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夏至詩詞欣賞

2021-02-12 唐詩宋詞

每天積累一點點點擊關注

這裡是古文學愛好者的聖地,同好者同聚。品味經典,傳承精華!

關注本帳號,可進入人氣爆表的詩詞論壇,與眾多社友互動交流,一展詩才!

點擊標題下方唐詩宋詞,一鍵免費關注      

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關於夏至可是獨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愛,那麼,關於夏至詩詞有哪些呢?夏至古詩大全奉上!

竹 枝 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

(宋)範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夏至

(宋)範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踰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遊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諮夔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諮夔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唐·令狐楚

一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

齒發將七十,鄉關越三千。

褰帷罕遊觀,閉閤多沉眠。

新節還復至,故交盡相捐。

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採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禱雨題張王廟

宋·葉適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農無計相聚泣,欲將淚點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籤封分明指休證。

傳言杯珓三日期,注綆翻車連曉暝。

龍神波後何慘愴,昔睡今醒喜蕭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權如反掌。

浙河以東盡淮壖,哀哉震澤幾為原。

願王頓首玉帝前,請賜此雨周無偏。

夏至日祀閼伯於開元宮前三日省中齋宿三首

宋·魏了翁

其一

書生只慣野人廬,誰識潭潭省府居。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

其二

朱榮鉛砌拱都堂,靜合明窗夾主廊。

外省諸司西惻畔,樞寮卻在外東廂。

其三

朝吧歸來政事堂,衣冠牣宇鶩成排。

須臾排馬還私第,一片閒庭鎖夕陽。

景祐夏至皇地祗二首

宋·佚名

其一

赫矣淳耀,俶載帝基。

一牙以定,萬國來們。

寅恭潔祀,博厚皇祗。

威靈攸在,福祿如茨。

其二

丕命惟皇,萬物鹹睹。

卜年邁周,崇功冠禹。

有燁炎精,大昌聖祚。

酌鬯祈年,永錫繁祜。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到義寧自夏至秋不得家書思親謀歸不遂

宋·曾豐

散客強名邑大夫,琴堂餘暇北窗孤。

燈前夜雨無寧竹,枕上秋風有戰梧。

懸望北音思射雁,滿懷東道夢烹鱸。

白雲一望二千裡,羞聽林間反哺烏。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諮夔

其一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楊萬裡

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

去歲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禱汗交流。

此生未用慍三已,一飽便應哦四休。

花外綠畦深沒鶴,來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宋·楊萬裡

其一

西山已暗隔金鉦,猶照東山一抹明。

片子時間弄山色,乍黃乍紫忽全青。

其二

夕涼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聲迎步止,一熒松火隔籬明。

夏至

宋·張耒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幹雲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踰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夏至日雨

宋·袁說友

煙暝千巖木,溪明一帶樓。

片雲封舊恨,急雨罥新愁。

節又匆匆過,詩從軋軋抽。

病軀無耐暑,老鬢不禁秋。

夏日雜興(四首之一)

明·劉基

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鱗不入龍螭夢,鎩羽何勞燕雀猜。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簷螢火出蒼苔。

細觀景物宜消遣,寥落兼無濁酒杯。

夏至對雨柬程孺文

明·張正蒙

堂開垂柳下,默默坐移時。

歲序一陰長,愁心兩鬢知。

雨簷蛛網重,風樹雀巢欹。

惆悵無人見,深杯空自持。

贈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齋宿署中

明·唐順之

萬乘親郊幸北宮,千官齋祓兩都同。

靈光正想泥封上,清夢遙依輦路通。

煙散玉爐知晝永,星分銀燭坐宵中。

聞君已就汾陰賦,猶向周南嘆不逢。

文章均源自網際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儘快處理

唐詩宋詞


微信號;vzhuomian

關注本帳號可進入火爆的詩詞論壇,和社區的小夥伴們互動交流,眾多社友等你來!


長按二維碼可快捷關注


相關焦點

  • 今日夏至
    今日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 ...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三候的含義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一候鹿角解」:麋 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
  • 夏至節氣的詩句諺語大全 夏至節氣的含義特點是什麼?
    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是四季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古人留下了很多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詩句,夏至節氣詩句多是詩詞歌賦、民間諺語也多與節令、氣象有關。描寫夏至節氣的詩詞詩句如下:夏至的詩詞1:竹枝詞(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今日夏至,夏至原來還藏有這些秘密!
    今日,夏至已至。一年中最炎熱、雨量最大的一段日子就要來了。天文專家表示,同前年和去年一樣,今年的三伏天依然是40天。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
    關於『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夏至詩句相關的信息
  • 夏至的詩句有哪些 夏至節氣圖片 描寫夏至夏天的句子
    今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 今日夏至丨除了晝最長,夏至的這些你知道嗎?
    「至」是「極」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長至」。在夏至這一天,整個北半球迎來了白晝最長的一天。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 今日夏至 | 願所有美好如約而至!
    ——宋·寇準《微涼》夏至不僅是晝夜長短變化的分界線還是盛夏的起點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此時的空氣中散發的是悶熱焦躁的氣息投稿郵箱: hyxflbgs@163.com往期精彩●原標題:《今日夏至 | 願所有美好如約而至!》閱讀原文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何意?老話還在理嗎?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一轉眼今天已經是夏至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至的到來,不僅意味著天氣越來越炎熱,雷雨天氣也會越來越多。在農村中關於夏至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些俗語是和夏至的天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夏至菖蒲華 | 萬物有時·中國節氣「夏至」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是夏天到了?還是最熱的天到了?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及也。
  • 今日夏至,全國各地他們這樣吃!
    時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種趣味盎然的夏至節日食俗。
  • 夏至:盛夏開啟閃耀時,今日光芒最盛
    今天是夏至,古人說:日光長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名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時間達全年最長。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夏至是盛夏的起點,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
  • 夏至.
    五月節日光長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此時節荷氣初展夏蟬始鳴時雨並進人間晚晴明日夏至 晨起,臥醒花影,遠山溪行。午後,小啖荔枝,蒲扇輕盈。 以夏至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夏九九」和「冬九九」一樣,是農曆中以『九』標示的雜節。夏至之後,氣溫升高,天時漸短,光陰漸長,真正的苦夏即將到來。
  • 夏至習俗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這一天,各地的農民忙著祭天,北求雨,南祈晴。從周代時起,在夏至日已經有了祭神儀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視作「國之大典」,民間的百姓們在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還吃新麥做成餅、饃,謂之嘗新。 時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種趣味盎然的夏至節日食俗。
  • 【夏至】要怎麼樣迎接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 夏至 夏日味漸濃,果實滿山紅.
    — 編者按 —2016年6月21日 農曆 五月十七 夏至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三候鹿角解:鹿屬陽,角向前;麋屬陰,角向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退;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麋角退。
  • 今日夏至!請這樣講給孩子聽...
    夏至,「至」是「極」的意思,此時太陽直射地球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所以此時北半球的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夏至」並非指夏天來到,而是盛夏的起點,和孩子一起玩個夏至小遊戲吧。如何跟孩子講「夏至三候」?中國古代將夏至這段時間分為三個部分,以五天為一候,具體分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三個時間段。
  • 夏至|蟬始鳴,半夏生,萬物繁茂時
    夏至夏至時節天最長,南坡北窪農夫忙。玉米夏谷快播種,大豆再拖光長秧。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
  • 【夏至已至】夏至習俗你知多少?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
  • 夏至雅詩
    夏至(宋)範成大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踰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夏至過東市二絕(宋)洪諮夔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昇平。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