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男不娶女不嫁的兩頭婚,不能變成「兩頭昏」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魏英傑

如果不是《中國婦女報》公號的一則報導,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江浙一帶悄然流行起「兩頭婚」的現象。

所謂兩頭婚,說的是結婚前雙方約定好,結婚後可以自己住,也可以輪流到雙方父母家住,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一胎跟女方姓。這樣的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所以又被稱作「不來不去」「不進不出」「兩頭拼拼」。

這種婚姻似乎有別於以往的婚姻形式,頗為新鮮。可以看出,這一般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採取的無奈選擇。由於雙方都是各自家庭的獨苗,女方嫁出門,女方家長不舍,男方倒插門,男方家長不願。結果往往是,婚還沒結,雙方已是爭得面紅耳赤,甚至不歡而散。

兩頭婚在傳統方式以外,提供了結婚的「第三條道路」,加上二孩政策落地,增加了這種婚姻方式的可行性。這大概是兩頭婚出現的一個社會背景。

兩頭婚確實可以解決一些現實的痛點。比如對小夫妻來講,結婚後一個比較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就是怎麼處理跟原生家庭的關係。如果單純是女方出嫁或男方入贅,很可能會引起一方不滿,同時又涉及父母贍養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也會較為棘手。兩頭婚則可以保持與原生家庭的黏性,讓雙方父母感到寬慰,而不是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又如,孩子各隨一方姓,解決了中國傳統的繼承問題。「女孩也是傳後人」,在這裡就有了現實支撐。說起來,雙方都有自己的家族繼承人,對各自家庭、家族都有一個交待。別小看了,這個問題是許多人揮之不去的一個傳統情結,也是合理訴求。

不過,也不要高估兩頭婚的優點。應該說,這更像是一個妥協方案,而且留有一些隱憂。實際上,所謂兩頭婚只是雙方約定俗成,並不是法律術語。或者說,雙方的權利義務責任,仍然要受到現行婚姻法等的約束。比較典型的,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不能說哪個孩子跟哪一方姓了,另一方就可以免除相關義務。又如在財產繼承上,除非立有遺囑,否則雙方父母、配偶、子女都有依照繼承法分割相關財產的權利。

當然,更可能引起糾紛的還是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小事。由於夫妻雙方對原生家庭仍有依賴,而子女又是隨一方姓,這幾乎難以避免雙方家庭「厚此薄彼」,互相猜疑。一旦形成惡性循環,兩頭婚就很容易變成「兩頭昏」,兩頭都不討好。本來是要協調雙方家庭關係,構建對等、和諧的婚姻,結果反倒弄得雞飛狗跳,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嘗試兩頭婚的家庭,恐怕要守住兩個原則,一個原則是「複雜問題說清楚」,比如涉及財產支配、子女撫養教育等複雜問題,更要敞開來講,雙方家庭協商一致,達成共識;另一個原則是要「有話好好說」,既然組成了家庭,又有照顧好雙方父母的良好意願,那就要不忘初心,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大家互相諒解,而不要碰到問題就撂挑子、推卸責任。

總之,兩頭婚現象是獨生子女家庭回應現實的一種嘗試,要走通走順,需要雙方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有關方面也應關注到這一現象,從具體措施上加以關心和支持。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悄然流行的兩頭婚,如何避免「兩頭昏」?
    江浙一帶悄然流行起「兩頭婚」現象。  所謂兩頭婚,說的是結婚前雙方約定好,結婚後可以自己住,也可以輪流到雙方父母家住,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孩跟男方姓,一孩跟女方姓。這樣的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所以又被稱作「不來不去」「不進不出」「兩頭拼拼」。
  • 男不娶女不嫁,近年來興起的「兩頭婚」
    近年來在我國的江浙地區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招男入贅。新婚夫妻兩人與雙方的原生家庭一般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會各住各家。通常會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
  • 婚姻模式創新可以,但需警惕別讓「兩頭婚」變成了「兩頭昏」!
    這幾天,關於「兩頭婚」的話題被熱議,並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男方不需要付彩禮,女方也不用陪嫁妝,雙方沒有嫁娶的概念,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 男不娶女不嫁,「兩頭婚」是最優選擇,還是現實悲劇?
    說起婚姻形式,我們熟悉的只有兩種,一種是男方將女方娶回家,另一種是男方入贅女方,也就是俗稱的上門女婿。 近日,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又出現在了公眾眼前——「兩頭婚」。兩頭婚與傳統婚姻形式不同,講究的是「不娶不嫁」「不進不出」,男女雙方結婚後依然是各住各家,生的孩子也是一家撫養一個。
  • 江浙興起的兩頭婚:弄不好就成「兩頭昏」了!
    #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結婚後,男女雙方還可以繼續住在各自的家裡,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不再叫外公外婆,都叫爺爺奶奶。弄不好就變成「兩頭昏」了。兩頭婚的需要面對的問題:1、夫妻雙方繼續住在自己家裡,或者輪流到對方家中居住,在每家住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加上夫妻住一起只是為了完成生孩子的義務?畢竟平時都是住在各自的家裡的吧。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什麼是兩頭婚?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贅」 這些年輕人因何選擇「兩頭...
    近日,江浙地區「兩頭婚」婚姻形式廣受關注,相較於傳統的嫁娶婚姻形式,「兩頭婚」常見於獨生子女家庭,夫妻雙方皆是婚娶婚嫁,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夫妻兩頭走,一般會生育兩個孩子,分別跟父母姓,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夫妻雙方的父母都是「爺爺奶奶」。  讓「媽媽的媽媽是奶奶」成為現實的「兩頭婚」因何而起?從小家「拼」成大家有哪些不同?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江浙興起兩頭婚 偶然還是必然?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兩頭婚!兩頭昏?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兩頭婚」也登上了熱搜榜。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浙江現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網友不解圖啥:只為生娃各取所需?
    文\江湖小舞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 浙江兩頭婚遭熱議,網友納悶: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裡近年興起「兩頭婚」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悄然流行的不娶不嫁「兩頭婚」,是「兩頭甜」嗎?
    什麼是兩頭婚?  這種婚姻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興起,網友:昏了頭
    「兩頭婚」意味著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男不娶女不嫁?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網友大罵:昏了頭
    據中國婦女報近日報導,近年來,在江蘇省和浙江省周邊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被公眾稱為"兩頭婚"。該婚姻形式有別於傳統,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男方入贅。
  • 江浙流行的「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兩個孩各隨一姓,你怎麼看
    如何看待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一孩隨父姓由男方撫養,二孩隨母姓由女方撫養?這個問題,其實要分為三個小問題來回答: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改開以來越來越變成「接續奮鬥」,一代一代接力跑,所謂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翻譯過來其實是「你這一棒加油跑,別讓我們這代的心血白費」。每個人都在繼續著接力跑,而且這種接力跑具有自我持續性,跑得越遠越難脫離這條跑道。不難想像,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這種情況越嚴重,表現在婚姻上一般就三種形式,嫁入豪門、當上門女婿、兩頭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