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香|粽香新上市.

2021-02-17 設計目錄

新粽禮盒《端午香》上市。

這次限量僅100盒。售完即止。

前50位購買,

贈送一把除塵去晦棕毛帚+一個香囊。

6月5日之後發貨。

「新蟬噪罷亂蛙鳴。」芒種過後,到端午的時候,真正酷暑來臨了。

在江南一處秘境遂昌,山高水長,每到端午,就會製作這種特殊的長粽。一家人圍坐,聞著灶臺上箬葉包裹的粽子香味。蒸煮之後,長輩會將長粽切成幾段,大家分享食用。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這種長粽比起普通的粽子更難包裹。哪怕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最多也就做80個左右。

使用野生箬葉,配備龍鬚草均勻扎緊,密封保存。糯米在箬葉包裹中,糯米香和箬葉香,香味更醇。

從灶臺出爐的那一刻,剝開粽葉,會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感受。

這個端午,感受不一樣的意味。

這款粽子,很獨特,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沒吃過這樣的粽子。更主要的是,蒸煮之後,味道還很好吃。是真的很好吃。

雖然一盒兩枚,卻有600克之多。一枚可以切成5段,可以供5個人一起食用。

剝開箬葉,粽香彌久。

一盒包含兩種口味。

烏飯紅豆長粽(甜)+蛋黃鮮肉長粽(鹹)

食用方式:

蒸煮八分鐘後,即可食用。

我們鮮肉精選肥瘦均勻的土豬肉,鮮香沃美。

蛋黃選用油汁多多的鴨蛋黃。

烏飯用烏飯樹葉煮烏米,製作成粽。

這個端午,一起品嚐江南秘境的粽子。

現在購買,前50位預定,優惠多多!

新粽禮盒《端午香》上市。

這次限量僅100盒。售完即止。

前50位購買,

贈送一把除塵去晦棕毛帚+一個香囊。

6月5日之後發貨。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相關焦點

  • 同樣的端午 別樣的粽香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勝利路小學在疫情防控期間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同樣的端午,別樣的粽香」主題活動。別樣親子端午節 低年級同學居家別樣端午節: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感受節日的氛圍、親子一起學習有關端午節來歷和故事;孝親敬老給爺爺奶奶送粽子等!
  • 濃情端午,粽香滿社區
    濃情端午,粽香滿社區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6-28     來源:Hello攀枝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粽香端午鄰裡和,社區開展端午節包粽子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王海霞端午近,粽香飄。端午節臨近之際,為了讓社區居民深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傳承文化習俗,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增進鄰裡和諧,6月19日,雅苑社區開展了「粽香端午鄰裡和」包粽子活動。
  • 【古城文韻】曹洪新:又是一年端午至,粽「香」飄飄憶古今
    【古城文韻】曹洪新:又是一年端午至,粽「香」飄飄憶古今 2020-06-26 0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僑華人過端午:粽香飄萬裡 遙寄思鄉情
    雖然少了賽龍舟、舞龍舞獅等熱鬧的活動,但漂洋過海的粽香卻始終延續,傳遞著濃濃的鄉情。蘇黎世僑胞做的粽子。(受訪者供圖)  「粽葉捲成『漏鬥』的樣子,先放一勺糯米,放三塊醬肉,再蓋一層糯米……」在法國僑胞王薇給記者傳來的端午視頻中,她丈夫正在教一雙兒女包粽子,孩子們包出的粽子有模有樣,王薇則在一旁彈奏古箏,為包粽子活動伴奏助興。
  • 2018·端午·董粽 | 詩酒趁年華,錦綫繞流香.
    \臨近糯粽知夏的端午時節董粽的師傅們已早早開始籌備制粽的食材工序\[ 浸 ]糯米經淘洗浸潤後,像懂得呼吸法則的蘭花一樣一吐一納間生出糯而不爛的美味香粽 [晾 ]為保證鮮美口感蒸煮完成的糯粽需於沸水中靜置20分鐘出鍋以後自然降溫30分鐘,將水分晾去糯米的香伴著食材的鮮
  • 愛心暖端午 粽香鄰裡情---碭山縣婦聯舉辦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
    愛心暖端午 粽香鄰裡情----碭山縣婦聯舉辦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 2020-06-27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艾蒲青翠 粽香十裡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端午節還有眾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等。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中國龍粽,過端午.
    中國龍粽,過端午。在遂昌,一到端午,家家戶戶,將從幾十公分到一兩米不等的龍粽,經巧手裹好,放入大鍋燜煮,然後滿城飄香。這是遂昌自古以來就有的【送端午】習俗。每年端午,女婿就會用扁擔挑著長粽送到丈母娘家。象徵著兩夫妻恩恩愛愛長長久久,也有祝福長輩長壽之意。
  • 粽香飄四海 共話端午情(僑界關注)
    不同地區、不同國度的不同端午風俗,也成為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勃勃生機的一扇扇窗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今年國內外人群聚集的端午活動大多暫停,但海內外華僑華人共度端午的熱情並未消減。線上群聊、線下快遞送粽子、宅家研究包粽子……儘管海內外僑胞共度端午的形式有了變化,漂洋過海的粽香始終延續,傳遞出海內外僑胞濃鬱的親情友情,也傳遞出悠遠綿長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
  • 五月粽香,日月佳節
    粽葉是粽子主角,粽葉清香,能起到降血壓、去外感和清涼消暑的功效。3.肉粽、蛋粽,可以提高蛋白質和脂肪,增加鐵的含量。4.棗餡兒粽子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5.慄子餡兒粽子具有補氣健脾、益腎的功效;6.水果餡兒粽子有潤腸通便的功效;7.蛋黃餡兒粽子有健腦益智的功效。
  • 端午節|龍的傳人吃龍粽.
    中國龍粽,過端午。在遂昌,一到端午,家家戶戶,將從幾十公分到一兩米不等的龍粽,經巧手裹好,放入大鍋燜煮,然後滿城飄香。這是遂昌自古以來就有的【送端午】習俗。每年端午,女婿就會用扁擔挑著長粽送到丈母娘家。象徵著兩夫妻恩恩愛愛長長久久,也有祝福長輩長壽之意。
  • 廈門最良心景點千年歷史,免門票贈香端午送福粽,遊客:真佛性!
    因為閏四月的緣故,今年的端午節「姍姍來遲」,也因為疫情的緣故,讓人們對這個旨在避疫除穢的日子,也有了不一樣的期許。端午節各地的民俗都有不同,而南方的廈門就流行賽龍舟和吃粽子,龍舟賽今年沒有舉行,但粽子是一定要吃的。
  • 秀雲南美食|粽香滿溢傣家情,來看看雲南最地道的端午粽!
    當熟悉的味道出現在你路過的街頭,它能否喚醒你小時候沉澱的時光,看到一個個小巧精緻的粽子呈現在你的面前,又開始在心中重溫:五月五,過端午,點艾葉,掛柳枝,香草荷包五彩繩;飲雄黃,賽龍舟,家家戶戶粽飄香,願端午安康~
  • 龍玉純:端午時節粽飄香
    商場、超市和報刊雜誌上那五顏六色的粽子廣告,似乎在不停地提醒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就要到了。端午節吃粽子,現在老幼皆知,但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就不見得人人皆知了。  關於粽子的來歷,記得小時候聽老師講,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發明的。
  • 端午 吃五紅,系彩絲,香粽艾葉與菖蒲
    端午的諸多傳說表明,它其實是一個祭祀節日,同清明節一樣,最好互道「安康」、「祥瑞」,而不宜說「快樂」。賽龍舟是南北朝後廣泛傳播的一項端午風俗,在水鄉南方則更盛,也稱「扒龍船」或「搶江」。油酥美味的鹹鴨蛋富含礦物質,又能滋陰清肺降火,自然是端午不可缺席的一道美食。端午節必吃粽子,人們因其形狀像棕櫚葉心,原料為米,就稱其為「粽」。
  • 端午「粽」動員——東營區黃河幼兒園端午節系列體驗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楊楓橋 通訊員 李萍 朱明聰 東營報導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為了增進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6月24日,東營市東營區黃河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粽」動員系列體驗活動。
  • 端午論粽(下)沒有端午的粽子
    本文為系列美食遊記《尋味中國》的端午節特別集,由上中下三篇組成,上篇《沒有屈原的端午》,討論的是端午節的起源與變遷;中篇《粽子成為祭品》,介紹了粽子如何成為了端午的主祭品。本篇則討論粽子,為什麼說粽子不是中國的?粽子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南鹹北甜又是什麼原因。
  • 詩詞中的端午風物:彩線輕纏紅玉臂 竹葉金盤粽子香
    元、明時期,粽葉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用蘆葦葉等,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古詩詞中亦粽葉飄香,詩人們多寫到「角黍」,如宋代趙長卿《一斛珠》詞雲「菖蒲角黍家家節」,曹勳《端午帖子九首》詩曰「角黍菖絲隨絲物」,白玉蟾《端午述懷》詩曰「冷浸水團包角黍」,可見宋代端午食粽之風俗。
  • 端午——超群出「粽」
    粽子種類心靈手巧的華夏兒女通過巧妙搭配將不同材料填入粽子中,誕生了白粽、甜粽、鹹粽等風味各異的粽子。白粽    白粽是眾多種類粽子中製作方法最為簡單的,亦是最接近原始樣貌的品種,其內餡僅為單一的穀類糧食。在北方很多地方習慣用黍米(黃米)包粽子,而糯米粽也因更加細膩軟糯的口感而受到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