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年備考,孩子的這些心理壓力和異常行為,家長要尤為重視

2020-12-26 新時代下的教育

本文篇幅較長,建議對此方面有疑惑的人深度閱讀

以前,我們總聽說什麼呢?就是給小學生的書包減負,不能把他們的個子壓的長不起來。

如今在高考大背景下,在家長的期待目光中,在社會「金榜題名」光環的渲染中,高三學生也要減減壓,高強度的備考氛圍就像是一個溫室大棚,看起來社會各界送溫暖;

實際上,長在裡面的花花草草,早就熱的喘不過氣來,是時候,放放風,找到一個合適的姿勢,看看外面的環境,把那些緊張、焦慮、抑鬱等症狀,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的情況都斬殺殆盡。

輕裝上陣這話說的好啊,不往下減,怎麼能輕,就像是背著沙包跑步,腿上再賣力,還是不輕鬆,我們都知道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產生,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家長、社會、學校和教師應共同努力,把握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成因及規律,緩解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措施,提高高三學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調適能力,我們的目標很一致,也很明確,所以解救備考「戰士」計劃,勢在必行。

心理壓力是指由於各種刺激因素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和精神上的緊張、焦慮、苦悶、煩躁等不良反應。對於進入高三的學生來說,個人的需要、動機、願望和理想,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情。

社會對高學歷的需求,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等,使高三學生頭腦中總有一根緊繃的弦,學習不敢絲毫懈怠,他們在體驗著繁重課業負擔的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因此, 如何引導學生、家長、教師、社會以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方式緩解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已成為當前高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

01一、高三學生心理壓力表現

1. 鬱鬱寡歡。

進入高三後,由於心理壓力過大,有些原本活潑的學生變得不愛說話,不願跟同學、老師和家長交流,神情變得嚴肅甚至難以捉摸,人也變得憂心忡忡、精神不能集中。

在強大的高考壓力下,高三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生活的樂趣,整日鬱鬱寡歡。

2. 學習緊張。

學習緊張是所有學生進入高三後共同面對的問題,這種緊張使人腦細胞活動處於抑制或半抑制的狀態,從而降低學習效率,而學業進步緩慢,反過來又加重了學生本人對學習的緊張感。

因此形成惡性循環。雖然部分學生白天學、夜裡學,使出渾身招數,但成績非但沒有明顯上升,還會大幅度下降。

3. 考試焦慮。

對高三學生而言,考試是無法逃避的現實。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家長為了讓孩子考個好的學校,從而完全扭曲考試本來的意義,將評價人發展的手段變成了教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分數成了中學生獲得自尊的重要砝碼。

4. 社交障礙。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同學之間的競爭,使他們缺少關愛、缺少奉獻,更多的是相互間的嫉妒、索取,從而造成相互間的交流太少,進而產生社交障礙。

對於家長的過高期望值和學校老師的「窮追不捨」,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甚至與家長、老師「 反目成仇」, 不與家長、老師溝通,影響了正常的交往。

5. 反向行為。

心理壓力越大,學生就越想在適當的時候以另外的方式表現出來。

如易怒, 因一點小事與同學大吵大鬧,甚至拳腳相加;如迷戀上網,沉迷於虛擬世界,妄圖擺脫現實如離家出走,以期擺脫父母期望的眼神。

02二、高三學生心理壓力成因

1. 家庭原因

學生進入高三後,家長為了讓孩子一心一意地複習備考,家務不讓做,衣服不用洗,營養補品等應有盡有。有些家長甚至暫停工作, 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為孩子提供學習之外的各種方便。

父母的過度呵護,使這些已經懂事的孩子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壓力,認為考不上大學就對不起父母。隨著高考的臨近,看著父母忙碌的身影和期望的眼神,他們的心情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焦慮中。

2. 社會原因。

「金榜題名」可以「光宗耀祖」,這是中國幾千年傳統的觀念,在中國早已根深蒂固。金榜題名便會有人喝彩,而名落孫山則會被人輕視。

這種不好的社會風氣,對高三學生的心靈形成巨大的壓力。有的同學一針見血地指出:「讀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對沒考取大學的學生大家有一種瞧不起的心態。」

再加上鄰居、親戚、朋友時時的議論和比較,學生長期處於一種無形的壓力之下,生怕考不好,生怕被人嘲笑。

3. 學校原因。

認為學校的升學率能反映出該校的辦學水平、管理水平和師資力量的看法普遍存在,增大了學校的生存壓力。

學校把這種壓力施加給教師,教師通過填鴨式的灌輸,通過由「點」 到「線」, 再由「 線」 到「面」的強化訓練,通過期考、月考、模擬考、聯考等形式,通過分數排名等手段,強迫學生學習。

為應付考試,為提高自己的排名, 高三學生不得不對每次考試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

另外,學校老師的一遍遍提醒及教室到處可見的高考倒計時等,都成為學生的壓力源。

4. 個人原因。

對高三學生來講,在父母、老師的期望下,多數人都渴望成功。

但多數學生不能很好地評價自己的真實能力,導致自信心不足。再加上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承受挫折、失誤的能力相對較差,極容易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

再加上高三學生正處於從青春期進入成人的轉折時期,心理變動劇烈,對高考的渺茫、對異性好感的壓抑等,很容易導致高三學生產生心理問題。

03三、緩解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途徑

1. 營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

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對學生心理減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切忌一味地高標準、嚴要求。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苛求等於毀滅。在對待高三學生方面,要通過鼓勵、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責任感、自制力,培養孩子的進取精神;通過關懷和思想交流,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因此,家長必須盡力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給予子女適當的空間、合理的關懷和恰當的期望,使家庭成為學生緩解心理壓力的「避難所」,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中健康成長。

2. 營造輕鬆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高考指揮棒下,高三學生一直處於辛苦的複習與訓練之中,老師由於過多地關注學生成績,缺少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學生缺少在緊張之餘的放鬆。

因此,學校應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探討好的學習方法, 避免學生整天埋頭於題海和忙碌於各種模擬考試當中。

老師應定期召開 班會,邀請家長參加, 就學生的學習和高考進行討論,增進家長、學生、老師間的理解和支持,從而緩解家長和學生雙方的心理壓力。

3. 教會高三學生進行自我調節。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教師應通過心理健康課等途徑 教給高三學生正確的心理調節方法,教會學生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心理。

在平時的模擬考試中,高三學生要有意識地培養平靜的心境和平常的心態;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意志;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要樹立多元成才觀,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 職業教育、自學考試、成人教育、自主創業等,都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可行途徑。

高三學生還要學習一些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正常變化,不為生理上的正常發育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減少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04四、有關心理壓力的的典型案例及應對方法

1.「考試焦慮」及應對方法

小周是一個女生,性格內向,和老師交流時總帶著點兒惴惴不安的表情。學習成績不理想,化學的薄弱讓她在理科班裡抬不起頭。

隨著高三後階段學校增加考試頻率,她的一些反常舉動也開始出現。最初她總在考試當天請病假,說是肚子疼;

後來她越努力,考試成績反而越下降。經過幾次交談,我才了解到她總是擔心考不好,拿到試卷腦子會一片空白,頭上是汗,手心也是汗。在這樣的煎熬中完成考試,結果可想而知。

小周的情況是典型的考試焦慮在高三學生中較普遍,只是程度輕重不同。這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大都是各班的優秀學生,進入高中後,部分學生不能適應學習方式的變化,加上高考壓力,內心緊張、憂慮和恐懼,越想考好越考不好,導致焦慮。

相關焦點

  • 備戰高考,高三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平復情緒,遠離焦慮,控制情感
    一、孩子成績不理想,總在考試結果出來前焦慮不安,家長需要怎麼樣幫助他呢?高考複習的幾次重大考試的分數,對於高三孩子的心理狀態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如果考後成績不理想,高三孩子不能合理地面對這種情況,就容易在壓力下一蹶不振,這時家長要給予孩子合適的幫助。面對考試成績,高三孩子如果一點都不焦慮、不擔心,也不是好現象。
  • 高三僅剩半年時間,警惕孩子出現「心理脆弱」期,成績止步不前
    高三了,對各位家長和孩子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焦慮越來越大,畢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幾乎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沒有哪一個家庭不重視它,但往往越是重視,越會犯錯。有的孩子在家中學習時都要求不能發出一丁點響聲,有的家長則是一味的對孩子的成績提出要求,很少關心他們的心理問題和精神壓力,只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從來不縱向對比。有的家長則是質疑,為什麼別的學生回到家中很快就能寫完作業?
  • 疫情當前,孩子被「禁足」在家,孩子的「心理防護」家長要重視
    隨著全國各地確診和疑似病例增加,大人和孩子開工、開學都延長延遲了。與此同時,焦慮、恐慌、不安等負面情緒也在蔓延。孩子天性好動,在上學時就期盼著隨著寒假與春節的到來,他們就能和家長、朋友團聚和出外遊玩。但是由於疫情,孩子被"禁足"在家。
  • 萬邦學校致即將返校複課的高三家長及學生的一封信
    4月7日是高三正式開學的日子,史上「最長寒假」終於快要結束了。隨著複課腳步的臨近,師生、家長也要行動起來啦!特殊時期的複課需要作萬全準備(萬邦學校高中部開展疫情防控模擬推演),確保安全有序。
  • 衡水中學高三學生如何備考?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視頻連線衡中校長!
    郗會鎖說,高考是學生綜合實力大比拼,還考驗學生心理素質、習慣、意志品質、健康等等,心態非常重要。而孩子宅在家裡,會產生不少心理問題,例如和父母關係,因此,衡水中學錄製不少心理微視頻,讓學生根據自己意願的學習。視頻截圖白巖松問,用什麼辦法強制學生自律?
  • 莘莘學子請收好返校心理錦囊
    初三高三學生已經回到久別的課堂。在漫長的宅家網課模式之後,作為第一批覆課的學子,需要為返校備考做好哪些心理準備呢?在此,送上心理疏導小錦囊,幫助學生和家長順利回歸正軌,迎接即將來臨的人生考驗。疫情後重返校園的畢業生更要提防返校後的適應問題。現在要調節好作息節律和生活習慣,儘快重新適應校園。這時需要家長的支持和監督。建議家長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通過家庭整體狀態的調整來影響孩子,幫助其調整生活節律和行為習慣。如果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其他家庭成員也需要做到作息健康有規律;告訴孩子不能貪玩打遊戲,其他家庭成員也應該放下手機。
  • 孩子愛啃手指甲,多半和這3個原因有關,家長要重視!
    對於大多數的家長而言,在平時肯定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小習慣,其中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大家也都知道,在我們的指甲裡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細菌,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又比較低,所以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 小學到高中各年級家長和老師的教育重點!
    這些學生每當經過長假,都會在學習上鬆懈,造成學習狀態不好,興趣不濃,作業不積極主動,一旦臨近考試,家長就會就孩子的學習狀態比較擔心,一般都會給孩子找老師,並且加大上課頻率。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性行為,這些問題他們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 但由於家長和社會對性知識教育採取閉鎖甚至恥於談論的態度,致使同學們產生青春期煩惱。
  • 江蘇一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母親以前還是老師、孩子和民警要...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必然會成為壓力,其實孩子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有心學習的人那都不需要催促,自己都在鞭策自己,那可真的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父母的陪讀會讓孩子產生「我們全家都十分重視」的念頭,這會使壓力倍增,「媽媽都放棄工作和出去玩的機會了哎,我要是考差了怎麼面對媽媽呀」這種進階的壓力長期下來使孩子苦不堪言。甚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車稻草。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
    但事實上,這些動作的背後,往往有著其他原因。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其實孩子咬指甲經常眨眼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家長們也要根據孩子的具體行為,進行原因的辨別。因為咬指甲這個行為,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其背後所包含的寓意,卻有很多。
  • 考試失利、排名落後、自卑心理加重:如何調整高三學生的狀態?
    進入高三後,考試、排名比較多,自信心不足、不善於情緒管理的學生很容易因為一兩次的排名落後陷入自卑的沼澤,喪失備考幹勁。因此,我著重先幫助小葉恢復自信。我和小葉一起重新分析了這兩次考試,讓他認識到高三的考試更具有綜合性,難度也會有所增加,和別人比看起來沒有進步,但是和自己比,其實是進步了。然後,我幫助小葉重新找到備考心理平衡點:學會和自己比較。
  • 要開學啦,家長注意啥?湖北這所高中發出致全體高三家長的一封信
    根據省教育廳開學工作部署,我校為進一步加強家校協同管理,形成防疫防控合力,堅決阻止疫情進入校園,確保校園「一方淨土」和師生生命安全,就高三開學工作向各位家長發出幾點倡議:關注孩子精神狀態和心理情緒,幫助孩子調整心態、作息,合理膳食,提前準備好學習和生活用品,儲備必要防疫物資(學生每天自備2隻口罩,返校前一次至少準備60隻口罩,免洗消毒液或消毒溼巾若干,家長要提前準備,學生不得攜帶酒精、84消毒液等易燃易爆、有毒類消毒物品進入校園內),做好返校學習的準備
  • 是孩子出現「行為退化」,家長要注意
    2、 行為表現不滿 不願意抱弟弟妹妹,趁父母不注意打哭弟弟妹妹……孩子會在言語表現不被重視後,會出現直接表示討厭、不滿的情緒。這時候的家長會開始發現孩子的異常,但此時若是沒有真正關心到孩子的內心想法,而是覺得孩子不懂事,甚至因此處罰孩子。
  • 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
    很多權威的研究就表明,一個人童年時期的陰影是需要用一生來修復,這種陰影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對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有直接的原因,所以當孩子心理出現自卑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重視。有一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很多人都覺得性格對自己的命運影響很大,性格和一個人的選擇有很直接的關係,也和一個人說話的習慣和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才會說性格決定命運。
  • 進入小學一年級,孩子這些心理素質教育,家長需要重視起來
    進入小學一年級,孩子這些心理素質教育,家長需要重視起來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希望孩子提前小學拼音、算術甚至英語單詞的家長最多,原因無外乎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小學生最應該受到關注和訓練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心理素質。
  • 高考體檢,這2種結果最讓老師憂心,一種好辦,一種讓家長崩潰!
    畢竟,高考可能會決定一個孩子的前途、命運,特別對於眾多寒門學子來說,高考,可能是他們一輩子唯一一次能改變命運的好機會。很多孩子正上高三的家庭,也都已把孩子的高考作為了今年家中的頭等大事。而學校裡,高三備考複習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聚力】清水河縣普通高級中學召開2021屆高三年級教師學生家長...
    2020年8月15日下午4:30時,清水河縣普通高級中學2021屆全體師生和部分學生家長在學校食堂三樓報告廳召開了「高三年級教師學生家長動員大會」。會議由學校黨支部書記楊建軍主持。會議以年級主任黨永勝老師飽滿昂揚的致辭拉開帷幕,黨老師從家長跟孩子溝通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出發,強調家校溝通的重要性,引起家長們的共鳴。
  • 讀高三的孩子總是睡不著,家長該怎麼辦?聽班主任說說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孩子的學歷越來越高,上學上到高中的孩子也數不勝數。我們可以在新聞中看到,家長們面臨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尤其是在高三這個進程中,家長們反應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有的家長說碰到孩子寫題,自己也不懂這些知識,看著孩子們這樣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
  • 6-18歲孩子的認知心理特徵和有效溝通方式,強烈建議老師、家長收藏!
    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 溝通重點: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
  • 最全乾貨/小初高各年級段學生心理特徵及溝通要點
    重視溝通——初二的學生進入到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導和正確觀念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