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世界盃決賽那個夜晚,究竟發生了什麼?
1998世界盃決賽,東道主法國隊3:0吊打羅納爾多領銜的巴西隊。
本來嘛,足球是圓的,勝負都很正常。
但因為各種微妙的細節,才讓人質疑世界盃決賽的夜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個疑點主要是出在羅納爾多身上.
要知道,此前羅納爾多憑藉西甲巴薩,意甲國際米蘭和巴西國家隊的表現,已經被球迷稱之為「外星人」。
拿過金球獎,並連續兩年拿到世界足球先生的羅納爾多,在1998世界盃期間,還不滿20歲。
他依靠超強的個人能力,把巴西隊拖到了世界盃決賽賽場,並成為那屆世界盃最佳球員。
但1998世界盃決賽,羅納爾多發揮失常,巴西隊因此輸給了齊達內領銜的法國隊。
本來嘛,球員狀態有好壞也正常。
但這場比賽的疑點在於,羅納爾多和巴西隊球星們沒有提前進球場熱身,入場時個個也是垂頭喪氣,毫無鬥志,好像提前覺得自己要輸球。
而這事最大的蹊蹺在於,據說羅納爾多在賽前曾經昏迷過,巴西隊一度把羅納爾多移出世界盃決賽的首發陣容,但後來又把看起來精神面貌不佳的羅納爾多名字寫進了首發陣容。
巴西隊為何要這樣做?這才是那場比賽的疑點所在。
網絡上有傳聞說法國想在主場奪冠,所以被巴西隊免了巨額國債,至於「巨額」到什麼程度?
反正都是中文論壇隨手寫下,一會兒是2億法郎,一會兒是幾十億美元。
總之,這些說法沒見過法語,英語或葡萄牙語的原文,都是中文網站在自說自話,也沒有具體的新聞出處。
想想就知道,如果免國債就能贏球的話,咱們的國足,怎麼可能連世界盃都進不去?
當然,你問法國和巴西兩隊在場外有啥密謀?這個我不知道,但「免國債」說法,確實缺乏具體的新聞出處。
還有一個傳聞,是巴西隊被收買了,也有可能是國際足聯,也有可能是法國隊,也有可能是莊家。
不過這種說法的問題是,為什麼傳聞裡面都是巴西幾乎全隊都「被收買」了,而羅納爾多只是「被暗算」?
真要收買,幹嘛不連大羅一起收買?
於是,又有人縮小範圍,就說羅納爾多「被下藥了」,導致狀態低迷,甚至有人懷疑「幕後黑手」就是卡洛斯。
出處是卡洛斯和羅納爾多在世界盃期間被巴西隊安排在同一房間,最方便下藥,而且在場上也是經常「無間道」。
比如說1998世界盃對丹麥隊的倒鉤解圍,險些讓巴西隊輸球。
1998世界盃決賽,齊達內的頭球,也是從卡洛斯兩腿之間打進。
2006世界盃淘汰賽,法國球隊亨利大帝的絕殺,也是因為卡洛斯在繫鞋帶。
因此被部分球迷覺得,卡洛斯喜歡當「臥底」。
但我覺得,球員場上狀態有起伏也是正常,並不等於說場上失誤多的球員,在場外就得下藥。
倒是「羅納爾多搖錢樹」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此前羅納爾多昏迷過,並不適合出場比賽,但賽前最後一刻,羅納爾多又確認出場。這可能有國際足聯和耐克在場外施壓的成分。
畢竟羅納爾多是當時足壇商業價值最高的球星,如果羅納爾多出現在世界盃決賽賽場,可以讓國際足聯和耐克收穫更多的關注度。
他們不想接受因為大羅缺陣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向巴西隊施壓。
這種說法,我覺得比「國債」或「下藥」等操作,可信度更高。
當然,法國隊本身實力也強。
雖然之前連續缺席兩屆世界盃,但在1998世界盃前夕,齊達內,德約卡夫,德尚,布蘭克,德塞利,佩蒂特和圖拉姆等球星已經風生水起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歐冠或聯盟杯冠軍成員,齊達內甚至在1997年就進入金球獎前三了。
而巴西隊在1998世界盃陣容也未必有多強,鄧加等一大批日本聯賽的老頭都能打首發當球霸,老年貝貝託都能當鋒線主力,7場比賽丟了11球,只是是羅納爾多個人能力太強,掩蓋了巴西隊實力不濟的事實。
巴西隊的定位球防守是大問題,而法國隊決賽的3個進球裡面,有兩個是通過定位球完成的,成功抓住了巴西隊的短板。
再加上此前巴西隊在世界盃半決賽跟荷蘭隊打到點球大戰,可以說是過分使用了羅納爾多,球員們的身體機能很難在決賽之前就完全恢復,在賽前被吹了「馬上就要成為球王」的羅納爾多,內心壓力也大。
而國際足聯和耐克又要考慮商業價值,匆忙上陣的羅納爾多,自然很疲勞。
看了本文,你對1998世界盃決賽還有哪些疑點?歡迎一起討論。