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的還是中國?印度出錢又出力,拉攏多個南亞鄰國

2020-12-22 這有看點

作者:樂宇

最近,印度方面又開始動作頻頻,先是印度外交部的哈什·瓦德漢·申格拉計劃前往尼泊爾進行訪問,接著是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也將動身前往斯裡蘭卡,而印度外交部部長蘇傑生已經訪問了塞席爾。

印度出動多位高級官員對這些南亞國家進行訪問,並且還出錢又出力的拉攏這些國家,印度究竟意欲何為?據媒體分析,印度這一次瞄準的還是中國。

印度官員們的「修復之旅」

印度政府這一次派出這些官員前往南亞諸國進行外交訪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修復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緩解因為一些政策造成的與這些國家關係緊張,從而恢復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一直以來,印度都將南亞地區視為自己的後花園,因為這一地區除了印度之外,基本都是較為弱小的國家。但是印度人的傲慢使得這些國家一直跟印度離心離德,並沒有建立起來良好互信的鄰邦關係,甚至有著很深的矛盾。

印度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今年以來,印度開始了「修復之旅」,先後派遣了多位官員前往這些國家,承諾要為這些國家建造一些基礎設施,並且在訪問尼泊爾時,印度方面還承諾要優先將印度生產的新冠病毒疫苗供應給尼泊爾。

瞄準中國的印度

印度試圖修復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在這一地區影響力的日益增強。中國依靠「一帶一路」戰略,為這些國家建造了基礎設施,並且加大了投資力度,目前,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已經開始超越印度。

例如在尼泊爾,中國與尼泊爾建立起了密切的經貿關係,並且也與目前尼泊爾的執政黨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中國在尼泊爾國內的政治形象不斷上升。

況且今年印度因在與尼泊爾存在領土爭議的地區修建公路,與尼泊爾在邊境上發生了衝突,讓兩國的關係陷入了低谷。當時,中國就對此發過聲,譴責印度主動挑起邊境爭端的錯誤行徑。

印度這一次在南亞出錢出力,雖然說在一定程度上能挽回與南亞鄰國的關係,但是與中國一直秉承著友好鄰邦的理念,長期根植於這些國家相比,印度這種做法無異於亡羊補牢,起不到多大用處。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人民網)

相關焦點

  • 雄踞南亞風頭正勁,印度的優勢在哪裡?
    在南亞,印度是當仁不讓的龍頭,對外政策主動激進,儼然以南亞霸主自居。印度仗著體格強壯,屢屢對鄰國內部事務強加幹預,致使南亞近鄰不勝其煩又無可奈何。除巴基斯坦還能抗衡一下,其餘小國只能選擇忍氣吞聲。沒法子啊,在這片封閉的大陸上,印度是可以「橫著走」的存在。
  • 美拉攏印度對抗東方大國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啊橙】 前言:眾所周知,美國已經徹底將中國當為敵人,打壓中國手段層出不窮。對美國來說,不僅僅是美國單個國家打壓中國,還試圖拉攏其盟友,試圖對中國形成全方位封鎖,將中國經濟排在各國市場之外。
  • 中國的鄰國——「帝國墳場」阿富汗究竟屬於中亞、南亞還是西亞?
    阿富汗位於亞洲的心臟地區1、阿富汗位於亞洲腹地,並且是中國的鄰國,是不是很吃驚?、印度文明、中亞地區還有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2、阿富汗與南亞地區關係也相當密切公元前2世紀,我國河西走廊地區的大月氏人被匈奴擊敗,進入阿富汗地區,並建立貴霜帝國。貴霜帝國最盛之時,版圖北至裏海,南據印度北部,與漢、羅馬、帕提亞(安息)並稱當時世界上的「四大帝國」。
  • 印度一旦與鄰國開戰,美日澳會出兵援助嗎?專家的答案令人沮喪
    此前由美日印澳四國共同舉辦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在國際輿論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印太戰略作為美國近些年的首要任務,已經不再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反而明晃晃的拿出來作為拉攏盟友的說辭。美國主導的這一系列「合縱連橫」,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印太地區的不安,而根源就在於印度這個最大的變數。
  • 南亞七國中,印度為何是獨一檔的存在?
    南亞有七個國家,尼泊爾、不丹是內陸國,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是沿海國,斯裡蘭卡、馬爾地夫是島國。這七個國家中,印度可以說是獨一檔的存在,另外六個領土面積之和也沒有印度大,人口之和也沒有印度多。當年南亞還有個國家叫錫金,於1975年被印度兼併了。
  • 在領土問題上四處出擊,南亞地區大國「印度」的抱負與野心
    ,以及印度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一統狀態,要知道歷史上印度屬於分散的聯邦,根本就沒有國家的概念,還多虧了英國的整合才有了印度現代化國家的版圖;從殖民者手中繼承下來的不錯家業,讓印度在1962年之前,都以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老大自居,而且憑藉著地理優勢,冷戰期間印度是美蘇兩國爭相拉攏的對象,這就為印度爭取到了外部寬鬆的發展條件,所以當時的印度在周邊領土問題上特別強勢與激進
  • 南亞發展離不開中國!印度更需要擺好心態
    很多人在雞湯文的影響下,以為南亞的另一個國家--不丹很美,對有財力,有閒暇的遊客的來說,南亞的原生態景色當然美不勝收,但你根本不可能跟當地人一樣在那裡生活一周以上,吃穿住行,都是問題。自二戰以來,南亞各國都陸續取得了獨立,但幾十年過去,為什麼還是如此貧窮落後?除了經濟產業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換句話說,這些國家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本國政府往往無法做主。
  • 南亞大戰已不可避免?印度底牌武器傾巢而出,張召忠提醒不可小覷
    ,為了能夠在邊境衝突中取勝,印度空軍司令親自進行軍事部署,南亞大戰已經不可避免?對此,軍事專家張召忠終於發出提醒,印度實力不可小覷,因此鄰國必須要警惕。圖為印度購買的AH64E武裝直升機印度最近兩個月,頻繁搞軍事活動,尤其是在邊境地區,目前已經跟至少3個國家發生對峙,比如說與巴基斯坦頻繁發生交火和炮擊事件,與鄰國尼泊爾因為爭議領土的問題也鬧得不可開交
  • 就怕市場被中國洋蔥搶佔?印度「洋蔥禁令」維持5天如兒戲
    去過印度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無論是吃咖喱,還是吃米飯,只要做飯洋蔥就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切洋蔥熗人流淚,這是做過飯的廚師都知道的。民以食為天,印度人生活裡沒有洋蔥就沒有印度菜。洋蔥供應十分充足,價格是否穩定就關係著7億印度窮人的民生問題,甚至是印度整個國家重大的政治問題了。
  • 超級大國公開站隊印度,喜馬拉雅山脈展開演習!網友:學習抗凍?
    美國陸軍指揮官安德裡亞克表示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近幾個月來,印度與中國在克什米爾北部的達拉克地區存在邊境衝突,美國的這個行為無疑是在公開站隊印度。美國這個時候來南亞有什麼打算?但全球網友還是認為美國是在為印度撐腰針對中國,不然去喜馬拉雅山幹嘛,學抗凍嗎?近來美國不斷加大針對中國的遏制行為,包括在東海南海的軍事巡航,與日韓的聯合軍演,不斷加強在西太的軍事部署,各種先進的武器,比如F22、F35 、B2等隱身戰機轟炸機都靠近第一島鏈。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中印同是10億級的人口大國,美國支持印度的發展,卻千方百計地阻止中國的發展,這是為何呢?其實,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美國擔心中國遲早有一天會超越自己,而不用擔心印度會超越自己。從二戰時期開始,美國對於中國的態度就是拉攏,畢竟中國是當時的人口大國,如果美國跟中國站在同一戰壕裡,那麼無疑對美國非常有利。但是新中國建立後,中美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再加上當時冷戰的需要,美國不再選擇拉攏中國,轉而走向遏制中國之路。
  • 中國14個周邊鄰國,對中國態度如何?
    目前,中國的14個鄰國分別為: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等14個國家。而且,如果在2003年之前,中國的鄰國其實是15個,多的這一個是被印度吞併的錫金。2003年之前,中國是不承認錫金被印度吞併的。
  • 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 河南老鄉 恁真中!
    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 河南老鄉 恁真中!其實更多的河南老鄉是熱心腸的面對受難的親人他們從不含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能幫一點是一點決不讓咱親人受委屈咦,河南老鄉恁真中!
  • 消失的鄰國:錫金——為何當年中國會默許印度吞併錫金?
    4月18日,國家測繪局行業管理司正式下發《關於地圖上錫金表示方法變更的通知》,從此我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把錫金標示為主權國家,隨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初中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教材也把我國的陸上鄰國從原來的15個改為14個。
  • 一個喜馬拉雅山鄰國突與以色列建交,事出有因,還是有人操作
    眾所周知,位於我國西南邊陲的喜馬拉雅山有諸多鄰國,可是有一個很小的國家十分神秘,在全世界只有5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這個國家就是不丹。但是小編了解到,不丹以色列在十二月十一號毫無徵兆的狀態下突然建立外交關係。不丹為什麼對這個飽受戰爭的國家有外交需求呢?
  • 印度為何吞併中國的鄰國錫金,竟然得到了美蘇的默許
    歷史上的錫金,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古時中國稱之為哲孟雄,遠在公元7世紀時,哲孟雄就是吐蕃國的一部分。從公元7世紀到19世紀之間的1200年一直是西藏的領地。早期西藏移民稱之為登疆,意為稻米之谷。但是也有一個例外,竟然得到了美蘇兩個大國的默許,這就是印度在1975年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錫金。先說說印度為何要吞併印度?印度自英國手中獨立後,一直以南亞次大陸的主人自居,總想著稱霸印度洋地區。
  • 緊盯印度不是全部,另一鄰國更值得警惕,張召忠:發展更勝印度
    同樣,印度今年更是國際社會中「頻繁出現」,對於國內的疫情,印度似乎任由其發展,而對於中印兩國邊界的對峙,印度卻是十分「上心」。不過,在這些不斷搞事的國家中,不僅僅是這兩個國家,軍事專家張召忠此前警告:還有一個鄰國值得警惕,其發展甚至要更勝印度。
  • 同時和多個鄰國起衝突,印度憑什麼四處引戰?都是這個惹的禍
    在對待鄰國態度的問題上,印度和中國的做法是截然相反的。從1947年到2020年,印度和其它周邊的哪些國家打過仗呢?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印度跟周邊的鄰國全都打過仗。而且還佔盡了便宜。第一,三次印巴戰爭我們先來說說大家比較熟悉的三次印巴戰爭。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
  • 印度越境挑起流血衝突,鄰國無力全面對抗,中國出手的時候到了?
    這就要從尼泊爾與印度的微妙關係說起了。雖然尼泊爾在1792年曾經成為大清的附屬國,但在其超2500年的文明史中,尼泊絕爾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印度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畢竟尼泊爾就在印度旁邊,但又與外界相對隔絕,這對那些在印度大陸上逐鹿失敗的王公而言是一個絕佳的藏身避難之地。直到1923年,尼泊爾才在法理上擺脫了印度人的政治影響。
  • 張衛健出錢又出力,為貧困家庭送口罩,用古文形容自己的慈善行為
    張衛健出錢又出力,為貧困家庭送口罩,用古文形容自己的慈善行為!可能在大家的眼裡張衛健已經不再是那個大牌明星了,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沒有離開大家,仍舊在堅持做自己的公益明星事業。所以張衛健和朋友們直接將3萬多個口罩分批的直接發送到了好幾個貧困家庭的責任區領導手中。對於自己的慈善行為,張衛健非常低調地表示如果還有需要,自己會加大投放的力度,這一種出錢又出力的做法感覺非常好,覺得直接做出來更有意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