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幫實扶顯真情 真抓實幹促脫貧——雲南省委臺辦定點扶貧工作紀實

2020-12-26 中國臺灣網


  2020年省級及駐滇單位定點扶貧墨江縣工作聯席會議現場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雅邑村距離縣城48公裡,面積22.9平方公裡,共有21個村民小組、530戶2513人,2014年有建檔立卡戶262戶1076人。2015年8月,雲南省委臺辦定點扶貧雅邑村。五年來,雲南省委臺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堅持「雅邑所需、臺辦所能」,舉全辦之力,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持續用心用情用力,扶真貧、真扶貧,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00餘萬元,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省直機關定點扶貧考核中,雲南省委臺辦連續多年被評為 「好」。2016年,雅邑村順利退出貧困村系列,2020年,全村貧困人口全部出列,實現高質量脫貧。

  雲南省委臺辦主任王忠(右二)深入雅邑富科生豬養殖場調研扶貧工作

  著力強化組織領導  扛起政治責任

  墨江縣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雅邑村是全縣144個貧困村之一,山高、坡陡、路險,是典型的高山哈尼村寨,長期處於貧困「窪地」,脫貧難度大。

  面對難啃的「硬骨頭」,雲南省委臺辦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始終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擺在重要議事日程,與對臺工作一體研究、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處室負責同志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機關黨委,構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其餘領導配合抓、機關黨委具體抓、全辦上下共同幫扶的良好工作格局。辦領導班子成員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每年至少兩次以上深入雅邑村專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走訪慰問貧困戶,與基層幹部群眾座談交流,看望駐村扶貧隊員,詳細了解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基層黨建等情況,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

  作為省直機關定點扶貧墨江縣牽頭單位,雲南省委臺辦認真履行牽頭責任,每年至少牽頭召開一次定點扶貧單位聯席會,邀請省直有關行業部門負責同志到會指導,分析脫貧攻堅形勢,交流經驗做法,協商解決墨江縣脫貧攻堅面臨的困難問題,統籌謀劃定點扶貧工作,確保脫貧攻堅「一盤棋」。

  著力強化對接協調  築牢脫貧根基

  雅邑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小散弱」,組織化程度低,長期制約了全村的發展。為補齊短板弱項,雲南省委臺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引進項目資金800萬元,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優勢產業,為雅邑村脫貧出列築牢堅實的物質基礎。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設施滯後是制約雅邑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2019年以前,全村大部分道路為土路、山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極為不便。2019年,雲南省委臺辦協調專項資金300萬元,修建了一條9.1公裡的水泥硬化路,把周邊6個村、1600餘戶7000餘人與外面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大大方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增強了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當地幹部群眾高興地把這條路稱作「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 

  針對雅邑村產業現狀,雲南省臺辦指導幫助雅邑村通過「支部+大戶+農戶」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種養殖大戶示範引領作用,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組織化程度,進一步做優做強生豬、茶葉等產業,為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群眾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撐。2016年,協調投入200萬元,引進豬仔1836頭,改造豬廄36個432平方米,建造母豬產床10套,覆蓋全村239戶1018人,戶淨增純收入5267元,人均淨增收入1239元。2018年,協調投入260萬元,支持當地生豬養殖大戶建設年出欄近萬頭豬仔的半自動化生豬養殖場。養殖場與1144戶生豬養殖戶建立了利益連結機制,在豬仔、飼料、技術、銷售等方面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支持,同時,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增加15萬元的收入。協調投入40萬元建設茶葉初制所,初制所從茶葉種植、加工技術指導培訓,以及鮮葉收購等方面給予周邊茶農大力扶持,輻射茶園1000餘畝,與215戶茶農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實現抱團發展,有力推進茶葉產業提質增效,成為雅邑村主導產業之一,成為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

  省委臺辦副主任張燦(右二)深入入結對幫扶戶家中走訪調研

  著力強化力量下沉  開展真幫實扶

  脫貧攻堅伊始,雲南省委臺辦52名幹部職工與雅邑村206戶貧困戶結成「對子」,開展結對幫扶。大家心裡始終裝著貧困群眾,視貧困戶為親戚,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為幫扶對象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深受當地幹部群眾好評。他們積極牽線搭橋,動員貧困戶大膽走出墨江,外出務工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他們無償提供豬仔、種苗、雞苗,支持貧困戶發展種養殖項目,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他們與貧困群眾面對面地商量脫貧思路、發展措施、增收辦法,鼓勵貧困群眾增強信心,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他們親自動手,手把手教貧困群眾打掃衛生、整理家務,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他們長期堅持並發動親朋好友購買雅邑村特色農副產品,化解農產品難賣問題,推動當地優質農產品從「線下」走向「線上」。他們踴躍參與,慷慨解囊,共捐款捐物 5.07萬元,主動為幫扶對象特別是重殘、重病、剛性支出較大貧困戶解決就業就學就醫及必需生活用品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省委臺辦副主任崔冰成(左三)深入結對幫扶戶家中調研

  定點扶貧墨江縣以來,雲南省委臺辦堅持「選硬人、硬選人」,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先後派出22名優秀幹部到墨江縣掛職扶貧,其中駐村扶貧工作隊總隊長3人,駐村第一書記5人,駐村扶貧隊員14人,佔全辦幹部總數45%。他們從昆明出發,奔赴墨江,投身扶貧一線,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克服種種困難,用滿腔熱血為脫貧攻堅事業傾盡韶華。他們認真履職,主動作為,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充分發揮主力軍、生力軍、突擊隊作用,在政策宣傳、脫貧攻堅、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所駐村乃至墨江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力量。他們用汗水、淚水甚至是鮮血詮釋了駐村隊員的使命擔當,樹立了臺辦幹部的良好形象,兌現了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對下派駐村隊員,雲南省委臺辦加大關心關愛力度,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心理上關懷,管理上嚴格。嚴格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累計安排駐村工作經費66萬元,按標準兌現駐村隊員生活補助、通信補貼,購置必須工作用品,每年組織隊員進行體檢,統一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辦領導經常與扶貧幹部交心談心,把握思想動態,了解工作情況,提出具體要求。機關黨委不定期抽查駐村隊員在崗在位情況,每半年聽取一次駐村隊員履職情況報告,每年至少一次深入扶貧點調研扶貧幹部工作、作風、紀律等方面情況。

  著力強化群眾引導  激發內生動力

  扶貧本質上先「扶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定點扶貧以來,雲南省委臺辦堅持扶志扶智和扶技相結合,針對雅邑村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貧困群眾大力開展精神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在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持續做好群眾思想發動、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潛移默化地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為當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依託 「三講三評」,文化、科技和法律「三下鄉」,領導幹部講黨課等活動,進組到戶,全覆蓋召開群眾會、家庭會,用群眾聽得懂的「大白話」,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著力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支農惠農和扶貧開發政策。指導雅邑村陸續制定符合實際、通俗易懂、便於操作的村規民約、保潔制度、活動場所和生活用水用電管理制度,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抵制講排場、擺闊氣的不良風氣,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雅邑村客事宴請鋪張浪費現象大幅減少。定期開展「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和人居環境評比活動,樹立先進典型,用身邊人、身邊事示範引導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持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努力營造「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尚」的良好氛圍。 

  利用自有資金投入88.5萬元,改擴建村文化活動室、活動廣場、宣傳欄,新建公廁、垃圾池、排汙管網,修繕村組道路,支持村文藝小分隊建設,推動雅邑村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群眾精神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著力強化黨建引領  打造不走的工作隊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雲南省委臺辦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指導推動雅邑村抓實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培育建設村級黨員幹部,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全辦8個黨支部與雅邑村4個黨支部結對開展互聯互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經常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堅持「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引領促進雅邑村基層黨組織發揮好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指導雅邑村完善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抓好基層黨組織規範化達標創建。專門投入20萬元,建成集教育、宣傳、會議、培訓、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黨員活動室,為雅邑村開展黨建活動與黨員教育培訓提供了有力保障。指導各村民小組設立村黨組織領導下的脫貧攻堅委員會,把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下沉到「組」。指導建立駐村隊員聯繫貧困黨員、非貧困黨員聯繫貧困群眾制度,經常開展交心談心,手把手傳授致富技能,持續激發貧困黨員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提高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能力。 

  臺灣路竹醫療和平會為墨江民眾義診,並為基層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圖為排著長隊等候診療服務的民眾

  著力強化優勢發揮  凝聚各方力量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雲南省委臺辦充分發揮對臺聯繫廣泛的獨特優勢,對接協調臺胞臺商、臺資企業、臺灣慈善團體、臺灣媒體等參與捐款捐物、產業合作、醫療救助、宣傳報導等活動,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協調臺資企業旺旺集團昆明分公司連續5年向雅邑鎮、雅邑村捐贈價值51.64萬元的物資。在墨江縣舉辦雲臺農業產業合作推介會,邀請臺灣農業考察團、臺灣檸檬協會來墨江考察,組織墨江農業、經貿、科技考察團赴臺交流,促進臺灣與墨江產業合作,推動臺灣資金、技術向墨江流動,拓寬墨江產業扶貧路子。2018年墨江發生5.9級地震後,協調臺灣路竹和平醫療會組織31名醫務人員,到墨江開展5天的義診活動,為受災群眾免費看病2000餘人次,為100餘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2020年,組織策劃「奔向小康幸福路,扶貧攻堅話墨江」兩岸媒體採訪活動,邀請人民日報海外網、臺灣東森新聞雲等媒體記者,圍繞「回歸之城、雙胞之家、哈尼之鄉」,通過短視頻和文字圖片,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展現墨江人文歷史,特別是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雲南省委臺辦將按照中央「四個不摘」的要求,繼續實施定點扶貧,幫扶雅邑村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省委賦予的政治任務。(雲南省委臺辦)

 

相關焦點

  • 進出口銀行新疆分行:真抓實幹 鞏固定點扶貧村脫貧成果
    為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進出口銀行新疆分行堅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金融扶貧主體責任,真抓實幹,積極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銜接,確保定點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取得實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金融力量。
  • 真情寄峽谷 實幹促脫貧——記怒江馬吉鄉駐村扶貧工作隊大隊長高維林
    怒江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高維林便是其中的一員,作為福貢縣馬吉鄉駐村扶貧工作隊大隊長,從2017年11月到馬吉鄉開展工作起,他以扶貧真情寄峽谷,把貧困群眾當親人,全力助推馬吉鄉脫貧攻堅工作。  怒江州每一個村寨裡都出現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身影。  「苦幹實幹親自幹」  「孩子在不在福貢縣內?現在聯繫得上嗎?」
  • 精準幫扶顯成效 真抓實幹促脫貧
    脫貧攻堅,責任在肩。近年來,花溪區委、區政府聚焦對口幫扶的我省鎮寧縣、長順縣代化鎮、望謨縣邊饒鎮和羅甸縣沫陽鎮脫貧攻堅工作,多次召開調度會、專題會、推進會,統籌協調,選優配齊攻堅力量,出臺幫扶措施,傾全區之力,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進行幫扶。
  • 劉石泉調研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曲靖市富源縣定點扶貧工作
    8月13日至14日,中國航天科工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石泉率調研組到集團公司定點扶貧縣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曲靖市富源縣調研脫貧攻堅定點扶貧工作。東川區委書記胡江輝對中國航天科工長期以來在人才交流、產業發展、教育醫療、消費扶貧、民生等領域給予東川定點幫扶,並形成一批「造血式」的「科技+產業扶貧」精準幫扶項目,呈現出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格局給予感。他表示,東川定以實際行動抓實中國航天科工的幫扶項目,充分讓幫扶項目發揮實效,更好地造福當地百姓。
  • 邱永濤: 動真情真扶貧,用愛做好工作!
    邱永濤: 動真情真扶貧,用愛做好工作!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大幹實幹,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過程中,湧現了一批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邱永濤同志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 人行昆明中支 用真情扶真貧
    雲南普洱市鎮沅縣振太鎮文怕村地處無量山脈,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偏遠貧困山村。2015年9月,人行昆明中支、人行普洱市中支掛鈎幫扶文怕村以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用心、用情、用力,全力以赴幫扶文怕村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如今,村民腰包鼓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怕村以驚人的速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葉建春出席2020年定點扶貧鄖陽區工作會
    本站訊 11月20日,2020年定點扶貧鄖陽區工作會在京召開,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葉建春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鄖陽區介紹了脫貧攻堅工作總體情況及取得的成效,南水北調司代表幫扶組介紹了2018年以來定點幫扶鄖陽區工作情況,「八大工程」牽頭單位匯報了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做法及經驗,相關成員單位、相關司局、水利部派駐鄖陽區掛職幹部作了交流發言。
  • 雲南:文山州林草局抓實「四聯四提升」工作措施 發揮黨建引領促...
    文山州林草局抓實「四聯四提升」工作措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引力作用,促進黨建、扶貧工作「雙推進」兩不誤。 一是理論聯學,提升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隊員、鄉鎮林草技術人員、掛鈎村黨員思想素質。開展「掛包幫」定點扶貧工作以來,文山州林草局緊扣中央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林草生態扶貧政策與林業實用技術培訓相結合,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增強幫扶責任人、一線扶貧工作隊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林草生態扶貧等各項扶貧政策落地生根提供思想保障。
  • 踏出警營奔扶貧!公安部定點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18年9月,貴州省興仁市脫貧摘帽;2020年3月,貴州省普安縣脫貧摘帽;2020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脫貧摘帽;三地18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2萬餘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公安部定點扶貧的三個市縣捷報頻傳,當地發展生機勃勃,山區群眾綻放笑顏,歡快的山歌裡唱響對黨的感激之情,唱出對「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由衷讚許。
  • 用繡花功夫 做錦繡文章——鹽城市大豐區助力宜君脫貧攻堅紀實
    實字當頭,從平常處入手。堅持「實」字當頭、「幹」字為先,把實情摸準、實事辦好、實效夯牢,在實幹中凝聚共識,解決問題,實現願景。一摸實情。「進宜君城、做宜君人」,主動學習了解宜君的人文歷史、氣候地理、資源稟賦、發展規劃等內容,按照宜君「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部署要求,對2017年以來實施的蘇陝扶貧協作項目進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檯帳,針對自查發現的問題,召開專題會議研判,擬定切實可行措施,明確部門責任清單,全部整改完成。二辦實事。
  • 「我的扶貧故事」以黨性立決心 以真情扶真貧|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
    我叫陳順才,中共黨員,在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遵義營運管理中心工作。2018年3月,肩負著組織的殷切囑託,我背上行囊,迎著春風,懷揣著對扶貧工作的滿腔熱情,來到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卜臺村開展駐村工作,成為卜臺村駐村第一書記。
  • 代玲:真幫實扶 群眾認可
    代玲:真幫實扶 群眾認可 發布時間:2020-12-23 16:13:47      來源:遵義日報   我叫代玲,2019年3月到紅花崗區應急管理局工作
  • 莞媒整版報導東莞助力韶關脫貧攻堅走在全省前列
    12月10日,《東莞日報》在東莞·時事A07版以《東莞力量助力韶關脫貧攻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為題,整版全方位圖文並茂報導東莞對口幫扶韶關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報導截圖「今年4月,對口幫扶韶關的209個貧困村、2.3萬餘名貧困戶在全省率先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
  • 校長張來斌帶隊赴雲南楚雄南華縣調研扶貧工作
    一年來,學校扶貧工作紮實推進,各項扶貧舉措相繼落地。為深入了解學校定點扶貧工作成效並看望慰問掛職扶貧幹部朱義清、陸杭波,10月28日至30日,中石大校長張來斌帶隊赴南華縣考察調研。校長助理劉植昌,黨政辦公室、宣傳部、財務處、後勤管理處等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 用真情定點滴灌——中郵保險定點扶貧助力光山脫貧攻堅
    這裡是一片貧窮的土地,1985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 2011年再次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為新一輪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大別山片區縣,根據新的貧困認定標準,有貧困村106個,貧困人口79573人,脫貧攻堅任務極為艱巨。
  • 阮成發在國新辦舉行的雲南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向中外媒體記者...
    衷心感謝國務院新聞辦提供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雲南省脫貧攻堅情況。首先,我代表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雲南發展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關注和關心,表示衷心的感謝!藉此機會,向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區、市)對雲南發展特別是脫貧攻堅的關懷、關心、幫助、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 王璇:做基層實幹家促鄉村新發展
    鄉村發展「新時代」呼基層工作「新內涵」,基層工作「新內涵」催生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新要求」。每一項事業的發展,無論大小,皆需腳踏實地,真抓實幹,鄉村發展亦然。因此,唯有知行合一,將學到的東西落實到行動上,做新時代基層工作的實幹家,才能推動鄉村新發展。深入調查,傲「察民情」的基層實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矢志不移,久久為功——河南省科協定點扶貧工作綜述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河南省科協開始定點幫扶楊吳莊村。河南省科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央、省委脫貧攻堅戰略部署,以中國科協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為契機,開拓創新,主動作為,紮實推進楊吳莊村脫貧攻堅工作。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通過省科協五年多堅持不懈的定點幫扶,楊吳莊村逐漸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黨建先進村、科普示範村、產業富裕村、生態文明村。
  • 榆陽區:抓黨建 促改革 促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榆陽區認真貫徹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夯實三級書記脫貧攻堅責任,以脫貧攻堅統纜三農工作,採取超常規措施,抓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榆陽做法,取得了全市第一、全省優秀的好成績。2019年2月,該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雲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綜述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中,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一切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脫貧攻堅,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黨政同責促攻堅,實行省、市、縣、鄉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雙組長」負責制,以上率下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通過制定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層層籤訂脫貧攻堅「軍令狀」。省級領導既掛帥、又出徵,帶頭掛縣包村幫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