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對盧書記事件的討論,更應停止成年人熱衷標籤化群體的行為

2021-01-19 老姚說職場

近日,大連「盧書記」上了熱搜,引起大家的一片聲討和質疑!

1月13日晚,大連金普新區,一名女子準備回家進社區。

被防疫志願者在門口攔住,要求其登記並出示相關信息才準放行。

按道理,這是防控疫情期間正常的手續,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和執行。

但這位女子不但不配合志願者工作,還拿起電話,接通了電話的另一端。

只聽見這位女子說到:「盧書記,你在社區嗎?」

原來,她撥打的電話是金普新區友誼街道康樂社區黨委副書記盧憲寶。

而這位女子是金普新區友誼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琛明。

從隸屬關係上看,該女子是盧書記的領導。

只見電話裡該女子簡單的和盧書記敘述事件緣由,想讓盧書記和志願者打招呼後,讓其放行。

或許盧書記考慮是領導的電話,默認王主任的意思,隨後,王主任把電話轉交給了志願者。

但該志願者依然堅持原則,對電話裡的盧書記說了一段義正言辭的表態。

整個事情被視頻清楚地記錄下來後,放到網上後,引起了媒體和群眾的廣泛討論。

評論基本都是一邊倒,批評王主任和盧書記的自大妄為和不遵守規則,破壞防疫制度。

時隔一天,官方就通報了此事,並做出了相關處理決定。

王琛明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職處理。

盧憲寶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至此該事件可以說宣告結束。

01

標籤化的批評

加劇社會層級分裂

此事一出,立馬登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搜榜,各種批評和討伐聲浪層出不窮。

在各種的批評聲音中,有一種批評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以點論面的批評。

這兩位同志的崗位從工作性質上說,都屬於我們的基層社區展現的員工。

他們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示範,必須嚴肅處理。

但這隻代表他們個人的行為,不應該把火燒到他們兩位所在的這個群裡和行業。

這網上的評論裡面,不乏一些針對這個群裡的惡意評論和攻擊,並獲得眾多點讚。

有人把矛頭對準了機關單位,而且認為是多數的普遍現象。

有人則把矛頭指向所有社區街道工作人員,質疑他們的辦事風格。

可以說,這樣的批評都是在標籤化的批評。

通過給某個群體打上固有的標籤,混淆視聽,給大家造成先入為主的固化思維,非常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我們需要監督和批評,但不需要毫無根據地放大批評群體,毫無道理的攻擊關聯群體。

無獨有偶,這種標籤化的批評還屢見不鮮,幾乎每一個個案都演化成對該關聯群體的討論和評價。

比如之前發生在武漢的一起外賣小哥殺人事件,同樣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在眾多的評論中,除了譴責暴力批評當事人外,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標籤化的評論。

比如說有人指責騎手的素質低下。

甚至有評論把矛頭直指武漢人群。

更令人揪心的是此類事情絕非偶然,發展進程幾乎一致,就拿近期的幾個熱點來說:

比如成都確診女孩的個人軌跡被公開後,就出現針對這類軌跡人群的謾罵指責。

比如武漢保安凌晨打死外賣小哥,就出現針對保安這個群體的無端攻擊。

這樣的標籤化的評判和指責可以說一次次地在我們身邊上演,我無法判讀這些人評判的根據來自哪裡。

或許你覺得網上是一個表達自我的場所,是零風險的言論自由,是可以放飛自我的空間。或許你想標新立異,博取更多關注,想得到別人的贊同,獲得存在感。但我可以堅信,你每多一次的標籤化批評,就多在自己內心播種一份仇恨的種子,加重自己的負能量。

人的內心是一面鏡子,你見到的世界,你說的話,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內心是仇恨的,看到的也必定是仇恨。

02

魔鬼化的標籤

固化思維的簡單聯想

為何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地上演,而每次的故事演化都似曾相識,從個案慢慢地擴散到相關群體的指責。

這或許和人們熱衷於簡單聯想有關。

先看一個外國測試的實驗:

某實驗機構請了6位攝影師,在同一個地方,用指定的統一照相器材給同一個人拍照。

在開始之前,實驗人員和這6位攝影師分別介紹了這個人的身份,但虛構了6種不同身份。

分別是:富翁,救生員,囚犯,漁民,靈媒以及酒鬼。

結果,6位攝影師給同一個人拍出來6種不同的味道,和之前身份屬性基本一致。

有的陰冷奸邪,像囚犯一樣可怕;

有的陽光溫暖,像一個助人為樂的救生員;

還有的面目呆滯,像一個頹廢的酒鬼。

實驗機構最後總結是:

「一張照片所展現的與其說是鏡頭前的人,不如說更多地表現了拍攝者的觀念。」

可以看到,這一切的根源只是攝影師對於不同身份的固有思維決定的,我把它稱之為簡單聯想。

一旦這樣的簡單聯想深入人心,將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輕則讓你產生偏見,重則讓你拒絕思考。

生活中這樣簡單聯想的案例比比皆是,除了上述講到了針對某類群體的攻擊外,還比如:

你聽其他人說某樣東西很好,不管自己的需求,就盲目跟進。你聽其他人說某課程很有用,不管自己的需求,就盲目報課。你聽其他人都在背後議論某個人,即使你不認識,你心中早有定論。更可怕的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用這種簡單聯想思維去看世界,這或許源於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潛意識。

在原始社會,當你看到一頭老虎試圖攻擊你時,你本能反應就是快跑。

這就是一個避免懷疑,簡單聯想的成功實例。

這樣的快速反應力在當時的時代被證明是有效的,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所以這樣的思考紮根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這樣的簡單聯想是建立在相對簡單的環境之上的,是符合當時時代的產物。

但現在我們面臨的環境是複雜多變的,信息更是爆炸一般的圍繞我們。

所以我們如果還用簡單聯想,已經無法應付。

03

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保持適度懷疑

正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對凡事保持適度懷疑,儘可能多角度的了解事物的全部。

適度懷疑絕不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正是因為不想失去彼此和珍愛對方,所以才需要全面客觀地考察對方。

當你看到事物的全貌後,你就會更具共情力,讓此次更具感染力。

讓你更加了解對方這樣行為背後的原因,而不是靠簡單的一個聯想就得出結論。

當你看到盧書記這樣的社區街道幹部時,同時,我們也該看到絕大多數的社區街道一線員工在堅守自己崗位,甚至獻出寶貴生命。

1月13日上午,河北石家莊國赫紅珊灣社區,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在核酸檢測點工作時突發猝死。

她叫李瑞芝,年僅55歲。

當我們一邊指責外賣小哥的態度和素質時,同時也一邊享受著外賣小哥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更應該看到,無數的外賣小哥風裡來雨裡去,為的就是準時送到。

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勇氣,擔當活著。

保持懷疑,克服偏見除了需要提高自己的判斷力,更需要有勇氣去面對質疑,排擠,甚至是威脅。

《殺死一隻知更鳥》被譽為美國現代的經典文學,翻譯成40多種文章,全球發行3000多萬本。

該書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哈珀.李,是一個講述人性,偏見,勇氣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偏遠小鎮克林姆,講述一名年輕的黑人被指控犯有強姦罪。

而為它辯護的就是男主人公,一位白人律師阿蒂克斯.芬奇,他看懂了事件的真相,掌握了未犯罪的證據。

但嫌疑犯是黑人,其行為受到全鎮人的質疑和打壓,自己和家人都受到極大的危險,但他依然傾其所有的為其辯護。

可惜,最終的結果依然無法阻止陪審團的有罪裁決。

這個故事是當時時代的產物,其背後揭示的就是簡單聯想帶來的可怕結果。

正如書中的一句說的那樣:

「你不可能真正了解誰,除非你進入他的鞋子,陪他走上一段」!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一葉障目是我們人性的弱點之一,我非常喜歡蘇軾的兩句詩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當我們看到某個現象後,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我處於哪個角度的位置,不同角度看到的結果自然不同。

當你不了解事物全貌的時候,不要過早地輕易下結論,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保持適度懷疑,看待真實世界!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是盧書記」之問並非偽命題
    15日,視頻中的當事人「王主任」和接到電話要求放行的「盧書記」分別受到處分,但輿論熱議還在繼續。「如果你是盧書記,應該怎麼辦」的話題也佔據網絡平臺熱搜榜。  原則語境上,「如果我是盧書記」的命題很好回答:按原則辦,不接受街道副主任的「打招呼」,告訴她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該怎麼登記信息就怎麼登記、服從志願者管理……若是這種操作,盧書記不可能跟王副主任一起火,而很有可能在另一個方向上火起來,得到與怒懟王副主任的志願者一樣的輿論評價。  問題是,「堅持原則」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在有些時候、有些場景中卻不容易踐行。
  • 「大連盧書記」事件後續來了…
    「大連盧書記」事件後續來了! 通報稱,1月13日晚 網絡傳出我市金普新區一女子進小區 拒不配合志願者登記 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的視頻
  • 中紀委評「盧書記」事件給出標準答案:原則問題,沒得變通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面對上級領導不合規的請託、要求,盧書記就是應該理直氣壯拒絕,勸說領導按要求進行登記而不是讓志願者給其放行,這是原則問題,沒得變通。」最近登上熱搜的「盧書記」事件引發網友熱議,「盧書記」該怎麼回應「王主任」?
  • 「找盧書記說一下」,消除「特權病毒」更須用猛藥
    1月13日,網傳大連市金普新區某街道辦副主任王某在進入小區時,不服從防疫規定,拒不登記身份證號,還找小區所在社區書記「協調」。14日,有媒體從大連市金普新區紀檢委獲悉,目前相關部門已對此事進行調查。說實話,看到這個消息,有點意外。此前看網傳視頻,一名女子正在打電話。
  • 「女幹部不配合防疫登記」事件:網友開始為盧書記「出謀劃策」
    「盧書記」火了。這兩天,網絡傳出大連市金普新區一女子進小區拒不配合志願者登記,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的視頻,引發輿論關注。「怒懟大連盧書記」志願小夥:事發後被攔者曾當面道歉,自稱比較累沒控制好情緒根據通報,1月13日晚,大連友誼街道副主任王琛明在其居住的小區門口,執意拒絕填寫身份證信息,並當場撥打康樂社區書記盧憲寶電話,讓盧書記和志願者「說一下」。
  • 大連「王主任」被免職,「盧書記」被處分!
    據遼寧大連市紀委監委1月14日晚消息:1月13日晚,網絡傳出我市金普新區一女子進小區拒不配合志願者登記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的視頻
  • 盧書記之問反映了中國千年來的老問題,破解之道其實在志願者身上
    大連「街道幹部不配合防疫登記還打電話找盧書記協調」事件,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目前,涉事人員均受到處分,「如果你是盧書記,應該怎麼辦」的話題引發熱議。應該說,這個事件受到熱議的原因就在於,大家普遍地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處於官僚體制下的下屬如何去應付來自上級的不合理要求,並實現自我保護。
  • 俠客島:盧書記該咋辦?
    俠客島:盧書記該咋辦? 時間:2021年01月16日 09:33:58&nbsp中財網   這兩天,中國最「火」的基層幹部非他倆莫屬:一個王副主任,一個盧書記。     王副主任打電話「找關係」(圖源:微博)  王副主任拒不配合防疫登記、打電話叫盧書記放行的視頻,在全網刷了屏。
  • 俠客島:「盧書記」該咋辦?
    這兩天,中國最「火」的基層幹部非他倆莫屬:一個王副主任,一個盧書記。王副主任打電話「找關係」(圖源:微博)王副主任拒不配合防疫登記、打電話叫盧書記放行的視頻,在全網刷了屏。王副主任的特權做派不僅引發網友聲討,也「求錘得錘」引得當地紀委監委介入。
  • 假如你是盧書記,接到上級不合理要求該怎麼處理?
    近日備受關注的「大連盧書記」事件塵埃落定,事件的起因是遼寧大連,王副主任進小區拒不配合登記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盧書記考慮到王副主任系街道領導,遂告知志願者簡單登記後予以放行。之後,王副主便自行進入小區。
  • 白巖松犀利點評「大連盧書記」:「找人」就是坑人坑己!
    近日,「大連盧書記」事件引起持續熱議。涉事王副主任平時特權慣了,即使攝像頭對著自己也要顯擺一下官威,不但坑了自己,也坑了盧書記! 1月17日,白巖松在央視節目中也對「盧書記」事件進行點評。
  • 「耍官威」女子被免職,「盧書記事件」志願者發聲……
    1月13日晚,網絡傳出大連市金普新區一女子進小區拒不配合志願者登記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的視頻。近日,一段視頻引發網友關注一位女子進小區拒不配合登記並給社區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面對這樣的要以人民生命健康為中心,以抗疫大局為重對不合規的請託,絕不能「開口子」「行方便」「我管他誰呢,憑什麼不寫?」「我只知道在我的崗位上每一天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原則一樣的底線,這是不會改變的。
  • 王主任找盧書記「打招呼」,防疫志願者霸氣回絕!
    目前事件正在處理中據悉該女子系街道辦副主任王某01:101月13日晚,遼寧大連網友爆料在華夏金城小區防疫崗(當地系中風險地區)一名女子要回小區,卻無視防疫規定,拒絕登記身份證信息,只肯留手機號。網友提供的視頻顯示,該女子當場給社區一位盧書記打電話,意圖讓對方給志願者「打招呼」,給她放行。女子把手機交給志願者接聽。對方(盧書記)在電話裡說:「她是街道工作人員,讓她簡單登記下。」志願者當場霸氣回懟:「是不是所有人都簡單登記下就行了?
  • 群體事件中的集體認同生成及其幹預路徑
    劉中起 龔維斌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近年來,中國群體事件日益多發,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從爆發的頻率,還是從爆發的形式來看,頻發的群體事件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之一,越來越引起社會學界的關注。
  • 「大連盧書記」和這個惹怒全網的女人,被處分了!
    1月14日「大連盧書記」因為一通電話衝上了熱搜1月13日晚一名女子想要進入大連華夏金城小區時拒絕登記身份證遭到志願者阻攔後她打電話聯繫康樂社區書記「盧書記,你跟志願者說一下」盧書記在電話裡中告訴志願者讓他做簡單登記放行志願者態度明確地回應「我管她誰呢,憑什麼不寫」志願者的話得到了網友的力挺隨著視頻不斷轉發這名女子和「盧書記」的身份也被人辨認出來女子是大連友誼街道副主任王琛明盧書記是康樂社區書記盧憲寶1月14日晚遼寧大連紀律檢查委員會
  • 「弗洛伊德事件」的傳播學分析與思考
    然而,美國政府在這一事件中忽視社會聲音、態度強硬、缺乏誠意、敷衍認錯的態度,辜負了美國民眾的信任。在危急時刻,美國政府面對大眾的憤怒情緒,應拿捏好與大眾溝通的方式及尺度,以穩定社會秩序為重;在是與非面前,找準站位,合理裁決才是平息亂象之道。然而,川普卻在疫情和動亂的雙重考驗下,強硬地發表「你們搶劫,軍警就開槍」等言論,不但起不到穩定社會的作用,反而會讓民眾滋生對美國政府的不信任感。
  • 女幹部闖卡找「盧書記」放行,處分來了!
    據大連市紀委監委消息:1月13日晚,網絡傳出大連市金普新區一女子進小區拒不配合志願者登記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
  • 女子不配合登記自稱認識盧書記,@新華網:好大的「官威」啊!
    1月13日晚,有大連網友發視頻爆料稱,一名女性社區工作人員拒絕配合志願者進行防疫登記,並且態度非常差,隨後女子現場打電話給「盧書記」,企圖「開後門」進入小區,遭到志願者拒絕。「盧書記」貌似也讓志願者放行,不料被志願者懟了。
  • 誰又不是倒黴的盧書記呢
    和盧書記CP出道的是王副主任,按官場規矩,在正主任不在的時候也可以叫王主任。 簡單回顧一下事故現場: 一女子想進某封閉小區,拒不填寫身份證號,值守的志願者不放行,女子打電話給「盧書記」。「盧書記」要求志願者「簡單登記」下放行,再遭硬剛拒絕。
  • 網易的標籤化與去標籤化
    "標籤化"與"去標籤化"似乎在這個大家都想被"記下"的時代,網易選擇了被大眾所"淡化"。提起網易,很難讓人去定義這個不溫不火,不上不下的老牌網際網路企業。當在網際網路一次次的進程中,從電腦端到移動端,這個老牌網際網路公司的標籤在大家心中,仍舊停留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如此"佛系"的打法,像極了網易的創始人兼CEO丁磊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