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比喻、比擬、擬物的小竅門

2020-12-17 學習方法營

不少小朋友在學習修辭手法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容易把比擬和比喻弄混,擬物當作比喻,要麼把比喻當作擬人。

看到這,你可能嘆口氣說∶"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但是有什麼辦法呢?這兩種修辭手法很難區分。"

這兩種修辭手法真的很難區分麼?

有一個區分它們的秘密武器——從這三種修辭手法的定義下手,區分各自的特點,集中對比分析,找出它們的不同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定義各是什麼。

擬人是指把物當作人來寫,或者用表現人的特性的詞來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變成人。比如,下面的兩個句子就運用了擬人手法∶

大山的中央有一潭溫柔的綠水。

清風撫摸著她的臉頰,好像在說∶"睡吧,別擔心。"第一個句子中的"溫柔"本來是形容人的形容詞,這裡用來形容綠水,所以綠水就有了人的特性。

第二個句子,清風本來不會說話,但是把人特有的動作加在清風身上,清風就有了人的特性。

那麼擬物手法又是什麼呢?

擬物就是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情態等。或者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比如∶

月光靜靜地流瀉在草地上。

"公平"多少錢一斤?

這兩句話就是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第一個句子裡把月光"比擬成"流水",瀉到草地上。第二個句子是把"公平"擬作貨物。

而比喻,是根據兩個事物的相似點,把一個事物比作另—個事物。所以,在比喻裡,喻體一定要出現,本體可以不出現。而在比擬中,本體一定要出現,擬體可以不出現。

看完下面這組句子,你就知道比喻和比擬應該如何區分了∶

黃河從懸崖跌落,滾滾前進。———黃河從懸崖跌落,猶如千軍萬馬一樣前進。

這兩個句子中,前面的一個是比擬,因為只出現了本體。而後一個是比喻,因為喻體出現了,本體和喻體有明顯的主次之分。

因此,區別比喻和比擬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

運用比喻,喻體必須出現;

運用比擬,本體必須出現。

怎麼樣?小朋友,看了上面的分析,你知道該怎麼區比喻和比擬了嗎?

區分比喻、比擬.使用比擬的小竅門:

(1)有"物"的句子——利用典型例句分清比喻和擬物。

比喻和擬物應該是最難區分的兩種修辭手法了。

其實,要想分清這兩種修辭 ,並不難。已經總結了一個好方法——在同一個句子裡同時使用比喻和擬物,通過前後對比,找出兩者的不同。

有一個小學生為了分清比喻和擬物,專門收集了一些句子,這些句子同時包括比喻和擬物。

比如,這個句子∶"鄱陽湖就像一面大鏡子,而湖邊的山丘是那樣蒼翠,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端。"

前半句∶"鄱陽湖就像一面大鏡子",用"像"連接本體和喻體,是比喻。而後半句中的"流動",這是流水才有的動作,所以這半句不是比喻句,而是比擬句,賦予山丘以流水的動作,是把山丘當作流水。

如果我們像這個小朋友一樣,把比喻和比擬放在同一個句子中,通過前後對比分析,那麼兩種修辭手法的區別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2)有"人"的句子—並不一定都是擬人。

有"人"的句子就一定是擬人嗎?

估計很多小學生一看到這個問題就會說"是",有沒有"人"並不是判斷擬人的標準。

比如,這個句子:"大地,你寬廣的胸懷緊緊擁抱住山川草木,你有力的臂彎託起了美麗的家園。"

這個句子並沒有出現人,但是,直接用"你"來形容大地,而"你"是用來形容人的人稱代詞,所以小朋友,記住了,這個句子雖然沒有"人",但它卻是典型的擬人句。

同樣的道理,有"人"出現的句子也不一定是擬人句。比如∶"寬大的芭蕉葉像是古代美女的衣袖。"

雖然有"美女"出現,但是這個句子可是不折不扣的比喻句。因為有本體,有喻體,還有比喻詞"像"。

所以,小朋友,判斷擬人句的時候,要從擬人的定義出發,有"人"的句子可不一定都是擬人句哦!

相關焦點

  • 公務員考試行測: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公務員考試行測:徹底區分「比喻」「比擬」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原標題: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而這兩種修辭的區別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地方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部分的考點。今天專家就來對這兩種修辭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辨析。
  • 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徹底區分"比喻/比擬"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行測答題技巧,2014廣東公務員考試,比喻,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語文中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其中,很多同學會將比喻和比擬相混淆。接下來,中公講師將告訴大家一個容易易懂的辨別方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比喻的定義。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辭格,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因這三個成分的異同和隱現,比喻可分為明喻、隱喻(暗喻)和借喻三類。
  • 高考語文中,關於比喻和比擬的介紹
    並且,在一到題中,也可能不只是單純的某一種辭格,而是比喻、比擬、借代等側重內容的辭格與對偶、排比等側重形式的辭格的套用。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比喻和比擬這兩種修辭。一、比喻1、比喻的特點: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比喻另一事物。
  • 系統學習比擬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比擬」系統學習1.定義理解: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成乙事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方式,包括把物來當做人來寫(我們也叫擬人)、把人物當做事物來寫(我們也叫擬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寫(擬物的另一種形式)等幾種。
  • 修辭手法之比喻和比擬考情分析及備考建議
    我們都知道修辭手法有十多種,如比喻、比擬、借代、雙關、同感、誇張等。考試中,經常考到的修辭有比擬、比喻、借代等,本文主要從比喻和比擬這兩種修辭進行舉例分析,並指出這兩種修辭的備考建議。(一)比喻比喻就是將彼物比此物,二者具有相似性。給這樣一個例子:天上的白雲像棉花。
  • 詩歌手法概談:比擬,抓住一個「擬」字就好,別多想
    比擬,包括「擬人」與「擬物」。以物擬人,是擬人;以人擬物或以物擬物是擬物。擬人的例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擬物的例子:「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秦觀《減字木蘭花》)②「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石階/一路嚼了下去」(洛夫《金龍禪寺》)③(②是以人擬物,③是以物擬物)看懂了嗎?看不懂的話,我們抓住一個「擬」字來分析下。
  • 修辭之「比擬」
    比擬比擬根據想像把物當做人寫或把人當做物寫,或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這種辭格叫比擬。被比擬的事物稱為「本體」,用來比擬的事物稱為「擬體」。比擬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擬作乙物,具有思想的跳躍性,能使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體味它的深意。
  • 中小學語文:修辭常識之比擬
    中小學語文:修辭常識之比擬比擬指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比擬常常是將人當作物,或將物當作人、將甲物當做乙物。恰當運用比擬,不僅能讓讀者對所描繪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比擬可以分為擬人和擬物兩類。
  • 比擬造句和解釋_比擬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把物擬作人,叫「擬人」;把人擬作物,叫「擬物」。也泛稱比喻手法。比擬參考例句:1、任何物質享受都無法比擬勞動後收穫的愉快。2、你是獨一無二的,你的價值任何人無可比擬。10、美德具備了純然無限的價值,人生的不幸變成了不可比擬的渺小。比擬有關的成語:1、行比伯夷(xíng bǐ bó yí):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
  • 小學生弄不懂比喻和擬人修辭方法,語文老師一句話,讓你快速區分
    我快速進行了教學反思,發現之所以在這道關於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考察點上失分,是大部分同學還不理解什麼是比喻和擬人,以及比喻和擬人的區別。同學們在語文學習中,確實常常把擬人和比喻搞混淆。那麼如何區分這兩種修辭方法呢?我這裡推薦同學們一定牢記一句話:比喻修辭中有喻體,擬人修辭中沒有喻體。1、 什麼是比喻和擬人比喻句通常有3個部分組成:本體、喻體、比喻詞。
  • 塞爾維亞人怎樣區分中國和日本遊客?當地人:我們有小竅門!
    「文/小慄子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不過問題來了,亞洲人都長得差不多,那塞爾維亞人怎樣區分中國和日本遊客?對於這樣的疑問,當地人表示:我們有小竅門!首先,當地人表示:其中一個竅門就是觀察遊客的拍照姿勢以及對周圍好奇的程度。原來中國遊客第一次來塞爾維亞旅遊的時候,對周圍事物比較好奇,喜歡邊走邊拍並且很熱情。不僅喜歡拉當地人拍照,還喜歡擺各種各樣的姿勢,凡是有這樣舉動的基本都是中國遊客。
  • 比喻和擬人總是分不清,跟著老師一起探究學習,輕鬆突破修辭關
    今天我將跟大家分享修辭手法中最常用的比喻的內容,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孩子輕鬆地掌握這種修辭。一、認識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繪另一事物或說明道理,這種辭格叫比喻。(《霧凇》二、比喻的「三要素」上面講了比喻的定義以及明喻、暗喻這兩個小學生經常碰到的比喻類型,但是對小學生來說最首要的還是比喻句與非比喻句的區分,這是光靠定義所解決不了的,還必須有適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接下來不得不提到比喻句的「三要素」。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教學——比擬
    今天我們來學習修辭手法中的比擬。1.什麼是比擬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作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也有的把一種事物當作另一種事物來描寫,這樣的修辭格就是比擬。被比擬的事物稱為「本體」,用來比擬的事物稱為「擬體」。
  • 初中七年級語文基礎知識之比擬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語文基礎知識之比擬,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一些作品中,小鳥會說話,魚兒會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歡樂的歌……這曾經激發起我們多少美妙的幻想。這種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的修辭手法,就是比擬的一種,我們稱之為擬人。還有一種比擬,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我們稱之為擬物。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如何區分易混淆的修辭手法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如何區分易混淆的修辭手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比喻和比擬的區別   比喻和比擬有相似之處,因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但它們有根本上的不同,也就是結構上的不同。
  • 塞爾維亞人如何區分中國和日本遊客?當地姑娘:有獨特小竅門!
    文/仗劍走天涯 塞爾維亞人如何區分中國和日本遊客?當地姑娘:有獨特小竅門! 雖然中國人出國旅遊都會選擇去東南亞國家旅遊,但其實對於歐洲城市的嚮往也並沒有因此而消退。歐洲是最早開啟近代化的國家,所以無論是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是獨特的自然風景。
  •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語文學科區分易混淆的修辭手法
    大家對修辭手法比較熟悉,如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但是在筆試中往往不會單出特別簡單的,而是將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了一些區別易混淆的修辭手法的方法。一、比喻和比擬的區別比喻和比擬有相似之處,因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
  • TFBOYS腳腕各有特點,粉絲只看局部就能區分三人,小竅門不得不服
    TFBOYS的腳腕各有特點,粉絲只看局部就能區分三人,小竅門不得不服!TFBOYS在粉絲眼裡是三個無論性格還是體型還是樣貌都不同的人,但是在外人的眼裡,TFBOYS有很多相同的點,這樣粉絲都心存疑惑,明明很好判斷,但是在外人眼裡,卻形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