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寧宗服制之爭與慶元黨禁的走向》
38.魏峰(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碑傳所載南宋臨安地區移民研究》
39.徐宏圖(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試論南宋戲文的體制》
40.周雲逸(浙江中醫藥大學)《南宋醫籍中的「託夢授方」》
41.孔妮妮(上海師範大學)《真德秀的政教理想及其文本體現》
42.吳錚強(浙江大學)《<宋史•寇準傳>史源的文本體系研究——兼論宋代寇準形象的演變》
43.顧志興(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南宋京城臨安文化教育區的佈局和形成》
44.姜青青(杭州日報集團)《南宋臨安府治遺址「誦讀書院」說辨正》
45.段宇(日本學習院大學院)《南宋時期金石學的發展與變貌——以政治史為視角的考察》
46.何兆泉(中國計量學院)《南宋宗室與臨安關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