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2020-12-14 饕餮小娘子

走到任何地方,當地的博物館都是小娘子的必選項,因為在我看來,這是最便捷的了解每一個地方人文歷史、物種風貌的途徑。英國之旅,自然也不能放過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作為博物館之所以著名,自然是因為藏品夠多、種類夠豐富,且舉世夠罕見。

在大英博物館中,收藏著世界各地近800萬件的寶貴文物和書畫珍品,最珍貴的包括出土於埃及、解密古埃及文及埃及四千多年歷史的鑰匙——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包括曾藏於我國圓明園、當今存世最早的我國絹畫——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摹本,以及大幅被鑿下的敦煌壁畫;包括希臘雅典衛城中帕特農神廟(Parthenon Temple)裡最精華的「命運三女神」雕塑,以及供奉古希臘眾多天神的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 Temple)廊臺上著名的卡裡亞特德女像柱(Caryatids)等等。這些價值連城,甚至根本無法用財富衡量的寶物,大部分都是英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發起的戰爭中掠奪而來的,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軍隊橫掃全球,造就了今日這個「戰利品」的大寶庫。

小娘子在前幾年剛好去過埃及和希臘,在埃及博物館裡作為國寶,但卻是複製品被展出的羅塞塔石碑;雅典衛城裡用複製品修復的卡裡亞特德女像柱,以及因被挖空了靈魂而只剩下一副外殼的帕特農神廟。當然了,最讓小娘子熟悉的是同處一城的圓明園,早已被洗劫一空的廢墟記載著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物各國都在不停地向英國索回,希臘甚至不惜因此影響兩國的外交,但都遭到了英國歷屆政府的拒絕。今天,這一切,我們將要在英國的博物館裡一睹它們的真容了。好吧,為了面向更好的未來,小娘子今天就來正視歷史。

與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的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不過這個廣場可真沒多大,外表看上去也很低調。我們去的時候,進門的鐵柵欄門並未從中間打開,僅僅開著一個小門,如果不是鐵門旁的粗柱子上有個低調的名牌,註明著這裡確實是「The British Museum」,也許我會以為這裡僅是個畫廊或普通的博物館。

穿過小鐵門,才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兩排16根龐大的愛奧尼亞式圓柱支撐著博物館的正門主體,三角形的山牆裡拿著各自法器的諸神栩栩如生,陳舊的原石色讓整個博物館在雨霧裡顯得更加巍峨滄桑,沉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大英博物館的建立源於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年–1753年)的遺願,他一生收藏了71000多件珍品,為了能讓藏品在自己去世後繼續完好的保存,便將所有收藏都贈給了國王喬治二世。國家接受了他的遺贈,並回報20000英鎊給他的繼承人。1753年6月7日,國會法案(Act of Parliament)批准建立英國國家博物館。英國國家博物館博物館於1759年1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也是現今博物館的所在地,只是當時是一幢17世紀的大樓——蒙塔古大樓(Montagu House)。那時起,所有「好學求知的人」都可免費進入,且延續至今。

認真地登上臺階,收好雨傘,穿過羅馬柱後的大門,一間有著網狀結構的玻璃穹頂大廳讓眼前豁然一亮,這裡便是博物館的大中庭(Great Court),也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頂部用1656塊形狀奇特的玻璃片組成。透明的穹頂隔開了外面的陰雨,剛剛的沉重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明快的現代節奏。大廳中間白白圓圓的屋子據說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克思寫成「資本論」的地方。右側有諮詢臺,還有博物館的平面圖發放,黑白的免費,彩色的需要2英鎊。左側可領取語音導覽,多國語言,當然包括漢語,5鎊就可以得到一個「隨身中文講解員」,不但可以詳細講述每件展品背後的故事,還能幫時間短的遊客規劃一條最具特色的參觀路線。

目前的大英博物館主要分為:古希臘和羅馬、古埃及館、亞洲館、中東館、歐洲館、美洲館、主題館、流動展覽幾大區域,每塊區域中又會按不同的時期或地域劃分展品。由於空間的限制,並不是所有的藏品都能擺放出來,除了部分著名的被固定展出,其餘的都會被館方定期調換,所以如果看了本書的小夥伴發現自己看到的展品和小娘子寫的有出入,那就是這個原因了。但其實很多無價之寶幾乎是不被展出的,所以準備要去的小夥伴們,一切隨緣。

在眾多的展館中埃及館、希臘館和中國區域最受追捧,因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們就在這些展館裡,尤其一層埃及館的羅塞塔石碑被人們包得裡三圍外三圍。

雕刻於公元前196年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被奉為解密古埃及文及埃及四千多年歷史的鑰匙。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詔書的三種語言版本,最上面是14行古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又稱為聖書體,代表獻給神明的文字)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間是32行埃及草書(Demotic,又稱為世俗體,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埃及的紙莎草文書,再下面是54行古希臘文(代表統治者的語言,這是因為當時的埃及已臣服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帝國之下,來自希臘的統治者要求統治領地內所有的此類文書都需要添加希臘文的譯版)其中有一半行尾殘缺。這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裡程碑,石碑也因此成為博物館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羅塞塔石碑原由法軍發現,英法戰爭後流落至英國。至今,石碑的題籤上還寫著「不列顛軍隊的戰利品」的字樣。埃及因此石與英國政府多次交涉,要求退還未果。

除了這枚破解了埃及象形文字秘密的巨大寶物,埃及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花崗巖頭像被高高地展放在高臺上。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也是埃及最著名、最重要的法老之一。摩西率領希伯來人出埃及記就是他統治的時期。他的希臘語名字是奧西曼迭斯(Ozymandias),英國著名作家、詩人雪萊正是見了這尊神像,才寫出了那首著名的《奧西曼迪斯》。

大英博物館裡同一個名稱的展館會根據不同類型被分布在不同樓層的展廳內,比馬王堆女屍還早上千年的木乃伊被擺放在4層的埃及館內,被展出的十幾具木乃伊還僅是館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可上溯到 5000多年前的上萬件藏品。這些「功勞」都要歸功於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勳爵,他從法國拿破崙軍隊的手中奪取了絕大部分古埃及的寶物,如今的大英博物館埃及文物收藏堪稱埃及本土以外之最。想著這些龐大沉重的藏品在那個年代被飄搖過海,可見英國當時的海上能力確實很強大。

帶著一睹唐伯虎《西山草堂》和顧愷之《女史箴圖》真容的願望,我們來到了二層33號展館,這裡大部分陳列的都是中國的文物。中國文物同樣被大英博物館視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總數多達23000多件,珍品如山,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等標刻著中國歷史上各個文化登峰造極的國寶在這裡皆可見到,很多文物都是絕世珍藏。

小娘子對最裡面那副巨型敦煌壁畫流連忘返,慚愧的是,我至今還未去過敦煌,卻在英國見到了夢寐已久的瑰寶。被裱起的壁畫色彩依然豔麗,但痛心的割痕清晰可見,三位慈眉善目的菩薩不知在這裡普渡了多少眾生。

我們到底是沒有見到《西山草堂》和《女史箴圖》,聽說現在只有特別的專家才有一飽眼福的機會,或者就要等人品爆棚趕上一年中難得被展出的時間,不過我們在中國展廳碰到一件哭笑不得的事。大英博物館的重要展廳中都會擺放一個供遊客觸摸個別文物的小桌子,中國這麼重要的展廳當然不會少,這裡的桌子上擺著幾件很小的玉石飾品,後面坐著一個年紀很大的英國老太太,好奇的遊客可以直接拿在手裡把玩,老太太會很熱心的給遊客講解每樣小展品的故事。

我們一開始以為是仿品,只是放在這裡讓遊客體驗用的,詢問之後才知道,居然都是真品。老太太也沒看出我們是中國人,認真地講著我們拿在手裡的鴛鴦雕件,先是大大誇贊了玉石的畫面、雕工的精湛,然後開始給我們講起鴛鴦在中國的寓意,說鴛鴦在中國是代表愛情的鳥,這個雕件是情人之間愛的禮物,是中國人愛情的象徵。我好想說,請把寶貝還給我。

由於我在希臘參觀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 Temple)時,被它廊臺上婀娜的卡裡亞特德女像柱(Caryatids)贗品深深吸引過,所以這次大英博物館的參觀,我在希臘展廳裡花了不少的時間。雖然卡裡亞特德女像柱並沒有被展出,但展品中有一樣藏品把我徹底震撼了:一座久遠的貴族墓地被整體掠來展出,豪不誇張地說,那就是一整棟神廟!與之相比,若不比較價值,單從個頭來說,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方尖塔、我們的敦煌壁畫全都小巫見大巫了。

看得出,神廟是被分解後運回的,但殘破石頭上的雕像依舊活靈活現。希臘也曾多次向英國索回,但英國人卻用強盜思維回答說,「把它們留在英國,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

在一具出土的乾屍前,一群當地的小學生席地而坐,認真地臨著摹,白皮膚的、黑皮膚的,還有身著伊斯蘭裝束的小朋友,每個人的眼睛裡都沒有絲毫的懼怕之感。對於生與死的,西方人與東方人確實從小就有著不同的認識與感受。

大英博物館真的很大,藏品也非常多,即便花上一天的時間也不可能仔細看完。這裡除了欣賞藏品,更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甚至激勵我們要砥礪前行。

大英博物館小貼士:

開放時間:平時10:00-17:30,周五10:00-20:30

一定要儘量早來,趕在旅行團準入前參觀,否則重要展品前圍得都是人

門票價格:免費;若需要中文導覽5英鎊/個;如存包1.5鎊/個;黑白平面圖免費,彩色平面圖2鎊/張

交通:

乘坐Piccadilly Line或Central Line,在霍本站(Holborn)下車,步行約500米。乘坐Northern Line或Central Line,在Tottenham Court Road站下車,步行約500米。

免費wifi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
    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其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英博物館擁有100多個展廳除英國本國收藏外該博物館還收藏了世界各地近800萬件的寶貴文物和書畫珍品囊括了古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印度、中國等文明古國的頂級文明
  •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博物館,個個都是人類文明的寶庫
    英國國家博物館(俗稱: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這些價值連城,甚至根本無法用財富衡量的寶物,大部分都是英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發起的戰爭中掠奪而來的,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軍隊橫掃全球,造就了今日這個「戰利品」的大寶庫。 3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 國外10大博物館景點,大英博物館僅第三,美國多個上榜
    當您參觀世界各大首都和旅遊中心時,必須停下來參觀其著名的博物館。這些都是人類的現代寶庫,它們保留著人類文明和藝術的鮮活記憶,其價值遠遠超過任何國家寶藏。在您的餘生中,參觀這些博物館中的任何一家都將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 10.埃爾普拉多
  • 德國柏林博物館島:1個島嶼匯聚5座博物館,成為全城最熱鬧的景點
    博物館,作為人們了解和鑑賞人類歷史、文化和藝術的場所,近年來日漸成為各國遊客在旅途中的必去之地。眾所周知,世界四大博物館分別是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俄羅斯冬宮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早已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訪客人數屢創新高。
  • 閉館已長達163天的大英博物館迎來重新開放
    閉館已長達163天的大英博物館迎來重新開放,結束這座著名博物館自1759年首次對外開放以來最漫長的一段閉館時間。漫步千百年來的歷史和文化穿過大英博物館的大法院,遵循地板上的箭頭,進入充滿古埃及文物的大廳。巨大的石頭聳立在你眼前,令人流連忘返。
  • 世界各地最值得去的博物館
    曼谷國家博物館 建於1782年的泰國國家博物館,代表了曼谷文化的魅力,是泰國第一家國家博物館,其規模在東南亞各國中是最大的。經過歷史的變革場館現已變成了一個擁有三個不同主題風格的博物館:泰國歷史畫廊,考古和藝術史收藏品以及裝飾藝術和民族收藏品。
  • 又是一年博物館日,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又開始盤點「鬼故事」了
    由於博物館收藏著許多古老的物品,所以在很多迷信的人看來,博物館歷來就是靈異事件的「多發地」。而作為網羅了全球各地800多萬「老物件」的大英博物館,更是故事多多。明天就是世界博物館日,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英國媒體盤點的大英博物館歷年來「鬧過的鬼」!
  • 順手牽猴: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海上強權崛起的產物
    所謂大英博物館,要是按字面British Museum來說,應該叫不列顛博物館。可名雖如此,其中收藏品的來源,卻說不上如何的不列顛。很大程度上說,這座機構的全部成就和爭議,就來自這種天然內置的矛盾特性。
  • 這一份PPT,帶你看盡全球十三座博物館
    選取13座世界頂級博物館,以我們熟悉的「鎮館之寶」為切入點,梳理出了100多件世界文明的關鍵見證物。▲一次性獲取全球博物知識每一間博物館解讀者,均來自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專業研究人員和學者,他們首度聯手化身「資深導遊」,將帶大家了解世界上知名博物館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文物背後所承載的文明
  • 世界上最受歡迎十大博物館:中國有兩家上榜,沒有北京故宮博物館
    艾爾米塔什州立博物館艾爾米塔什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該博物館位於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自1852年以來一直對公眾開放。從那時起,它已經積累了超過300萬件的永久收藏品,包括古物、裝飾藝術和世界上最全面的繪畫選集。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館內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其豐富度在全世界博物館裡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果要看完館內的藏品,可能花上整整一個月都不夠。因此在這次直播中,大英博物館方面安排了2個小時的定製觀賞線路,特別拿出了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這塊刻有古埃及象形文、阿拉伯草書以及古希臘文三種文本的玄武巖石碑,被譽為解密古埃及文明的鑰匙,全世界僅此一塊,這次也能通過淘寶直播近距離看到。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看完心裡五味雜陳
    博物館應該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地方,因為現在的旅遊景點大多都會有一個博物館,用來介紹當地的文化歷史。當然這些博物館很多都沒什麼名氣,只是簡單的一些圖文介紹,很少有真正的文物可以參觀。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中古玉器,巧奪天工!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
  • 《國家寶藏》帶火的這座西安博物館,很多遊客為何只逛完了一半?
    明代的孔廟照壁新一季《國家寶藏》的熱播,讓西安碑林博物館又「網紅」了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如今也是國家5A景區。大家都知道,祭祀孔子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統之一,我國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廟,時至今日全國各地依然有1600多座孔廟建築,其中很多都成為當地著名的景區和文化地標。但是在歷史悠久的古都西安,卻沒有「西安孔廟」這個景點,想必也曾讓很多遊客疑惑。西安當然有孔廟,只不過它和西安碑林合併在了一起,成為西安碑林博物館的一部分。
  • 國際博物館日,了解一下?
    「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繆斯庵」(museion),原意為「祭祀繆斯(muse)的地方」。約在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的特爾費·奧林帕斯神殿裡,有一座收藏各種雕塑和戰利品的寶庫,它被博物館界視為博物館的開端。在其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博物館只是供皇室或少數富人觀賞奇珍異物的收藏室。
  • 雲遊全球20大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世界文明史!
    大英博物館 世界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你也可以在大英博物館的官網上對這個世界規模最大的博物館進行虛擬「漫遊」,參觀其60多個展廳,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
  • 介紹我國第一座戲劇博物館
    引言1986年1月,在天津原廣東會館舊址,我國第一座專業博物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正式開放。天津廣東會館始建於1907年,距今已有80年的歷史了,現在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這座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古典戲劇舞臺建築同一千多件劇本、戲裝、道具、劇照、戲單、唱片和戲劇報刊等文物,吸引了國內外廣大觀眾,一年多來參觀者絡繹不絕,觀眾已達數萬人次。戲樓坐南向北,為木結構,術裝修。整個建築物只用兩根平行跨空枋和一根額枋構成整個屋頂的大木架,南北、東西空間都是淨跨20米。
  • 2019年全球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榜單出爐,中國上榜一座
    現為羅浮宮博物館,佔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佔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羅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 別人逛博物館站著 你逛博物館躺著
    打卡全球文明的線上寶庫 大英博物館 於1753年成立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首家國家級公共博物館。作為世界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館藏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還給了大家線上打開這個世界文明倉庫的鑰匙。
  • 從冰河時期迄今,600餘件大英博物館藏品「紙上」新亮相
    當人類面對一系列無法解釋和掌控的議題時,認為世界必然存在著一種超自然的秩序和力量,便湧現出了各種神靈和宗教。統治者也樂於宣揚自己代表神靈掌管人間。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擁有800多萬件藏品。但受空間限制,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因此,高水準藝術出版物就成為我們見識大英博物館藏品的另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