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無聲》
在浩瀚的紙藝海洋中,
在紛繁的紙雕作品裡,
一眼就能看出哪件是紙雕家吳靜芳的作品,
也許這是芳派紙雕的魅力之一吧,
讓我們一起走進吳靜芳的紙雕世界……
《星星出來了》
這件鮮為人知的作品,是吳靜芳最早的創作。
「那是我哥哥小時候的樣子。」吳靜芳如是說。透過作品不難理解,「每一件作品的誕生對我都有意義的。」
索引
• 早期
《紙雕創作藝術》
《我的紙雕世界》
• 中期
《剪一畦思念的田》
《紙雕唐詩(春夏篇)》
《紙雕唐詩(秋冬篇)》
《紙雕動物物語》
• 近期
」靜謐時光「系列
」一紙一世界「臺灣鄉土生活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似水流年「系列
《下雪了》
• 早期
《紙雕創作藝術》是吳靜芳紙雕創作的首本專輯,由臺灣三採文化於1996年出版發行。在本輯近百件紙雕作品當中不難發現,吳靜芳早期的紙雕作品題材很廣,從花鳥蟲魚到走獸人物,無不涉獵;創作的時光隧道,穿越古今。
《赤壁賦》
紙雕創作藝術
從摸索到創作。這一路走來,到今日,回頭看時發現,所有經歷過的種種挫折與辛苦,都如雲淡風輕,因為我一直相信,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夠堅持,就可以突破所有困境,到你想要的任何地方。
《纏綿》
當初做紙雕只是欣賞它的美,後來發現玩票性質已無法滿足我的創作欲望,更由於市面上紙雕書籍的缺乏,我只好試著去摸索。
《撲克女郎》
《龍蟠》
白天,我不斷的折著紙,夜裡,無法入睡,腦海中盤桓的全是該如何做,如何卷,那般狂熱連自己都嚇一跳,直到有一天我看著手中的作品,突然茅塞頓開,原來只是一種觀念,而技巧就藏在失敗裡,我終於能遨遊在自己的紙雕世界。
《相許》
《楓橋夜泊》
《挽鬢》
溫馨提示:
欲購書,請前往文末「購書通道」。
吳靜芳的第二本紙雕作品輯《我的紙雕世界》,由臺灣三採文化於1998年出版發行。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又是洋洋灑灑近百件作品,無論從題材、風格、技法、用紙、章法,都有很大的變化,令人嘆服!
雖然吳靜芳「謹將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父親」以表達父親是她創作過程中最大的精神支柱,對父親長長的思念,細心的讀者很快就發現,吳靜芳此時的創作多了像白鷺鷥、鶴、馬、對弈、水鄉等一個個唯美動人的系列作品。
我的紙雕世界
開始創作紙雕後,我養成一種習慣,不管出國或到任何地方,我一定會走遍大街小巷去尋找紙張,在多年的收集之後,我手上已經累積非常可觀的種類,但是使用在紙雕中卻不及一半,原因是紙本身就像一幅圖,根本捨不得用,偶爾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就非常歡喜。
《相見歡》
《一行白鷺上青天》
1996年初,我曾到日本參加紙藝聯展,當時一起展出的日本紙藝創作者,不管是立體作品或平面作品,無不是將棉紙發揮到淋漓盡致。我不禁想到我那束之高閣的美麗棉紙。回來後我翻出所有收藏的綿紙,嘗試將它與洋紙結和,它所呈現的色彩與質感令我驚喜。起先是點綴,後來棉紙已盤據了我整個畫面,成為我紙雕作品的代言人,我的畫面豐富了起來,生活裡的點點滴滴化為紙裡的千言萬語,傳遞著我的思維。
《晚來霜》
《一星如月看多時》
《瓦當龍》
《玫瑰三願》
• 中期
時光匆匆,在吳靜芳紙雕創作的第11個年頭,由臺灣積木文化出版發行了她的第三本紙雕作品集《剪一畦思念的田》。
長溝流月去無聲
很多事那麼遙遠,可是只要一轉身,卻又仿佛可以觸及,11年了,仿然如夢。
要不是當年在出版社工作時接觸紙雕,要不是自己一頭栽進去,要不是二姐買了我的作品,要不是對父親有所承諾……也許今日的一切一切根本就不存在。
……
2001年,在嘉義市文化中心辦了「追尋系列」的發表,算是巡迴展的ENDING。站在場內,我有無限感慨:走了一大段路,終於又回到這裡,起初我一無所有,現在……我抖落一地的滄桑,身邊有滿滿的友誼,我最愛的家人,所有的奔波與挫折都隨著歲月的過往而忘卻。我俯首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還有天上的父親,我終能堅持到現在。生活是平淡,生命是灰色,創作卻讓生命與生活在平淡中,散出幽幽的光彩。
《紅蜻蜓》
《夏天遠了》
願結來生未了因
從小父親就非常疼我,每當我拿一張獎狀回來時,他會把它貼在牆壁上,並且賞我十元,只有我有生日蛋糕,我不知道為何父親會特別疼我,也許是我比較笨吧,不愛說話,不喜歡玩,每天不是看書,就是畫圖,搞不好會變成一個笨小孩呢!
我永遠記得父親拉著我向前跑的樣子——開心、安慰。我一面吃,一面想掉淚……如今我實現對父親的承諾,完成自己的夢想,不管我走到哪裡,舉行展覽,我都在身旁為父親留一個位置,讓他看到我每個階段的成長,我的工作,我擁有一個家,愛我的先生和一個新生命……
父親許久不再出現夢裡,我想,他終於能放心了吧?
《春雨》
千卷藏書一盞茶
睡覺前的一個小時是我每天最快樂的時光,調好枕頭的位置,舒服的窩下後就可以攤開書本,好好享受。國小三年級之前,我從來沒有看過童書,只接觸過姐姐們看的書,其中有小說,散文、詩篇……我識字的能力很強,大概就是提早接觸這些書的緣故吧。那年因為搬家轉到新的學校,同學帶我到圖書室看書,我才知道有這麼多書可以看,簡直樂昏了,每天一下課就往圖書室跑,吃完飯又栽進去看,我無法估計在畢業之前到底看了多少書,只記得,不管同學說的是哪一本,我幾乎都看過。
……
書在我的生活中從來不曾缺席,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孩子,只為她準備了很多書,希望她和我一樣喜歡看書,更希望這些書豐富了她的生命,正如同我豐富的生命一樣。
《張三的歌》
記得在首屆海峽兩岸(廈門)紙藝產業博覽會,吳靜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藝術創作無不需要文化內涵作為根基。如她所說,中國深厚的文化深深影響著吳靜芳,比如唐詩宋詞。
吳靜芳為幼教讀本創作了《紙雕唐詩(春夏篇)》《紙雕唐詩(秋冬篇)》,於2006年在臺灣康軒文教出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獨坐敬亭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登樂遊原》
《涼州詞》
《雜詩》
紙雕動物物語
一直想出些關於紙雕教學的書籍,碰巧積木文化的蔣總編也極力促成,只是市面上也有大量此類型的教作書,因此究竟我要給讀者什麼?讀者需要什麼?這讓我想了又想,一拖數年。
十多年的紙雕教學經驗告訴我,如果沒有好的入門引領,學習者很容易產生錯誤的概念。例如,紙雕其實並不需要複雜和昂貴的工具,也不需要特定紙張,最重要是層次的觀念正確,如果不管層次,只是作出與平面稿相似的成品,即使美麗,可是組合邏輯不對看起來會怪怪的,但如果一開始就提概念,可能會造成距離感的反效果,而使初學者排斥學習,所以我們試圖把這些理念擺到以後再說。
那麼,要教些什麼呢?看著我的孩子拿著筆隨興塗鴉,不如就來做些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東西吧,紙雕本來就兼具藝術和生活性,它可以是一副美麗而別致的藝術創作品。但在生活裡又處處可見,應用在布告欄、海報、文具用品、校園或家中布置等,逗趣的造型總讓人會心一笑。
所以在這本書裡沒有很複雜的作品教作,可愛溫馨的圖案加上生活中舉手可及的材料,做成一個個貼心的日常用品。簡單、生活、實用便是我想呈現給讀者的訊息。當你覺得紙雕不再是門遙遠而複雜的創作時,我會再給讀者更多驚喜的獻禮哦。
這是吳靜芳工作室的紙雕時鐘,1998年做的,使用至今。
• 近期
在近30年的紙雕生涯中一路走來,吳靜芳從未停止過創作的腳步。
2008年,吳靜芳發表了「靜謐時光」系列創作,2009年、2010年相繼發表2.5D大型場景紙雕「一紙一世界」反映臺灣鄉土生活和《清明上河圖》。2016年吳靜芳在家鄉——紙雕之鄉嘉義發表了「似水流年」系列紙雕創作,內置 LED燈效紙雕驚豔了紙藝界,吳靜芳進入了紙雕創作的高峰,向世界展示了嘆為觀止,獨樹一幟的芳派紙雕。
《靜謐時光——夜半無人私語時》
《靜謐時光——茶花》
《歲時記——夏至》
《歲時記——冬至》
2.5D大型場景紙雕「一紙一世界」
2.5D大型場景紙雕《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局部
大型光影紙雕《鍾馗嫁妹》
海報主圖:《落雨無聲》
左:《月亮出來了》
右:3D紙雕小夜燈
《旅人》
歲月悠悠,腳步匆匆,為了趕往下一站,亦或追尋沿途風景,人生何嘗不是一個旅程!暮然回首,當停下腳步審視自己的時候,所有的艱辛和付出已是一道風景。
購書通道:
請在進入時說明「購書」,謝謝!
圖文:吳靜芳作品輯(節選)
整理:曹衛華
聲明: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玩美紙藝,把紙玩美。
交流創意,分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