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找一份工作?|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財務

2020-12-26 騰訊網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第一部分現金流象限

大家好!這裡是大碗讀書。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第一部分現金流遊戲中的第一章,本章主要以作者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在別人看來不按套路出牌人生,卻成就了他在47歲和妻子在37歲實現財務自由的故事。作者用自己的成功告訴我們他所領悟的從B和I象限實現財務自由或許是一個又快又好的辦法。

作者當時面對的怎樣的困難?

1985年,作者和妻子淪落到了無家可歸的地步,失業、沒有積蓄、信用卡透支的他們只能在一輛破舊的豐田車裡生活。

當朋友和家人獲知作者陷入的困境時,第一個問題總會是:「為什麼你們不再去找一份工作?」剛開始作者還試圖解釋,但是後來發現,大多數時候無法把理由說清楚。因為你沒辦法向一個很看重工作的人來解釋清楚你為什麼棄之如敝履,並且不想再把它撿起來。

偶爾打一些零工,靠零工的收入,只為了維持必要的生活。

1985年是作者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年,也是最漫長的一年。作者和妻子經常爭吵,恐懼、對生活前景的不確定和飢餓削弱了情緒控制力,使他們總是和最愛自己的人爭吵。

我能切身感覺到此刻作者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尤其是精神壓力,刻骨銘心的異常艱難,能想像的到,當朋友或者家人惱火地詢問:「為何不去找個工作?」,而自己又沒辦法與他們交流內心正真的追求,或許此時此刻的作者,在世俗的眼裡成了典型的「廢物」的代表。這種內心的落寞,更能擊穿人性的執著。太難了。

為什麼要把自己置於這樣的困境之中?

因為在作者看來,雖然他也在困難中陷入了自我懷疑,一份安全的、有保障的工作是極具吸引力的,但是有保障的工作不是他的追求目標,他們要追求的是財務自由。由於這個信念,使他堅定地堅持了下去,去尋找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和方法。

在這種困境中,還有機會賺錢財務自由嗎?要掙錢不是要先有投資資本嗎?這種情況下不工作哪來的資本?

作者用一無所有的故事開頭,就是想告訴大家「要賺錢,就得先投錢」這個觀點他是不認同的,而且他認為賺錢也不需要多麼高的學歷,大學裡學到的東西和獲得財務自由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說實話,我個人比較同意這個觀點,因為幾乎所有大學生工作時都會被告知「你學的根本沒用,請重新學習」,這似乎成了如今放上了臺面的現實問題,並且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但是我覺得這或許是目前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

那麼賺錢需要的是什麼?

作者認為賺錢需要一個夢想、一系列決定、快速學習的決心、正確利用你的天賦得能力以及辨別出你的收入來自現金流象限的哪一部分的本領。

你的收入來自哪個象限?

現金流象限代表獲得收入或金錢的不同途徑。例如,僱員通過為另外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工作而賺錢;自由職業者通過為自己工作而賺錢;企業主擁有能賺錢的企業;而投資者用錢賺錢。

不同的賺錢方式需要不同的思維、不同的專業技能、不同的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的性格類型。

我能從哪個象限賺到錢?

答案是,你能從任何一個象限賺到錢。問題在於我們選擇從哪個象限中賺錢,核心問題不在於受過什麼樣的教育,而在於「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優勢、劣勢和興趣所在。」

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可以從四個象限中選擇工作。例如,一位醫生可以選擇做一名僱員(E);也可以選擇開一家私人診所(S);也可以創辦醫療公司僱傭其他醫生工作(B);還可以向別的企業投資或者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不動產市場等金融市場上投資賺錢(I)。

重要的是「收入來自於……」。我們做什麼不要緊,但是以何種方式賺錢才是最關鍵。

什麼決定我賺錢的途徑?

恰恰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優勢、劣勢和興趣的內在差別,影響著我們從哪個象限賺錢。有人喜歡當僱員;有些不喜歡當僱員;有些人喜歡投資;有些人只看到賠錢的風險;有些喜歡公司但不喜歡親自管理;有些只喜歡自己管理公司。我們大多數人都同時具有以上每一種性格的一些特徵,而要在四個象限獲得成功則通常意味著人們要改變某些核心價值觀。

現金流象限之所以如此重要,因為它告訴了我們除了體力勞動賺錢外,還有其他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我該怎麼辦?

四個象限都有可能富有,也有可能貧窮。我們應該通過了解每個象限不同的特點,從而更好的認識到哪一個或者哪些象限最適合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

窮爸爸認為錢對於生活並不重要,喜歡錢是一種罪惡,過分地盈利意味著你很貪婪;富爸爸則認為花掉一生為錢工作是愚蠢的,但認為錢不重要也是不明智的。生活比錢更重要,但錢維持了生活。我們應該學會讓錢和別人為你工作。

如何去選擇象限?

接受這方面的培訓和教育,了解每一個象限不同的財務優勢和職業優勢。

父母應當作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無論是獻身教育還是理論教育。

分析各個象限所在的人對應的成果,發現其中哪些差別導致了不同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想清楚你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作者推薦的象限?

首先,一個象限並不比另一個好,每個象限都有優缺點;其次,你應該弄清楚每個象限中獲得財務自由所需要的個人發展,以便自己用更明銳的眼光去選擇適合你的財務自由之路;作者會著重介紹右側(B和I)象限所必備的技能和個人關鍵氣質,因為他個人選擇了這個象限,認為這個象限更合適自己並終有所得。

總之我們需要認真學習財商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清晰地分析自己的優劣和興趣,從而形成自己清晰的價值觀,明確想要在哪個或者哪幾個象限培養現金流,建立適合自己的財務發展規劃,儘快實現財務自由,最終使生活更美好。不選擇去工作,也不代表不能財務自由,賺錢的途徑不僅僅只是來源於勞動收入。

今天就到這裡,請繼續關注下期的「大碗讀書」,下期主題為「富人與其他人的區別」,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但《富爸爸窮爸爸(精裝典藏版)》能讓你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它指導人們創造和守住財富,最終走上財務自由之路,換回真正最寶貴財富——時間。「富爸爸」書系是一套關於財商教育、投資理財知識的經典之作,暢銷全球,為全球千萬讀者刷新理財認知甚至改變命運。目前該書系中文版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近四十個品種,成為「振興四川出版」暢銷書銷量前三甲,也是文軒旗下首個非少兒類億元級暢銷書,成為川版暢銷品牌之一。
  •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不恰當的努力會把你變成億萬「負翁」
    然而,還有一小部分人不但不受疫情的影響,他們的生活還過得很滋潤,沒有工作財源也依舊滾滾來。這部分人雖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特點——實現了財務自由。百度百科這樣定義財務自由: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
  • 正確的賺錢模式你知多少——解讀《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
    這期木子拆書為你解讀的是:由羅伯特.清崎著的「富爸爸」系列叢書的第二本,也就是《富爸爸窮爸爸》的續集。羅伯特.清崎生長在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國人。曾經服役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直升機駕駛員。參加過越戰,歸來後創立企業成為富翁,退休後專注投資,通過寫作傳授財商知識,因此被譽為「百萬富翁的教父」,「金錢教練」。
  • 一夜暴富不可能 但《富爸爸窮爸爸(精裝典藏版)》能讓你走上財務...
    它指導人們創造和守住財富,最終走上財務自由之路,換回真正最寶貴財富——時間。在中文版圖書暢銷20餘年之際,10月18日,2020天府書展期間,出版社在文軒BOOKS招商店舉辦了「深度解析現象級暢銷書裡的財商思維」講堂暨《富爸爸窮爸爸(精裝典藏版)》首發儀式。出版策劃人、財商培訓師、讀書人財商學院特約講師朱鷹先生,國內知名財商教育專家、中國第一套兒童財商教育校本課程研發者李雯娟女士等人出席了本場活動。
  • 富爸爸窮爸爸:讓錢為你工作
    他的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兩位爸爸有著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讀完這本書雖然並不能保證你實現財富自由,畢竟環境不同,成功也難複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你帶來新的關於金錢、理財、投資的觀念,從而做出不一樣的抉擇。
  • 程式設計師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那時候世界觀還停留在:「在學校要好好學習,畢業後找個高薪工作」,而「富爸爸」的觀點是:有機會就不要打工,要讓錢生錢,「富爸爸」還認為:金錢是一種力量,一種思想。翻了幾頁,我就認定這是一本價值觀扭曲的「暢銷書」,將它束之高閣,畢竟父親從小教導我的是:規避風險、穩打穩紮。
  • 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普通人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要問你每天努力拼命工作、學習理財投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你會說當然是掙錢了;再問你為什麼掙錢呢?或許你會說為了「財務自由」;再問你知道什麼是「財務自由」嗎?當然知道了,「財務自由」就是不用上班,生活過得還不錯,想吃吃,想喝喝,啥事不往心裡擱(光想想都美);那我在問你,如和才能實現你說的這種「財務自由」呢?你說的這種「財務自由」存在不存在呢?
  • 《富爸爸窮爸爸》: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主人公羅伯特有兩個爸爸,一個是高材生教授,他一生為了錢而忙碌,去世的時候留下了很多負債。他是羅伯特的親生爸爸,也就是本書的窮爸爸。另一個是八年級還沒讀完的商人,他讓錢為自己工作,成為了當地最富有的人,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大筆財產。他是羅伯特好友的父親,也就是本書的富爸爸。
  • 你覺得擁有多少錢才叫財務自由呢?
    李誕:在中國對於很多人成功就是四個字:財務自由,大家覺得財務自由就是成功,但是很多人第一不知道什麼是自由,第二不會追求自由,第三承受不了自由,財務自由好像是有一個數字在那邊的,好像賺了多少多少錢,就財務自由了,但這是個幻覺。生活中你感覺到在消費中遊刃有餘時,在那瞬間覺得自己達到了財務自由;但是你一旦提高自己的消費標準就又會覺得捉襟見肘。須知,欲望是無窮無盡的。
  • 從23歲住在家裡到30歲退休,我的財務自由秘密
    關於財務自由的解釋,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指你再也不需要為了金錢而工作,也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指你再也不需要為了金錢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主動收入的意思是要持續工作才有,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工作,你的主動收入就會停止,所以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無法財務自由,那是因為沒有弄懂財務自由真正的意思。上班工作跟財務自由這件事本身無關。想要財務自由,我們必須要爭取的是被動收入,而不是主動收入。
  • 財務自由的標準
    財務自由的標準一、財務自由的定義我對財務自由的定義是:不必去上班(但未必不工作),僅僅依靠可投資資產的投資或增值收益,就可以過上有尊嚴、有品質、有意義的生活。三、基礎假設假設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工作的薪酬所得能夠完全覆蓋你的家庭開支,並使你過著一個不奢侈但有尊嚴、有一定品質的生活。以下將以你的稅後年薪作為測算的基礎。四、財務自由的標準(一) 核心標準1.
  • 《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富爸爸,窮爸爸》是羅伯特·清崎的一本暢銷書,他在書中講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對於金錢的不同觀念。按照富爸爸的理念,清崎逐步擺脫窮人思維,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家。這本20年前的出版的書,雖然其中有些內容已稍顯陳舊,但主要的思想觀點依然振聾發聵。
  • 在中國,多少錢才能財務自由?原來財務自由並不完全有多少錢決定
    在中國,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呢?提起財務自由,這是很多人的目標,誰不希望自己能夠買車買房,進超市買東西不看價格,在京東,天貓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心疼,想出去旅遊的時候就可以不考慮錢就旅遊!那麼財務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錢呢?我之前在評論區看到,說在中國,財務自由的年收入上千萬,更有甚者說得上億!我們還是來看看權威媒體是怎麼說的!
  • 《富爸爸窮爸爸》:缺乏對金錢的正確認知,再辛苦也只能是窮爸爸
    窮爸爸羅伯特的親爸爸,富爸爸是羅伯特朋友的爸爸,他們是兩個相反類型的人。窮爸爸高學歷高地位是個大學教授,也當過教育局局長,聰明勤奮且收入不菲的他卻一生陷在財務的泥沼中掙扎。富爸爸初中沒畢業,剛開始沒有窮爸爸有錢,最後卻成為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 富爸爸窮爸爸是騙人的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麼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該書作者是(美)羅伯特·清崎、(美)萊希特。對於本書的解讀在傳統的觀念裡,我們從小被教育,好好學習,上一個好學校,將來找一份好工作,但找一份好工作就能賺到足夠的錢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本書作者有兩個爸爸,其中一個有博士學位的窮爸爸,也是作者的親爸爸;另外一個是初中都沒有讀完的富爸爸,是親爸爸的好友。
  • 耶格系統財務自由計劃
    今天聊的話題是在社交電商時代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務自由。你覺得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壓力都跟哪兩件事情有關?答案是錢和時間沒錢的人面對生活中的各項開支和需求有壓力,有很多有錢的人自由支配的時間又很少,不能在忙碌的工作後,充分的放鬆度假陪伴家人,那怎麼才能獲得有錢有閒的生活呢?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 財務自由(馮唐)
    檢點四十歲前,我似乎很少盤算我掙了多少錢、淨資產是多少、達到財務自由還需要多少錢。四十歲前,我還帶著我學醫時的理念:我是一個手藝人,把手藝修到頂尖,自然會有口飯吃。當被年輕人逼問職場經驗時,我反覆強調的也是,三十五歲甚至四十歲之前,找工作第一看跟著誰能學到什麼,一定不要看薪酬,薪酬能隨行就市、基本符合市場常規就好。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看上去很美的「FIRE運動」
    我們大家都很清楚「想幹啥就幹啥」是一種奢望,而「不想幹啥就不幹啥」才有現實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做到「不想幹啥就不幹啥」就已經足夠幸福了。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做到這一點,請您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FIRE運動,因為這個運動的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 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呢?跨越人生階級的五個步驟
    在金錢世界裡,左邊的窮人,通過勞動創造財富,卻沒有獲得財富分配的權利;在右邊的富人,一生不需要工作,富人通過系統控制著,這個金錢世界的分配權。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創造系統和維持系統的運轉。01 確定明確的財務目標財務目標: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總支出>0備註:明確實現這一目標的截止時間。
  • 「財務自由」的三大硬性指標
    但筆者認為一個人在通常意義上是否「有錢」或者而說是「財務自由」,還是有標準可循的:財務自由的硬指標之一:失業時依然過得滋潤安德魯·哈勒姆在《財務自由筆記》中說道:不管一個人的薪水有多高,如果失業時他不能依舊活得滋潤愜意,那就只能說明他並非真的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