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下》10月29日亮相「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通訊員 李卉)由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獲邀參演2020年「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10月29日-30日將登陸上音歌劇院。消息發布後,引發諸多期待與關注,演出一票難求,在上座率75%的情況下,兩場幾乎全部售罄。

《朝天宮下》是江蘇大劇院出品的第一部原創話劇,由江蘇文聯主席章劍華編寫。該劇主創主演團隊均由江蘇大劇院邀請並組建,結合了江蘇省最好的話劇團力量。首演由國家一級演員郝光、馬小寧、肖明,江蘇省話劇院李南依、孫嵐擔任主演,還有青年演員盛凡的加盟,同時還遴選了年輕演員譚成傑和張沐陽,形成了以老帶新演出團隊,充分發揮傳幫帶,也在進行江蘇文化的傳承。


(舞美組工作人員已經將巡演用品依次裝箱運輸至上海)

《朝天宮下》取材於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譜寫了一曲中國知識分子為存續文脈而不屈抗爭的壯麗詩篇。該劇講述了南京淪陷時期,日本搜查隊來朝天宮搜查故宮南遷文物,威逼利誘文物倉庫主任祝同禮與學生周若男、看門孫大爺寫出文物清單,以方便掠奪,但經過三人幾番交鋒,多番周旋,最終捨命逼迫日軍放棄掠奪,用青春、熱血、智慧甚至生命,守護保存了中華文物的動人故事。全劇通過舞臺語彙表達,銘刻時代精神,在加深觀眾對故宮文物南遷歷史了解的同時,也警示大家勿忘這段浸滿血與淚的歷史。一曲浩然正氣的愛國之歌,一群凜然傲骨的文化之人,一篇培根鑄魂的雄壯華章。

為了還原真實性,江蘇大劇院組織設計師赴南京博物院查閱資料、並與文物專家一起研究,按比例還原當時南遷的珍貴歷史文物如「紅燒肉」「翡翠白菜」等。這些精緻的文物此次巡演也將踏上他們的旅程,在舞臺上與上海乃至全國觀眾們見面。

據介紹,10月28日,所有主創主演都已就位,主演開始了如火如荼地排練,期待《朝天宮下》的閃耀登陸能獲得魔都觀眾的感動與感悟!

相關焦點

  • 「藝起前行」:十四臺新創大戲匯申城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從「陳奐生」進城到「新劉三姐」開網店,從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到崑曲《眷江城》……今年9月至今,上海發起的「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吸引了14臺國內高水準優秀新創作品匯聚申城舞臺。
  • 話劇《朝天宮下》再現故宮文物南遷歷史
    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就講述了一段故宮文物南遷的動人故事。自「九一八」事變後,為防日寇劫毀,故宮13427箱又64包國寶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物「大逃亡」:曾分五次南遷,暫存上海法租界,在朝天宮文物庫房建成後,南遷文物分五批運往南京。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轟炸上海,南京告急,南遷文物再次分三批向西遷移……直至1947年全部東歸。
  • 藝起前行 | 「藝術天空」下,重逢美好!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始終堅持服務人民大眾,積極組織和策劃各類線下演藝活動。9月13日,「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拉開帷幕,這也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申城首個全國綜合性舞臺作品集中展演活動。作為「藝起前行」演藝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天空」將以「零距離,無門檻」的方式近一步下沉到廣大市民中,進一步體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 大江東︱「藝起前行」,步履不停,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延期不缺席
    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旅局指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演藝大世界主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支持的「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9月至11月在上海舉辦。這也是今年上海舉辦的首個綜合性舞臺作品集中展演活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此前,受國際疫情的影響,原定10月舉辦的第22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延期至明年同期舉辦。
  • 藝起前行|《草鞋縣令》:「二度梅」得主陳智林塑造親民清官
    海報設計 白浪9月13日,「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將拉開帷幕,展演持續至11月。展演期間,來自北京、江蘇、廣東、廣西、四川、陝西、上海等地的14臺劇目,將集結亮相申城舞臺,所有參演劇目均為國內原創。
  • 四年潛心打磨歌劇《晨鐘》壓軸「藝起前行」展演
    本報訊(記者 吳桐)昨晚,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壓軸「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晨鐘》聚焦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展現了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
  • 斬獲「紫金」大獎後,原創話劇《朝天宮下》成功亮相上海現場一票難求
    2020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在這個重要的年份,一部與故宮、與故宮文物南遷、與抗日戰爭密切相關的文藝作品應運而生。原創話劇《朝天宮下》由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獲邀參演 「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消息甫一公布,就引發諸多期待,在上座率75%的情況下,一票難求,全場售罄。
  • 「藝術天空」下,與這座城市「藝起前行」
    「藝起前行」再度延伸受國際疫情的影響,原定十月舉辦的第22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延期至明年同期舉辦,但金秋上海的線下藝術之旅並未就此止步。今秋藝術大餐已然備下,只待觀眾「藝起前行」。經典名篇橫貫中西謳歌祖國謳歌英雄的詩篇即將奏響。9月30日晚,上海愛樂樂團將以「光陰的故事」為主題,帶來交響詩《鐵道遊擊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以及《我的祖國》等紅色經典作品,以此致敬革命先烈,獻禮國慶71周年。
  • 藝起前行|京劇《李大釗》上海開演: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
    自1916年起,中國共產黨的奠基人李大釗先生曾先後七次來到上海,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奔走呼號、親身實踐;100多年後,2020年9月26日晚,北京京劇院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在上海保利城市劇院上演,獻禮建黨100周年,同時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 「二度梅」陳智林領銜 川劇《 草鞋縣令》來滬展演弘揚廉政文化
    嘉慶期間,皇帝徵召讓60歲的他到四川什邡做官,而這一幹就是10年。任職期間,紀大奎治縣有方,勤政廉政、親民愛民,因其常穿一雙草鞋訪貧問苦,被當地群眾稱為「草鞋縣令」。該劇作為「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參演劇目,將於9月29日-30日在上戲實驗劇院連演兩場。
  • 藝術天空特別活動開幕,在楊浦濱江就能聽上海愛樂樂團音樂會
    2020年9月29日,上海愛樂樂團攜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以及青年歌唱演員趙越、龔爽在楊浦濱江「綠之丘」上演一臺由經典交響選段、歌劇和音樂劇片段組成的音樂會,由此拉開「藝起前行」藝術天空特別活動的大幕。 「樂隊聲音怎麼樣?」樂隊演奏完第一首曲目之後,主持人問觀眾。
  • 藝起前行|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悲喜交融
    自9月13日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拉開「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大幕之後,外地參演作品也將陸續登上上海舞臺。9月17日至9月18日,江蘇常州市滑稽劇團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引發了強烈的關注。
  • 上海越劇院展演四臺「看家戲」,聚齊「黃金一代」
    展演海報作為上海「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11月16日發布,明年初即將舉辦「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2021年1月4日-10日,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將先後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藝起前行·童心築夢」 兒童線上書畫展
    「藝起前行·童心築夢」 兒童線上書畫展 2020-06-02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藝起前行|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以小見大闡釋「人民至上」
    10月24日、10月25日,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作為「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作品在上海大劇院演出。這部根據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創作的原創歌劇,集結了中國最一流的創作演出團隊。
  • 四大越劇經典引六朵梅花齊放,「越·聚黃金一代」展演吹響越劇界...
    今天,記者自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獲悉,作為「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重頭戲,這場集結越劇6朵「梅花」和17朵「白玉蘭」,匯聚了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四大劇目的盛大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至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東營區2020年新創呂劇精品小戲展演啟動
    為豐富東營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6月9日,由東營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呂韻盈家鄉 攜手奔小康」東營區2020年新創呂劇精品小戲展演活動,在牛莊鎮西範社區正式啟動。活動吸引附近數百名村民到達現場觀看。
  • 線上看劇、「藝術不停」,上海國際藝術節學生觀劇團啟動
    10月10日晚,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教育板塊的學生觀劇(展)團特別活動啟動儀式暨觀摩培訓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來自全市20多所高校的近100名大學生參觀了芬蘭藝術家帶來的「隨物生心」展及公教項目RE:SOUND2,以一次特別的觀展體驗,開啟今年的觀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