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自由」正在席捲中國社會:對你好只是想對你好,而不是想睡你

2020-12-11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性」作為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是人類動物性的原始本能。弗洛伊德曾說過:人的一切行為都來自於性本能,正是有了性慾,才有了人類的一切社會行為。

但人和動物的本質性的區別在於,人克制了性衝動和性本能,這也是文明的開始。

過去的性愛大多存在於男喜歡女,女喜歡男,男喜歡男,女喜歡女,都有產生性衝動的對象。

可最近出現了一種群體,誰的身體也不喜歡,沒有性衝動,也沒有性慾望,可以有性行為,卻沒有性需求,被稱為「無性戀」,而這部分人群人數日益增長。

什麼是無性戀?

「無性戀」的宗旨是無性,但有戀,也就是性和戀可以分開。不同於柏拉圖式戀愛,也不同於不婚主義,或是獨身主義,無性戀本身對性並沒有過多的敵對思想或者精神障礙。

他們把性看成是感情生活的充分條件而非充要條件,性也可,不性也可,和男性也可,和女性也可,甚至雙性均可。

無性戀者有著與其他人一樣的情感需求,並能形成親密關係,不是一種精神疾病或性慾障礙。

他們仍然有情感渴望和戀愛憧憬,希望和別人互相依靠甚至依戀,而不是成為「獨行俠」。

加拿大副教授博蓋特稱,「無性戀」人群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有性衝動,可絕不會表現出來;而是徹底感覺不到性衝動。

這類人的戀愛宗旨是:我們可以相愛,但別想上床;可以跟你上床,但也不能說明我愛你。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性別;我不愛你,也不是因為你的性別。我對上床不感興趣,因為我是無性戀。

現今社會有7000萬「無性戀」人群,其中中國人口佔五分之一,且呈現上升趨勢。我們不能說這部分人群是突然出現的異族,只能說它形成已久,卻沒有被重視。

說到底,也就是我們固執地認為,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思維固化是矛盾的起源。

無性戀並非沒有需求

西南大學鄭麗軍教授的一項有關中國無性戀者的行為模式研究發現,無性戀者的性吸引和浪漫吸引並不總是保持一致。

他們雖感受不到性吸引,但卻可以感受到浪漫吸引,例如異性浪漫吸引、同性浪漫吸引等。

高強度的工作使職場人不得不「性愛降級」,2018年網易春風聯合獵聘發布的《職場人性福指數大揭秘》顯示,超七成的職場人對目前性生活狀態不滿意;有26.98%的網際網路人表示,工作時間太長嚴重耽誤了他們的性生活。

有人調侃:「睡自己都沒時間,哪有時間睡別人。」時間被佔用,也是無性戀人群產生的原因。

沒時間和別人睡覺,只能和自己睡覺。對性愛質量有追求的人,受困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只能尋求其他的解決方式。

高壓導致的缺覺和焦慮本身就會抑制性慾,越來越多年輕人甚至不再對「性」感興趣。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進行的調查表明,18歲到29歲已婚或同居的年輕人裡,男性中沒有「性趣」的比例從4.8%上升到12.1%,女性則從12.8%上漲到27.3%。

很多九五後或者零零後開始養貓、養狗就是不養女朋友,認為貓狗或其他寵物可以解決情感需要,因為貓狗基本都有空,但人不一定。

無性戀者其實也有性高潮

哥倫比亞大學性心理研究院的教授LoriBrotto博士在3個月的研究中,測量了38名年齡在19歲至55歲之間的女性(10名異性戀者,10名雙性戀者,11名同性戀者和7名無性戀者)的主觀和生殖器喚醒(陰道脈搏振幅)。

得出結果:無性戀女性的主觀和生理性喚起能力是正常的。換一句話說,無性戀者擁有和普通人一樣的高潮能力,沒有性功能不全和性功能障礙,只是在主觀上不需要。

那些性行為帶來的愉悅,無性戀者也有。只能說,性可以產生高潮,但無性戀者的高潮瞬間,不完全來源於性行為。

既然從生理學上證明無性戀者和有性戀者並無不同,那麼用有色眼鏡看這部分人群就是不對的。所有的存在即是可能,所有的可能都應該被尊重。

無性戀者沒有希望所有人變得和他們一樣,那為什麼要強求他們?我們已經接受了同性戀(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實現同性戀合法化),為什麼不能接受無性戀?

對任何一種人群的判斷如果僅僅是來源於是否與主流社會相匹配,那麼這將是有失公允的,也會阻礙人類社會的前進。

與無性戀者的溝通交往之道

由於無性戀對性並沒有很強烈的指向和要求,也不會受到外表、社會地位、智商等影響,可以與人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因而不用刻意注意。

正確認識只是為了了解對方,不要對他們過多揣摩,把示好行為當成是曖昧舉動。

即我對你好只是我想對你好,我對你好不是我想睡你。我對睡誰不感興趣。我只要和你就好。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指望一個無性戀者會因為自己而改變,不要把自己的性愛觀強加在他們身上。就如同性戀一樣,無性戀是一種性取向而非心理疾病。

這句話通俗地講就是,我不介意你想睡我,但也別指望我和你一樣想睡對方。

最後,要堅信與無性戀者是可以建立感情、建立關係,甚至步入婚姻的。彼此可以有多元化的相處方式,感情交流方式,發生性關係不是一種刻板模式。

感情維繫來源於我對你的愛以及你對我的愛,愛和性可以分開:我愛你,願意為你有性。如果你愛我,也請尊重我的性愛分離。

「無論你喜歡男人,女人,還是那些非二元/性別的人,愛別人,不一定意味著你想要對他們做些什麼,愛可以只是靠近對方那樣簡單。當他們笑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他們的眼睛亮了起來。愛以無數的方式表達,而不僅僅是通過性。」

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善待其他人,包括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也許有人覺得,1300萬在14億人口裡,實在太小眾。但事實上,無性戀的研究對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人群的研究,都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

無性戀者既不是性冷淡也不是性無能,不過是不會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力罷了。他們也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族群,和LGBT一樣,他們也需要被人理解,也需要被人接受。

我們承認性、愛對人生的重要性,因為這都是人類的本能。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有很多事情比做愛和談戀愛更重要,也更有意義。對於無性戀者來說,做不做我說了算。愛,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你有臉書帳號嗎?國外社交網站臉書上,現在除了傳統的男/女,已經有56種新的非傳統性別可選。你用蘋果手機嗎?蘋果手機的emoji表情符號,也早就加入了數十種「性別中立」符號。

隨著網絡的普及,各種無性戀社區開始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上形成。其中,最知名的是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成立於2001年。

對於一些人來說,有很多事情比做愛和談戀愛更重要,也更有意義。都什麼年代了,你還在用狹隘的眼光去看待這1300萬人嗎?

無性戀,沒有病。

- The End -作者 | Bear參考資料:Freud, S., & Rieff, P. (1997). 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相關焦點

  • 你好,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
    車行一半,氣氛實在尷尬。打開流量看到了上面。恭喜打來電話的那個你:你好,你撥打的電話無人接聽。你面無表情,點開一篇明星八卦,好,恭喜你,浪費了人生中的半秒鐘。電影中途,突然想打個電話,用一種無禮來對抗無禮,總好過忍氣吞聲。你好,你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
  • 真正的愛,不是對你好,而是「只對你好」
    文/墨然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愛從來不是對你好,而是只對你好。就像有人說的,如果你給的糖和給別人的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其實對一個人來說,她從來不缺愛,缺的是那個會給她獨一無二的愛的人。
  • 【你好!110】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警察爸爸媽媽們,我們想對你們說
    110】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警察爸爸媽媽們,我們想對你們說 2021-01-0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晚安心語說說短句 我對你好不是因為你好是我好你搞清楚
    晚安心語說說短句 我對你好不是因為你好是我好你搞清楚時間:2020-03-23 22: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晚安心語說說短句 我對你好不是因為你好是我好你搞清楚 在沒人溫暖你的時候,你要學會左手溫暖你的右手。
  • 過來人的忠告:最大的騙局,就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傷害你!
    老家是個鄉下小縣城,去一次最近的市區都得坐半天車,她在這裡工作了八個月感覺完全與社會脫節了,沒有節假日每天早起上班像上墳,最要命的是在銀行做的是櫃檯諮詢工作所以也只是拿著低微的工資。後來與在大城市的男朋友又異地,生活方式不一樣,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少,等等諸多原因就分手了。
  • 東南衛視「你好」系列再發力,《你好媽媽》第二季從武漢治癒出發
    疫情肆虐,從蔓延中國到席捲世界,病毒在短時間內的快速傳播向人們的生命發起了空前的挑戰。雖然目前國內抗「疫」的正面戰場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疫情帶來巨大的創傷仍難就此磨滅。在我們等待傷口癒合的日子,有這麼一群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撕下女性的固有標籤。疫情中逆行的女性使這場戰疫中的女性力量被更多人看見並關注,新時代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在悄悄地發生改變。
  • 很多時候別人對你好,並不是因為別人喜歡你
    這這種人會對你好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是屬於他們性格特點當中的一部分。你可以感激他們,報答他們。還有一種人,是對你的外在,內在甚至是處事風格所表示贊同。當別人接受你了之後,那麼對你好也只是一種他們的本能反應,是他們將你當作是自己人,想要守護你,保護你。所以這個世間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的,只要你相信愛。努力地充實自己,當自己變得優秀,那麼也會有很多人來對你「好」。當這個世界對你好的人越多你的收穫也會越多。
  • Ta是愛我還是想睡我?只有5%的人能分清
    往往只顧自己爽,一夜情大戶,性致來了你好sao,性致落潮,動輒「一滴也沒有了」。愛情是只想和ta做,具有無可替代性。那麼問題來了!!!分辨一個人是真喜歡還是真想睡很難嗎?怎麼樣分辨呢?其實很簡單!喜歡本身就帶一點犯賤的性質,無論受多少傷,都會興衝衝跑向對方,心裡想「讓我愛你好不好」,可從不問「你回頭看看我好不好」。可想睡你的人就不一樣,想睡你的人擅長情感綁架,他會跟你說:「如果你真的愛我就跟我上床。」
  • 《請先說你好》以後再遇見你,請你先說你好
    以後再遇見你再遇見你請你先說你好我怕控制不住就會給你擁抱打一個招呼也只是出於禮貌做有風度的人是你的驕傲>若不再遇見你見不到你多想說句你好以前老喜歡哼哼這幾句經典,但從來不知道歌到底叫什麼名字,後來才知道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請先說你好》,這首歌悲傷的人聽起來會依然悲傷,而釋懷的人聽起來會更能放下。
  • 男生喜歡你,還是想睡你,知道這些可以輕鬆辨別渣男
    如果對方的條件比你好,有些人會說你看上他的什麼什麼。反正條件差的那一方,都會被人說閒話。不是想得到對方的金錢,就是肉體。真正喜歡你的人,還是只是想睡你,還是有區別的。分辨一個人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歡的,有那麼難嗎?不,只要知道這些,可以輕鬆辨別渣男,向渣男say no!
  • 【你好!110】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我想對你說
    【你好!110】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我想對你說 2021-01-0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心對你好的人遇到一個便少一個
    願你有個其樂無窮的人生 什麼是真心對一個人好。在兩性中,一方對你好,是為了把你追到手,這是帶有目的性的「好」 。如果在一起了,一年,兩年,還能對你好,那就是真心對你好了。現在的戀愛,能挺過一年算是罕見了。你可以回想一下,你最長的戀愛是多久?
  • 聽膩了「都是為了你好」,但你想過背後的含義嗎?
    許多家長都喜歡對孩子說這樣一句話:「這都是為了你好!」沒收了孩子的手機,說是為了他的學習——為了你好;假期逼迫他寫各種各樣的作業、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為了你好……家長的出發點往往是很好的。然而問題在於,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大多數時候,只會讓孩子更痛苦呢?這不禁讓人懷疑,「為了你好」這句話裡隱藏的內容。
  • 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這是為你好」
    表姐不是個善於妥協的人,她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且在這條路上走的很好。我們不知道如果她走上那條「為你好」的道路是否還能獲得如此精彩的人生。有時候你的「為我好」只是「你以為的為我好」。你以為安逸是我該有的未來,其實我要的是刺激,你以為為我規劃好人生路線我能走的更輕鬆,但其實我要的是自由。就像俞敏洪說的:家長對孩子所謂的規劃是把孩子塞進「罐子」裡。當年那些把孩子送進楊永信中心戒網癮的家長們不也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在行兇嗎?
  • 你早晚會明白,對你好的人,不一定是因為愛你
    對你好的人多了去了,但不是每個都愛你;對你差的人也多了去了,但也不是每個都恨你。好壞是對立的,好壞也是你自己的衡量,是你自己的情感影響著自己的判斷,才覺得有的人很好,有的人很壞。被自己的感情左右,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誤解別人的意思。
  • 視頻|你好,警察節!我想對你說...
    視頻|你好,警察節!我想對你說...... 視頻:宣培科原標題:《視頻|你好
  • 你好2020,你好20年代
    今天的你,是不是當初想像的模樣?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年代交錯間,我們回首來時路,與2019鄭重話別。剛剛過去的一年,註定將深深鐫刻進歲月的年輪中。國慶大閱兵,讓中國人篤定砥礪70年的強國路;「山東艦」入列,讓幾代人實現了國產航母夢;5G的應用,讓這個國家的進步映照進每個人的生活中。
  • 【你好,警察節】原創警宣短片《我是中國警察》 看完你是否也想做...
    【你好,警察節】原創警宣短片《我是中國警察》 看完你是否也想做警察 2021-01-10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父母式的「我是為你好」真的是為你好嗎?扎心了!
    「我是為你好」往往會成為讓你聽從他們的萬能的藉口。比如:上學時不給談戀愛,畢業就要你結婚,沒結婚對象就給你相親,對象不合父母心意,還必須分。有多少情侶毀在父母一句「為你好」上。有時父母是希望下一代幸福,但父母沒有問過我們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麼,順從了父母的意願我們自己不幸福,不順從說你不孝順,人生的抉擇就在於此,現在父母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嘴上說為你著想,實際上根本就是為他們自己著想,最後出現感情問題還得做晚輩的處理。毋庸置疑,他們本意是好的,但是沒有從實際角度考慮,很多本應美好的感情成為了父母片面意願的犧牲品。
  • 如何區分男生對你好,是饞你的身子,還是真的對你好?
    走在路上,男生主動說:「你靠裡邊走,外面有水,別濺到你身上了。」她覺得好溫暖啊,這個男孩好細心好會照顧人。後面,她越想越覺得不對,她覺得這個人肯定是平時不少對女生這樣,這是積累出來的豐富經驗,而自己又非常的吃這套,估計這個人也是個海王無疑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