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明代的孔廟照壁
新一季《國家寶藏》的熱播,讓西安碑林博物館又「網紅」了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如今也是國家5A景區。在西安各個博物館中,除了陝歷博,就屬西安碑林最為遊人所熟知了。
很多遊客都來過西安碑林,不過注意力往往被眾多國寶名碑所吸引,錯過了這個5A景區中藏著的另一個重要的西安人文地標。
欞星門
它就是——西安孔廟。
泮池
孔廟又稱「文廟」,是我國古代祭祀孔子的廟宇。大家都知道,祭祀孔子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統之一,我國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廟,時至今日全國各地依然有1600多座孔廟建築,其中很多都成為當地著名的景區和文化地標。但是在歷史悠久的古都西安,卻沒有「西安孔廟」這個景點,想必也曾讓很多遊客疑惑。
西安當然有孔廟,只不過它和西安碑林合併在了一起,成為西安碑林博物館的一部分。
泮池
西安孔廟始建於唐朝貞觀初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孔廟之一。明清時期,西安城內所有與文教相關的建築,都集中在孔廟周圍,當時這片區域也可以算是名副其實的西安「大學城」。
孔廟一直到近代都保存完好,可惜的是1959年孔廟主殿大成殿因為天災雷火被燒毀,缺少了孔子塑像,西安孔廟仿佛也失去了靈魂,漸漸成為碑林博物館的「附庸」,被許多遊人忽略。
太和元氣坊
雖然失去了核心建築大成殿,但西安孔廟還保留著眾多古建築。其中甚至有一半就在碑林景區的外圍,處於免費區域。
在碑林景區外面的三學街上有一面磚牆照壁,是最容易被遊客忽略的。這座照壁為明代建築,照壁磚雕「孔廟」二字為清末書畫家劉暉所題寫。如果大家來遊覽,別忘記繞到景區的院牆外面去看一看。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館景區門前有一個小廣場,這裡還保留著諸多孔廟古建築,也屬於免費參觀的區域。廣場最南端有一個高大的牌坊名叫「太和元氣坊」,是一座明代建築。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這座牌坊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在於它的和璽彩繪,據說是古建築彩繪中的最高等級。
「太和元氣坊」往前,便是古代孔廟的標配建築——泮池。西安孔廟的這座泮池始建於元朝,歷史悠久。不知道大家路過時是否留意過它呢?
戟門
過了泮池再往前,便到了孔廟的「欞星門」。西安孔廟的欞星門始建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是一個三門四柱石質牌樓式建築。中門額書「文廟」;東門楣書「德配天地」,西門楣書「道貫古今」,全是對孔子美德的歌頌之詞。這裡原本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入館大門,後來為了保護文物,檢票口已經挪到了東面。
西安碑林
過了「欞星門」,便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收費區域了。從欞星門到碑林廣場的前小半個區域,仍然是西安孔廟的建築遺存。其中會路過一座「戟門」,以及數座碑亭。
等到走到著名的《石臺孝經》碑的碑亭,遊客就可以開始徜徉於古代碑石文化的寶庫中了。
碑亭
因為眾多國寶級的碑石,讓很多遊人都對西安碑林博物館有一個「誤解」,以為這裡只有石碑。其實,碑林博物館裡的寶貝還有很多,佔了整座博物館大約一半的孔廟古建築群,也是一處很大的看點。作為一處常常被遊人忽略的地方,西安孔廟這座低調的文化地標,你是否留意過呢?
END
商務合作
工作微信:laopaluo
旅行達人|自由撰稿人|百家號導師|入駐多家自媒體、OTA平臺
全網@小漁的行旅日記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