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中醫醫院「跑」出中醫藥發展「加速度」

2020-12-15 金臺資訊

綿陽,一方承載歷史文明的古老土地,一片傳承民族瑰寶的魅力熱土。這裡歷代名醫輩出,蕭龍友、蒲輔周、李孔定等術精岐黃;這裡名藥資源豐富,麥冬、附子、桔梗等有口皆碑。西漢人體經脈漆雕出土於此,針灸鼻祖涪翁曾在此懸壺濟世……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要「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隨著綿陽市中醫醫院成功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昭示著綿陽的中醫藥事業正大步邁向一個更加廣闊的舞臺!

傳承薪火 碩果飄香

古老的中醫,在幾千年的發展史中,為人們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既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又為患有疑難雜症之人解除痛苦。中醫藥是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的醫藥科學體系。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學術的傳承和人才的培養。

長期以來,綿陽市中醫醫院將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作為弘揚中醫文化、傳承中醫名家經驗與專長的有效措施,讓繼承人通過「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認真跟師臨證,撰寫學術論文等方式,提升辨證施治水平,在理論和實踐上獲得長足進步。先後分批開展了全國第五批、四川省第四批和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及院內師承教育;建設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4個、四川省第二屆十大名中醫工作室1個,省級中醫藥流派工作室1個;培育了20個學術團隊,培養傳承人120餘名,形成了中醫藥學術薪火相傳的穩定格局。

自2017年9月開始,綿陽市中醫醫院與成都中醫藥大學聯合創辦了中醫學「蒲輔周班」。開班以來,醫院在全院範圍嚴格遴選任課老師,組建了一支理論基礎紮實、臨床經驗豐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順利完成理論授課和臨床實習各項任務;同時,醫院還圍繞傳統中醫學的繼承和中醫臨床能力的培養,開展了一些如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詩詞、音樂講座,各類中醫競賽以及戶外認採草藥等自選活動,使學生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豐富了人文素養,提升了全面發展的能力。目前該班已培養90餘名(包括已結業和在讀)中醫人才。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綿陽市中醫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以針灸為例,醫院不僅把這一傳統療法作為預防治療疾病、推動內涵建設、優化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還潛心研究和挖掘各種針灸療法,應用體針、頭針、耳針、電針、小針刀、芒針、外敷、灌腸等80餘種中醫特色服務項目,來治療內科、外科、婦科、骨傷科等多科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遵古炮製 以精立業

中醫中藥不分家,藥材質量關乎民眾用藥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中西醫並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時代強音。與此同時,關於「別讓中醫亡於中藥」的警鐘也不斷敲響。

古人云:「製藥如練兵,率未練之兵不能克敵制勝,用未炮之藥難以藥到病除」。製作中藥的材料大多取自大自然,有的可以直接入藥,但這還不能稱為「中藥」。傳統中藥是指中藥材經過加工炮製成的各類飲片,具有減毒、增效、甚至改變藥性等作用。綿陽市涪江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原涪江中藥飲片廠)一直以來所有產品一律按國家標準,結合現代技術精工炮製,年生產700多種臨床常用中藥飲片。產品除覆蓋川西北市場外,所生產的麥冬、附子、杜仲、黃連等道地藥材還享譽海內外,被列為「四川省中藥產業基地」。同時,在國家「鼓勵醫療機構根據本醫療機構臨床用藥需要配製和使用中藥製劑,支持應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支持以中藥製劑為基礎研製中藥新藥」的今天,醫院製劑中心根據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總結及科研成果,研發出了多種價廉物美的中藥院內製劑,既有傳統的膏、丸、散劑,也有現代的口服液、顆粒劑。如氯化銨甘草合劑、五子明目合劑、除溼通絡合劑、金菊喉痺顆粒、散寒清熱顆粒、解毒利膽合劑、杞菊膏、加味龜鹿二仙膏、培土肥兒膏等等,因臨床療效可靠、價格實惠而深受患者的歡迎。

創新診療 互惠共享

創新是事業發展的永恆主題。2017年4月14日,綿陽市中醫醫院成功入選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該儲備庫項目的設立旨在為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中醫藥全面振興發展。

生活中,諸多老百姓在西醫治療疾病無效後才會選擇去看中醫,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做針灸。比說,很多帶狀皰疹患者經過西醫一段時間的抗病毒治療,雖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皰疹的後遺痛還是不能解決。中醫將帶狀皰疹形象地稱做纏腰火丹或串腰龍,認為肝膽之火,火邪內蘊,阻於經絡,經絡不通,便灼熱疼痛。用針灸治療可起到清熱解毒、疏通經絡的作用,體質好的患者如果能夠在早期進行及時治療的話,多數都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困於大眾對中醫的片面認識,綿陽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肩負起了發揮中醫針灸特色、提升中醫藥臨床療效的重任。2015年,醫院探索建立了「大針灸科主導下各專業中醫綜合診療模式」,院內多數病區設置了中醫綜合治療室,開展了針灸推拿等綜合治療。針灸服務主要涵蓋預防服務、臨床服務、康復服務和特需服務四大板塊,並針對各專業病種開展了以針灸為主、以針灸為輔、以針灸參與的三個層次的治療,使針灸推拿等中醫綜合治療規範、深度地融合到各臨床專業,為患者提供最佳診療方案,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輕負擔。2016年4月16日,綿陽市中醫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成為全國第二批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單位。

2019年8月22日,綿陽市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病房正式成立並開科運行。科室以心腦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和危急重症為主要診治病種,以中醫經典為理論基礎,以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工作室為強大的技術後盾,集中傳統醫學特色診療方法之優勢,倡導應用經方與傳統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配合辨證施護,開展中醫特色治療。

今天,綿陽市中醫醫院正以實施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為契機,進一步整合專家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開展臨床和科研工作,促進科間交流和協作,使現有傳統的中醫外治管理模式得到全方位的規範和提升,逐步滿足患者的多方面和專業化的中醫診療需求;還將通過輻射市中醫醫療集團成員單位的網絡平臺,以臨床醫療為基礎,以科研教學和學術交流為紐帶,規範推廣中醫綜合外治工作,不斷提升中醫非藥物治療技術和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醫院還是四川省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協作中心、中國卒中中心聯盟第二批聯盟單位,開展了胃腸腫瘤一體化治療、胸痛中心等多專業聯合診療模式。項目實施後,將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上述多專業聯合診療模式,圍繞中醫優勢病種,有效整合普通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神經內/外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等相關專業資源優勢,制定實施疾病綜合診療方案,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高診療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多個具有推廣價值的多專業聯合診療模式。

中華瑰寶 與時俱進

綿陽市中醫醫院1984年建院,有著3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來在傳承和發揚中醫這一瑰寶技術的同時,更有著「中醫藥 」的理念與實力:既能提供獨具特色的中醫診療服務,又能開展一系列先進的微創手術;既擁有國家GMP認證的中藥飲片,又具備大批高精尖現代化醫療設備;既有穩定的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也有一大批西醫學術技術帶頭人……是綿陽地區唯一一家既能「把脈」又能「開刀」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

60歲的陳女士,自覺上腹部隱痛發脹,經常打嗝,四肢怕冷。來到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就診後,醫生首先進行了中醫四診,發現其面部發白,舌質淡,有齒痕,苔厚黃膩,脈沉遲。為了對其身體健康狀況有個全面的了解,醫生又為她做了紅外熱成像檢查,通過人體代謝所產生的熱數據和圖像分析,來反映不同熱場所的健康狀況。結果顯示為中焦虛寒,下焦溼熱。醫生遂給予了溫補脾陽,清利下焦的口服中藥處方及針刺中脘、天樞、水道、足三裡等穴位的理療措施,幾天後陳女士腹部脹痛症狀基本消失,且無發涼、怕冷的感覺。

專家介紹,疾病的產生首先表現為疾病部位和關聯組織細胞新陳代謝的異常,而新陳代謝異常必定在感知疾病症狀之前發生,此時代謝異常的熱輻射信號就會傳遞出來,紅外成像通過接收這些信號,能夠分析異常發展的狀況,起到早期提示和預警癌症的作用。

而在醫療服務方面,現在的綿陽市中醫醫院更是有著與時俱進的網際網路思維,除了在窗口服務上重視患者體驗外,還充分運用起移動網際網路,開設了微信公眾號、網上預約掛號、手機預約掛號等「中醫 網際網路」的服務項目,為中醫這一老祖宗的瑰寶配上了「掌上寶」,給更多的患者帶去便利。當前,中醫藥已經從一種防病治病的手段變成一個巨大的民生資源寶庫,在「中醫藥 」背後,還有無數的可能等待人們去開拓。

「國門名片」 「走」向世界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綿中醫人就已走出國門,以中醫治療特色架起了對外交流的橋梁。2001年俄羅斯奧布寧斯克市與綿陽市結為友好合作城市。同年,綿陽市中醫醫院也與該市醫學界達成了友好合作協議,雙方通過互派互訪,開展技術指導、臨床教學、適宜技術培訓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

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綿陽市中醫醫院也注重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斷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多次邀請俄羅斯整脊專家來綿舉辦「歐式整脊療法培訓班」,現場理論講授及手法演示歐式整脊療法對頸、腰椎骨質病變、小關節紊亂所導致的疼痛不適,及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導致的一系列病變的治療作用。來自全國各地上百家醫療、教學單位的專業人員紛紛前來學習。

經過多年努力,醫院先後同世界上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曾有緬甸衛生部、德國中醫學會、俄羅斯普斯科夫市和奧布寧斯克市及加拿大、英國、韓國、紐西蘭、葡萄牙、巴西等10餘個國家及地區代表團和醫學專業人員前來考察學習;醫院也多次派出中醫專家赴俄羅斯、阿聯、英國等國家進行技術交流及醫療援助,針灸專家在俄羅斯被稱為「中國神針」。通過相互的交流學習,不僅在世界範圍內擴大了中醫藥文化的影響,也讓綿陽的中醫藥事業更深入、更廣泛地融入了世界醫壇。

砥礪前行 厚積薄發

願得雲帆三千尺,屹立潮頭續遠行。從建院至今,綿陽市中醫醫院始終在傳承中醫藥文化、服務人民健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從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到四川省首家地級市「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從「四川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到「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項目重點中醫醫院」,綿中醫的發展正一步一步邁進新的時代。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落地開花,傳統的中醫藥迎來了傳播生長的新機遇。意氣風發的新一代綿中醫人,將與正值青春的綿陽市中醫醫院一道,借力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項目,秉持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和勇於創新的奮鬥精神,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與城市建設相融互動,與人民健康脈絡相通。全面提升醫、教、研綜合實力,堅定履行「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以真情守護生命,以忠誠創造感動,以仁術造福一方!

(綿陽市中醫醫院供稿)

相關焦點

  • 「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行!
    12月13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學分會主辦,福建中醫藥大學承辦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學分會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建中醫藥大學旗山學術報告廳舉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醫醫院,中醫藥院校及附屬醫院的校長、院長、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助推特色中醫藥發展,金鄉縣人民醫院中醫康復中心正式啟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李錫巍 通訊員 孟麗12月20日上午,金鄉縣人民醫院中醫康復中心正式啟動,其名中醫外聘專家門診亦同日開診,標誌著中醫康復中心將實現就診名醫化、服務溫馨化、煎藥自動化、送藥網絡化,使金鄉及周邊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醫藥服務
  • 我州4個集體、5人上榜四川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先進集體和...
    自貢市中醫藥管理局自貢市中醫醫院榮縣中醫藥管理局富順縣中醫醫院3.攀枝花市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攀枝花市中醫藥管理局)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川黑金椹陽光農業有限公司4.瀘州市瀘州市財政局瀘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瀘州市中醫藥管理局)瀘州市醫療保障局
  • 臺山中醫藥傳承創新跑出發展「加速度」 成為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和...
    近年來,臺山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中醫藥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江門中醫藥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持創新工作理念,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加快中醫藥融入現代化服務體系,大力推動中醫藥產業化發展,中醫藥傳承創新跑出發展「加速度」,成為守護臺山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力量。
  • 綿陽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鮮于劍波一行到北碚中醫院考察交流
    為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推進「綿碚」醫療衛生服務共享,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6月6日上午,在綿陽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鮮于劍波的帶領下,綿陽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何梅,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李彬等一行13人到我院考察交流。北碚區中醫院黨委書記楊明芳、副院長何臣、副院長陳泉等同志陪同考察。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獲得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冠軍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榮獲一等獎。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譚盼盼)12月15日,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圓滿收官。經過初賽複賽決賽層層選拔,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從24個最終晉級的節目中脫穎而出,以全場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
  • 三水區中醫藥發展研討會召開 名醫把脈長壽鄉中醫藥發展
    在市中醫院三水醫院,一段八段錦演示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國家、省名中醫邱健行、楊志敏、藍韶清、陳鳳媚、徐志強、蔣開平為三水百姓開展義診。「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中醫幫我把脈問診,真是太好了。」一名前來就診的市民說。在中醫藥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們為三水打通中醫藥發展脈絡開出「藥方」。「推動中醫藥發展要從管理體系、人才培養、藥材質量、文化普及四個方面全面推進。」邱健行說。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在全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中奪冠
    12月14日,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在湖南省中醫附二圓滿收官。經過初賽複賽決賽層層選拔,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獲得一等獎。據了解,本次大賽以「普及中醫藥知識 維護人民健康」為主題,旨在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弘揚科學精神,傳播湖湘中醫藥健康文化,促進中醫醫院學科建設和整體發展,助力中醫藥強省和健康湖南建設,實現人民群眾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良好局面。
  •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迎接「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覆審驗收
    ▲驗收現場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鍾發平向蔡宏坤一行簡單介紹了醫院的基本概況、中醫藥及康復服務區的建設、人員配備、中醫藥項目開展等情況。一組由蔡宏坤帶隊,實地考察了醫院門診部、國醫館、針灸推拿康復區、治未病中心、骨傷科創傷一病區、腦病中風科一區等部門,評審組對醫院的中醫中藥及特色診療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對醫院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另一組評審專家在五樓小會議室對照「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建設標準認真審閱了相關資料,並現場抽查中醫藥人員考核中醫藥知識服務內容、相關政策的知曉率、滿意率。
  • 中醫服務率深圳第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在這次以「全國一把尺」的衡量中,進入全國百強醫院序列。這是國家衛健委首次組織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被業內稱為「國考」,共有2398家醫院參加。在同類考評中,全國419家大型公立三級中醫院,北中醫深圳醫院排名66位,獲A等級水平,在全國排名前20%。
  • 浙江中醫藥大學與富陽區政府籤約合作共建富陽中醫骨傷醫院!
    為進一步加強醫教協同和醫院建設,更好地服務地方發展,10月27日下午,浙江中醫藥大學與富陽區政府籤約,合作共建富陽中醫骨傷醫院,推動醫院的學科專科水平和綜合管理能力再上新臺階,全面助力「健康富陽」建設。
  • 汝城縣中醫醫院《廚房裡的中藥》在全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中獲...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朱忠達 朱孝勇)12月15日,由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承辦的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圓滿落幕。據了解,此次大賽以「普及中醫藥知識、維護人民健康」為主題,旨在弘揚科學精神,傳播湖湘中醫藥健康文化,促進醫院學科建設和整體發展,讓更多的人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信賴中醫藥、使用中醫藥,推進中醫藥惠及千家萬戶,為大眾健康服務,內容涵蓋中藥、艾灸、健康保健等多個方面。
  • 攜手中醫義診,弘揚中醫文化——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林...
    為弘揚中醫文化,發揮中醫優勢,讓廣大患者切身感受到中醫藥優質的診療服務。8月8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林縣中醫醫院籤訂了推拿聯盟協議,並與上林縣中醫醫院聯合開展以「攜手同行,弘揚中醫,健康上林」為主題的現場義診活動,活動地點設在上林縣中醫醫院一樓大廳。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在全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摘奪桂冠
    株洲新聞網12月15日訊(記者 羅磊 通訊員 譚盼盼)12月14日,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在湖南省中醫附二圓滿收官。經過初賽複賽決賽層層選拔,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從24個最終晉級的節目中脫穎而出,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
  •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獲批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
    1月6日,中國吉林網記者從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獲悉,該院的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獲批。 據了解,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面向我國心血管疾病防治需求,以臨床應用為導向,依託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以全國協同網絡單位為支撐,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
  • 嶽陽醫院三位上海市名中醫榮獲「上海市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近日,市衛健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人社局頒布「上海市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獎名單。嶽陽醫院嚴雋陶教授、陳漢平教授、吳煥淦教授獲得殊榮。 嚴雋陶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名中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 在家門口看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再迎10個專家團隊
    這標誌著,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的名醫陣營再迎來一批重量級專家「大咖」加盟。今後,雙方將繼續合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端中醫醫療團隊,惠州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國家級中醫藥名家的醫療服務。10個名中醫專家團隊的加盟,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合作共建的階段性成果——2019年8月14日,惠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正式籤約,立足原惠州市中醫醫院的基礎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保留「惠州市中醫醫院」名稱及建制,通過合作共建,實現醫院管理融合、品牌融合、人才融合、技術融合、學科融合等「五個融合」,培育臨床重點專科帶動發展。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按照屬地化原則開展三級公立中醫醫院...
    (一)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自查要求。各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要根據《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以及本地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實施方案的要求,對醫院上報的數據和佐證材料進行認真核查和質量控制。指標52、53、54,請各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根據實際情況,於8月23日前在國家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系統(機構端)內對人員信息進行維護,麻醉和病理在崗醫師信息應當維護到具體科室。醫院應當於8月23日前完成除我局負責的其他國家監測指標的質控工作,形成第一階段分析報告(模板在管理平臺上下載),報屬地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並上傳至管理平臺。
  • 岐黃須爭豔,杏林當折桂——湖口縣中醫醫院在九江市第二屆中醫藥...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為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展示中醫藥傳統技能,鍛鍊中醫藥人才隊伍,提高全市中醫藥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12月10日至11日,九江市第二屆「中醫藥知識技能競賽」決賽在九江市中醫醫院隆重舉行。  本次比賽由九江市中醫藥管理局、九江區域中醫聯盟主辦,九江市中醫醫院承辦。
  • 波瀾壯闊的天津中醫藥發展
    隨著天津中醫學院的成立,天津中醫有了正規的高等教育構。1978年天津市中醫醫院重新劃歸天津中醫學院更名為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8、90年代天津市努力營造有利於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的環境,使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