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花道、茶道……日本為何那麼多「道」?

2020-12-18 網易新聞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例如印度啊、泰國啊,自己國家的特色都十分鮮明。

但是日本這個國家很特殊,它常常糅合外來事物結合本民族特質進行改造,同時呢,又將這些原先的事物發展到另外一個極致,創造出別有風味的魅力,比如日本的「道」文化。

例如常見的茶道、花道、香道、劍道……武士道等等,就是吃個拉麵也有面道,某種意義上來講,把尋常的事做到極致就成了「道」,而這又剛好符合日本人的特質。

從什麼時候開始,日本人專注於「道文化」了呢?

有人說,日本迷戀於「道文化」是因為道教文化的傳入。

在日本的歷史中,出土過一些有關道教仙人的石像,這能間接地證明了道家可能是公元3世紀左右傳入日本的。

在漫長的歲月裡,道家文化在日本國土上進行不斷地發展,逐漸建設為有日本特色的宗教主義,這樣從原本的中原道家一躍發展成神道教的神學理論,也給後來的日本人熱衷於各種「道」文化打下了基礎。


當然,現在日本的「道文化」,和中國道教可能已經關係不大,但道教在日本的發揚光大,但這也證明了日本很早就開始學習他國文化中的精華,非常具有「去其糟粕的拿來主義精神",以後的歷史中都在不自覺的從道文化中汲取治世的法理依據。

日本學習我國最積極的時候就是在唐朝,從唐朝之後,日本在每個時代都會吸收我國的文化,道文化從此在日本的歷史文化中生了根,道文化自古以來被日本人所推崇,即使在現代,日本也非常崇尚以及熱衷「道」。

在日本非常有名的」道「——

1.武士道

武士道的最初內容主要來源是孔孟之道和王陽明的學說,為了適應日本的需要,武士道的內涵又逐漸發生改變,變成以「為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覺悟作為根本,強調毫不猶豫的獻身精神。

2.茶道和花道

             

這兩種是現代日本主要長期存在「道」文化的衍生物。

在日本這個國度生活壓力大的不是一星半點啊,所以,學習茶道,能夠靜心,控制自己的情緒。

花道也是這樣,花道是要傳遞給人一種人和花是一體的感覺,讓人能夠在浮躁的社會中感受內心的平靜,對於控制情緒也是十分有效的。

3.劍道

劍道於中國隋唐傳入日本,日本也將劍道改良與發揚廣大,如今劍道亦屬日本文化。

與空手道、柔道和合氣道一樣,起源於中國,經過改良成為日本武術。

狹義的劍道或者日本劍道,是指在日本的地理文化領域內產生的:以日本刀為核心,以刀劍的使用技術為載體,以日本民族歷史文化傳承為靈魂的武道。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劍道也逐漸的脫離日本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現今劍道(けんどう)一詞專指現代劍道、又稱體育劍道。是近代為適應社會發展而改造過的武術、體育類競技。

4.柔道

柔道起源於日本古代的武術柔術,與空手道一樣,也是由中國傳來的,由明朝少林寺學徒-陳元贊傳入日本,而後日本人加以改良形成早期的柔術。

現今的柔道是由日本人嘉納治五郎(講道館柔道五段)於1882年改良自日本古武道柔術而發展出來的一套運動。

1911年,日本政府開始協助推廣柔道至全國,並正式列為學校體育課程之一。

柔道以「精力善用」(即漢語「以柔克剛」)「自他共榮」為基本理念,並以鍛練及教育身心為目的,而非單純以競技勝負為目標。

雖然最早的道文化是從中國擴散到日本,但是今天日本人憑藉著本民族的特性,而把某一事做到了無上極致,如果我們今天把工作、學習、生活都以」道「的標準去修行,那麼,我們也會也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最好。

學冷知識,就在《胖編小課堂》!


本文來源:胖編心頭好 責任編輯:蘇偉麟_NX3987

相關焦點

  • 中國竹藝傳入日本受到珍視,在日本的茶道花道中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竹藝主要指以竹為原料進行加工的工藝,竹筐、竹籃等日常用具,水指、茶杓等茶道用具,甚至我們兒時玩耍的竹蜻蜓等玩具亦屬竹工的範疇。竹的種類多達1250多種,而日本有竹亦有600餘種,先人們自古便熟知竹性,因而被加工成各式用具,融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為什麼日本有劍道,弓道等傳承傳統文化的存在,而中國沒有?
    不僅是「劍道」,「弓道」,類似的還有「茶道」,「花道」,等等一大堆的「道」,在日本仍然鮮活的存在,當然還有「武士道」。日本的這些「道」,都是什麼?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大家就都明白,為什麼中國沒有這些。我們常說,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禮儀規矩特別繁瑣的國家。所有的「劍道」,「茶道」等這些,就都是行為規範,你要學習這些,首要的不是要學會怎麼做,而是那些事你不能做。中國歷史上,也有個階段,整個社會由一套既分門別類,又包羅萬象的禮儀,規矩構成的時代。
  • 【日本茶掛】花道掛軸
    如果說日本茶道以村田珠光所處年代作為開創期的話,至今約有六百年,那麼日本花道大約也有相近的歷史了。
  • 日本的文化活動,你知道哪些?
    日本的文化活動,你知道哪些?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日本有著豐富的文化活動。那麼你知道哪些呢?下面就來科普一下~茶道著名三道之一茶道也作茶湯,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
  • 體驗雅道,培訓茶道,學習為了超越!
    ,也有太多發自心底的觸動,如果每一次的感動都用文字表達,我都感覺會詞窮。所以,我多次問自己:怎樣去品味這九天的收穫呢?用「禪心與禪行」來表達自己對日本禪藝文化的認識吧!無論是裡千家、表千家的茶道、池坊派的花道還有香道,所傳遞的都是一種簡單的動作、一種致純的生活方式;我突然領悟到了日本傳統茶道文化中所蘊含的「和敬清寂」四字,就像《禪藝會》主編所說:「茶不清,禪不淨,則心不純。茶道的最高境界可謂:和而不同、相敬如賓、正本清源、萬籟俱寂」。這就是禪心的根本所在。
  • 【茶文化】日本茶道裡千家
    茶樹第一次被移植到日本大約是在延曆24年(公元805)。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767—822)從唐朝將茶樹籽帶回日本移植成功。日本在平安朝末期(794~1192)到鎌倉時代同宋朝敞開了交往的大門。各方面的交流和往來益發頻繁。在留學大陸的日本高僧們的努力下,茶的栽培和飲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 日本人的心靈故鄉,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別有一番風情!
    京都,緣於她的古老與深邃,很多人說這裡才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都說京都最初設計是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洛陽而建,她是日本紡織品、陶瓷、漆器等傳統工藝品的產地,也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花見小路從江戶時代起就是整個日本最有格調的花柳街,現在也是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藝伎是產生於17世紀東京和大阪的一種日本文化。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演奏傳統鼓樂、說唱逗樂為生。大約1750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個女藝伎。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一直沿襲至今。
  • 久負盛名的日本花道,從中國傳統花藝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日本人習慣將品茶、習武、書法抑或插花等傳統技藝稱之為「道」,於是就有了「茶道」、「劍道」、「書道」、「花道」,這些「道」都是有文化傳承的日本花道經過長時間的文化浸染與發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盛名久負於國際插花界,在世界各國吸粉無數。
  • 快樂日語微課堂|你知道日本「三道」是什麼嗎?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今天的日語微課堂為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日本「三道」,一起來看一下吧!茶道又叫做茶湯。自古以來,因其美感儀式而受到上流階層的歡迎,是一項通過品茶藝術接待客人的禮儀活動。日本茶道最早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中國唐宋時期飲茶盛行,日本有許多留學生來中國求學並把這種文化帶回了日本,從而逐漸衍生成了今日的日本茶道。現代的日本人,更是將茶道視為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相信大家都聽過抹茶,抹茶被稱為日本茶。
  •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
    《唐山範兒》花道花道起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隨著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傳到日本。
  • 劍芒裡的文化——劍道
    可是在一個提倡和諧相處的時代,刀劍亂舞的鬥殺是不被認同的,那麼以刀劍為模型的搏鬥項目呢?當然有,劍道。講到劍道這個詞,二次元想到的是《刀劍神域》,二點五次元想到的是《宮本武藏》,三次元想到的是「武士道精神」。但無論是哪樣,都和一個國家密不可分,那就是日本。
  • 日本花道的起源
    日本花道的起源圖文:網絡 最陶瓷整理左圖:「當世諸流生花図」,歌川豊広;右圖:笠松紫朗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佛教經典中有不少關於供花的記述。池坊流是花道的創始。池坊的歷史既是花道的歷史,雖於漫長歲月中諸多流派脫離池坊另立,但池坊一 直被公認為花道的本源。
  • 花之道 | 林珈妃當代花道美學
    | 花道老師介紹 |出生於臺灣的林珈妃女士,自17歲起先後赴日本、美國、英國、荷蘭、德國等國家學習東方花道、西方花藝。獲日本JFTD第八屆花藝設計大賽優秀獎1990年 赴日參加世界盃花藝大賽榮獲國際大賽亞軍1991年 赴德國及荷蘭進修裝置藝術1992年 獲德國鮮花藝術學校資格認證1994年 獲日本華道池坊正教授資格1997年 日本花道草月流師範資格結業2010年 任亞諾法國際商務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2013年 任臺灣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 唯美禪意
    花道在日本稱為:華道。日本人強調花與枝葉的自然循環,生態美則是宇宙永恆的縮影。若常以寬宏意境和深邃內涵從事插花藝術的表達,自然能直接體會道園藝家對植物本性的認識以至尊重的境界。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插花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今天仙貝君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
  • 日本花道:花道歷史、花道精神、花道流派、花道器皿
    中國隋朝時,日本國小野妹子出使中國,帶回了園藝及供佛的插花。小野妹子住在京都頂法寺的池坊,日本的花道就在這裡一直綿延下去。也就是說插花一開始是與佛教並生的。如今在日本,隨處可見插花作品,隨處都有花道學校,日本女性把花道當成了一種必修課。插花愛好者達到了日本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呀。花道,代表著一種生活情趣,它是陶冶性情、培養審美觀的極好的方式。可以說,它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
  • 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
    」茶之一道,於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於周邊諸國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尤以日本最得精髓。不過飲茶者素來以男子居多,然而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一、日本茶道談及日本文化,不覺間湧上腦海的約莫便是關於武士道、茶道、花道以及日本動漫等等。
  •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
    兩個知心朋友相對品茗,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眾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師」,眾人相聚品茶,相互啟迪,可以學到許多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  用具: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壺一把;香爐一個;脫胎漆器茶盤一個;開水壺兩個;錫茶葉罐一個;茶巾一條;茶道器一套;綠茶每人3克。
  • 日本花道
    取花草,置於器皿中,而再成風景,在此過程中,以種種禮儀出之,把原本簡單的插花行為上升為了一種藝術形式,這就是日本花道,又名華道,也名生花。忠實再現大自然美景。和「生花」相比,顯得豐富有變化。達到人、花一體是一種境界 ,這就要通過訓練讓內心平靜如鏡。 讚美自然、儀禮、德行、胸中的氣韻、內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題中之義。
  • 不用去日本,也能學習裡千家茶道啦!
    傳統藝術如茶道、香道、花道以及武道,上課稱為「稽古」。日本人更以敬語尊稱之為「御稽古」(おけいこ)。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的關係,茶道起源於中國,後傳入日本
    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禪有禪的茶道,道家有道家的茶道,不一而足,品賞茶的美感之道,各行其道,取決於各自的審美觀。中國人至少在唐代或唐代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