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是許多父母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看到「別人家的牛娃」,再對比一下自家的孩子,一聲嘆息長留心間。
為此,父母們開始到處「取經」,總想找個一勞永逸的法子來使自己的孩子「脫胎換骨」,可是世間哪有什麼完美的辦法。溝通也好,洗腦也罷說到底家庭教育無非就是找到父母與孩子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所以父母不必照本宣科去模仿別人家的育兒經,不如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孩子特點的路才是根本。
君不見,我泱泱中華模仿哪個國家的制度了?最後不都是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嗎?額!話題有點扯遠了。
但有一個著名撞球選手想必大家都知道。
丁俊暉八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丁父發現了撞球天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丁父開始有意培養丁俊暉練球。在學校假期間,還把丁俊暉送到比較專業的上海斯諾克訓練場所學習,並且自己也開了一家撞球館給孩子提供日常訓練。
隨著丁俊暉表現越來越好,在十一歲那年丁父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讓孩子完全放棄學業,專注練撞球。在丁俊暉一戰成名之前,丁父陪伴在孩子身邊,一起灑下努力的汗水,一起經歷辛酸苦辣。最終為中國培養出一個拿了二十七次冠軍的著名撞球運動員。
丁俊暉父親讓孩子放棄學業,在大多數父母眼裡肯定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丁父走的一條自己的育兒路,是別人想要模仿也模仿不了的路。所以父母們還是做好自己,先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為育兒路築基,讓今後的路走起來平坦些。
一、閱讀使人進步
孩子愛看書不僅能增加知識面拓展思維,還能養成靜心專注一件事。如果說人生是一張美女的臉,那麼養成閱讀習慣多看書就是給這張臉打上了粉底。
想要孩子的養成任何良好習慣,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請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一開始可以讀同一個故事,接下來可以同一本書。只要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請不必在意他看的是童話書還是科幻書。
當然父母首先需要把關書籍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段。其次讓孩子看完一本再提供另一本,不要讓孩子養成看書半途而廢的習慣。
當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時,父母就可以放手讓他自己沉浸在書的海洋裡了。不過父母也需要看看孩子當前閱讀的書籍,這樣可以提供和孩子交流的共同話題,也可以引導孩子的價值觀。
二、運動使人健康
當孩子成長到可以進行一些劇烈的運動項目時,作為父母也可能已邁入中年人的行列了,帶孩子一起去運動也能使自己獲得健康的身體。
運動既能培養一個人的毅力和堅韌品質,也能練就強勁的體魄。為了能讓孩子對運動感興趣,應該尊重孩子,選擇他比較喜歡的項目。
三、培養情緒管理
大多數人口中的情商對於孩子來說太深奧。孩子的情緒管理才是父母要注意培養的。形容一個成年人情緒管理差,多用這人是「小孩子脾氣」。
所以情緒管理是打造情商的基礎。而培養情緒管理前,父母要教會孩子尊重的含義。尊重身邊的人、尊重身邊的物,懂的尊重是情緒管理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