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70、80、90、00年代過年的區別,只準看不準哭!

2021-12-11 冀事本

- 溫馨年夜飯 -

「生於五十年代」的人們為過年有雞鴨魚肉和水果糖吃而興奮。是的,買幾斤肉、一隻雞、一條魚,加上點青菜、豆腐,已經夠一家人快快活活地吃幾天的了。


- 娛樂是扭秧歌 -

哈哈哈,從扭秧歌到廣場舞,好像也沒什麼改變。咱以後過年的娛樂節目,會不會是看大媽跳廣場舞?怕怕!


- 最大的樂子是逛廟會 -

當年的廟會也是人山人海,各種傳統節目很多,不像現在,廟會越來越少了。



- 選購花布,回家裁製新衣 -

對比很明顯,誰家媳婦手巧,大家都看得到……多麼淳樸的年代!


- 年夜飯在公共食堂 -

雖說集體吃有集體吃的熱鬧,但畢竟無法顧及所有人的胃口。


- 最流行大串的冰糖葫蘆 -

餵冰糖葫蘆那孩子好捨不得……話說現在還見過這麼大串的冰糖葫蘆麼?


- 簡單的年夜飯 -

70年代,從「上山下鄉受教育」到「恢復高考」,從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從「文革」到改革開放。70年代末春節的傳統色彩加強了,廟會、傳統小吃恢復了,人們嗑瓜子、放鞭炮、包餃子、發壓歲錢、互相拜年。

- 娛樂節目比較單調 -

基本都是看樣板戲、革命歌曲、革命舞劇、革命電影、紀錄片等等,雖然形式單一了點,卻也算熱鬧。



- 排隊給遠方的親人打電話 -

那個年代號召知識青年下鄉,城裡的家庭大多骨肉分離,因此這個電話尤為珍貴。


- 菜式不再單調的年夜飯 -

1983年取消了憑票採購,家家戶戶自己選購想吃的菜,終於不再單調,可以吃一回豐盛的年夜飯了。


- 新年俗:看春晚 -

1983年,第一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一炮打響。李谷一一口氣唱了《鄉戀》等七首歌。後來《難忘今宵》幾乎成了每屆晚會的結束曲。

當時看春晚,誰也捨不得錯過一秒鏡頭,畢竟頭一回。和我們這一輩一樣,據說那個年代的人最愛的也是小品。


- 零食最愛爆米花 -

當年能吃零食的機會很少。過年能吃到爆米花,異常滿足。


- 真正豐盛的年夜飯 -

大江南北新鮮的菜都能擺上桌了,真正有了年味。


- 新出的節目:看賀歲片 -

春晚是重頭戲,但賀歲片開始盛行起來,頗受大家歡迎。


- 小孩最愛:放鞭炮 -

這不是90年代的專利,但那個年代畢竟娛樂活動太少,放炮還是很興盛滴。




- 年夜飯外面吃 -

生活富裕了,在外面吃,不必親自動手,也蠻熱鬧的。


- 娛樂節目:旅遊 -

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以往在家過年,開始旅遊過年。從此時起,過年才真正進入了新的開放時代。


相關焦點

  • 70、80、90、00年代的人過年的區別,你知道嗎?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一直是一件大事不管手頭正在操心什麼事情一句該過年了就把所有人都召喚回家了但是你知道70、80、90、00年代泌陽人過年都有哪些區別嗎?↓↓↓50年代- 溫馨年夜飯 -年飯沒什麼葷腥,但大家都由衷地高興,吃得也開心。
  • 50、60、70、80、90、00年代仙桃人過年的區別....
    天災人禍的60年代,對於孩子來說,春節永遠是快樂的。平日裡粗糧細做難見葷腥,除夕夜的富強粉肉餡餃子就顯得分外香。不少「生於六十年代」的人可能聽到過自己的哥哥、姐姐這樣向父母拜年:「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六十年代過春節,登門拜年、拱手作揖、「恭喜發財」等等,被單位團拜、點頭致意和「過年好」所替代。
  • 70、80、90、00年代洛陽人過年的區別……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一直是一件大事不管手頭正在操心什麼事情一句該過年了就把所有人都召喚回家了
  • 鼠年春節新變化:50、60後「反向探親」,70、80後攜家出遊、90...
    春運新氣象:90後成返鄉主力、反向探親、電子客票成新趨勢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回家的誘惑」仍舊無法抗拒。就算有100個不回家的理由,也敵不過一句「回家還需要理由嗎?」 。今年過年選擇返鄉的受訪者,以80後、90及00後更為集中。
  • 70、80、90、00年代,開學「三大件」都有啥?
    從搪瓷缸到筆記本電腦中國大學生的「入學裝備」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裝在行囊裡的不僅是大學必備品更是一個年代的記憶你還記得那些年被你視若珍寶的開學裝備麼?60年代生活標配「三件套」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學生入學時學生們基本上都是輕裝上陣。
  • 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動漫美女畫風各不相同,90年代略勝一籌
    日漫一路走來,最為巔峰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到90年代,2000年後不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形象都開始定型,沒有了百花齊放的樣子。大眼睛超可愛,這就是現在的動漫美女。無慘的眼睛應該是最小的,其他女角色眼睛都站了非常大的比重,也許這樣的眼睛比較受歡迎,00年以後的眼睛比重比00前,完全是天差地別。90年代90年代的動畫美女之最有韻味的一個年代,還有保有一些80年代的風格,00年代的風格也嶄露頭角,在90年代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美女,御姐就是真的御姐,蘿莉就是真的蘿莉。
  • 40,50,60,70,80,90,00後戰疫女神,敬妳
    後、60後、70後、 80後、90後、00後 七位女神的戰疫故事 我們希望 通過她們的故事 展現這場戰疫的巾幗力量 帶給大家戰疫必勝的信心 在這個特殊時期的三八婦女節
  • 同學聚會歌曲204首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統統在這裡了
    適合同學聚會時聽的歌曲一共204首,收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經典好歌,再也不用發愁同學聚會用哪首歌做背景音樂,更不用發愁去KTV唱哪首歌了。多年不見,無數懷念。60年代同學聚會歌曲精選32首:1、北京的金山上2、十送紅軍3、瀏陽河4、烏蘇里船歌5、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 60、70、80、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最大?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其實每一個年代的人壓力都不小,突出表現為心有不安。 60後的人的壓力體現在工資收入相對於年輕人不高,經歷過砸三鐵時候大量失業。我一個同學來自農村,回讀一年大學,好不容易考上個大專,實現了從農村向城市的轉變。
  • 80、90、00、10年代旅客講述春運記憶:不變的是回家的期盼
    00後大學生宮同學正在站前廣場等待進站。她打算坐火車回四川。這是她第一次碰到春運,高鐵沒票,火車臥鋪票和座位票都沒有,只買到了站票。近日,80、90、00、10年代的旅客分別向瀟湘晨報記者講述了他們那個年代的春運故事。 有人說,沒經歷過春運,就別說體驗過成人世界的辛酸。每年,數以億計的人趕著加入這場靈魂與肉體的戰鬥。
  • 70,80,90,00年代的兒童原來這麼會玩?!
    不管你是真兒童還是小大人,都曾經會有著,擁有一堆遊戲和玩具的童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懷舊玩意兒吧70年代,科技沒有現在發達,孩子們都喜歡跑出來,一大伙兒趴在地上玩彈珠、摔泥巴、打彈弓,女孩子成群結隊,跳房子、踢毽子,同時鐵皮玩具盛行,發條青蛙,鐵皮火車,每家孩子都有幾個,任摔任甩都不會壞。
  • 透過微信表情包數據:讀懂00後、90後、80後、70後
    通過大屏幕呈現的數據來看,00後愛捂臉笑(周星馳笑)表情,90後愛邊笑邊哭表情,80後愛呲牙笑表情,70後愛捂嘴笑表情,其他年齡則愛拇指點讚表情。  很顯然,這五個表情早已經超脫了表情的範疇,從某種程度來說讀懂了這五個表情,就讀懂了00後、90後、80後、70後,以及55歲以上的人群。簡單的五個表情背後,承載了在這個波瀾壯闊卻又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代人們的所思、所行。
  • 80年代魔術師,90年代喬丹,那00年代呢?
    60年代:比爾-拉塞爾主要榮譽:11次總冠軍 5屆MVP 4次籃板王提名:張伯倫到了上世紀60年代,NBA依然是屬於大個子的聯盟,拉塞爾和張伯倫兩位巨人爭奇鬥豔,前者贏在總冠軍拉塞爾生涯一共拿下11總冠軍,其中包括一個震古爍今的八連冠,當時的聯盟可謂沒有一支隊伍是凱爾特人的對手,作為綠軍頭號球星的拉塞爾也無疑統治了60年代。
  • 美媒評各年代最強球員:80年代伯德,90年代喬丹,00年代竟非科比
    20世紀70年代—賈巴爾作為1969年的狀元秀,賈巴爾在進入聯盟的首個賽季便交出了場均28.8分14.5籃板4.1助攻的全能數據。在70年代的十年裡,他全部入選了全明星,10次入選賽季最佳陣容,8次入選賽季最佳防守陣容,6次獲得常規賽mvp,先後率領雄鹿和湖人兩支球隊成功奪得總冠軍。憑藉標誌性的天勾,賈巴爾在內線進攻威脅十足,極難防守,同時出色的身高臂展和迅捷的移動速度,更讓他防守端遮天蔽日。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句句在理)
    好吧,今天是我48歲生日,就容我倚老賣老,跟70後,80後,90後和00後,說幾句掏心窩的話吧!終究我年輕過,你沒老過。《哈佛商業評論》有一篇文章講到,GE 的前CEO傑克韋爾奇早在90年代就在公司內,讓年輕人教老的上網知識。他認為這樣不但增加了不同代際之間的了解,對建立開放多元的企業文化也有好處。 我的代際領導力老師Leo叔叔則更狠,他讓我們下載300個表情包,再和90後溝通。
  • 老照片:70、80、90年代吃在中國
    吃在中國在網上找了些零零散散的老照片,關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吃在中國,供大家欣賞。這些照片大多是外國人拍攝的,其中很多是馬格南圖片社珍藏。 70年代 · 吃在中國
  • 各年代女星顏值對比:60、70組是巔峰,美貌按年代遞減?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個年代的港風美女對比,做又港風的當然不夠,我們今天就來一個各個年代的女星顏值巔峰對比。 各個年代出三個女星來比較:林青霞、趙雅芝、翁美玲、關之琳、周慧敏、王祖賢、高圓圓、李嘉欣、賈靜雯、劉亦菲、範冰冰、張栢芝、鄭爽、迪麗熱巴、古力娜扎、趙今麥、張子楓、蔣依依,大家覺得哪一組贏了?
  • 60、70、80、90後,他們還玩起了年代接力賽……
    斬獲寧波馬拉松團隊第三寧波馬拉松團體第三、千島湖馬拉松團體第三、夢想馬拉松團體第六……跑吧自己組織的活動中,團長強烈推薦兩個:迎新春環臨平跑,年代接力賽。年代接力賽大數據分析「年代接力賽我覺得是跑吧最有特色的活動。我們跑團裡有60後、70後、80後和90後,所以我們有了年代接力賽的創意。每個年代三男一女組成一個隊,每棒1公裡接力,80後參加的人最多,還有4個女跑友專門組了一個隊。」
  • 60年代-90年代所具備的時代特徵
    中國60年代出生的人,出生之初碰到的是「三年自然災害」,全國民眾都處在一種生存與死亡的邊緣,接著是史無前例的一個文化運動——這裡不談歷史的得失,需要談的是這個時代群體的集體潛意識:幼兒時代的貧困、紛亂的社會,不安全感充滿了60年代人的內心,他們需要鼓舞,需要信仰
  • 有兩個原因,80後愛創業,90後想創業,00後佛系
    但是70後和60後是沒有太大的差異的。但是80後和70後則差異很大。所以創造了80後這個說法,自從有了80後這個說法,後來又有了90後,00後的說法。也就是一個年代的人有一個年代的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