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地說,發生在732年10月10日的圖爾之戰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戰役之一。戰場的確切位置不明,但戰鬥發生在圖爾和普瓦捷之間。這是倭瑪亞哈裡發入侵高盧的決定性戰役,當時他們被傳說中的查爾斯「鐵錘」馬爹率領的法蘭克軍聯合王國擊敗。
馬爾特爾戰勝了由科爾多瓦埃米爾阿卜杜勒·拉赫曼·加菲奇領導的敵軍,阻止了西歐的穆斯林化。除了阻止伊斯蘭的徵服,法蘭克人在圖爾的勝利也確保了基督教仍然是西歐的主導信仰。當時,穆斯林侵略者也在忙著拆除東部的拜佔庭帝國。在我們看這場戰鬥之前,重要的是要了解導致參觀的事件。
倭瑪亞徵服希斯潘尼亞始於711年,當時哈裡發瓦利德一世下令塔裡克伊本齊亞德發動入侵。齊亞德的軍隊從直布羅陀下了岸,開始向北作戰。瓜達萊特戰役是一場早期的勝利,瓦利·穆薩·伊本·努賽爾加入了齊亞德的行列。兩人的聯軍繼續向敵方領土進發,到717年,他們越過庇里牛斯山脈到達塞普蒂曼尼亞。
一位名叫Al-Samh ibn Malik Al-Khawlani的指揮官在719年接管了阿拉伯柏柏爾人的軍隊,並佔領了巴塞隆納和納爾邦內。這標誌著倭瑪亞徵服高盧的開始。儘管穆斯林在721年土魯斯戰役中戰敗,但他們仍然控制著塞普蒂馬尼亞,725年,安巴薩伊本蘇海姆卡爾比包圍了卡爾卡松。他強迫這座城市進貢,割讓一半領土,並與穆斯林結成防禦和進攻聯盟。
烏斯曼·伊本·尼亞薩是柏柏爾軍隊的指揮官,他在卡爾卡松被圍困後成為塞爾達尼亞的總督。這時,柏柏爾部隊開始對阿拉伯部隊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滿。731年,尼亞薩與土魯斯戰役的勝利者阿基坦的奧多結盟。尼亞薩殺死了厄格爾的哥德式主教,科爾多瓦的新指揮官阿卜杜勒·拉赫曼·加菲奇(Abdul Rahman Al-Ghafiqi)對尼亞薩展開了一次遠徵,篡位者在被加菲奇的軍隊包圍後在塞爾達尼亞被謀殺。
加菲奇隨後攻擊了奧多,後者在面對查爾斯·馬特爾後仍在試圖恢復。奧多的軍隊在732年的加龍河戰役中被穆斯林指揮官擊敗。加菲奇命令他的部下向北遷移,在那裡他們掠奪了波伊圖。在這一點上,奧多試圖絕望的最後一次賭博,他呼籲馬特爾幫助;他警告法蘭克指揮官由入侵的穆斯林構成的危險。馬特爾最終同意了,但只有在奧多服從法蘭克人的統治之後。這一幕是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役之一而設的,因為馬特爾試圖利用驚喜的元素來達到他的優勢。
馬特爾同意了奧多的要求,就著手準備一支專業部隊。他評估了倭瑪亞人對阿基坦的攻擊,並意識到沒有經驗的應徵入伍士兵不足以保護這個國家免受入侵。馬特爾佔領教會土地為他的新軍隊籌款,這激怒了宗教界,但這是一項必要的措施。
毫無疑問,穆斯林低估了法蘭克人;這就是他們11年前在土魯斯的損失。直到圖爾之戰之後,阿拉伯編年史上才有關於法蘭克人軍事實力的記載。劫掠的阿拉伯人犯了一個重大錯誤,沒有向北偵察可能的敵人。如果他們這樣做了,他們就會知道馬特爾的軍事技能,馬特爾在過去十年裡以卓越的指揮能力而聞名。
與此同時,倭瑪亞軍隊向羅亞爾河推進太快,這意味著他們在補給火車前面走得太遠。結果,他們被迫離開這片土地生活,這推遲了他們對法蘭克人的進攻。穆斯林於721年在土魯斯輸給了奧多,因為奧多發動了突然襲擊,阻止了阿拉伯騎兵的行動。在後來的會議中,穆斯林動員了他們的騎兵,輕鬆擊敗了奧多。
因此,馬泰爾獲勝的最佳機會是給敵人一個驚喜,他利用二級公路攔截阿拉伯指揮官阿卜杜勒·拉赫曼·加菲奇。他不僅避免被發現,而且還能夠選擇戰鬥地點,馬特爾決定在一個高高的木製平原上。其基本原理是迫使倭瑪亞軍隊在困難的地形上向上衝鋒。他巧妙地確保他的軍隊前面有樹作為減少阿拉伯騎兵攻擊的手段。
兩軍的規模有待商榷。保羅K戴維斯聲稱有80000阿拉伯人對抗30000法蘭克人,而維克多戴維斯漢森認為兩軍規模相當,每人約有30000人。大多數估計表明,阿拉伯軍隊規模更大,但馬特爾通過讓敵人吃驚而消除了任何優勢。事實上,據報導,加菲奇對敵軍的規模感到非常震驚,他推遲了一周的戰鬥來決定下一步行動。
雖然馬特爾成功地使阿拉伯人感到驚訝,但他選擇避免攻擊他們。也許他在等增援部隊,否則他希望寒冷的氣候會悄悄降臨到敵人身上。果然,倭瑪亞軍隊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所以在等待了7天之後,他們被迫進攻。馬特爾和他的軍隊排成方陣,邀請敵人上陣。西歐的命運掌握在他的手中,「鐵錘」不會讓這個國家失望。
查理斯馬特爾在旅遊-bbcco
加菲奇襲擊了他的敵人,儘管他不確定法蘭克軍隊有多大;樹木遮住了他的視線。在中世紀的戰爭中,騎兵通常擊敗步兵,但在圖爾戰役中,馬特爾的士兵在阿拉伯人最終突破並試圖殺死這位法蘭克領袖之前,抵抗了多次進攻。馬泰爾的私人警衛看到了危險,並封閉了隊伍以保護他們的指揮官。
儘管馬特爾的軍隊人數可能超過了其他軍隊,也沒有重騎兵,但這些人訓練有素,並攜帶了高達75磅的裝甲投入戰鬥。這些人中的一些人從717年起就與他並肩作戰,他們能夠抵擋住敵人的惡毒攻擊。在這一點上,編年史上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有分歧。阿拉伯消息人士稱,法蘭克偵察兵開始突襲穆斯林補給火車和營地,導致士兵撤退,挽救他們的掠奪。法蘭克的消息來源聲稱,法蘭克人只是散布謠言,說他們正在攻擊補給火車,這足以在戰場上造成混亂。
不管是什麼原因,大批穆斯林騎兵離開了戰場。步兵誤認為形勢是全面撤退的跡象,開始逃跑。加菲奇試圖阻止撤退,但最終被當場處決他的敵人包圍。馬泰爾下令恢復方陣編隊,因為他相信阿拉伯人會在第二天返回。
當他們沒有出現時,法蘭克人懷疑有埋伏,所以馬特爾拒絕離開他的位置。最終,法蘭克士兵對倭瑪亞營展開全面調查,發現阿拉伯人在夜間逃跑,隨身攜帶儘可能多的戰利品。歐洲現在已經得救了。
倭瑪亞人企圖再次入侵高盧,並於735年通過伊比利亞發動了突襲。第二次入侵持續了四年,可以說比第一次更危險。然而,內部動亂迫使倭瑪亞人放棄了他們的追求,返回家園。在參觀之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裡,阿拉伯人一直控制著塞普蒂曼尼亞和納博納,但無法進一步擴張。
當哈裡發在750年扎布戰役中發動內戰時,西歐的阿拉伯威脅消除只是時間問題。查爾斯致力於孤立納博內和塞普蒂曼尼亞的入侵者,759年,他的兒子佩平(Pepin the Short)強迫納博內投降,倭瑪亞王朝被驅逐出該地區。
阿拉伯領導人加菲奇(Al-Ghafiqi)犯了一個關鍵的戰略錯誤,他沒有對馬特爾採取行動,並且低估了他的軍隊。通過這樣做,他允許馬特爾選擇戰場和戰鬥時間。由於這位穆斯林領袖不認為法蘭克人會來幫助阿基坦,他沒有對他們的實力做一個適當的評估。他也沒有偵察法蘭克軍隊的動向。
當馬爹是真正的威脅時,浪費資源去對付奧多這樣弱小的敵人也是一個錯誤。他們在旅行前有不必要的傷亡,而且還背負著大量的戰利品。馬特爾掌握了局勢,據愛德華吉本斯說,如果法蘭克領導人在圖爾戰役中失敗,倭瑪亞哈裡發很容易就徵服了分裂的歐洲。
雖然現代歷史學家有時說旅遊的重要性被高估了,但毫無疑問,旅遊對西歐的影響。亨利·哈勒姆認為,法蘭克在圖爾的失敗意味著沒有查理曼大帝,沒有神聖的羅馬帝國,也沒有教皇國家的建立;那時的歐洲會有多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