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年頭,能不能抗揍或者說抗擊打,那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社會壓力巨大,不能抗揍,早就被壓扁。能抗揍,才能反敗為勝。
從實戰賽來說,
不管是在街頭對毆裡還是在圍繩擂臺中,你和對手一旦打起來就是處於「近身肉搏」的狀態。抗揍不抗揍,全看肉厚不厚,所以人身上的肌肉部位是不怕被直接擊打的。
能被一拳放倒再也站不起來的部位是:下巴、脖子、肋骨。
所以標準的自由搏擊抱架要在能主動進攻的同時防護好這些「致命部位」。
啟動前,左拳在身前與鼻尖齊平,右拳緊貼右臉下顎,雙肘自然收緊準備隨時出拳;
抗擊打能力訓練的方法
1.頭頸抗擊打能力訓練的方法,面部抗擊打適應訓練:
1)雙手搓搓臉、鼻、耳、眉骨,接著用拳輕擊該部。
2)同伴戴上拳套由輕至重從正、側面進行擊打,
被擊中瞬間緊扣牙齒。
3)頭撞沙袋,初練者可以帶護頭,用頭輕叩、頂、撞靜止的沙袋。
2.頸部抗拒訓練:
1)雙手掌根撐住下頜,發力上託,
同時頸部發力下壓抗拒,至疲勞後放鬆。
2)雙手十指交錯置於腦後,向前下方發力下拉,
同時頸部發力後頂抗拒,至疲勞後放鬆。
3)仰臥墊上,頭和雙腳著地,向上挺髖成「橋」狀,
使壓力集中於頸部,做前後來回移動和左右翻轉身體運動,
至疲勞後放鬆。
4)將頭罩固定於頭部,
(頭罩頂部有一繩索,另一端通過滑輪與重物連接)
頭頸做下勾——上抬,左右側屈運動,肩部保持不動,至疲勞為止。
3.前庭、迷路位覺感受器穩定性訓練:
1)頭部先做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極限屈伸,
再做前後,左右來回快速擺動和繞環運動,肩部保持不動。
2)連續做前後滾翻、左右側翻直體後滾翻等翻轉性練習。
3)閉眼、蒙眼、黑屋等手段進行各種動作技術訓練,
使在視覺定位功能暫時消失時仍可迅速恢復正常體位。
4.腰腹及肋部抗擊打能力訓練方法
拍打、踢打訓練:
1)用掌或拳輕至重拍擊自己的腰部及肋部。
2)直立抬肩暴露腰部及肋部位,由同伴用拳,
腿由輕至重進行踢打,被擊中瞬間緊張憋氣,
並微啟聲門作短促有力的「嗨」聲呼氣。
3)練習方法同上,以木板代替拳,腿進行拍打練習。
(木板長2500px 寬250px 厚50px)實心球砸擊訓練:
仰臥墊上,雙手置於腦後,
由同伴雙手持實心球由輕至重砸擊其腹部,
練習者憋氣收腹,並微啟聲門作短促有力的「嗨」聲呼氣。
摔跌訓練:
1)在墊上做原地前後做摔跌練習,
觸地瞬間全身肌肉緊張,以臂或肩背先著地。
2)躍起做上述摔跌練習。
5.四肢抗擊打能力訓練方法
靠臂訓練,與同伴面對面站立,
雙方同時向左轉體帶動右臂前擺磕碰於腹前,
然後向右轉體磕碰左臂,交替進行,
碰撞時前臂緊張;
棒擊訓練,練習者手持一根小木棒(長1000px 直徑125px),
敲擊另一側手臂、小腿脛骨、大腿外側,力量由輕至重;
木樁訓練,練習者立於木樁前(高5000px 直徑500px ),
以掌、前臂、足拍掌或踢擊,力量由小到大。
三、抗擊打能力訓練的原則
1.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指在抗擊打能力訓練中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儘可能減少或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
由於抗擊打能力訓練是圍繞人體的要害或薄弱部位,
採用外力直接擊打或摔跌翻滾方式進行的,
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受傷,故安全性顯得尤其突出。
在練習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不允許有絲毫的麻痺大意和鬆懈。
2.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抗擊達能力訓練必須按照
一定的練習步驟和順序,由易到難,由輕至重,
逐漸增加訓練負荷強度,使機體在適宜的負荷
刺激下產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
而任何急於求成的心態和拔苗助長的行為都將適得其反。
必須嚴格控制好擊打的力度,切不可盲目加力。
3.自我監控原則:
自我監控原則是指在抗擊打訓練過程中
和訓練後都必須密切關注自身的反應,
查看練習部位的情況。
如是頭暈、噁心、臟腑器官不適,
練習部位是否紅腫疼痛,睡眠、脈搏、小便有無異常等。
4.持之以恆原則:
持之以恆原則是運動員抗擊打能力訓練的持久性、不間斷性。
由於進行抗擊打訓練時運動員要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皮肉之苦。
因此,必須具備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又由於抗擊打能力的形成和消退是可逆的,
故要消除一勞永逸的思想,注意訓練的持續性,
避免已獲得的能力因訓練終止而減弱或消退。
5.藥物和營養輔助原則:
藥物和營養輔助原則是指在進行抗擊打能力訓練過程中,
藉助跌打損傷之類藥物和強筋壯骨之類營養品的功效、
促進抗擊打能力的形成和鞏固。
如在抗擊打訓練後對被擊打部位進行熱敷、藥物按摩等,
化淤消腫,舒筋活血,並服用有關滋補營養品,
以強筋健骨,補充損耗,迅速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