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闥與竇建德

2021-02-23 鉤沉發微錄
河北地區,並沒有因為竇建德的失敗而停止對唐的鬥爭。公元六二一年,唐軍佔領了河北。也就是從這一年起(六二一至六二三),竇建德的部將劉黑闥兩次起義反唐。這兩次起義的旗幟一舉起來,立刻得到河北人民的響應,打敗了唐朝佔領軍。唐朝最有名的將領李勣、李神通、李道玄被劉黑闥的起義軍趕走或殺死。劉黑闥的兩次起義,雖然先後都被唐朝所鎮壓,但對唐朝來說,教訓是很大的。在第一次鎮壓劉黑闥的時候,李淵想把河北地區的壯丁都殺光,把老弱遷到關中來,使河北成為空地。由於李世民的諫阻,才沒有實行,但屠殺是殘酷的。儘管如此,劉黑闥第二次又起來了。這樣就教訓了唐朝的統治者,單憑殘酷鎮壓是無用的。唐朝對河北人民特別害怕,直到唐太宗乃至於武則天的時候,都怕河北人民造反。所以太宗在河北地區沒有設置府兵。為什麼呢?就是覺得河北人民不好辦。河北地區的徭役,在唐朝初年比其他地區要輕些。這說明劉黑闥的兩次起義對統治者的教訓是很大的。到了公元六二三年劉黑闥的起義被鎮壓了,從此北方完全被唐朝統一了。

                                                     ——唐長孺《講義三種》第118頁至119頁

      劉黑闥在《舊唐書有傳,不過是與好幾人同在 一篇傳裡。

劉黑闥,貝州漳南人。無賴,嗜酒,好博弈,不治產業,父兄患之。與竇建德少相友善,家貧,無以自給,建德每資之。隋末亡命,從郝孝德為群盜,後歸李密為裨將。密敗,為王世充所虜。世充素聞其勇,以為騎將。見世充所為而竊笑之,乃亡歸建德,建德署為將軍,封漢東郡公,令將奇兵東西掩襲。黑闥既遍遊諸賊,善觀時變,素驍勇,多奸詐。建德有所經略,必令專知斥候,常間入敵中覘視虛實,或出其不意,乘機奮擊,多所克獲,軍中號為神勇。及建德敗,黑闥自匿於漳南,杜門不出。會高祖徵建德故將,範願、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等將赴長安,願等相與謀曰:「王世充以洛陽降,其下驍將公卿、單雄信之徒皆被夷滅,我輩若至長安,必無保全之理。且夏王往日擒獲淮安王,全其性命,遣送還之。唐家今得夏王,即加殺害,我輩殘命,若不起兵報仇,實亦恥見天下人物。」於是相率復謀反叛。卜以劉氏為主吉,共往漳南,見建德故將劉雅告之,且請。雅曰:「天下已平,樂在丘園為農夫耳。起兵之事,非所願也。」眾怒,殺雅而去。範願曰:「漢東公劉黑闥果敢多奇略,寬仁容眾,恩結於士卒。吾久常聞劉氏當有王者,今舉大事,欲收夏王之眾,非其人莫可。」遂往詣黑闥,以告其意。黑闥大悅,殺牛會眾,舉兵得百餘人,襲破漳南縣。貝州刺史戴元詳、魏州刺史權威合兵擊之,並為黑闥所敗,元詳及威皆沒於陣。黑闥盡收其器械及餘眾千餘人,於是範願、高雅賢等宿舊左右漸來歸附,眾至二千人。

武德四年七月,設壇於漳南,祭建德,告以舉兵之意,自稱大將軍。淮安王神通、將軍秦武通、王行敏前後討之,皆為所敗。於是移書趙、魏,其建德將士,往往殺官吏以應。黑闥北連懷戎賊帥高開道,兵鋒甚銳,進至宗城,有眾數萬。黎州總管李世勣不能拒,棄城走保洺州。黑闥追擊破之,步卒五千人,皆歿於陣,世勣與武通僅以身免。黑闥又徵王琮為中書令,劉斌為中書侍郎,以掌文翰。遣使北連突厥,頡利可汗遣俟斤宋耶那,率胡騎從之。黑闥軍大振,進陷相州。半歲,悉復建德故地。兗州賊帥徐圓朗舉齊、兗之地以附於黑闥,其勢益張。

五年正月,黑闥至相州,僭稱漢東王,建元為天造。以範願為左僕射,董康買為兵部尚書,高雅賢為右領軍,又引建德時文武悉複本位,都於洺州。其設法行政,皆師建德而攻戰勇決過之。於是太宗又自請統兵討之,師次衛州,黑闥數以兵挑戰,輒為官軍所挫。黑闥懼,委相州,而退保於列人營。時洺水縣人請為內應,太宗遣總管羅士信入城據守,黑闥又攻陷其城,士信死之,遂據洺州。三月,太宗阻洺水列營以逼之,分遣奇兵,斷其糧道。黑闥又數挑戰,太宗堅壁不應,以挫其鋒。黑闥城中糧盡,太宗度其必來決戰,預擁洺水上流,謂守堤吏曰:「我擊賊之日,候賊半度而決堰。」黑闥果率步騎二萬渡洺水而陣,與官軍大戰,賊眾大潰,水又大至,黑闥眾不得渡,斬首萬餘級,溺死者數千人。黑闥與範願等以千餘人奔於突厥,山東悉定。太宗遂引軍於河南以討徐圓朗。

六月,黑闥復借兵於突厥,來寇山東。七月,至定州,其舊將曹湛、董康買先亡在鮮虞,復聚兵以應黑闥。高祖遣淮陽王道玄、原國公史萬寶討之,戰於下博,王師敗績,道玄死於陣,萬寶輕騎逃還。由是河北諸州盡叛,又降於黑闥,旬日間悉復故城,復都洺州。十一月,高祖遣齊王元吉擊之,遲留不進。又令隱太子建成督兵進討,頻戰大捷。六年二月,又大破之於館陶,黑闥引軍北走。建成與元吉合千餘騎屯於永濟渠,縱騎擊之,黑闥敗走,命騎將劉弘基追之。黑闥為王師所蹙,不得休息,道遠兵疲,比至饒陽,從者才百餘人,眾皆餒,入城求食。黑闥所署饒州刺史葛德威出門迎拜,延之入城。黑闥初不許,德威謬為誠敬,涕泣固請。黑闥乃進,至城傍,德威勒兵執之,送於建成,斬於洺州,山東復定。

徐圓朗者,兗州人也。隋末,亡命為群盜,據本郡,縱兵略地,自琅邪巳西,北至東平,盡有之,勝兵二萬餘人。初附於李密,密敗,歸王世充。及洛陽平,歸國,拜兗州總管,封魯郡公。高祖令葛國公盛彥師安輯河南,行至任城。會劉黑闥作亂,潛結於圓朗,因執彥師舉兵應黑闥,自稱魯王。黑闥以圓朗為大行臺元帥,兗、鄆、陳、杞、伊、洛、曹、戴等八州豪猾,皆殺其長吏以應之。太宗平黑闥,進師曹州,遣淮安王神通及李世勣攻之。圓朗數出戰,不利,城內百姓爭逾城降。圓朗窮蹙,與數騎棄城夜遁,為野人所殺,其地悉平。

史臣曰:薛舉父子勇悍絕倫,性皆好殺,仁杲尤甚,無恩眾叛,雖猛何為?李軌竊據鷹揚,僭號河西,安隋朝官屬,不奪其財;破李贇甲兵,放還其眾,是其興也。及殺害謀主,崇信妖巫,眾叛親離,其亡也,宜哉!武周始為鼠竊,偶恣鴟張,不用君璋之謀,竟為突厥所殺。苑君璋及總餘眾,別生異圖,見頡利歸朝,亦是見機者也。黑闥、開道,勇而無謀,顧其行師,祗是狂賊,皆為麾下所殺,馭眾之道謬哉。

贊曰:國無紀綱,盜興草澤。不有隋亂,焉知唐德?

                                                              《舊唐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五》

竇建德在《舊唐書》與王世充合傳。

世充,字行滿,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寓居新豐。祖支頹耨,早死。父收,隨母嫁霸城王氏,因冒姓焉,仕至汴州長史。世充頗涉經史,尤好兵法及龜策、推步之術。開皇中,以軍功拜儀同,累轉兵部員外郎。善敷奏,明習法律,然舞弄文法,高下其心。或有駁難之者,世充利口飾非,辭議鋒起,眾雖知其不可而莫能屈。

大業中,累遷江都丞,兼領江都宮監。時煬帝數幸江都,世充善候人主顏色,阿諛順旨,每入言事,帝必稱善。乃雕飾池臺,陰奏遠方珍物,以媚於帝,由是益暱之。世充知隋政將亂,陰結豪俊,多收群心,有系獄抵罪,皆枉法出之,以樹私恩。及楊玄感作亂,吳人硃燮、晉陵人管崇起兵江南以應之,自稱將軍,擁眾十餘萬。隋遣將軍吐萬緒、魚俱羅等討之,不克。世充為其偏將,募江都萬餘人,頻擊破之。每有克捷,必歸功於下,所獲軍實,皆推與士卒,由此人爭為用,功最居多。

十年,齊郡賊帥孟讓自長白山寇掠諸郡,至盱眙,有眾十餘萬。世充以兵拒之,保都梁山,為五柵,相持不戰,乃倡言兵走,羸師示弱。讓笑曰:「王世充文法小吏,安能領兵?吾令生縛取之,鼓行而入江都。」時百姓皆入壁,野無所掠,賊眾漸餒,又苦柵當其道,不得南侵,即分兵圍五柵。世充每日擊之,陽不利,走還入柵。如是數日,讓益輕之,乃稍分人於南方抄,留兵才足以圍柵。世充知其懈,乃於營中夷灶撤幕,投方陣,四面外向,毀柵而出,奮擊,大破之,讓以數十騎遁去,斬首萬餘級,俘虜十餘萬人。煬帝以世充有將帥才略,復遣領兵討諸小盜,所向盡平。

十一年,突厥圍煬帝於雁門。世充盡發江都人將往赴難,在軍中蓬首垢面,悲泣無度,曉夜不解甲,藉草而臥。煬帝聞之,以為忠,益信任之。十二年,遷江都通守。時厭次人格謙為盜數年,兵十餘萬在豆子?中,為太僕卿楊義臣所殺,世充帥師擊其餘眾,破之。又擊盧明月於南陽,虜獲數萬。後還江都,煬帝大悅,自執杯酒以賜之。及李密攻陷洛口倉,進逼東都,煬帝特詔世充大發兵,於洛口拒密,前後百餘戰,未有勝負。又遣就軍拜世充為將軍,趣令破賊。世充引軍渡洛水,與李密戰,世充軍敗績,溺死者萬餘人,乃率餘眾歸河陽。時天寒大雪,兵士在道凍死者又數萬人,比至河陽,才以千數。世充自系獄請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徵還洛陽,置營於含嘉倉城,收合亡散,復得萬餘人。

俄而宇文化及作難,太府卿元文都、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中盧楚,奉越王侗嗣位於東都,拜世充為吏部尚書,封鄭國公。文都謂楚等曰:「今化及弒逆,仇恥未報,吾雖志在枕戈,而力所不及。為國計者,莫如以尊官寵李密,以庫物權啖之,使擊化及,令兩賊自鬥,化及既破,而密之兵固亦疲矣。又其士卒得我之賞,居我之官,內外相親,易為反間,我師養力以乘其弊,則密亦可圖也。」楚等以為然。即日遣使拜密為太尉、尚書令,令討化及。密遂稱臣奉制,以兵拒化及於黎陽。每戰勝,則遣使告捷,眾皆悅。世充獨謂其麾下諸將曰:「文都之輩,刀筆吏耳,吾觀其勢,必為李密所擒。且吾軍人每與密戰,殺其父兄子弟,前後已多,一旦為之下,吾屬無類矣!」出言以激怒其眾。文都知而大懼,與楚等謀,因世充入內,伏甲而殺之,期有日矣。納言段達庸懦,恐事不果,遣其女婿張志以楚等謀告世充。其夜,勒兵圍宮城,將軍費曜、田闍等拒戰於東太陽門外,曜軍敗,世充遂攻門而入,無逸以單騎遁走,獲楚殺之。時宮門閉,世充遣人扣門言於侗曰:「元文都等欲執皇帝降於李密,段達知而告臣,臣非敢反,誅反者耳。」初,文都聞變,入奉侗於乾陽殿,陳兵衛之,令將帥乘城以拒難。段達矯侗命,執文都送於世充,至則亂擊而死。達又矯侗命,開門以納世充。世充悉遣人代宿衛者,然後入謁陳謝曰:「文都等無狀,謀相屠害,事急為此,不敢背國。」侗與之盟。其日,進拜尚書左僕射,總督內外諸軍事。世充去含嘉城,移居尚書省,專宰朝政。以其兄世惲為內史令,入居禁中,子弟鹹擁兵馬,鎮諸城邑。

未幾,李密破化及還,其勁兵良馬多戰死,士卒疲倦。世充欲乘其弊而擊之,恐人心不一,乃假託鬼神,言夢見周公。乃立祠於洛水,遣巫宣言周公欲令僕射急討李密,當有大功,不則兵皆疫死。世充兵多楚人,俗信妖言,眾皆請戰。世充簡練精勇,得二萬餘人,馬二千餘匹,軍於洛水南。密軍偃師北山上。時密新破化及,有輕世充之心,不設壁壘。世充夜遣三百餘騎潛入北山,伏溪谷中,令軍人秣馬蓐食,遲明而薄密。密出兵應之,陳未成列而兩軍合戰。其伏兵發,乘高而下,馳壓密營,又縱火焚其廬舍,密軍潰,降其將張童仁、陳智略,進下偃師,密走保洛口。初,世充兄世偉及子玄應隨化及至東郡,密得而囚之於城中,至是盡獲之。又執密長史邴元真妻子、司馬鄭虔象之母及諸將子弟,皆撫慰之,各令潛呼其父兄。世充進兵,次洛口,邴元真、鄭虔象等舉倉城以應之。密以數十騎走河陽,率餘眾入朝。世充盡收其眾,振旅而還。侗進拜世充太尉,以尚書省為其府,備置官屬。世充立三榜於府門之外:一求文才學識堪濟世務者,一求武藝絕人摧鋒陷陣者,一求能理冤枉擁抑不申者。於是上書陳事,日有數百,世充皆躬自省覽,殷勤慰勞。好行小惠,下至軍營騎士,皆飾辭以誘之。當時有識者見其心口相違,頗以懷貳。世充嘗於侗前賜食,還家大嘔吐,疑遇毒所致,自是不復朝請,與侗絕矣。遣雲定興、段達入奏於侗,請加九錫之禮。二年三月,遂策授相國,總百揆,封鄭王,加九錫備物。有道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圖讖,乃上《孔子閉房記》,畫作丈夫持一竿以驅羊。釋云:「隋,楊姓也。幹一者,王字也。王居羊後,明相國代隋為帝也。」又取《莊子人間世》、《德充符》二篇上之,法嗣釋曰:「上篇言『世』,下篇言『充』,此即相國名矣,明當德被人間,而應符命為天子也。」世充大悅曰:「此天命也。」再拜受之,即以法嗣為諫議大夫。世充又羅取雜鳥,書帛系其頸,自言符命而散放之。有彈射得鳥來而獻者,亦拜官爵。段達、雲定興等入見於侗曰:「天命不常,鄭王功德甚盛,願陛下揖讓告禪,遵唐、虞之跡。」侗怒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若隋德未衰,此言不可發,必天命有改,亦何論於禪讓?公等皆是先朝舊臣,忽有斯言,朕復當何所望!」段達等莫不流涕。世充又使人謂曰:「今海內未定,須得長君,待四方乂安,復子明闢。必若前盟,義不違負。」四月,假為侗詔策禪位,遣兄世惲廢侗於含涼殿,世充僭即皇帝位,建元曰開明,國號鄭。先封同姓王隆為淮陽王,整為東郡王,楷為馮翊王,素為樂安王。次封叔瓊為陳王,兄世衡為秦王,世偉為楚王,世惲為齊王。又封瓊子辯為杞王,衡子虔壽為蔡王,偉子弘烈為魏王,行本為荊王,琬為代王;惲子仁則為唐王,道誠為衛王,道詢為趙王,道?夌為燕王;兄世師子太為宋王,君度為越王。立子玄應為皇太子,封子玄恕為漢王。世充每聽朝,必殷勤誨諭,言辭重複,千端萬緒,百司奉事,疲於聽受。或輕騎遊歷街衢,亦不清道,百姓但避路而已,按轡徐行,謂百姓曰:「昔時天子深坐九重,在下事情,無由聞徹。世充非貪寶位,本欲救時,今當如一州刺史,每事親覽,當與士庶共評朝政。恐門禁有限,慮致壅塞,今止順天門外置座聽朝。」又令西朝堂受抑屈,東朝堂受直諫。於是獻書上事,日有數百,條疏既煩,省覽難遍,數日後不復更出。

五月,世充禮部尚書裴仁基及其子左輔大將軍行儼、尚書左丞宇文儒童等數十人謀誅世充,復尊立侗。事洩,皆見害,夷其三族。六月,世惲因勸世充害侗,以絕眾望。世充遣其侄行本鴆殺侗,諡曰恭皇帝。其將軍羅士信率其眾千餘人來降。十月,世充率眾東徇地,至於滑州,仍以兵臨黎陽。十一月,竇建德入世充之殷州,殺掠居人,焚燒積聚,以報黎陽之役。

三年二月,世充殿中監豆盧達來降。世充見眾心日離,乃嚴刑峻制,家一人逃者,無少長皆坐為戮,父子、兄弟、夫妻許其相告而免之。又令五家相保,有全家叛去而鄰人不覺者,誅及四鄰。殺人相繼,其逃亡益甚。至於樵採之人,出入皆有限數,公私窘急,皆不聊生。又以宮城為大獄,意有所忌,即收系其人及家屬於宮中。又每使諸將出外,亦收其親屬質於宮內。囚者相次,不減萬口,既艱食,餒死者日數十人。世充屯兵不散,倉粟日盡,城中人相食。或握土置甕中,用水淘汰,沙石沉下,取其上浮泥,投以米屑,作餅餌而食之,人皆體腫而腳弱,枕倚於道路。其尚書郎盧君業、郭子高等皆死於溝壑。七月,秦王率兵攻之,師至新安,世充鎮堡相次來降。八月,秦王陳兵於青城宮,世充悉兵來拒,隔澗而言曰:「隋末喪亂,天下分崩,長安、洛陽,各有分地,世充唯願自守,不敢西侵。計熊、谷二州,相去非遠,若欲取之,豈非度內?既敦鄰好,所以不然。王乃盛相侵軼,遠入吾地,三崤之道,千裡饋糧,以此出師,未見其可。」太宗謂曰:「四海之內,皆承正朔,唯公執迷,獨阻聲教。東都士庶,亟請王師,關中義勇,感恩致力。至尊重違眾願,有斯吊伐。若轉禍來降,則富貴可保;如欲相抗,無假多言。」世充無以報。太宗分遣諸將攻其城鎮,所至輒下。九月,王君廓攻拔世充之轘轅縣,東徇地至管城而還,於是河南州縣相次降附。竇建德自侵殷州之後,與世充遂結深隙,信使斷絕。十一月,竇建德又遣人結好,並陳救援之意。世充乃遣其兄子琬及內史令長孫安世報聘,且乞師。

四年二月,世充率兵出方諸門,與王師相抗,世充軍敗。因乘勝追之,屯其城門。世充步卒不得入,驚散南走,追斬數千級,虜五千餘人。世充從此不復敢出,但嬰城自守,以待建德之援。三月,秦王擒建德並王琬、長孫安世等於武牢,回至東都城下以示之,且遣安世入城,使言敗狀。世充惶惑,不知所為,將潰圍而出,南走襄陽,謀於諸將,皆不答,乃率其將吏詣軍門請降。於是收其府庫,頒賜將士。世充黃門侍郎薛德音以文檄不遜,先誅之,次收世充黨與段達、楊注、單雄信、楊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硃粲等十餘人,皆戮於洛渚之上。

秦王以世充至長安,高祖數其罪,世充對曰:「計臣之罪,誠不容誅,但陛下愛子秦王許臣不死。」高祖乃釋之。與兄苪、妻、子同徙於蜀,將行,為仇人定州刺史獨孤修所殺。子玄應及兄世偉等在路謀叛,伏誅。世充自篡位,凡三年而滅。

竇建德,貝州漳南人也。少時,頗以然諾為事。嘗有鄉人喪親,家貧無以葬,時建德耕于田中,聞而嘆息,遽輟耕牛,往給喪事,由是大為鄉黨所稱。初,為裡長,犯法亡去,會赦得歸。父卒,送葬者千餘人,凡有所贈,皆讓而不受。

大業七年,募人討高麗,本郡選勇敢尤異者以充小帥,遂補建德為二百人長。時山東大水,人多流散,同縣有孫安祖,家為水所漂,妻子餒死。縣以安祖驍勇,亦選在行中。安祖辭貧,白言漳南令,令怒笞之。安祖刺殺令,亡投建德,建德舍之。是歲,山東大飢,建德謂安祖曰:「文皇帝時,天下殷盛,發百萬之眾以伐遼東,尚為高麗所敗。今水潦為災,黎庶窮困,而主上不恤,親駕臨遼,加以往歲西徵,瘡痍未復,百姓疲弊,累年之役,行者不歸,今重發兵,易可搖動。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為逃亡之虜也?我知高雞泊中廣大數百裡,莞蒲阻深,可以逃難,承間而出,虜掠足以自資。既得聚人,且觀時變,必有大功於天下矣。」安祖然其計。建德招誘逃兵及無產業者,得數百人,令安祖率之,入泊中為群盜,安祖自稱將軍。鄃人張金稱亦結聚得百人,在河阻中。蓚人高士達又起兵得千餘人,在清河界中。時諸盜往來漳南者,所過皆殺掠居人,焚燒舍宅,獨不入建德之閭。由是郡縣意建德與賊徒交結,收系家屬,無少長皆殺之。建德聞其家被屠滅,率麾下二百人亡歸。士達自稱東海公,以建德為司兵。後安祖為張金稱所殺,其兵數千人又盡歸於建德。自此漸盛,兵至萬餘人,猶往來高雞泊中。每傾身接物,與士卒均執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

十二年,涿郡通守郭絢率兵萬餘人來討士達。士達自以智略不及建德,乃進為軍司馬,鹹以兵授焉。建德既初董眾,欲立奇功以威群賊,請士達守輜重,自簡精兵七千人以拒絢,詐為與士達有隙而叛之。士達又宣言建德背亡,而取虜獲婦人紿為建德妻子,於軍中殺之。建德偽遣人遺絢書請降,願為前驅,破士達以自效。約信之,即引兵從建德至長河界,期與為盟,共圖士達。絢兵益懈而不備,建德襲之,大破絢軍,殺略數千人,獲馬千餘匹,絢以數十騎遁走,遣將追及於平原,斬其首以獻士達。由是建德之勢益振。

隋遣太僕卿楊義臣率兵萬餘人討張金稱,破之於清河,所獲賊眾皆屠滅,餘散在草澤間者復相聚而投建德。義臣乘勝至平原,欲入高雞泊中,建德謂士達曰:「歷觀隋將,善用兵者,唯義臣耳。新破金稱,遠來襲我,其鋒不可當。請引兵避之,令其欲戰不得,空延歲月,將士疲倦,乘便襲擊,可有大功。今與爭鋒,恐公不能敵也。」士達不從其言,因留建德守壁,自率精兵逆擊義臣。戰小勝,而縱酒高宴,有輕義臣之心。建德聞之曰:「東海公未能破賊而自矜大,此禍至不久矣。隋兵乘勝,必長驅至此,人心驚駭,吾恐不全。」遂留人守壁,自率精銳百餘據險,以防士達之敗。後五日,義臣果大破士達,於陣斬之,乘勢追奔,將圍建德。守兵既少,聞士達敗,眾皆潰散。建德率百餘騎亡去,行至饒陽,觀其無守備,攻陷之,撫循士眾,人多願從,又得三千餘兵。初,義臣既殺士達,以為建德不足憂。建德復還平原,收士達敗兵之死者,悉收葬焉。為士達發喪,三軍皆縞素。招集亡卒,得數千人,軍復大振,始自稱將軍。初,群盜得隋官及山東士子皆殺之,唯建德每獲士人,必加恩遇。初得饒陽縣長宋正本,引為上客,與參謀議。此後隋郡長吏稍以城降之,軍容益盛,勝兵十餘萬人。

十三年正月,築壇場於河間樂壽界中,自稱長樂王,年號丁丑,署置官屬。七月,隋遣右翊衛將軍薛世雄率兵三萬來討之,至河間城南,營於七裡井。建德聞世雄至,選精兵數千人伏河間南界澤中,悉拔諸城偽遁,雲亡入豆子?中。世雄以為建德畏己,乃不設備。建德覘知之,自率敢死士一千人襲擊世雄。會雲霧晝晦,兩軍不辨,隋軍大潰,自相踏藉,死者萬餘,世雄以數百騎而遁,餘軍悉陷。於是建德進攻河間,頻戰不下。其後城中食盡,又聞煬帝被弒,郡丞王琮率士吏發喪,建德遣使吊之,琮因使者請降,建德退舍具饌以待焉。琮率官屬素服面縛詣軍門,建德親解其縛,與言隋亡之事,琮俯伏裴哀,建德亦為之泣。諸賊帥或進言曰;「琮拒我久,殺傷甚眾,計窮方出,今請烹之。」建德曰:「此義士也。方加擢用,以勵事君者,安可殺之!往在泊中共為小盜,容可恣意殺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因令軍中曰:「先與王琮有隙者,今敢動搖,罪三族。」即日授琮瀛州刺史。始都樂壽,號曰金城宮,自是郡縣多下之。

武德元年冬至日,於金城宮設會,有五大鳥降於樂壽,群鳥數萬從之,經日而去,因改年為五鳳。有宗城人獻玄珪一枚,景城丞孔德紹曰:「昔夏禹膺籙,天錫玄珪。今瑞與禹同,宜稱夏國。」建德從之。先是,有上谷賊帥王須拔自號漫天,擁眾數萬,入掠幽州,中流矢而死。其亞將魏刀兒代領其眾,自號歷山飛,入據深澤,有徒十萬。建德與之和,刀兒因弛守備,建德襲破之,又盡並其地。

二年,宇文化及僭號於魏縣,建德謂其納言宋正本、內史侍郎孔德紹曰:「吾為隋之百姓數十年矣,隋為吾君二代矣。今化及殺之,大逆無道,此吾仇矣,請與諸公討之,何如?」德紹曰:「今海內無主,英雄競逐,大王以布衣而起漳浦,隋郡縣官人莫不爭歸附者,以大王仗順而動,義安天下也。宇文化及與國連姻,父子兄弟受恩隋代,身居不疑之地,而行弒逆之禍,篡隋自代,乃天下之賊也。此而不誅,安用盟主!」建德稱善。即日引兵討化及,連戰,大破之。化及保聊城,建德縱撞車拋石,機巧絕妙,四面攻城,陷之。建德入城,先謁隋蕭皇后,與語稱臣。悉收弒煬帝元謀者宇文智及、楊士覽、元武達、許弘仁、孟景,集隋文武官,對而斬之,梟首轅門之外。化及並其二子同載以檻車,至大陸縣斬之。

建德每平城破陣,所得資財,並散賞諸將,一無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脫粟之飯。其妻曹氏不衣紈綺,所使婢妾才十數人。至此,得宮人以千數,並有容色,應時放散。得隋文武官及驍果尚且一萬,亦放散,聽其所去。又以隋黃門侍郎裴矩為尚書左僕射,兵部侍郎崔君肅為侍中,少府令何稠為工部尚書,自餘隨才拜授,委以政事,其有欲往關中及東都者亦恣聽之,仍給其衣糧,以兵援之,送出其境。攻陷洺州,虜刺史袁子幹。遷都於洺州,號萬春宮。遣使往灌津,祠竇青之墓,置守冢二十家。又與王世充結好,遣使朝隋越王侗於洛陽。後世充廢侗自立,乃絕之,始自尊大,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下書言詔。追諡隋煬帝為閔帝,封齊王暕子政道為鄖公。然猶依倚突厥。隋義城公主先嫁突厥,及是遣使迎蕭皇后,建德勒兵千餘騎送之入蕃,又傳化及首以獻公主。既與突厥相連,兵鋒益盛。

九月,南侵相州,河北大使淮安王神通不能拒,退奔黎陽。相州陷,殺刺史呂珉。又進攻衛州,陷黎陽,左武衛大將軍李世勣、皇妹同安長公主及神通並為所虜。滑州刺史王軌為奴所殺,攜其首以奔建德,曰:「奴殺主為大逆,我何可納之!」命立斬奴,而返軌首於滑州。吏人感之,即日而降。齊、濟二州及兗州賊帥徐圓朗皆聞風而下。建德釋李世勣,使其領兵以鎮黎州。

三年正月,世勣舍其父而逃歸,執法者請誅之,建德曰:「勣本唐臣,為我所虜,不忘其主,逃還本朝,此忠臣也,其父何罪!」竟不誅。舍同安長公主及神通於別館,待以客禮。高祖遣使與之連和,建德即遣公主與使俱歸。嘗破趙州,執刺史張昂、邢州刺史陳君賓、大使張道源等,以侵軼其境,建德將戮之。其國子祭酒凌敬進曰:「夫犬各吠非其主,今鄰人堅守,力屈就擒,此乃忠確士也。若加酷害,何以勸大王之臣乎?」建德盛怒曰:「我至城下,猶迷不降,勞我師旅,罪何可赦?」敬又曰:「今大王使大將軍高士興於易水抗禦羅藝,兵才至,士興即降,大王之意復為可不?」建德乃悟,即命釋之。其寬厚從諫,多此類也。又遣士興進圍幽州,攻之不克,退軍旅籠火城,為藝所襲,士興大潰。先是,其大將王伏寶多勇略,功冠等倫,群帥嫉之。或言其反,建德將殺之,伏寶曰:「我無罪也,大王何聽讒言,自斬左右手乎?」既殺之,後用兵多不利。

九月,建德自帥師圍幽州,藝出兵與戰,大破之,斬首千二百級。藝兵頻勝而驕,進襲其營,建德列陣於營中,填塹而出,擊藝敗之。建德薄其城,不克,遂歸洺州。其納言宋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讒言殺之。是後人以為誡,無復進言者,由此政教益衰。

先,曹州濟陰人孟海公擁精兵三萬,據周橋城以掠河南之地。其年十一月,建德自率兵渡河以擊之。時秦王攻王世充於洛陽,建德中書舍人劉斌說建德曰:「今唐有關內,鄭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勢也。聞唐兵悉眾攻鄭,首尾二年,鄭勢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強鄭弱,其勢必破鄭,鄭破則夏有齒寒之憂。為大王計者,莫若救鄭,鄭拒其內,夏攻其外,破之必矣。若卻唐全鄭,此常保三分之勢也。若唐軍破後而鄭可圖,則因而滅之,總二國之眾,乘唐軍之敗,長驅西入,京師可得而有,此太平之基也。」建德大悅曰:「此良策矣。」適會世充遣使乞師於建德,即遣其職方侍郎魏處繪入朝,請解世充之圍。

四年二月,建德克周橋,虜海公,留其將範願守曹州,悉發海公及徐圓朗之眾來救世充。軍至滑州,世充行臺僕射韓洪開城納之,遂進逼元州、梁州、管州,皆陷之,屯於滎陽。三月,秦王入武牢,進薄其營,多所傷殺,並擒其將殷秋、石瓚。時世充弟世辨為徐州行臺,遣其將郭士衡領兵數千人從之,合眾十餘萬,號為三十萬,軍次成皋,築宮於板渚,以示必戰。又遣間使約世充共為表裡。經二月,迫於武牢,不得進。秦王遣將軍王君廓領輕騎千餘抄其糧運,獲其大將張青特,虜獲甚眾。建德數不利,人情危駭,將帥已下破孟海公,皆有所獲,思歸洺州。凌敬進說曰:「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建德將從之,而世充之使長孫安世陰齎金玉,啖其諸將,以亂其謀。眾鹹進諫曰:「凌敬,書生耳,豈可與言戰乎?」建德從之,退而謝敬曰:「今眾心甚銳,此天贊我矣。因此決戰,必將大捷。已依眾議,不得從公言也。」敬固爭,建德怒,扶出焉。其妻曹氏又言於建德曰:「祭酒之言可從,大王何不納也?請自滏口之道,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以自救,此則鄭圍解矣。今頓兵武牢之下,日月淹久,徒為自苦,事恐無功。」建德曰:「此非女子所知也。且鄭國懸命朝暮,以待吾來,既許救之,豈可見難而退,示天下以不信也?」於是悉眾進逼武牢,官軍按甲挫其銳。及建德結陣於汜水,秦王遣騎挑之,建德進軍而戰,竇抗當之。建德少卻,秦王馳騎深入,反覆四五合,然後大破之。建德中槍,竄於牛口渚,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生獲之。先是,軍中有童謠曰:「豆入牛口,勢不得久。」建德行至牛口渚,甚惡之,果敗於此地。建德所領兵眾,一時奔潰,妻曹氏及其左僕射齊善行將數百騎遁於洺州。餘黨欲立建德養子為主,善行曰:「夏王平定河朔,士馬精強,一朝被擒如此,豈非天命有所歸也?不如委心請命,無為塗炭生人。」遂以府庫財物悉分士卒,各令散去。善行乃與建德右僕射裴矩、行臺曹旦及建德妻率偽官屬,舉山東之地,奉傳國等八璽來降。七月,秦王俘建德至京師,斬於長安市,年四十九。自起軍至滅,凡六歲,河北悉平。其年,劉黑闥復盜據山東。

史臣曰:世充奸人,遭逢昏主,上則諛佞詭俗以取榮名,下則強辯飾非以制群論。終行篡逆,自恣陸梁,安忍殺人,矯情馭眾,凡所委任,多是叛亡,出降秦王,不致顯戮,其為幸也多矣。建德義伏鄉閭,盜據河朔,撫馭士卒,招集賢良。中絕世充,終斬化及,不殺徐蓋,生還神通,沉機英斷,靡不有初。及宋正本、王伏寶被讒見害,凌敬、曹氏陳謀不行,遂至亡滅,鮮克有終矣。然天命有歸,人謀不及。

贊曰:世充篡逆,建德愎諫,二兇即誅,中原弭亂。

                                                                  《舊唐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

相關焦點

  • 將帥傳 | 唐朝·劉黑闥
    劉黑闥少時,喜喝酒、嗜賭博,不治產業,是個十足的無賴,父兄都把他看作是禍害。竇建德與他是同鄉,黑闥家貧,竇建德常給以資助。
隋末,農民起義軍紛起,劉黑闥先從郝孝德,後歸隨李密。李密戰敗後,又被王世充俘虜。王世充早聞劉
黑闥勇力過人,把他當作騎將,把守新鄉(今屬河南)。但劉黑闥對王世充所做不滿,乘機逃歸竇建德。
  • 當年劉黑闥多厲害,李勣剛出道時,被劉黑闥打得丟盔卸甲
    聞聽劉黑闥造反,李淵急忙任命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道行臺尚書右僕射,和幽州總管羅藝一道,組成政府聯軍,共五萬多兵馬,前去剿寇。不料那劉黑闥不愧驍勇多謀的名號,兩軍在饒陽(河北省衡水市)城南一場交戰,李神通大敗。
  • 劉黑闥兵力薄弱,為何在唐朝初年突然佔據了河北?
    劉黑闥成長於唐初戰亂中,卻脫胎於竇建德。 竇建德在虎牢關戰役失敗後被殺,李世民將他帳下原有的十萬大軍遣返家鄉,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回家種地,沒事別搞這種打打殺殺的遊戲。 主要是危險!
  • 李神通敗了,李玄通死了,劉黑闥來勢洶洶,李淵無奈使出殺手鐧
    自從李世民消滅了竇建德,王世充這兩個主要的對手,大唐迎來了短暫的安寧。然而這樣的安寧並沒有持續多久就結束了,因為竇建德舊部又死灰復燃,大有燎原之勢。為首的是竇建德原來的部下劉黑闥,劉黑闥重拾竇建德舊部,攻克了漳南(河北故城東北)。
  • 解析唐朝戰爭:唐朝初年,李世民如何擊潰劉黑闥?
    後來,他攻打竇建德,同樣用著相同的方法,在虎牢關取得大捷,竇建德十萬大軍潰敗,自己也被押往長安斬首。而李世民此次對於劉黑闥的方法,同樣如此。公元622年,正月。劉黑闥自稱漢東王,定都洺州。至此,劉黑闥的北翼、東翼、西翼、南翼全部遇到危機。劉黑闥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他開始修築甬道,試圖貫通至洺水城,搶佔運糧通道。而且,他從東北方向延伸出了兩條甬道。此次延伸甬道,劉黑闥成功攻下了洺水城。
  • 劉黑闥起兵造反後,李淵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時間派出李世民?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竇建德舊部劉黑闥利用李淵的錯誤和東突厥的支持在河北起兵造反,聲勢浩大。按照之前的習慣,唐高祖李淵應該在第一時間派出最厲害的名將、自己的二兒子秦王李世民平叛。然而在劉黑闥起兵後,李淵連續派出幾路大軍平定叛亂,但就是不派李世民。結果這幾路大軍全部被劉黑闥擊敗,李淵的堂侄李道玄戰死沙場、名將薛萬均兄弟被俘,連唐朝一等軍事家李世勣都大敗而歸。由於多次失敗,劉黑闥幾乎佔領了竇建德的全部故地,在武德五年(622年)正式稱王。李淵只得命令秦王李世民出兵。
  • 歷史上李元霸的原型:死於劉黑闥之手,間接引發玄武門事變?
    但是,就在李世民剛剛帶著竇建德返回長安,在長安將其當街處斬之後。竇建德的部將劉,再次起兵作亂。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劉黑闥就收攏了數萬竇建德的舊屬。整個山東、河北、河南地區,情況急轉直下。面對這種局面,當時剛剛年滿十八歲的李道玄,臨危受命,被李淵任命為河北道總管,率軍三萬,前去對付劉黑闥。
  • 名將李勣激戰劉黑闥,5000士兵被殺,自己隻身逃脫,才撿回一命
    後來李世民率軍打敗了竇建德、王世充部,朝廷勢力範圍擴大到中原、河北一帶。公元621年7月,李淵將降服的竇建德腰斬於市,王世充因為投降時李世民答應饒他一死,雖然當時沒有殺掉,但後來也死的不明不白。李淵的這一行為引起軒然大波,竇建德和王世充的部下十分恐慌,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保障,於是開始密謀叛亂。
  • 解析唐朝戰爭:李建成戰場稱雄,擊潰劉黑闥,穩定河北戰局
    劉黑闥當初起兵後,聲勢浩大,不過很快被李世民出手蕩平。最後的劉黑闥僅帶著200多名騎兵逃走。可河北的戰事還沒有結束,李淵就急忙將李世民從前線戰場中拉了回來。秦王世民自河北引兵將擊圓朗,會上召之,使馳傳入朝,乃以兵屬齊王元吉。
  • 竇建德之死:大唐三百年亂局之源
    僅用半年時間,劉黑闥就自稱漢東王,「盡復建德舊境」。史書記載,劉黑闥「設法行政,悉師建德,而攻戰勇決過之」,(《資治通鑑·唐紀六》)一個比竇建德更難對付的河北政權出現在李唐王朝面前。河北一敗塗地,唐高祖李淵被迫命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率軍徵討。武德五年正月八日,李世民率軍抵達獲嘉。劉黑闥聞訊,放棄相州,退保洺州。
  • 竇建德之死: 大唐三百年亂局之源
    而劉黑闥的攻勢更加凌厲,起兵不到一個月,就攻陷重鎮歷亭,俘殺唐屯衛將軍王行敏。沒過幾天,唐兗州總管、原王世充部將徐圓朗叛亂響應,囚捕唐將盛彥師,被劉黑闥任命為大行臺元帥。至此,兗、鄆、陳、杞、伊、洛、曹、戴等八州豪強和竇建德舊部皆舉兵響應,局勢愈加糜爛。劉黑闥「兵勢大振」,隨即攻略河北多地州郡,與叛唐自立的蔚州總管高開道及突厥遙相呼應,河北北部的恆、定、幽、易等州也「鹹被其患」。
  • 劉黑闥捲土重來,河北道再次淪陷,到底是因為將不堪用還是儲位之爭?
    突厥北撤以後,劉黑闥就相對孤立很多了。不過,他的攻勢並沒有停止:同在九月,劉黑闥攻陷瀛州(今河北省河間附近),殺瀛洲刺史馬匡武。東鹽州(位於今河北省海興縣至今山東省無棣縣一帶,大致在古滄州區域內)人馬君德率城叛附劉黑闥;高開道配合劉黑闥襲擊了蠡州(今河北保定的蠡縣、博野附近)。這樣劉黑闥就基本控制了河北道的中部地區,將李藝的幽州大總管府與河北道西南部的洺州、貝州等幾個重鎮隔開了。
  • 隋末唐初十大諸侯:羅藝第十,李密第三,竇建德第二
    在隋末亂世中,羅藝長期佔據幽州,與竇建德展開了長期的較量。竇建德作為一名傑出的人物,能夠吊打孟海公、宇文化及等人,卻對羅藝沒有太多的辦法,羅藝也是竇建德長期的心腹大患。後來,羅藝投靠李唐,被賜姓李,改名李藝。羅藝長期與李建成交好,曾經得罪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後,羅藝準備叛亂,卻被部下背後給了一下,倉皇逃往突厥,半路上被野人殺死。
  • 歷史上真正的劉黑闥,到底有多猛?完全不遜色李世民的一代戰神!
    早年劉黑闥缺吃少穿的時候,就曾經常被竇建德接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竇建德就好像是《水滸傳》裡面樂善好施的柴大官人,而劉黑闥則有點像是武松。不過,後來隋末天下大亂,大家紛紛起兵反隋的時候,劉黑闥卻並沒有直接加入竇建德這一邊,而是投身一個名叫郝孝德的起義軍首領麾下。對於劉黑闥當時為什麼沒有直接加入竇建德麾下,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原因。
  • 殺死羅成的劉黑闥,其實是隋末群雄中的超級大boss
    很多人都對羅成感到惋惜,認為劉黑闥只不過撿了個便宜,要不是李建成作梗,十個劉黑闥也不是羅成對手,但事實遠非如此,劉黑闥實際是隋末群雄中的超級大boss,驍勇善戰,一度令李唐大吃苦頭。歷史上的羅士信,怎麼死的呢?就是死在了劉黑闥手下。
  • 竇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李淵為什麼要殺了他?
    在單田芳老師的這部經典評書裡面,竇建德就是李世民的舅舅。由於單田芳老師評書講得實在是太好了,我小時候就一直認為竇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當時我就一直在想啊:「娘親舅大,李世民怎麼可以打舅舅呢?李淵和竇建德是親戚,李淵為什麼一定要殺竇建德呢?」
  • 此人被稱為「小李世民」,勇猛善戰,作風剽悍,被劉黑闥亂軍所殺
    東突厥接受了和議後,威脅雖然已經大為減小了,但是,吐谷渾、劉黑、高開道等兵馬來勢依然強勁,攻城掠寨,銳不可當。特別是復仇男神劉黑闥,恰似八卦爐中剛剛走出的孫大聖,又在河北大地橫衝直撞起來。四月二十一日,劉黑闥在新城擊斃唐代州總管李大恩。李大恩,本姓胡,原任夏行臺尚書令,於公元620年叛夏降唐,為唐戍守邊疆,屢建功勳,賜姓李,封為定襄王。李淵聽到李大恩死訊,心疼得直掉眼淚。六月,劉黑闥進軍定州,正蟄居在定州原漢東舊部曹湛,董康買聞訊聚眾起兵,迎接大軍入城。
  • 隋唐榜上無名將:戰敗宇文成都,槍挑四隋將,卻讓劉黑闥一槍挑了
    伍雲召連宇文成都都曾打敗,到了揚州奪玉璽時,伍雲召和劉黑闥對陣,劉黑闥比伍雲召力大,兩個人槍來槍往,戰了幾個回合。就在二馬衝鋒錯鐙的時候,劉黑闥突然來了個轉身槍,一槍扎進伍雲召右肋,把伍雲召挑於馬下。劉黑闥肯定是打不過宇文成都的,伍雲召打敗過宇文成都,卻被劉黑闥槍挑,這結局讓人有點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