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千世界,千刀一刻功」——記紙雕傳承人張壽疆

2020-12-22 虔州印象

中國的民俗藝術可謂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除了常規的山水畫,還有很多不拘泥於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段。

泥塑、根雕、壁畫等等。

今天就帶大家欣賞一下紙雕藝術,聽一聽贛南地區傳承人張壽疆的故事。

紙雕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流傳於民間,形態和創作手法千姿百態,各有不同,但融匯傳承的精神是一樣的。

雖然有外國學者將紙雕煞有其事的分為三大派別(即立體派、實驗派、刻版紙雕),但作為民間藝術,不拘一格,才能煥發新生。

身在贛州市章貢區張壽疆老師,對於紙雕創新就是最好的例子。

張壽疆的祖父輩就是嫻熟的紙雕手藝人,而到了父輩已經有了式微的傾向,反倒是張壽疆將紙雕技藝重拾。

從小受祖父輩製作紙雕感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自身的熱愛與追求。

專攻建築設計學的張壽疆將紙雕工藝相融合,實地走訪拍攝名勝古蹟,自繪設計圖,將贛州的古建築雕刻到紙中。

區別於祖父輩留下的傳統雕刻作品,依託建築設計學的理念,張壽疆讓紙雕具備了豐富的層次、近景和遠景的交叉對比、以及透視張力。

比如下圖這幅紙雕,完美的將「四賢坊」「軍門樓」的這段空間感展示出來,方正之中內有乾坤,通透又不失飽滿;

再看下一張,是由彩色紙層疊堆砌出來的「慈雲塔」,一抹橙色的落日,外加仰視的視角收束高聳入雲的神秘感;

其中還不乏紅色主題紙雕,威巍的天安門、莊嚴的紀念碑、傳頌的紅船精神、以及建黨70周年的主題紙雕等等;

而筆者最喜歡的則是下面這張由黑白灰作為主色調的畫作,白衣守護者將患者送往透視消失點,消失點上亮起了代表希望的淺黃色光芒。

從壓抑的前景通往渺小卻不渺茫的遠景,展現了中國抗疫的勝利。

除了以上這些小幅作品,張壽疆老師還創作了大篇幅的宏觀紙雕作品。

比如下面這款由14組紙雕聯合而成的「贛州老城牆一遊」,涵蓋了贛州府、湧金門、建春門、標準鍾、古浮橋等等一系列地標性建築。

跟隨著紙雕畫面的移動,仿佛親身踏上了古城牆,走遍了圍繞贛州千年的文化之路。

而上面這組宏圖巨製還不是張壽疆創作的極限,他的計劃是創新性的將整個贛州名景融合。

雖然該作還處在設計階段,但從設計圖紙不難看出,張老師的創作將不再局限於空間距離,而是將每一個名勝古蹟突出展示,副景填充概括。

那些早已變為高樓大廈的地段則創新性的用花草代替,藝術性勾勒。

西津門為始,橫向聯合鬱孤臺和八鏡臺,縱向包攬灶兒巷與古城牆慈雲塔登高居中,至欞星門坐尾收官,好生氣派。

筆者在一邊期待這幅大作完成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紙雕製作的不易。

張壽疆決定以自己的建築設計專業融合傳統紙雕,從實施到現在已有20年

我們可以輕鬆的欣賞並看到完成品,但張壽疆卻要耐住性子,每天抽出5至10個小時來雕琢作品。

一幅作品需要在20至40張牛皮紙上打磨雕刻,一刀的失誤,就是好幾個工序的重做。

要知道製作紙雕是沒有收益的,生活吃穿用度都要靠設計裝修來補貼,紙雕是張壽疆心中的價值尺度,與錢財無關。

比起計較利益,張壽疆老師更享受將全部心力投入到一件事上的付出,起於愛好卻高於愛好,紙雕在張壽疆手中活了,活出了延續創新,活出了傳承

用一紙雕刻了千般世界,用一千刀的打磨完善一刻之功,這就是張壽疆的紙雕世界。

相關焦點

  • 芳派紙雕 | 吳靜芳的紙雕世界
    索引•  早期《紙雕創作藝術》《我的紙雕世界》•  中期《剪一畦思念的田》《紙雕唐詩(春夏篇)》《紙雕唐詩(秋冬篇)》《紙雕動物物語》,我手上已經累積非常可觀的種類,但是使用在紙雕中卻不及一半,原因是紙本身就像一幅圖,根本捨不得用,偶爾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就非常歡喜。
  • 關於您紙雕知多少?
    製作紙雕當然是以紙為素材,然後使用刀具塑型,它結合了繪畫和雕塑之美。紙雕起源甚早,所以與其說紙雕是一門新興藝術,不如把它視作傳統工藝藉助現代工藝的復興來得更貼切。紙雕的製作要求藝人熟練地運用切、剪、折、卷、疊、粘等手法,至今,紙雕仍是立體插圖業的尖兵。西方許多美術學府都設有專系,教授紙雕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立體創作方式。
  • 以二十四節氣結合自然萬物,日本藝術家展現紙雕創作的匠心獨具!
    日本藝術家Shinobu Ohashi 以紙雕創作,翻轉大眾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詩詞印象!揉和花卉、草木及動物元素,製成一幅幅宛如彩繪玻璃的紙雕作品,形塑精緻細膩的工藝美學。可惜的是,當今社會已無法回到過去的農耕社會,傳統抵不過世代變化,但仍有人默默以各種方式,留住這份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其中之一便是日本的紙雕藝術家Shinobu Ohashi 。
  • 文化|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藝術家大橋忍 Shinobu Ohashi是日本非常出名的雕畫大師,他手中的白紙雕刻生花,刀鋒千轉蜿蜒成畫。大橋忍深諳古代智慧之道,他根據時令的變化,創作出的一系列紙雕藝術,在網上颳起一陣不小的「旋風」。
  • 一筆一畫繪製精緻人生,一刀一紙呈現極致紙雕
    尤其是雕刻印花紙那一刻,從畫到雕刻都透露出了一股匠人的專注。雖說李子柒不是專業的雕刻藝術家,可她隨手雕刻的「柒」字十分生動傳神。說到雕刻這個傳統的手工藝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依舊是一門熱門的工藝,有不少藝術家將紙雕衍生出多種表現形式,有3D立體紙雕,紙浮雕、刻板紙雕等等,無論哪種形式都能用簡單的材料呈現出驚人的效果。
  • 閃耀暖暖:憶海方舟*葉維冬*雲間千紙之1紙雕閣樓
    尤其是累充套裝,雖然128的稀有套裝不是第一次出了,但這次葉維冬設計的【雲間千紙】在累充套中成為了很多玩家的心頭好。可能有些搭配師對葉維冬不是很熟悉,但大家一定知道夏冬這對雙胞胎,葉維冬就是這對雙胞胎中的弟弟,作為奇蹟大陸上年齡最小的設計師,葉維冬不但會設計最近還對紙雕相當感興趣。
  • 從小失聰,堅持紙雕18年,不尋常的手藝人——蔡建華老師(總第199期)
    她的作品獲獎無數,也是河南省最早開始做紙雕的,「中原紙雕第一人」的稱號也打響了。蔡建華的家中擺滿了她近20年來的紙雕作品,她說:「做了18年,大概做了上千件了吧,從開始簡單的到後面越來越複雜,我都是自己看、自己想、自己折,一些複雜的要做一兩個月,那些簡單的我半天就能做好。」
  • 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創作!以24節氣為主體的精緻手工藝
    24節氣是古代人智慧的積累,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節氣可能是有點陌生的名詞,畢竟天氣是否轉換只要關注每日的氣象播報便可;不過,來自日本的紙雕藝術家Shinobu Ohashi並沒有摒棄節氣這項傳統,反而以和歷與二十四節氣之美為主體,結合花草與動物元素,創作出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作品,不僅展現了日本傳統的工藝之美
  • 菏澤「80後」教師馬辛,用紙雕記錄戰「疫」故事
    菏澤「80後」教師馬辛,用紙雕記錄戰「疫」故事 2020-03-09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絕美的紙雕藝術
    起源於中國漢代,古老的紙雕藝術主要孕育在民間藝術土壤中,發展緩慢卻從未間斷,形態雖無變化萬千,卻不失創新精神。其中民間韻味濃厚的紙雕彩燈在借鑑宮燈藝術造型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紙雕藝術的經典篇章。   自古以來,女兒出嫁時,娘家都要陪送嫁妝,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沿襲下來的民間風俗。
  • 立體紙雕 | 溫秋雯:記錄執著和熱愛
    抓住暑假的尾巴,2019年8月29日,我們有幸來到紙雕手藝人溫秋雯的工作室,對溫秋雯進行採訪,了解她自身的創作經歷,以及她對立體紙雕的一些看法。一進工作室,映入我們眼帘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立體紙雕。      與其說溫秋雯的將傳統元素與紙雕花燈相結合這一做法是個巧合,不如說這是溫秋雯自身的積累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
  • 情侶藝術家的創意挑戰,每天製作一件紙雕作品,已經做了804個
    這是來自印度的藝術家組合Vaishali和Nayan的紙雕作品。Vaishali和Nayan是一對情侶藝術家,上面的作品代號是「730」,意味著在此之前,他們已經連續製作了730件作品。這也是當初的一個創意挑戰項目,連續730天,每天製作一件紙雕作品。
  • 3D紙雕燈,教你做最走心的禮物!
    在學做紙雕之前小編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紙雕,紙雕吸引人之處是什麼
  • 紙雕作品傳遞抗疫正能量,第七屆渝中區中小學生紙雕創新設計大賽開賽
    參賽紙雕作品。 記者 劉 侃 攝12月12日,第七屆渝中區中小學生「科技戰疫 『疫』起行動」紙雕創新設計大賽在區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基地舉行。《抗疫·出徵》《最美逆行者》《年夜飯》……記者在現場展示區看到,造型各異的紙雕作品主要以前線抗疫英雄、身邊防疫勇士、防疫科普知識、家庭防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為主題,由學生利用卡紙、牛皮紙、瓦楞紙、廢報紙、包裝盒等材料,通過折、剪、貼、卷等不同方法製作而成,展示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見聞、體會、感動、收穫。
  • 通州巧手展風採,3D紙雕花燈
    為進一步豐富女職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育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11月25日下午,於家務鄉總工會組織30名女職工開展「創意新生活,巧手展風採」3D紙雕花燈手工團建活動。老師為學員們講解製作花燈的技巧 活動中,老師將具有透視觀念的圖作為紙雕的基礎,進行講解,讓學員們以《十二月令圖軸》為背景製作。《十二月令圖軸》內含有多種具有透視觀念的複雜建築,會將畫面空間分割出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繪有農曆1-12月的代表活動,如賞燈、龍舟、賞菊、賞荷、賞月等。
  • 精美的昆蟲紙雕,造型栩栩如生,讓人驚呼不可思議
    比如剪紙、摺紙等,當然還有紙雕。經過藝術家們不斷的創新,紙雕作品有了更多的變化,趣味性也明顯增強了。一張白色的紙張,可以帶給人們強烈的藝術美感,這就是藝術家們用紙張進行創作的動力。一張紙在紙雕藝術家的手中,可以變幻出無限可能,今天油畫醬就跟大家介紹一位擅於用紙張創作超寫實動物和昆蟲雕塑的藝術家,來自德國的「紙張工程師」蒂娜·克勞斯。
  • 小說《水滸傳》中,林衝買刀花了一千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話說林衝一日與魯智深吃酒逛街,在街頭遇到一大漢插標賣刀,林衝身為禁軍教頭,自然是識刀愛刀之人,知道這是一把寶刀,遂花一千貫買下。誰知後面卻被高太尉以「看刀」為由,叫其帶刀進「白虎堂」,最終禍事臨身……楊志賣刀,結果怒殺牛二,賣出一個殺人之罪。這林衝買刀,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落得個刺配流放,不得不說,這《水滸傳》的故事情節之安排,確實有點意思。
  • 巧奪天工的紙雕藝術,一個作品上萬次雕刻,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紙雕又叫做紙浮雕,起源於我國的漢代,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經過兩千年的時間,令人驚喜的是,它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消失,反而變化出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創新創意,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它的認知。尤其是近些年,紙雕藝術在世界範圍內遍地開花,湧現出了眾多充滿創意的精彩作品,一張白紙,一支鉛筆、一把刻刀,簡單的材料,卻能最終形成複雜精美的工藝品,想想還是蠻不可思議的。當然,除了這些簡單的材料,最終能夠呈現出巧奪天工的紙雕藝術的最重要因素,當然是藝術家的一雙巧手,與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東區藝術之旅(紙雕)
    他在日本長紅十六年的綜藝節目,電視冠軍,榮登紙雕王的寶座。這次有著上百件如夢似幻的紙雕作品,每個作品都是對文化深入的理解才有的創作。東區希望藉由這篇微信讓大家除了領略釣魚之美外,也可以藉由作品來欣賞紙雕這門藝術的獨特魅力。在太田隆司的紙雕的作品中,都是勘查實景後,按照真實的比例所完成。每個人的表情與細膩的動作都是不同的。
  • 精緻的創意紙雕藝術,把絢爛綻放於紙上,跟電腦特效一樣!
    今天JIOJIO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插畫作品了,而是一組創意紙雕藝術作品!她的作品精緻唯美並且充滿活力,優雅而且精細。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吧!今天JIOJIO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組紙雕藝術作品,是來自於俄羅斯備受推崇的紙藝術家和插畫家Yulia Brodskaya的拼貼藝術,從2004年開始,她就對多樣性的創作著迷,包括紡織繪畫,摺紙與拼貼等傳統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