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欣賞音樂《又遇三月三》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孫武 謝瑩)「又遇西鄉三月三,東風帶笑顏,陽光柔軟,暖了青衫……」3月26日(農曆三月初三),又到一年西鄉三月三廟會時節,聽著一曲由西鄉街道創作的《又遇三月三》思緒不禁回到鼓樂聲聲震天響,萬人空巷逛廟會的熱鬧氛圍中。
北帝出位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西鄉三月三廟會取消了線下活動,為滿足市民需求,西鄉街道打造了一場「樂遊西鄉三月三」主題線上「雲遊」活動,先後推出了全景遊園H5暢遊廟會大巡遊,祈福祝願籤為平安祈福,粵劇大戲在線觀看,更有美女小編逛三月三vlog奉送。線下的熱鬧暫停了,不如來點線上的文化探討,一起了解三月三廟會背後的歷史淵源。
每年的西鄉三月三都能吸引不少市民
西鄉北帝古廟「三月三」廟會是深圳規模最大的傳統廟會,始於明朝萬曆年間(公元一五三七年),距今有近500年歷史,整個活動充滿濃鬱的民俗文化氛圍,是西鄉民眾的文化盛事。廟會於2010年被列為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在人民網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節慶創新論壇上,被評為「2012節慶中國榜•最佳傳統文化傳承廟會」;2014年被列為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地居民在北帝古廟內祭祀祈福
北帝廟會顧名思義即為北帝而設,在道教的傳說裡,北方真天精武玄天上帝,即北帝是統管北方、統領所有水族之神,是北極星的化身,可指引船隻航行於正確方向不迷失於海。西鄉靠海,原住民世代以捕魚為重要謀生手段,在各種自然災害面前,人們自然而然對水神產生崇拜。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辰,西鄉北帝古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和娛樂活動,慶賀北帝誕辰,祈求五穀豐登、百姓安泰,一直流傳至今。
三月三上午9點,當地居民陸續到北帝古廟上香祈福
據北帝古廟內殘餘牆碑考證西鄉「北帝古廟」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近500年,歷經康熙朝,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民初(一九三六年)等數次重修。據嘉慶年間「新安縣誌」記載:「當時南頭附近有北帝廟……為官方認可。」「寶安縣誌」記載:「寶安今尚存……有北帝廟」。1992年民間自發重修了北帝廟。現古廟佔地面積約850㎡,布局頗有古風,正宮,行宮均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神像和條幅。「玉(虛宮)」左側牆上所嵌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北帝古廟立碑」,碑稱「真武玄天上帝廟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康熙……嘉慶,道光間疊次重修」。
每年的廟會活動從農曆二月二十七日開始,逢大月份從二十八日開始,連續九天,至三月六日方止。農曆二月二十七日是北帝爺的「出位」日。這天先由鄉裡長老設禮桌面對北帝爺祭拜,禮畢之後由善男信女們抬著北帝爺到各村巡遊,直至三月初二抬回北帝廟「復位」並再一次祭拜而告終。傳統民俗文化認為,北帝爺能消災祛病,降妖驅魔,確保人人健康,家業興旺,永久平安。因此,在北帝爺「出巡」期間,鄉民頂禮膜拜,虔誠至極,場面甚是隆重熱鬧,鼓樂喧天,鞭炮齊鳴,舞龍舞獅,連日歡慶。
飄色表演
2009年舉行的北帝廟會暨大型巡遊活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農曆二月二十七日一早,成千上萬的群眾即聚集在西鄉公園和北帝古廟一帶路旁,中午12時,巡遊活動正式開始,伴隨喧天的鑼鼓聲,龍鳳隊、醒獅隊、麒麟隊開始表演,接著是「飄色」表演,即以鋼枝凌空而立、高高「飄」在空中的孩童,有「八仙過海」、「玉皇大帝」、「送子觀音」等造型,然後是頭戴傳統鬥笠、肩扛網具和漁籮的漁姑展示打漁歸來的喜慶場景;巡遊隊伍從西鄉公園出發,途經西鄉橋、北帝古廟、真理街、巡撫街、鳴樂街,到達寶安大道,再經西鄉步行街,回到西鄉公園。當晚於西鄉公園舉辦200桌的「千歲宴」,並安排有粵劇及木偶演出,請市民邊吃菜邊看戲。自當日起至三月二日,每晚都有粵劇及木偶表演。
北帝古廟除供奉北帝外,同時祭拜華光、金花、關帝、財帛星君及魯班等神祀。每年的北帝誕,在廟外的空地都會搭上戲棚演神功戲,又有燒香酬神等賀誕活動一連數晚舉行,熱鬧非常。
千歲大盆宴熱鬧場景
除了大巡遊,千歲大盆菜的來源也是值得一提的。據傳,南宋末年,在元兵的追殺之下,9歲的宋少帝以及追隨他的一眾兵將向南逃亡。逃到香港九龍一帶時正值夜半,士兵們又冷又餓。當地百姓為之惻然,便把自己家裡的食物都拿出來倒在一口軍用的大鍋中,讓宋兵們飽食了一頓。此後,每逢年初,百姓們都會從家裡拿來各種各樣的食物,倒在大盆裡一起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吃「大盆菜」的習俗,並在南粵沿海地區流傳開來。
盆菜的吃法與中國人傳統的宗親法度相符,桌子為八仙桌,一桌食客只吃一盆菜,有團圓、分享之寓意。盆中有15種菜,包括煎蠔、雞、鴨、豬肉、炸魚、油豆腐、支竹、牙菇、門鱔、豬皮、雲茸、冬菇、芹菜、蘿蔔等,這些菜一層層放入盆中象徵百鳥歸巢,團圓富貴。大家用筷子在這大盆寶藏中不停翻找,越往盆深處吃味道越鮮美,年輕人更要不斷給老人夾菜以盡孝意。
吃大盆菜作為北帝誕的慶祝活動之一。盆菜看似粗糙,其實其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滷後,再層層裝盆而成。鮮美濃鬱的味道令人過齒留香,更是民間文化醞釀了數百年後濃得化不開的醇香。
西鄉「三月三」廟會承載著老西鄉人的鄉愁和記憶,也是一次西鄉文化的展映,每一年,廟會都在保護傳統味道的同時,形式也不斷豐富,給群眾以新的驚喜。守住「三月三」廟會文化,就是幫無數西鄉人留住記憶的根,留住西鄉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