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認識香港本土文化

2021-02-28 香港中華書局


       回眸過去百年的香港,從漁港到國際城巿,從中國地方到英國殖民地,再從避走九七到特區政府,香港應該有怎麼樣的本土文化? 大眾應該怎樣認知「香港本土文化」?無論是香港本地人士還是各界外來人士,「認識香港」顯得越來越重要。

 

       今日薦書,從香港的歷史建築、舊時藏品以及城市規劃與都市傳說入手。抽絲剝繭揭秘香港本土文化。

陳天權 著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18

ISBN:9789888571949

裝幀:平裝

頁數:280

定價:HK$128.00

試讀二維碼

內容簡介

      文物建築是城市的標誌,亦是歷史的活見證。今天香港僥倖留存下來的文物建築已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但隨著城市發展,它們大多隱沒於高樓大廈之間,逐漸被人遺忘。回歸前後,社會上掀起本地史熱潮,市民對舊建築擁有一份情懷,特別是滿載集體回憶的地標;政府亦意識到要保育有集體回憶的歷史建築,推出活化閒置歷史建築的計劃,令它們得以重生。

       本書以香港歷史發展為脈絡,串連殖民地時期各主要地區的主要西式建築,包括行政、軍事、法治、醫療、商廈和會所等不同類別,當中絕大部分是法定古蹟或評級建築,目的是希望引起大眾注意這些地標,從而了解香港如何走過這百多年的路。

張順光 吳邦謀 鄭明仁 著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17

ISBN:9789888573240

裝幀:平裝

頁數:212

定價:HK$128.00

試讀二維碼

內容簡介

  

      方寸之間,盡收香港舊時風光。衣、食、住、行本為生活平常事,然則以前的生活與現在的生活景況,已大為不同。隨著香港經濟起飛,科技發展一日千裡,很多舊時的行業、用品以及附屬品已隨時間淘汰。如果想了解香港在日佔前後,以至七八十年代的社會百態,便要憑借各式各樣的紙張票據及舊照片,方能一探究竟。

       本書所收「紙本」,為來自舊時的交通工具車票、電影「公仔飛」、電費單據、飛機票,及盛載著致富夢想的馬票等;亦有各種報章雜誌、名家手稿與藏書,包括金庸、倪匡、董橋、林燕妮等名家大作,一窺當代香港文人的風範與典雅;舊照的景物、街道、建築物,能窺探香港百多年來的改變,像回到昔日的香江。這些日常隨處可見的紙張及照片,側面反映當時香港社會的經濟與民生發展,以及社會各方面情況。

*書後附贈1 : 1 票據復刻:舊機票、巴士車票,以及特別版電車車票。

邱益彰@道路研究社 著  

出版商: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19-07-18

ISBN:9789888573370

裝幀:平裝

頁數:296

定價:HK$148.00

試讀二維碼

內容簡介

   

       本書為香港第一本專述道路設計及字型專書。書中遊走英、美、歐、日,考察世界道路設計,借鏡探討香港主要道路網絡發展,分享路牌款式的演變,以及展示香港獨有交通標誌、監獄體路牌等,邀請大家一同發掘身邊道路設計的秘密。對城市規劃有興趣者及駕駛人士必讀。

*隨書附送香港路牌標誌A2書衣海報

李健明 著  

出版商: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19-07-17

ISBN:9789888573356

裝幀:平裝

頁數:320

定價:HK$148.00

試讀二維碼

內容簡介

       

       在電腦字體盛行的今天,我們要如何欣賞手寫字招牌的美?說起香港街道特色,怎能不想起頭頂上五花八門的招牌?然而你有留意到招牌已漸漸被拆卸嗎?本地招牌製作者李健明為了保育手寫招牌字的文化,開展了「李伯伯街頭書法復修計劃」。經常帶領招牌導賞團的他,今次將透過「招牌佬」的視覺,用文字記下屬於香港的招牌故事!

       細說「李漢港楷」的創作歷程!簡述招牌製作的工藝知識!帶你散散步,隨處發掘本地招牌的故事!揭露招牌上的視覺巧思和秘密!讓我們抬頭欣賞招牌美學!

施志明、潘啟聰 著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18

ISBN:9789888573257

裝幀:平裝

頁數:240

定價:HK$98.00

試讀二維碼

內容簡介

     

      何謂「都市傳說」?是民間故事、是傳說還是傳奇?本書以100%學術研究帶領讀者飽覽香港詭異都市傳說。以歷史、社會、心理、信俗等多元角度來剖析傳聞的現實意義。並將都市傳說進行系統分類,一一呈現。其中包括:二次大戰前的都市傳說(走進盧亭魚人聚居地、近距離接觸匯豐石獅子)、刊在港聞上的都市傳說(高街鬼屋、九龍寨城公園)、網際網路世界的都市傳說(走進香港「後花園」——遇上西貢結界)等。日常生活中令人耳熟能詳的地標建築背後竟然蘊藏著如此精彩的都市傳說,極大程度的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

文:Amanda

相關焦點

  • 十年光景:中華書局與香港書獎
    書獎由出版界、教育文化專業團體及公眾人士,提名年度好書,再經過兩輪專業評審,從而選出年度優秀中文書籍。首輪一般會從幾百本提名書籍中選出約20本書籍入圍,再經由評審團從中選出約10本獲獎書籍。由2012年第五屆香港書獎起,更在次輪評選加設公眾網上投票部分,增加了獎項的認受性及參與度。從第一屆香港書獎起,香港中華書局即參與其中,至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線上享閱 | 香港中華書局網上書展開鑼!悅讀不延期,活動更豐富!
    雖然疫境中的圖書市場遭遇到前往未有的嚴峻困境,但作為紮根香港近百年的出版機構,香港中華書局堅守「弘揚中華文化 構建現代文明」的文化理念,創新求變,除了一如既往的致力為各位讀者提供好書,進一步發揚香港中華書局的優良傳統外,這次更隨機應變,將原本線下的文化盛宴和特別優惠一併轉到線上,為讀者和作者搭建面對面溝通的平臺,為大家彌補未能如期到現場逛書展的遺憾。
  • 選書|2018年傳統文化及香港專題好書回顧
    一如往年,我們在本年度繼續出版了一系列中國傳統文化及香港專題書籍,在選題上有不少新嘗試,為的只是提供多一個理解傳統文化,以及探索香港的角度。也許我們有太多的書,卻只有太少的時間,然而我們總希望精選一些好書,讓讀者留下印象,讓你與這些書日後有緣相遇之際,再勾起今天也許曾經產生的好奇。
  • 在香港泰亨鄉修路修出的本土民主 |非常薦
    但真理過了一步便變謬誤,正確稍有偏差便成荒唐,本土思想也容易被扭曲,排外與封閉都容易,披著本土的外衣出現在我們眼前。要欣賞本土,明白本土,我們不能不多點歷史感,對個人的或短暫的經驗不假思索便將其當作是香港整體歷史的代表,將會十分危險,對本土完全曲解。
  • 榮獲「香港書獎」好書介紹
    由香港電臺及香港出版總會合辦的第十屆「香港書獎」於日前公布的獲獎名單中,我集團屬下的中華書局和商務印書館共有三本好書,包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蘭齋雜記》,以及中華書局出版的《虎地貓》和《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經過嚴謹的提名和決選過程
  • 香港書獎|2019,選一本心水好書!
    第十二屆「香港書獎」決賽評比已經開始啦!!不了解「香港書獎」?
  • 樂高:香港文化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樂高不僅能拼出希望與幸福,還能砌出文化。    在本次2015香港書展中,一進入場館大廳,就發現中華書局的攤位被圍得水洩不通,小孩更是踮起腳尖伸著脖子。走近一看,原來是兩個樂高模型。長約1米,寬約0.3米,高約0.6米的樂高模型以香港城市建築、交通工具等為原型拼砌而成。
  • 三聯書店 | 我們有九種書入圍香港金閱獎!!
    香港金閱獎,這個被譽為香港出版界的「奧斯卡」,今年迎來第五屆。一如過去四屆,香港三聯多種好書入圍候選書目。各位讀者看過來,小編向大家介紹我們有哪些書入圍,一起選出心水書籍和作家!「最佳文史哲書」候選書馮晞乾《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
  • 20好書入圍香港書獎
    香港電臺代表與出席評審合照,桌上為入選書目                                由香港電臺及香港出版總會合辦的「第十一屆香港書獎」於昨日公布二十本入圍書籍,涉及學術、散文、作品集、攝影、繪本等種類,由十三位評審委員從逾四百五十本候選書籍中選出。
  • 劉墉書跋中所見書法觀(一)
    劉墉為清朝帖學代表書家。他所生活的康熙到嘉慶年間,清朝文化迎來了鼎盛期。
  • 薦書 | 紀念 國父誕辰
    國父的著作為我國人之珍貴文化遺產,一部完備的「國父全集」,是瞭解和研究   國父思想與生平事業之文獻基礎,無疑尤能有助於國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一筆珍貴的政治思想文化遺產。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國父的文集或全集已有數十種不同的版本問世。
  • 於治中: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認識西方:一個認識論的考察
    中國之所以需要被重新認識,事實上與另一個問題密切相關,那就是重新認識西方。換言之,重新認識中國與重新認識西方,事實上不是對立的,而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面向,二者互為前提。因為正是由於我們對西方知識的認識發生了問題,所以要重新認識中國。中國的存在綿延數千年之久,每個時代的人皆有對中國不同的認識,無論是作為認識的對像或是自我的反思,這種認識往往也折射出這個時代的特色。
  • 香港書獎入圍名單公佈了,快來為心水的書投上一票吧
    第十屆香港書獎的入圍名單已經公佈在香港的讀者朋友,快為心水的書投上一票吧
  • 薦書 ll 《黃牧甫旅粵書跡圖証》後記
    1934年黃少牧輯《黟山人黃牧甫印存》時,鄧爾疋曾賦詩一首《讀黟山人印存書後》,1947年高貞白欲付梓《續黟山人印存》,鄧爾疋再撰一文於詩前成序並詩,明確指出黃牧甫的書法和篆刻是自晚清諸家上溯秦漢『集大成』的成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他『印從書出、書從印入』的篆刻藝術實際上是五百年來印學理論的總結性實踐。而這一切的根本在於『據篆室以出入』,坐擁篆書體系,融會貫通。
  • 香港歷史散步: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聖約翰座堂 | 圖 wikipedia散步是一種既悠閒又有益身心的運動,歷史散步就是在漫步街頭之餘,隨意探究身邊的舊建築或古蹟的歷史,既可舒筋活絡,更可學習歷史,一舉兩得,在生活緊張,而普遍對本土歷史缺乏認識的香港
  • 【香港書展】聯合出版集團力推香港主題書 夜場折上折
    香港最大的綜合性出版集團──聯合出版集團暨旗下八間出版社,包括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萬裡機構、新雅文化、香港中和、香港教育圖書和園方出版社於13日舉行記者會,介紹今年集團重點推出的書展新書。在剛過去的第八屆香港書獎中,該集團屬下出版社有六本出版物包括:《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第一輯》、《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香港文化眾聲道》、《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新詩卷》、《開鑼》獲此殊榮,足證社會各界對該集團出版物質素的肯定和認同。
  • 大家到香港書展,都買些甚麼書?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圓滿結束,讀者到了現場,都買些甚麼書呢?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看看展場熱賣的有哪些新書及經典圖書。
  • 香港中華書局10月暢銷書榜
    我的女兒麥明詩,麥何小娟,青森文化孩子會被讚壞,但又要適時鼓勵,怎麼管教?何時放手?中學生是否能夠談戀愛?怎樣激勵兒女搵工吃苦屢敗屢戰?麥何小娟在書中為你講述如何以玩具、遊戲、生活體驗,培育快樂多元的優才生。
  • 【中和十年】書裡書外的人和事
    香港中和出版成立十周年,中和人一直奔跑在路上,堅持中正、平和,追求多元、創新。第一個十年之際,關於那些年·那些書·那些人,中和人有話說——至今編輯的一百多本書,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正因如此,總想彌補遺珠之憾。
  • 香港衛視《印象重慶》今晚播出:木雕根書(下)
    根書同木雕同宗同源,根書是根雕與書法藝術性的一種巧妙結合,它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結晶,所展示的除了是一種雕刻之美,更是一種自然之美。雨後泥土松軟,正是收集那些散落在山坡林間枯樹根的最佳時節,因為只有在秋天這個季節收集到的枯樹根才是作根書的最佳材料。穿過一段崎嶇的山路,在一處峻峭的巖石上,一個揮灑著鋤頭的身影出現在了我們的鏡頭裡,他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根書藝人劉健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