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的遠大理想:由窮鄉僻壤搖身變成日本中心的水都江戶

2021-01-08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德川家康的遠大理想:由窮鄉僻壤搖身變成日本中心的水都江戶

江戶,現今日本中心東京都的前身,自德川家康來到此地,隨後建立德川幕府以來,便開啟了此地繁榮的景觀。歷經四百年的歲月,雖然地名有所更迭,但至今仍不改其為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題外話,文化中心是在江戶末期才建立)

追溯江戶時代長達兩百六十多年的漫長歲月,就可以觀察到江戶雖然是由武士所創建的城市,但末曾經歷過戰爭的洗禮(這裡指的是還叫江戶時末經歷過戰火,改名東京後經歷過戰火洗禮)。而江戶隨著歲月流逝,社會的主導權也逐漸轉移到平民手中。

那麼,在德川家康創立幕府之前的江戶,呈現的又是什麼樣的風貌呢?根據公元1964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裡的內容: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江戶這個名稱,見於史書《吾妻鏡》。該書於治承四年也就是公元1180年十月的條目,記載著當地望族江戶太郎重長的名字。

公元1337年出版的《園覺寺文書》中則有「武藏國江戶鄉」一詞。而後,江戶以城下町的形態開始發展,則是起源於室町時代中期,也就是長祿一年公元1457年,當時扇谷上杉氏的重臣太田道灌建立江戶城之時。

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八月一日,德川家康進入江戶城,於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以徵夷大將軍的身份開啟了江戶幕府的統治。一直到慶應三年公元1867年十月,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日本皇室為止,江戶的德川政權延續了兩百六十多年之久。

不同於具有悠久傳統的京都、奈良,江戶是由窮鄉僻壤的小漁村,經過數十年不斷建設,加之德川幕府建立於此,這才搖身一變成為當時日本中心。在此之前,江戶除了是小漁村外,還有一座太田道灌建立的驛站。

這座驛站由北條氏接手,最後變成德川氏統治之下的城下町,並成為其領土內的工商業重鎮。當時北條氏的大將遠山氏所在的城郭,僅是用三四片船板並排而成的簡陋府邸。德川家康入住江戶後,曾將就短暫地使用了一陣子。

雖然名義上是個城市,但也不過就是在城郭大門外有約一百戶的茅草屋,江戶城東則是一整片漲潮時會被海水淹沒的茅草地。從現今的日比谷十字路口附近以南起連接著江戶灣,有千代田、寶田、祝田等漁村散布沿岸。淺草觀音寺一帶可以採收到海苔,海上則可以見到鯨魚。

由此可見,江戶初期的環境並不怎麼樣。江戶的面積囊括了江戶灣及其沿岸的五個臺地,以及往下延伸的溼地。遷居之後,德川家康立即展開了對於江戶的建設。就如同他曾說過的話:「如果鳥不啼,那就靜待到它啼為止吧!」

德川家康打造江戶是個遠大的理想。首先,是確保水路。他命人將到隅田川為止的地面,挖掘出順時針方向的蝸牛殼形水路,用以供給民生物資。當時的行德(現千葉縣市川市)是鹽的產地,繁榮一時。所以開墾了一條名為小名木川的運河,以確保食鹽的供給無憂。

德川家康一步步確實地實踐了他不愧為戰國時代武將才能想出的戰略。此後,江戶的物資運輸自陸路轉以水路為重,足以媲美義大利的威尼斯,而這就是水都江戶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所建造的江戶町
    經出版社授權,我們選取了德川家康時期選建江戶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江戶開府1598年(慶長三年)八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駕崩。不久,各路人馬為了到底由誰稱霸天下、由誰掌握日本國而展開一場明爭暗鬥。1600年,東軍的德川家和西軍的豐臣家之間,終於爆發瓜分天下的關原之役。
  • 江戶幕府的源頭!來岡崎城探訪初代江戶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無論是在文學創作、影視作品、電玩、動漫中,只要是以日本戰國歷史為背景的作品幾乎都會出現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大家一定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德川家康為江戶幕府的初代將軍,生於現在位於愛知縣的「岡崎市」,也因此岡崎城從江戶時代開始對日本人民來說就有非常重要且神聖的地位。而現代的「岡崎」有什麼好玩的?來到這裡除了探訪歷史古蹟之外,還有什麼必去景點、必吃美食呢?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江戶幕府大將軍 德川家康傳 一
    自1467年的「應仁之亂」以後,足利幕府威信掃地,各路大名不聽號令,互相攻伐,日本進入長達百餘年的戰國時代。直至1615年德川家康消滅豐臣家,日本才重歸一統,迎來了將近三百年的江戶時代。作為江戶幕府的奠基人,德川家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
    但家康的遺言,則散亂地涉及靜岡的久能山,江戶的增上寺,愛知的大樹寺和櫪木的日光山。這些看似不得要領,無內在聯繫的遺言,究竟想要說什麼呢?這裡,增上寺是被指定為家康入關東之後的德川家的菩提寺。大樹寺是松平氏先祖代的菩提寺。這兩寺的選擇在情理上應該沒有太大的疑問。問題在於久能山和日光山,這兩山與生前的家康並沒有特殊的因緣。1616年(元和二年)4月17日,家康死去。
  • 元和偃武:德川家康是如何開創這個日本歷史上最長和平時代的?
    德川家康的一生,有著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在其執政期間:建立幕府的江戶城,即當今日本首都東京市的前身;打了場關原合戰,之後又和豐臣家鬧了場年度恩怨大戲「大坂之陣」,最終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以德川幕府建立為代表的江戶時代,又是日本歷史上最長的和平時期等等……德川家康的經歷不可不謂之傳奇,尤其是他善於隱忍的性格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嚴格來講,關原之戰只是確定了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的地位,並沒有達到能夠確定日本歸屬的地步。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日本物語】人物|戰國名將德川家康
    家康にとってそれは「厭えん離り穢えい土ど欣ごん求ぐ浄じょう土ど」を掲かかげて追い求めた理想世界だったのかもしれない。秀吉死後,慶長5年,德川君在關原之戰中勝利。慶長8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徵夷大將軍,並創立江戶幕府,登上了「天下人」之位。兩年後,徵夷大將軍的位置讓位給了三男德川秀忠,慶長12年,德川家康隱居到了駿府城。從此之後,一直到家康去世之前,家康統治的時代都被稱作「大御所政治」。
  • 得天命者得天下 ——德川家康的「賴活」之道
    也就是說,家康比信長多活了二十六年,才有辦法奠定長達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根基。江戶時代有一首無名氏創作的狂歌(滑稽和歌),謂:「織田先搗舂,羽柴(秀吉)揉捏天下糕,躺著吃的是德川。」這是一首庶民諷刺家康坐享其成的打油詩,卻諷刺得正中紅心。不過,家康也並非真的躺著吃香喝辣。說實話,就腦袋裡裝的東西來講,家康在三人中應該是最正直、最笨拙的一位。
  • 江戶幕府的「安全氣囊」,分封的譜代大名為何如此維護德川家?
    日本江戶時期似乎學習了中國先秦的分封制,不僅分封了德川家打天下時的一眾親族功臣,甚至連投降的敵對勢力都有分封。乍一看這似乎和中國西周的分封很像,可是後來的發展上,先秦分封走向了「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春秋戰國;反觀日本卻維持了二百多年的和平,直到西方列強的到來。
  • 1603年-1868年德川時代日本首都在哪裡?其實不是京都而是江戶
    通常意義上,遷都是一個國家政治中心的轉移,但日本這次所謂「遷都」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日本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本來就是在東京,不需要遷徙!但是,一般不都是認為德川幕府時代,日本的首都是京都嗎?日本首都到底是哪裡?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名古屋的標誌建築之一。還沒有到大門,就看到很多殘留的城牆。現在名古屋城遺址的大片區域,叫做「名城公園」。公園內主要分幾塊,本丸、西之丸和二之丸等,不過主要看的是本丸(中央方形部分,天守閣和本丸御殿)。
  • 【顯微鏡】沉默霸王——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反倒顯得暗淡無光、平凡無奇,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最終結束了戰國時代長達一百多年的戰亂,他所建立的江戶幕府維持了兩百多年的和平。       渡過了這場危機的家康,後來又與織田家聯手,攻滅了武田氏,分得駿河一國,這時家康已經擁有了過去今川義元全盛時期的規模了。與此同時,織田信長經過長年的努力掃蕩群雄,佔據大半個日本,自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死後,日本國內已經沒有人能夠抵擋織田軍的鐵蹄,照這樣發展下去,用不著幾年信長就可以統一全日本。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松平家與織田家之間的同盟是逐步完善的,並不是一步到位直接變成鐵桿盟友。永祿六年,松平元康接回了在駿府的妻子,同時將自己的名字從「元康」改為「家康」,以擺脫今川家的家臣地位。  在此期間,今川家的新任家督今川氏真因為施政不當導致遠江國爆發「遠州總劇」,三河國與駿河國之間的遠江國也陷入了動亂,今川家的勢力更難以觸及到三河國。
  • 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能殺出重圍,建立德川幕府?
    不過,在日本也有一個戰國時代,只是要從中國找出類似的歷史時期的話,它倒與三國時期很像。與三國一樣,日本的戰國時代天皇淪為傀儡,失去實權,大名們割據一方,爭奪霸權,就連結束這個時代的梟雄德川家康,也與司馬懿十分相像。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國的國人富豪松平氏,而松平氏又源自藤原氏,但德川家康卻自稱源自源氏,與天皇牽扯上了血緣關係,這一點和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很像。
  • 為什麼豐臣秀吉沒有在活著的時候殺了德川家康?導致豐臣家後來被德川家康滅了族?
    當時德川家康大本營設在三河(今日本愛知縣)岡崎城, 且手下全部兵力才35000左右(當時家康的勢力範圍為: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及信濃之一部分,總計約140萬石),加上織田信雄兵力,總數約6萬餘人,與羽柴秀吉的整個武力相比處於絕對的劣勢,這時如果採取分兵守勢策略,必然導致首尾無法兼顧,恐遭羽柴秀吉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 【凱業】德川御用 康繼 武藏國別 江戶三代(寬文)
    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  消磨更多時間本欄目由「凱業美術」與「見山博物」合作本專欄每周四的二條位置發送
  • 龐娜評《德川家康的神格化》|一則新遺言的發現揭示了什麼
    《徳川家康の神格化:新たな遺言の発見》,野村玄著,平凡社2019年10月出版,290頁,1800日元近年來,在日本靜岡市,以當地民營企業和工商聯合會為中心掀起了一場調查德川家康遺體去向的運動。日本學界曾普遍認為德川家康的遺體是被葬在日本栃木縣的日光。
  • 德川家康:隱忍蟄伏大半生,熬死所有對手就算成功了【日本戰國史】No.7
    德川家康把全部兵力部署在浜松城一線,武田信玄卻「圍魏救趙」,繞過浜松城直取三河,引出了德川軍的主力,在三方原合戰中將其徹底擊潰。德川家康本人一溜煙逃離了戰場,竟然嚇得在馬上失禁。此戰是德川家康一生中最大的陰影。此後武田信玄病死,其子武田勝賴繼承其未竟之志,卻在長筱合戰中被織田德川聯軍擊潰,武田氏一蹶不振。織田信長鯨吞甲斐,德川家康因功勞顯著而得到了駿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