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趙麗穎和馮紹峰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中,其主題曲《知否》受到了網友們的好評和關注。
近日,有網友曬出一張朋友圈對《知否》主題曲的點評,稱這是「史詩級的點評」,該點評寫到:受不了現在的古風歌曲,為賦新詞強說愁,比如那最近很火的《知否》主題曲,一來就是『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接一句完全不知所謂『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位朋友還憤怒寫到:全靠詞藻堆砌,邏輯上狗屁不通,矯情而不知所云,還不如喊麥!李清照:來來,筆給你,你來寫....
該內容一經曝光後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原來,該歌詞來自宋代女詞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的筆下。網友們對於該點評十分的不滿,認為這是強行批判,紛紛發文表示這簡直就是「槓精翻車」。
其實,這位網友不知道的是,電視劇主題曲《知否知否》歌詞,用到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而被他吐槽邏輯狗屁不通的這幾句,正是《如夢令》的詞。
《知否知否》完整歌詞
一朝花開傍柳,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風雨著不透
一任宮長驍瘦,臺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無餘歲可偷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漁家傲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一翦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蝶戀花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對於沒看過原作的普通群眾來說這部劇可以一追,雖不能稱得上十分好的劇,至少是部良心劇,沒把觀眾當傻子。還在對這部劇觀望的普通朋友和書粉們,希望你們能多些耐心,對流量多一點信心,對知否的細枝末節少一些挑剔,知否值得期待呀!
最後,考啦圈要提醒大家: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髓,在如今這個多姿多彩、各種藝術層出不窮的社會中,人很容易迷失了方向。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大國,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丟失了自己的傳統。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已經有了好的開始,類似《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樣的節目已經開始引導觀眾找回人們丟失的東西。現在教育逐步改革,《論語》也已經列入了一年級的課本,家長們也要平日裡多督促孩子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陪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關注考啦圈,更多精彩等你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