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0#物理作為高考一門重要的科目,也是成為了很多學生的夢魘,很多學生是因為物理學不明白而選擇放棄理科的,改投文科,其實物理沒有那麼難,但是確實是一個非常需要思維能力的學科,有時候我能遇到有的學生問一些問題,老師說這個給你們講了你們也聽不懂,其實這個不好,這樣給學生一個不好的心理暗示,會讓學生更怕這科的。下面說說我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心得理解吧:
一、重理解:物理概念、公式的數量不是特別多,只要平時記憶就能記住,所以理解就變得特別重要,理解概念理解公式,初始學習一個新東西的時候,不要著急去做難題,先把課本內容吃透,現在很多學生捨本逐末,課本特別新,根本不看,課後習題也不做,甚至連例題都不會,就去做其他練習冊好,這是不行的。真正理解公式的使用及概念的意義,做到舉一反三,慢不怕,但是一定要記熟、理解透,開始理解最重要,理解公式的運用。
二、重思考、歸納、技巧:其實高考物理題無非就是那幾種類型,大方向基本上是不會變的,無非是年年有不同的花樣,本質還是不變的,但是好多學生一換個說法或者一換個表現形式就完全不會了,但是一看答案「啊!原來這麼簡單,我會的」。這個完全就是該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裡,感覺自己會了,不去思考,深挖,也不歸納總結,只要換個面貌就不懂了,所以物理不是一個看作多少題的學科,是一個需要大量思考,總結的學科。
例如:追擊問題,其實無非就是路程差、時間差、速度差這幾個點,公式也是教材上那幾個速度公式和路程公式,只是翻過來調過去變著花樣的出,如果你完全沉浸在不同的問題裡,你做題,那就有無數的題在等著你,到最後你也搞不明白,如果你跳出這個圈子,只針對幾道有特點的大類問題,好好研究、理解、思考,找出這類問題的共通之處,那麼就能對這類問題有個很好的把握,再遇到這類問題也會觸類旁通,平時學習也不用面對大量習題,只需要吃透一兩套題就完全足夠了。
例如:帶圖像的問題:其實所有圖像問題,都是通過圖像解決問題,那麼圖像橫坐標、縱坐標、交叉點、曲線、直線、轉折點、圍區面積的物理意義是什麼,一定要先搞清楚,搞清楚這些,去解答題目自然明了。不要只盯著圖像上那幾個數,盯到交卷也盯不出結果的。還有受力分析、磁場、加速度等等,其實就這些問題當你去細細思考,就會發現裡面的內在聯繫,都有各自的特點。
我覺得現在孩子被各種補習班弄得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完全是餵一口吃一口,根本不會去反思,天天奔波在各種輔導機構之間,各個輔導機構還自己講課留作業,加大了學生的課業量,我覺得這樣不好,學生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對孩子長期以往的發展也是不好的。
三、重整理:學習的時候總會有錯題和不會的題,很多學生做完的題,做完的捲紙不見了,這是完全不可取的,尤其月考卷和期中期末考試卷,這些都是你花大量時間去做的捲紙,應該好好保留,整理成冊,對自己不會的題做重點標記,給出解答步驟,對特殊類型題做統一整理。在考試前或者隔一段時間做一次溫習,溫故而知新,不斷加大印象,來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認知。
以上是個人對物理學習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對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些幫助。
祝願各個考生都能越來越好,都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