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之比喻和比擬考情分析及備考建議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一、考查形式

「語言文字運用」這一大章中「修辭」這一節的考查形式主要是客觀題,以單選題為主,有時也有多選題、判斷題。提問形式如「下列各句的修辭手法使用相同(或不同)的一項是( )」。除了客觀題外,在閱讀中,尤其是現代文閱讀,也經常會考一些主觀題,對文中的句子從語言方面進行賞析,對於這一類型題的回答,就要考慮這些句子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可以從修辭手法的功能方面進行作答。

二、考點分析及備考建議

修辭手法,在現代漢語中是單獨的一個章節,是修辭格。在語文基礎知識中,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知識點,同時也是文學作品寫作所必須的因子。既然修辭這一藝術手法具有這麼重要的作用,在咱們的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中也是考查的重要知識點。我們都知道修辭手法有十多種,如比喻、比擬、借代、雙關、同感、誇張等。考試中,經常考到的修辭有比擬、比喻、借代等,本文主要從比喻和比擬這兩種修辭進行舉例分析,並指出這兩種修辭的備考建議。

(一)比喻

比喻就是將彼物比此物,二者具有相似性。

給這樣一個例子:

天上的白雲像棉花。

很顯然,這個例子是比喻句,因為這個句子有本體「白雲」、喻體「棉花」和比喻詞「像」。根據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判斷「她的笑容像花兒一樣」這個句子也是比喻句,因為這個句子也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而「他的衣服像在水裡洗過一樣」這句話則不是比喻句,原因是喻體沒有出現。

通過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是出現「好像」「好似」「仿佛」「像」等詞語就是比喻句了,而是要有本體、喻體。

了解了比喻句的要素,還要了解比喻句的形式。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明喻,就是本體像喻體(甲像乙)。比喻句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並且比喻詞是「像」「好像」「仿佛」等這些詞。

與明喻相比,暗喻是本體是喻體(甲是乙),它的比喻詞則不是這些,而是有「是」「成了」「成為」等詞。如: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我們看外界,同時也讓人看到了我們的內心。這個句子是暗喻。

借喻,則是不出現本體,只出現喻體,而本體則可以通過上下文知道本體具體指的什麼。如:她曾經遠離過這些人,在她與她們之間築了一堵牆。為了顯示自己的不同凡響,她長期忍受孤獨寂寞的痛苦。(賀光濤《路》)這句話把她與她們之間的隔膜比喻成一堵牆,本體沒有出現,但能夠從文章的語意中感受到本體。

博喻則考的不多,這裡不再敘述。

比喻的功能和作用則是形象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形象為具體。

通過以上對比喻的知識點的敘述,這裡需要掌握的就是能夠判斷比喻這種修辭,在文章寫作中能夠運用這種修辭。

(二)比擬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

擬人就是把物當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情感。如: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個句子就是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鑽」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擬物則是把人當物寫,或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如:那個壞蛋夾著尾巴逃跑了。這個例子形象地寫出了那個人逃跑的情態。

通過以上對比喻和比擬的敘述,可以知道二者的區別:

(1)比喻:喻體一定出現;喻體都是名詞。

(2)比擬:擬體不出現;詞性是動詞。

例1:回憶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緊就變黑暗。

例2:戒指在哭泣,靜靜躺在抽屜,它所擁有的只剩下回憶。

例3:花兒笑得像小孩子的臉一樣。

上面3個例子,例1是比喻句,把「回憶」比喻成「月光」。例2則是比擬中的擬人。例3中則兼有比喻和比擬。

比擬的考查,主要是能夠判斷出這句話是否是比擬句,並且能夠說出它的功能作用。更多教師招聘語文學科備考資料,請查看語文學科專業知識頻道。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高考備考 古詩閱讀鑑賞表達技巧之「修辭手法」典例結合分析
    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辨認修辭,二是說明修辭格的表達效果。此類題型所涉及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高考對於修辭的考查,一般要求結合詩句具體分析,不能泛泛而談。
  •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原標題: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而這兩種修辭的區別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地方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部分的考點。今天專家就來對這兩種修辭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辨析。
  • 語文中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語文學科知識的考查中會涉及到修辭手法的內容,不僅是選擇題的也是詩歌鑑賞題的內容之一。其中,很多同學會將比喻和比擬相混淆。接下來,中公講師將告訴大家一個容易易懂的辨別方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比喻的定義。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辭格,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
  • 系統學習比擬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比擬」系統學習1.定義理解: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成乙事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方式,包括把物來當做人來寫(我們也叫擬人)、把人物當做事物來寫(我們也叫擬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寫(擬物的另一種形式)等幾種。
  • 區分比喻、比擬、擬物的小竅門
    不少小朋友在學習修辭手法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容易把比擬和比喻弄混,擬物當作比喻,要麼把比喻當作擬人。看到這,你可能嘆口氣說∶"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但是有什麼辦法呢?這兩種修辭手法很難區分。"這兩種修辭手法真的很難區分麼?
  • 中小學語文:修辭常識之比擬
    中小學語文:修辭常識之比擬比擬指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比擬常常是將人當作物,或將物當作人、將甲物當做乙物。(1)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的修辭手法。如:向日葵搖著頭微笑著,望不盡太陽升起處的紅色天涯。(2)擬物: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的修辭手法。
  • 公務員考試行測: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公務員考試行測: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而這兩種修辭的區別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地方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部分的考點。下面就來對這兩種修辭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辨析。
  • 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2020廣東教師考試: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2020-12-22 13:36:3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教學——比擬
    今天我們來學習修辭手法中的比擬。1.什麼是比擬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作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也有的把一種事物當作另一種事物來描寫,這樣的修辭格就是比擬。被比擬的事物稱為「本體」,用來比擬的事物稱為「擬體」。
  • 2021年高考二輪備考重點:語言運用題修辭手法技法總結
    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4分)題目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比喻是常見的修辭手法。從題目要求可以確定,答題思路先要找出比喻的地方,然後從相似性(本體和喻體之間)角度對比喻句內容進行分析。對這一句話的理解,要結合前一句子。
  • 修辭手法「比喻」的系統學習
    修辭手法「比喻」的系統學習1.比喻的定義:又叫打比方(說明文中的一種寫作手法)。即兩種彼此有相似點但不同類的事物物,使用其中一種事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的修辭手法。2.比喻的作用:使得句子變得生動形象,深奧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使得抽象變為具體。3.比喻詞的判定: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好似,如,猶如,仿佛,好比,般,一樣,成了,是,變成等。
  • 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二)修辭手法——比喻和擬人,精品資料
    然而,無論什麼都改變不了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痴情;無論什麼都改變不了您那顆永遠年輕而富於創造的心。老師啊老師,您以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樹,您是海洋。(1)用「________」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用「~~~~~~~~~」畫出文中同時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的一個句子。
  • 高考語文修辭手法題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考生仿寫句式的能力,考查形式為開放式.此類仿寫要求較為寬泛,抓住句式、扣住色彩、明確修辭就行.1、句式要統一.句式,就是句子的結構形式.句式要統一,是指仿句與被仿句的結構要一致,這就要求仿寫前仔細觀察. ①如果試題給出了句式,要求與某一畫線語句句式相同,這樣,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語句是否符合要求的關鍵
  •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點梳理,乾貨滿滿,快收藏下來!
    老李回來了,更新初中語文知識點第二期,修辭手法的分析。這部分內容看似簡單,可我相信大多數同學肯定會在這個知識點上犯錯。另外,在後面更新的賞析題中,這個知識點點我們也要去著重分析的。下面,跟著老李看看相關的知識點吧!
  • 常見修辭手法的含義、作用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九種:比喻、比擬(分為擬人、擬物)、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這些修辭中,運用最多的是比喻。一般說,比喻、比擬、誇張、借代是語言類;對偶、排比、反覆是結構類;反問和設問表述增強語氣類。
  • 2021國考行測技巧:比喻——邏輯填空中不得不關注的修辭手法_北京...
    行測邏輯填空題作為考試的一種重要題型,正確率卻不那麼容易把握,那麼小編今天和小夥伴們來分享邏輯填空中經常出現的一種修辭手法——比喻,中公教育希望通過對個例題目的分析幫助小夥伴們掌握這一類題目的做題技巧!
  • 小學全部修辭手法練習題
    在眾多的語文知識板塊中,修辭手法是很重要的一塊,修辭手法可以說是語文的靈魂,學好了修辭手法,才能做好語文寫作,才能靈活的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學階段所有的修辭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比、對照、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通過下面的練習來鞏固一下修辭手法知識吧。   一、用橫線標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體,用波浪線標出喻體。
  • 想要語文得高分,修辭手法要掌握
    修辭,即文辭或修飾文辭。「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修辭手法很重要,學習修辭,能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強,可以讓我們更會說話,讓我們寫的文章更加有文採,讓孩子的作文離滿分作文越來越近。眾所周知,語文的魅力離不開修辭手法的存在。那麼,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你能信手拈來嗎?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如何區分易混淆的修辭手法
    ,下面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就為大家分享了一些區別易混淆的修辭手法的方法。   一、比喻和比擬的區別   比喻和比擬有相似之處,因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但它們有根本上的不同,也就是結構上的不同。比喻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且不論何種情況,喻體一定出現,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眼前的晚霞成了一幅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上句子中的都有喻體出現;比擬有本體,擬體和比擬詞語,不論何種比擬,擬體絕對不出現,如「樹枝笑彎了腰」「他脾氣很大,你多說一句他就會爆炸」,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是:樹枝像人一樣笑彎了腰,他就會像炸彈一樣爆炸,但是擬體「人」和「炸彈」都沒出現,這就是比擬。
  •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語文學科區分易混淆的修辭手法
    在歷年來的教招考試當中,都少不了對修辭手法的考查,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詩歌鑑賞當中,所佔分值並不多,但是熟練掌握修辭手法卻是一名語文老師必備的技能,而且只要熟練掌握,這部分一般是不會失分的。大家對修辭手法比較熟悉,如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但是在筆試中往往不會單出特別簡單的,而是將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了一些區別易混淆的修辭手法的方法。一、比喻和比擬的區別比喻和比擬有相似之處,因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